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品牌在进行一场无性别实验
“男孩 or 女孩?”
这个最普通的性别问题在如今已经不再是选择题,而成为拥有无限答案的填空题。
Facebook、google等网站的其中一个性别选项 ——「自定义」说明了一切。
「无性别」作为非传统性别中的一种,在近些年刮起了新一轮的审美浪潮,而它背后的思想变革也打破了为单一性别塑造的传统品牌一直以来的框架与界限,继而让我们看到自身所拥有的无限可能性。
这是一场对品牌性别的探讨,也更是关乎大众对身份认知的思考。
一、回到20世纪
「无性别主义」的席卷在众多品牌中产生着不同维度的响应和发酵。但这并非什么新兴思潮,早在上世纪,「无性别主义」的种子已然开始大肆生长了。
Coco Chanel喇叭裤,图/百度
20世纪早期,一个欧洲女人自己设计并穿上了宽松女裤,要知道女性穿裤装出现在公众场合在那时甚至是违法的。
她便是Coco Chanel女士。
YSL吸烟装,图/百度
1966年,YSL先生所设计的女士吸烟装再次轰动服装界。吸烟装最初是上流社会男士在晚宴结束后,脱下燕尾服坐在吸烟室里抽烟时换上的黑色轻便装。
这些开创性的举动改变了世界的审美风向,其中所传递出的解放女性的理念颠覆了当时人们对女性服装的传统想象,也使生活方式发生了突破性的转变,成为无性别主义的里程碑设计。
1968年,《纽约时报》第一次出现“unisex clothing (无性别服装)”的描述,反抗二战后的刻板性别印象。这一时期的百货公司商品目录也开始增设“his & her”的新分类。
David Magnus ,The Beatles 1967, 图/百度
而席卷60年代的“孔雀革命”也给男性服装史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男人们纷纷穿起皮草外套、花衬衫、斗篷披肩,打上缤纷花俏的领带……因而借雄孔雀比雌孔雀更为华丽这一比喻来象征这场男性服装重回色彩与闪耀的变革期。
此处不得不@到他:
“雌雄同体”之父 —— David Bowie。
被无数人模仿的闪电妆,图/豆瓣
John Lennon说:「Bowie的歌是涂了口红的摇滚」。他的音乐如此,人物本身的色彩更是极具戏剧张力。鲜艳发色、紧身长裤、高跟靴、天鹅绒、褶边、印花……这些元素在他身上碰撞出了那个年代独有的华丽与嬉皮的迷幻色彩,使他的性感发挥到了极致。
图/豆瓣
而他在1972年所创造扮演的虚拟太空雌雄同体生物Ziggy Stardust也掀起了流行文化史上的追捧热潮,乃是时尚界的缪斯。那是Bowie妖娆艳丽的第二自我,不适用于任何地球规则,通过未来主义式的染发、化妆和穿戴打破性别边界,颠覆了传统美学形象,宣告新性别时代的到来。
二、BOSIE
服装品牌是无性别思潮席卷的主体。
BOSIE作为成立于2018年初的新生品牌,显示出了无法忽视的强劲力量,以非常迅猛的速度从淘宝进军线下,并在两年内开出了十几家线下门店,于上周完成2亿元融资,成为商场服装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天津南开大悦城店,图/bosie微博
他们的品牌理念是“NO GENDER.NO BORDER.”即“无别无界”。无别指的是“无性别、无年龄的服饰”;“无界”是将风格化的设计以平易的价格呈现给新一代消费者,打破设计师品牌和大众品牌的界限。
「万象丛生」系列,图/bosie微博
其品牌名来源于王尔德对其同性情人的昵称,而BOSIE对于品牌的文化塑造完成的非常出色,在他们的产品线名称中,经常能看到艺术和文学的影子,电影、小说、绘画等元素的加入为品牌营造出了严肃又浪漫的气氛,「Love simon」、「偷影子的人」……还有花木兰、小王子、几米、夏目友人帐等合作联名系列给人诸多惊喜。
创意太空舱,图/bosie微博
