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是如何在快手搞艺术的?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0-11-21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407篇原创


1

传统艺术的传承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一个让人心痛的话题。


在电影、游戏、动漫这些泛娱乐内容开始承包我们生活的时候,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传统艺术因为后继无人而逐渐失传退出大众视野,最终消亡。


在泛娱乐大行其道的时代,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一类艺术内容,正在迎来退潮,走向式微。


但另一方面,当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些传统艺术的内容时,总会看到这样一类评论:


“现在的人太功利太复杂,真正的好东西都没人欣赏。”


“现代人都只想着钱,没有人愿意为艺术献身。”


当我们看到一些传统艺术的现代化展示时,又少不了看到这样的评论:


“要守护艺术的价值,要把这些珍贵的艺术保护起来,要原汁原味。”


“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艺术就是艺术,不能用来娱乐、商业,这样不高雅。”


我不知道说这些话的人,是不了解艺术,还是不了解这个世界。


天真到可爱。


实际上,“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是没有办法被保护起来的。


拯救艺术的唯一方法,不是保护,而正是他们所鄙视的商业化和娱乐化。


能传到今天的艺术,必然是某一个历史时间点最受欢迎的艺术。


文化没有趣,怎么传下去?


2

为什么艺术,特别是传统艺术赚不到钱?


因为无趣。


无趣的东西没人看,没人看的东西赚不到钱,赚不到钱的事情没人干,没人干就无法传承。


赚不到钱,是许多的艺术和艺术形式消亡的直接原因。


这话难听,但现实。


和许多人认知中一幅字画、画作随便拍出几千万的顶流艺术家不同,现实中生活中许多艺术家是赚不到钱吃不饱饭的,传统艺术也因为赚不到钱无人继承而逐渐消亡。


比如《我在故宫修文物》里展现的摹印技艺,就因为其传人的不幸离世,而面临失传。


电影《百鸟朝凤》里,唢呐因为无人消费、没人学,也面临失传的困境。


糖塑、砖雕、香云纱、木版水印等许多的传统艺术都因为无法融入现代文明而逐渐退出时代的舞台,一步步走向消亡。


艺术需要以人作为载体进行传承,艺术不需要钱,但人需要。


如果你父母问你以后要做什么,你说你要吹唢呐,你父母第一反应肯定不会是感叹传统艺术后继有人,而是觉得家门不幸生了你这么个脑袋有包的倒霉蛋。


热爱不能当饭吃,用爱发电是不可持续的。


如果艺术一直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将自己与大众割裂开来,无法吸引大众,无法给人赚钱,那么艺术的消亡,实际上是一种必然。


观众在那里喊一嘴传承,让别人苦巴巴的过日子,这很明显不对。


不能光让人传承,不让人吃饭。


不传承可惜。


不吃饭会死。


3

让艺术赚钱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艺术有趣化,商业化。


著名作词家方文山在与朋友进行关于青铜、宋瓷、明清家具的聊天中,萌发了想用那些传世的中华艺术品来当歌名的动机。


2007年,周杰伦演唱的歌曲《青花瓷》面世。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中国风的歌词,悠扬婉约的音乐,前奏一响就如同一张画卷一般在眼前展开,天青雨细,墨散水中,意味深长,延绵不绝。


以《青花瓷》为代表,周杰伦和方文山的一系列国风作品掀起了一阵国风狂潮。


借助这阵热潮,中国风开始融入流行音乐中,被大众认可,成为流行文化之一。


要说中国风的流行是周方二人的手笔那自然是夸大了,但中国风的流行,这两个人功不可没。


时至今日,中国风题材的内容依然长盛不衰。


这就是拯救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唯一方式,将传统文化、艺术与大众文化结合,让其商业化、娱乐化,成为大众能够消费的产品。


大众,才是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强力量。


十几年前,大众化的方式是流行音乐,而现在则是互联网。


许多人都听说过《百鸟朝凤》电影幕后的故事,该电影导演为了让人关注这个电影和这门艺术,当年惊天一跪,震惊了整个互联网。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因为这个电影,让许多人开始接触并学习唢呐。


