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净利大降97%,踩多个"医美大坑",能"整"出新高度吗?
雷达财经出品 文|张凯旌 编|深海
“整整整,女人美了才完整,做女人整好。”曾经,这样的新氧广告词,充斥着电梯。
密集的广告投放之下,新氧科技却面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11月25日,美股上市公司新氧科技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新氧第三季度总收入为3.60亿元,同比增长18.9%,净利润90万元,同比下降97.14%。
公开资料显示,新氧科技是金星在2013年创立的美容整形服务商,经历6轮融资后,公司于2019年5月2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书显示,新氧业务模式包括三部分,一是与医美相关的原创内容,二是高度社交化社区,三是医美在线预订服务。
但上市后,公司股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跌超42%。进入2020年后,新氧净利润更是下滑明显。不仅如此,新氧还曾多次卷入销售违禁药品、日记短评造假、代运营灰产流行等风波,平台中的医师和机构资格也屡遭质疑。以此来看,医美行业八大坑,新氧几乎全踩。
近年来,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在经历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出各类违法违规问题。新氧董事长兼CEO金星曾称,在医疗行业中要做"慢公司",然而随着美团、阿里等巨头的入局,新氧还有慢下来的时间吗?
巨额广告吞噬利润
财报显示,新氧移动端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已达到870万,较2019年同期的340万增长153.7%。预约服务的付费用户总数251928,付费医疗机构数4096家,同比增长26.8%。另外,本季度新氧平台促成医美服务交易总额超11亿元。
虽然营收和月活数、付费用户数均有所增长,但新氧2019年同期尚有3160万元的净利润,本季度仅为90万元。此外,三季度新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2640万元,而这项数据去年同期为4050万元。
这并非单一季度的孤例,2020年前三季度,新氧累计实现营收8.70亿元,同比增长9.69%,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3284万元,同比骤降158.06%。
今年一季度,公司还曾出现营收净利双降的情况。彼时新氧营收1.83亿元,同比下降11%,归母净亏损为3588.30万元,同比下降518.90%。二季度,新氧的净利润为210万元,同比依然下降93%。
据同花顺iFind,新氧营收主要由信息服务(从医美机构收取的广告收入)和预订服务(用户预订医美项目后平台收取10%佣金)两部分构成。报告期内,新氧信息服务收入2.66亿元,预订服务收入9390万元,分别约占总营收的74%和26%。
超七成收入来源于广告的新氧,在获取流量上耗费了大量精力。
第三方数据平台QuestMobile早前的数据显示,2020年4月,新氧以超966万DAU排名第一,成为当月垂直医疗类领域第一流量平台。其次,为平安好医生、丁香园等问诊资讯类平台。过去四个季度,新氧活跃用户数的同比增幅分别为120.1%、117%、173.7%和153.7%。
用户的高速增长,对应的是营销费用的大笔投入。截至2020年三季度,新氧的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已达6.50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此前的两个季度,新氧的销售与市场费用分别同比增长45%、75%,投入呈递增趋势。
体现在市场上,即为对《乘风破浪的姐姐》、《婆婆与妈妈》等综艺,以及《二十不惑》等热播电视剧的广告植入。据悉,新氧还曾在6月份推出类似于淘宝的88VIP的卡,持卡用户可享一定折扣及专属优惠。
然而不断加码宣传的新氧,其付费用户数并未出现线性增长。2019年一季度至今,购买新氧预订服务用户数量分别为12.73万、20.15万、17.25万、18.83万、7.75万、17.05万、25.19万,整体呈震荡态势。
业绩承压之外,新氧所处的医美赛道也曾多次被曝出乱象,而新氧自身也不能置身事外。
踩多个医美大坑
美呗CEO龚连胜曾指出,医美行业存在"合规机构占比低、合法医师占比低、非法药械大行其道、非规范操作屡见不鲜、医美效果虚假宣传、暴露用户隐私、价格虚高、无安全保障"八大坑。
从过往案例来看,新氧踩了多个医美大坑。
2019年7月有记者暗访时发现,平台上入驻的部分医美机构,存在销售违禁的肉毒素等药品行为,而作为其重要的医美社区生态一环,客户的"美丽日记"、评价也存在造假刷评现象。
按照我国相关规定,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从未批准人体胎盘素等人体胚胎美容药品生产,也未批准进口有关胎盘制剂。但新氧入驻医美机构——北京凯润婷医疗美容医院却在面诊时称,"我们这边59800一针,基本一年打一针,要打的话提前一周预约,预约时直接全款。"
