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讲开心,不讲道理

原创 收藏1 评论
举报 2020-11-27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413篇原创


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当代的年轻人间掀起了一股“无用”的潮流。


想瘫在沙发上无所事事,想坐在阳台上发呆,想躺在床上啥也不干就玩手机;就是不想工作,不想社交,不想做任何别人口中“有用的事情”。


小时候,我们都被教育过要做个有用的人,不能对世界毫无用处。


我们也曾对此认同,每个人都想做个有用的人,仿佛只要有用了,就是成功了。


于是“有用”这个词,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许多人潜意识下的唯一追求。


但从来没人告诉过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和巨大的现实压力下,“有用”这个简单的词背后包含着的是无尽的压力。


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意味着上学必须奔着学习最好去,意味着工作必须努力赚钱做出成绩,意味着为人子女为人父母必须为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意味着活在社会上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


遵循着这条路,我们对学习时刻努力,对工作拼尽全力,对家人没有脾气,对伴侣事事尽心,对世界时刻有用。


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工作、成家、事业几乎无缝衔接。


在这种压力下,越来越多人开始活得像一具行尸走肉,他们是好学生,好员工,好子女,好夫妻,一个为了“有用”而生的工具人,但却偏偏不是他自己。


这种工具人式的生活状态让许多年轻人开始心生厌恶。


于是,“做个无用之人”作为一种对生活的解构,成为年轻人的群体共识,在网络间悄悄流行。


2

实际上,他们所谓的“无用”,并不是真的直接放弃自身的价值和存在意义,成一个无所事事,毫无价值的纯无用人。


也不是不想,主要是钱不够。


所谓的“无用”,更接近于一般意义上的“放松”。


或许是爬山、旅游这种纯粹的个人兴趣,也或许是像独处、睡觉、玩游戏这种能让人放松的无意义活动。


让他们能够从分数、排名、KPI、ROI、车贷、房贷、学区房等生活压力中抽离出来,让自身高度紧绷的神经得以缓解。


短暂的做回那个喜欢游戏的少年,那个喜欢摩托车的少女,又或许是那个喜欢独处的自己,这就是“无用”的意义。


说是无用,只是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对他人和社会不会产生什么正面价值,毕竟大多数人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纯利己的。


但从长期来看,这种“无用”的利己却是必须的。


就像996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一样,一味的延长工作时间,追求“有用”,只会降低人的工作效率,拉低平均产出。


同样的,保持“有用”的状态是需要精力去维持的,一直“有用”,只会让人越来越接近崩溃的临界值。


“无用”更像是一种“充电”状态, 为自己而活,是很多人在生活中能够坚持下去的前提。


这股“无用”的风潮投射到消费市场上,就是各类“奢侈品”的流行。


这里的“奢侈品”,指的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用来代指包括传统高溢价奢侈品,以及游戏,模型,手办等,各类实际效用非常低的商品。


这种奢侈品难以解决实际生活或工作上的需求和问题,既无法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也无法解决切实的生活需求;


跟电脑、手机、衣服、食品这些高功能性产品相比,情感价值高,而实际效用很低。


但这个市场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无用”的需求开始普遍化。


3

市场,是社会的镜子,每一种商品的流行,反映的都是大众需求的变化。


提供精神价值的奢侈品能够流行,因为它们通过给大众提供一种“做自己”的场景,对这种需求予以满足。


买高达、机甲,我是一个放松的二次元死宅。


买名牌限定款,我是一个享受生活的城市青年。


买限定款高达,我是一个享受生活的二次元死宅。


在这个场景里,我们不是学校中的学生,公司里的社畜,父母膝下的孝顺子女,外人眼中的模范公民,而是一个个沉浸在自己内心世界,不需要为明天担忧,不需要为如何“有用”而烦恼的无用之人。


说到底,买这些“无用”的奢侈品的人,不过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个处处要求“有用”的世界进行抵抗。


在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时,找一个宣泄口。


很多人会将这种“奢侈品”定义为“智商税”。


确实,这些奢侈品中有一部分的确拥有超越一般产品的顶级功能,但更多的则是提供了一般消费品所不具备的情感价值。


如果以实际效用来论,确实是“不值钱”。


而且,市场上不少奢侈品品牌就是在用各种虚构的概念来引导消费者,这无可否认。


但这种对智商税的指控应该建立在“超出消费能力”以及抱有“不单纯目的”之上。


如果你完全具备对应的消费能力,同时购买产品的目的也不是出于”撑面子”“别人有我也要有”这种以非自身导向为目的时,并不能算是智商税。


比如说,我喜欢跑步,买了一双价值几万的概念跑鞋去参加马拉松,有问题吗?