《百鸟朝凤》的幕后唢呐手陈力宝,在业余时间会在快手上分享自己的演奏视频。


在快手官方的邀约下,陈力宝开始和快手合作,开设唢呐教学课程,到目前为止,向他学习咨询的学员超过七千人,下至十几岁的少年,上至72岁的老人,全部都是他的学员。


其课程也入选了快手502个非遗文化课程之一。


凭借在课程教学和咨询,陈力宝在快手上个人收益累计已经超过40万元,这在以前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到的。


与之类似的还有魏氏道情皮影戏的第四代传人魏宗富。


魏宗富把皮影戏在快手上进行了现代化的表演,收获无数关注的同时,也获得了一年15万的收入,同时他开始收到上海、四川等地的表演邀请,和各个音乐学院合作开发新皮影戏的邀约。


于是,年过半百的他第一次走出了自己家乡的大山。


2018年,魏宗富参演的电影《大河唱》上映,同时快手官方小组来到魏宗富的老家甘肃省环县,为他和当地乡亲播放了这场电影。


同年快手邀请魏宗富参与了快手联合环球网发起特别企划——烟火人间,希望借此可以让观众认识并了解更多西北的传统技艺。


流量是泛娱乐时代的命题,也是拯救艺术的契机。


在互联网的时代,艺术可以转为内容,流量可以把内容变成消费项目,消费可以带来钱,钱可以让艺术活下去。


让人在艺术和赚钱中二选其一,这不合理,“全都要”才是人类前行的动力。


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好方式,不是用玻璃罩子罩起来,把他束之高阁,而是将其商业化,有趣化,降低大众接触的门槛,提高从业者的收入。


有趣,才是这个时代的第一生产力。


4

有不少平台已经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时代中的责任,也开始发挥自己在这个传承传统文化艺术中应有的价值。


比如说像快手。


和其他的短视频平台不同,快手不是一个简单的短视频平台,更像是一个生活的窗口,在快手上,我们很少看到远方的假想,更多的是身边的温馨。


在快手上,用户更关心的是真实的生活。


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内心的梦想,工地泥水匠跟家人温馨的日常,旅游的情侣共同看见远方的浪漫,还有传统手艺人对艺术的坚守。


它更像一个生活的合集,让你有拥抱每一种生活的可能。 


所以快手上有大量关注着传统文化、艺术的人存在,因为这是愿意了解其他的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细节。


也有着大量的传统手工艺人,艺术家存在,他们也愿意去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作过程,因为他们也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另一种生活的样子。


也因此快手上诞生了许多科普内容,帮助大众了解那些不在主流视野中的艺术形式,同时它也热衷于开设各种传统文化、技艺课程,帮助手艺人传播传统艺术,帮助爱好者获得信息渠道。


以快手为为代表的短视频作为媒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传统文化也借助互联网、短视频这种新兴传播方式,开创了更多可能性。


像最近,在11月19日,周杰伦和方文山就在快手举办了一场名为《中国风歌词之当代装置艺术》的创意展览。


这个由周杰伦团队发起的活动分别以《青花瓷》、《千里之外》、《东风破》等歌曲为主线,把整个展座分为六大主题。


每个主题展区都通过歌词文字与雕塑、书法、篆刻、机械结构相融合,赋予装置艺术新的文化内涵,让传统文化在家居、装饰中获得新生。


整个活动过程依然是按照周董一贯的风格,一群朋友边走边看边聊天,在聊天聚会的过程中导览介绍这些融合文字和音乐的新型创意作品。


例如《青花瓷》的概念化城市,作品上的题字采用康熙词典中的的楷书,维持高辨识度,而在结构作品的设计上将青花瓷的柔性美与城市的钢铁结构结合,制造出一种冲突美,另一件作品则是将山水画作立体化、城市化,形成一种赛博朋克的感觉。


借助这些作品,原本通过音乐才有了完整生命的歌词文字,可以转而作为一种艺术因子,将与当代装置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颠覆大众原本对歌词的情感认知。


这个展览的独特点在于歌词和立体结构的结合,以及古典与现代的融合,两者都非常对冲,但融合之后的产物都颇具美感。


方文山的歌词,将古风和现代流行文化做了近乎完美的融合,在他的歌词里,国风文字不再是简单的无病呻吟,也不是故作高深的矫情,而是将文化抽象化作文字,用文字来服务歌曲的核心情感。