此外,有美丽日记账号的名称竟然为"代运营案例账号代刷、代写、账号等服务",后经调查,2000元即可制作一篇"美丽案例",几百元便能得到手术前后对比图,背后还有代运营公司,连"术中恢复过程"都可以聘请模特模拟还原,以假乱真。
一石激起千层浪,虽然新氧在第一时间回应称公司已对涉事机构进行了下架,并对相关账户和日记进行了封禁,但有关涉事商家和公司的丑闻,仍被接连曝出。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卫生监督部门内部业务系统显示,凯润婷医疗美容医院从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曾被记录了四次处罚信息。而新氧则涉及数十起与肖像权、名誉权等有关的权利纠纷,涉及肖像权的侵权对象包括李小璐、鹿晗、林志玲等演艺明星。
以李小璐的诉讼为例。相关文书显示,2017年4月,新氧在未经李小璐许可的情况下于微信平台发布了《李小璐2米宽的双眼皮竟然变,窄,了!》等十余篇文章,且带有数十张肖像。文章中大量使用李小璐不同时期拍摄的影视剧照片进行所谓的"整容前后对比",还曾捏造诸如"李小璐突然成了整形界的清流"等文字,暗示原告进行整容等不实信息。
最终,法院判新氧赔偿李小璐经济损失80000元、精神损害抚慰金60000元、维权成本2000元,并刊登致歉声明。
进入2020年后,围绕新氧产生的负面新闻仍在持续发酵。
1月,财经国家周刊调查发现,新氧平台商家上架的项目仍不乏涉嫌违规、日记短评造假、代运营灰产盛行等乱象。有的医美代运营费用一年18万。
8月31日,工信部通报了101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新氧医美"榜上有名。在所涉及问题一栏里,新氧医美被明确指出存在违规使用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等问题。
雷达财经通过在裁判文书网中搜索关键词发现,目前与"新氧"有关的裁判文书数量为176个,其中46篇文书与侵权行为有关。天眼查则显示,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涉及233起法律诉讼,其中有104起发生于今年。
行业飞速发展,"黑医美"盛行
新氧乱象频出的背后,是医美行业错综复杂的市场。
近年来,我国医美的市场规模经历了高速的增长。前瞻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医美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298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769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到了29%。近三年的增速也维持在20%以上。
市场急剧扩张的同时,也滋生出许多非正规机构。根据中消协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因整形美容导致毁容的案例将近2万起,90%~95%是"黑医美"导致。
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目前中国合规的医美行业执业者大约有17000名,但非法执业者数量超150000名。
另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仅约1.3万家,在合法的医疗美容机构当中,依然有15%(超过2000家)的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的现象;全国有超过8万家生活美业店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同时,合法医美机构当中还存在"飞刀医生"。据艾瑞估算,非合规医师数量将近5000人。市面上流通的针剂正品率只有33.3%,1支正品针剂背后伴随着至少2支非法针剂的流通。
"过去正规医美市场由公立医院主导,现在无论就医数量,还是诊疗数量,都是民营机构占主位。"上海市医学美容质量控制中心负责人孙宝珊教授坦言,在一些民营医美机构,只要能上手,或经简单培训,不在乎医生资质的现象普遍,"但公立医院任职的医美医生一般都是博士生毕业,还要再评上相关职称后才能做手术"。
行业分析师郝瑞则称,中介平台只是乱象表象,颜值经济汹涌,医美产业链条在急速规模化、速度化的同时,人才、技术、管理等匹配不足,导致根基不稳、发展失调才是症结所在。
前不久的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二十届年会上,金星曾提到,"做这个行业可能跟做其他互联网不一样,互联网讲究快,讲究流量,讲究规模大,做医疗行业反而你要对医疗有敬畏之心,你要做慢公司"。由此观之,新氧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正规军甚至不如杂牌军的十分之一,这就是中国医美行业的现状。"有医美专家坦言。
注:本文是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