完全没有,因为我具备这样的消费能力,同时我是出于自身实际的需求进行消费。


尽管这双跑鞋跟一般跑鞋相比提升非常有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几乎等于没有,但只要我有这个消费能力,而且我清楚的知道这一点,同时我也不是出于攀比的心态去买的,那么这就不能算是智商税,只能算是正常消费。


4

在这个时代,做自己是最大的奢侈,做一个不追求利益、无用的自己,更是奢侈至极。


我很反感许多传统奢侈品主打极致、效用之类的功能性卖点去诱导消费者。


真正的奢侈品就应该是无用的,主打的应该是溢价,是情感价值。


同时它应该展示自身的真实价值,面向那些对此有需求的用户,对这些用户来说,这个奢侈的商品,就是他们的寄托,是他们内心诉求的具象化,代表的是他们内在深处那个被生活,被“有用”束缚住的自己。


很可惜的是,很少有品牌有这样的觉悟,大多数的品牌依然在主打自己的产品有多强的功能,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依然在主打奢华高级,不敢承认自己的产品其实就是一个建立在用户情感认知上的“无用”的产品。


不过,在社交网络的推动下,追求自我,追求“无用”的风潮已经开始普及。


许多的奢侈品品牌也开始顺应市场,推出更多针对“自我认知”和“自我追求”的产品,做出更多针对年轻人需求的营销。


而真正能够勇敢的说出自己家产品就是“无用”的品牌,也已经开始诞生。


最近我在微博就看到了一些博主发布的对于考拉海购的“无用礼盒”的开箱测评。


这个“无用礼盒”的内容,可谓“人如其名”,我看的时候都很难相信会有人真的做出这么彻底无用的产品。


礼盒包含了11件产品,比如有用来证明自己头发健全的炫发量专用的Dior开天窗式棒球帽;


专门用来观察自己掉头发的Tiffany放大镜;


用来给自己头发做spa的Tiffany婴儿刷;


以及能够收藏你每一根落发的Tiffany银衣夹。


有一说一,这东西没一个真正意义上有用的。


而且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看得我有点怀疑人生,主要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考拉海购就这么跟头发过不去?


我甚至都有点想把牛老师介绍给他们认识一下。


除了无用以外,确实找不到更好的词来形容这个礼盒。


当然,这个“无用礼盒”套装的开箱测评,只是考拉海购针对其黑五全球宝藏节的一次营销活动。


除非你真的对自己每一根头发都包含深情,否则我是不太建议购买的。


我估计,考拉海购做这次活动主要目的想跟用户互动一波,在做销售前先做心智。


而他们之所以会采用这种的营销,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当代年轻人在被逼“有用”下的疲惫,他们洞察到了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


从项目立项到选品,再到营销宣发,都是出于对现在大多数年轻人自嘲“打工人”“头秃”这一现象的借鉴和致敬。


在脱发危机席卷全球的当下,“脱发”话题成为了跟“打工人”梗类似的年轻人间的群体共识。


而考拉海购正是希望用“头秃”“脱发”的自嘲引起年轻人的共鸣,让他们在网络上能够放下工作、生活中那种被逼“有用”的负担,一起做个互相吐槽的网络废柴。


这样一个“无用”到极致的礼盒,是对奢侈品内涵一次极致的解构,也是考拉和考拉背后那些选品买手想要献给众多被逼“有用”的年轻人的一个礼物。


5

如先前所说“无用礼盒”的存在,只是考拉海购黑五全球宝藏节的一次营销,但这个营销实际上也是考拉的一次自我展示。


奢侈品、提供精神价值的产品,大部分都是提供给已经解决生存需求的人群的。


能够花钱去买一些“无用”产品的人,必然不会是低收入人群。


这些产品也是如此。


奢侈品这个品类在电商平台中一向是突兀的。


在电商平台中,卖的最好的一定是大众消费品,但能够花力气去做这样奢侈而“无用”的产品,证明考拉在大众消费品上已经做得相当完善,只有当你“有用”的产品已经做得足够好,你才会有余力发挥在“无用”的产品上。