中国风喊了那么多年,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意识层面,作为一种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而存在。


所有的内容,都需要融入生活,融入大众才能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他的歌词借助周杰伦的演唱成为了时代的记忆,而现在,这种记忆更能作为共鸣,让大众开启对这种新的内容形式的探索。


周杰伦方文山选择在快手做的这一次活动,不再是单纯的科普、分享中国风,他们在进行新的尝试,将音乐、古风歌词、当代装置艺术进行一种融合,创造出一种的的艺术形式和内容模式。


把艺术用更“生活化”“有趣化”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种形式能成功吗?


我不知道,或许周杰伦,方文山,甚至快手自己也不知道。


但这是一次值得进行的尝试。


因为这种尝试如果成功,会极大的丰富快手上现有的内容生态,会给现在许多的传统艺术形式,提供另一种发展方向,带来生机。


5

为什么周杰伦和方文山会主动选择在快手做这样的活动?


其实很简单。


且不说快手和周杰伦一样,都具有非常强的创造性、时代性、普适性这些特点。


周胖本身就是一个喜欢分享生活,跟粉丝互动的亲民型偶像,这都跟快手自身亲民、生活化的内容生态是高度贴合的,自然能够更好的融合。


所以周杰伦在选择国内入驻的首个社交内容平台时,会选择快手。


方文山对于国风和传统文化有着深切的热爱,而快手上也有着大量立足于发扬传统文化的博主,快手官方对非遗、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扶持,吸引了大量喜好传统文化艺术的用户,可以说快手在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传承上有着良好的土壤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对于方文山想要做的这件事来说,快手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再加之,周杰伦跟方文山这两个人,本身就代表着流量,因此他们需要的不是流量,是风格,而在风格上,你找不到比快手更合适的。


所以他们和快手的合作其实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最终,快手的平台流量和周杰伦方文山的大众缘相互结合,给这种全新的艺术形式进行了商业上的赋能。


借助内容,让艺术娱乐化,借助流量,让艺术商业化,这才是对艺术,对文化的拯救。


6

说完周杰伦,必然要说到这次活动的另一方,快手。


快手愿意做这件事,同样是因为,这件事情对他有意义。


意义点在于。


一,履行责任


站在时代的路口上,你吃了时代的红利,必然需要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贡献。


为传统艺术传承制造路径,这就是快手的责任之一。


二,则是为了丰富内容生态。


快手是一个平台,以内容立身。


单一、同质化的内容,留不住用户,内容的丰富和多样性,是快手的价值所在。


而快手自身也清楚的知道这一点,所以它在积极的创造一个更多元化,更具价值的内容生态,给用户一个在此停留的理由。


甚至光是停留还不够,还要吸引用户主动进入,怎么做?


人无我有,制造话题。


各种真实而有趣的生活在快手,其他人有吗?


没有的话,想看的人就会来快手看。


传统文化艺术在快手上有教程,其他人有吗?


没有的话,想学的人就会来快手学。


周杰伦方文山的创新艺术展,其他人……其他人不可能有。


所以当快手拥有了你想看的每一种内容,有了能够吸引用户的内容,那么用户的选择就出来了。


每一种新内容品类的增加,都是快手自身价值的上升。


这种传统文化的复兴,艺术的新形式,正是他们现在需要的内容。


而周杰伦方文山两个人,共同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大众的记忆,更能为这一内容进行赋能。


所以快手选择了这种新的内容形式,也“选择”了周杰伦和方文山。


7

在快手的这种模式中,平台借助艺术创造内容服务了更多的用户,用户能够以有趣的方式接触学习艺术,而艺术则借助大众的的力量得以传承。


流量与艺术,互利共生,而非此消彼长。


是赋流量予艺术,也是赋艺术予流量。


艺术固然是高于现实的,但艺术也无法脱离现实。


过分的商业化会毁掉艺术,但完全脱离的商业化同样会毁掉艺术。


我们不需要将其全盘商业化,我们只需要把艺术部分融入商业中,给大众一个入口,让他们可以选择。


如果艺术要活下来,必然不会是在博物馆里,只能是在生活中。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