从广告营销到微博呛声,相爱相杀的ofo和摩拜将继续怼下去
撰文\楠哥哥
ofo与摩拜作为共享单车领域第一梯队重要成员,近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了这对单车CP厮杀的场面愈发激烈。无论是在城市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还是日订单量、日收入上,两家竞对公司都表现出了“默契”的狠劲。甚至从融资进度上来看,双方都毫不示弱,目前都处于D+轮。
而在广告表现方面,初露端倪的营销动作也值得拿来说一说,这里,就简单聊聊两者在视频广告和户外广告以及最近的微博“挑衅”事件上是怎样“互怼”的。
一、视频广告
ofo
2017年4月 首支品牌视频广告《感受城市微风》
视频文案
当车轮开始转动 就有了风
你穿过城市 骑过弄堂 拐过小径 游刃有余
风经过你 经过脸庞
吹散发梢 不着痕迹
你像一只黄色的飞鸟 掠过街道
车轮将你带像目的地
又或是漫无目的
在车上真正置身于城市中
就更深切的感受到微风 光影 邂逅风景
你不拥有它 你却无时无刻不拥有它
不必等风来 向前自有微风迎面
骑ofo 感受城市微风
视频想表达的是“骑行,感受城市的微风”这一主题。视频画面由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男男女女在不同场景下体验骑行的片段组成。配合轻快的背景乐体现了骑行的快乐和“有风”的感受。“你像一只黄色的飞鸟,掠过街道”一句视频文案,恰当好处得描绘出“小黄车”ofo骑行而过的场面。这是一句点睛之笔,有提纲要领之效。
摩拜
2017年4月 官方宣传片一《骑行,让城市更美好》
视频内容就像是摩拜对骑行者的意义,用户对摩拜花样点赞的合集。但画面中,设计图、零部件以及制造过程的露出,能反映出摩拜单车对车体质量的追求,也能体现其“Simply、Smart、Green、Share”的产品诉求。宣传片更多得是强调了“摩拜利用科技的手段让生活变得简单和美好“这一使命。如果ofo讨论的是“人与车”的关系,那么摩拜更多得是在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
2016年4月 官方宣传片二《摩拜单车 触手可骑》
视频文案
该怎么定义我自己呢 嗯......
用一句话
有人说我太过自由
潜心去做一件事情
那本生就是一种自由
如果不能做到见解和舒适
那么美还有什么意义呢
爱速度胜过一切
在快节奏的日子里慢下来才能发现那个认真的你
我曾经失忆 现在有些事随他去 有些歌我还是只唱给懂得人听
在这个城市只要我想 你就在 随传随到的才是真朋友
这就是我 这就是mobike
如果你可以记得这一瞬间 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将充满意义
把CEO、店主、主编、摄影师、模特、吉他手、创始人各自的一句话去定义“这就是我”,从而引出“这就是mobike”,两者之间似乎关联性并不大。视频结尾出现了mobike 全球智能锁研发团队负责人,上次宣传片里出现的是创始人和CEO,公司人员出镜发声看来已经是摩拜宣传片的一贯套路了。
ofo 3支视频广告
《出门就骑ofo》之《怕挤》
《赶时间》
《堵车》
这三支TVC基于都市人遇到的“挤”、“赶、”堵”出行问题的洞察,以夸张的表现方式表达“出门就骑ofo”的广告诉求。在上班早高峰、路况不佳时,是否选择ofo作为出行工具的画面,前后对比鲜明。视频节奏轻快、15秒的时长体现一个场景,提供一种出行解决方案。广告给人感觉简洁、有趣、不啰嗦。
这一系列“黄的那个”视频广告在去年12月起出现在爱奇艺、优酷等视频网站上贴片曝光。与此同时,线下平面广告也出现在了北上广地铁站,“ofo打响了共享单车广告战的第一枪”,由此而来。
二、户外广告
4月中旬 ofo “感受城市微风”动图海报
这组动图是ofo品牌视频广告《感受城市微风》Campaign的一部分。用局部动态效果不错得表达了“城市微风”拂过的概念。在公交站、地铁站都已经出现了这波投放广告。
ofo 公交站牌投放广告
4月初 #每公里都算树# 低碳出行活动海报
2016年12月 《出门就骑ofo》“黄的那个” 海报
“黄的那个”地铁广告
摩拜户外广告
公交站牌广告
深圳地铁广告
摩拜在广告表现上,除了两支官方宣传片,线下投放方面动作并不大,给大众的印象是只在公交站牌出现过其常规的展示广告,以及近期在深圳策划的“地铁找摩拜”的活动广告。而ofo从去年的“黄的那个”系列广告到今年“感受城市微风”主题,再到请一波明星为“每公里都算树”的低碳骑行活动造势宣传,在营销上都做出了不同的尝试。虽然其在内容策略和创意表现方面都不是特别的深刻和惊艳,但至少已经有了利用广告去“搞事情”的意识。
三、微博互怼
4月22日,两家共享单车在微博上一来一往的呛声,显示出亦敌亦友的微妙气氛。在摩拜一周年生日之际,ofo送上的祝福可谓笑里藏刀,而之后摩拜的回应更是几近嘲讽之势。ofo暗示摩拜是追随者,揭示自己才是共享单车的首创者,而摩拜则吐槽ofo机械锁的漏洞,公然强调自己“智能”的特性。
ofo给摩拜特制的生日祝福海报
摩拜接受祝福,正面呛声ofo海报
摩拜看起来很文艺,其实用起来有点man,而ofo骑起来很小清新,但bug却不少,两家竞品各有优劣势。首先把产品体验做好,广告和公关,这些都是锦上添花。
无论是广告营销、公关宣传还是产品本身,两家巨头的互怼之路肯定还会走得更远,之后会不会像同属出行领域的滴滴和优步一样合二为一,就看资本如何操控这场局了。毕竟商业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