在一次重大的销售节点上,能够用“无用”的产品作为营销主题,是考拉对自己的自信。


而能够在“有用”和“无用”的产品上都做到足够的好,离不开考拉海购身后那群专业的宝藏买手。


像消费者,解决了低层级需求后,才有高层次的需求一样,考拉也是如此。


在对大众消费品,对“有用”的产品提供了足够优秀的服务之后,才能对“无用”的产品发力。


6

海购平台在后端逻辑上跟普通电商平台是不一样的。


一般的电商平台靠“供应链+商家”就能把商品问题解决得七七八八,平台只需要负责用户、运营、售后保障这些问题。


而海购平台则多出了一个“选品”问题。


海购是用来解决跨国购物需求的,但同样因为跨国运输、过关审批等的问题,导致海购平台必然不能依靠商家入驻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因此,大多数的海购平台在商品策略上,采用不是广开大门式的招商入驻,而是相反的精品策略。


要做精品,必然需要保证每个产品都是最多用户需求,且能保证用户体验的“精品”,要达成这样的效果,需要一套完善的解决方案。


而考拉的解决方案,是“前段整合用户需求+后端大量专业买手”。


整合用户需求这个自不必说,大多数的电商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大数据,是这个现代互联网消费市场的基础。


而宝藏买手则是考拉海购的优势所在。


这个群体背后的身份各有不同,有原本就生活在海外的华侨二代子女,有海飘欧洲20年的母婴、时尚KOL,有原本就从事时尚服装零售的专业时尚行业从业者,有深入了解国内市场的老外,也有一直在镜头前为用户推荐精品好货的考拉的专业主播。


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职责:选品,推荐,购买。


他们中有人负责在日本街头的药妆店里不断找货比价,货比三家,力求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有人负责一边跟国内团队讨论用户需求,一边跟当地的品牌方、供应商持续对接,寻找需求对应的商品;


也有人负责在产品发布时寻找渠道资源,肉身排队,抢到尽可能多的商品资源;


从而保证平台会员坐在家里拿着手机,就能随意挑选来自世界各地最好的商品。


这些宝藏买手的存在,保证了平台能够在全世界的海量商品中优中选优,为国内消费者提供可选择范围内最好的商品;同时精选模式也保证了平台会员的消费成本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这是专业的胜利,也是会员制的胜利。


无论是大众消费的“有用”需求,还是当下年轻人更高层次的“无用”需求,都通过这群专业的宝藏买手而得以解决。


他们的存在,成为了考拉在海购这个日渐成熟的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成为了考拉在会员电商这种模式中的核心竞争力。


考拉实际上一直在围绕着自身会员电商的平台模式进行升级,不论是双11的“躺购节”,还是海购模式里的宝藏买手,其核心都是在围绕着会员需求进行展开、发力。


他们说,要为用户寻找全世界,这不难理解,因为在考拉这种会员制的模式下,用户,就是他们的全世界。


人是多种多样的,需求同样如此。


我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不止实用。


有需要高性价比,有需要轻奢的,有需要有趣的,也有需要“无用”。


人不止一面,需求不止一种,世界同样如此。


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多能够洞悉需求的人,才能发现需求,并予以满足。


考拉海购黑五全球宝藏节,为你寻找全世界。



7

其实,我们一直在讨论“有没有用”。


但产品有没有用这件事,并不是旁观者决定的,而是使用者本人决定的。


产品的价值在于被人消费,而不在于物理价值,或第三方的看法。


只要消费者觉得值,那么再无用的东西,都是有用的。


毕竟,不论有用没用,只要自身认可的,只要用心挑选的,对使用者而言都是宝藏。


所谓的无用,不过是以外界的尺度进行衡量,当你把视角从外部切换到内部,很多的“无用”都会变成“有用”。


人是万物的尺度,我是自己的尺度。


有没有用,不重要,我的快乐才重要。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