BOSIE的门店形态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 以「无性别时装实验室」为概念,设计了「太空舱」、「2D衣帽间」、「主题试衣间」、「趣味袜子机」等创意空间,完美契合了如今新消费群体对品牌的传播方式,即拍照打卡,继而实现多媒体平台的天然线上宣传。
三、U.T
物质公式
相比BOSIE,物质公式是一个纯线上运营的品牌。
图/物质公式微博
「无标志,无图案,无设计。」
这句非常大胆且有吸引力的“三无”宣传语,正是物质公式的理念。
图/物质公式淘宝
这已经不是创始人朱力所创立的第一个服装品牌,相较于之前品牌的实验性设计,物质公式的品牌风格有着强烈的转换。
图/物质公式淘宝
这次他将重点转向了去设计化,即还原物品本身的样子。通过彻底的「简化」,采用清一色的低饱和颜色,破除性别和年龄的界限,给人们提供最基础的审美选择。
还原试验,图/物质公式微博
他们微博中的一句话彰显了其品牌的风格特性:“在我们生活的视觉环境里,充满了“设计的罪恶”。还原是能做的第一步。”
在一切都更加细化的现代生活中,由繁入简也使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更加透彻和全面,物质公式提醒我们不应当一味的被外物异化,而要充分感知原始力的觉醒与回归自我的舒适感。
四、CK one
决定气味的性别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而商家也习惯根据人们对于性别特质的认知,对香水的性别属性进行强化。
雨后潮湿的森林,冰凉盐粒的海水,并非是男性化的气味场景;烂漫盛开的花卉,新鲜缤纷的果汁,也并非是专属女性的生活体验。
嗅觉的自由是与生俱来的,气味本身也并无划分的性别。从90年代起,香水品牌就以无性别为理念尝试打破人们对气味的思维惯性,陆续推出抛开性别界定从而让消费者自由选择的香味。
彷如牙买加朗姆酒瓶的CK香水瓶,图/百度
CK公司1994年推出的全球第一款概念为男女共享的香氛CK one,为上世纪90年代的代表作,象征了那个年代的个性。
可再生环保纸包装,图/百度
它旨在打破性别藩篱,以90年的两性亲密共享、摆脱社会礼孝的束缚及包装可回收为市场诉求,颠覆了传统香氛的产品核心概念。在CK one中,没有种族歧视,没有社会阶层,不分性别和年龄,人人皆可使用。它完全不设防的开放态度,大胆地向当时的香水市场规则发起挑战,呈现出一个平等精神、博大统一的气味世界。
图/百度
研创推出后,CK one迅即成为全球畅销香氛。而“You are the one”作为CK ONE的形象口号,进一步巩固了该香氛主张平等共享的鲜明定位,“在仿如牙买加朗姆酒瓶的CK one之中,我们不分种族、性别、年龄,共同分享这同一个世界。”
CK2香水瓶,图/百度
在Calvin Klein推出突破性的第一款中性香水CK One的21年后,CK公司还面向千禧一代推出了第二款无性别香水 —— CK2。
五、The ordinary
非常明显的是,多年来的美妆个护市场一直存在着对性别的思维定式和套路,而当越来越多的男性消费者涌入该市场,美容品牌也开始朝着去性别化的方向发展。
不论是产品文案对种族和性别多样性体现出的认可和包容,还是包装方面在逐渐破除传统两性美学壁垒,都体现出了无性别的新趋势,代言人也变得风格各异起来,更是出现了非常多的男性美妆个护大佬。
极简风包装,图/百度
将这一趋势很好地利用起来的代表是加拿大护肤品牌the Ordinary,美国咨询公司NPD副总裁兼行业分析师Larissa Jensen称其为“终极的无性别皮肤护理”。
护肤党口中的“原料桶”,图/百度
事实的确如此,the Ordinary的全线产品不仅十分平价,其极简的性冷淡风外包装在众多品牌里称得上独树一帜。专注于化妆品和护肤品的包装公司Elitefill总裁Steve Seeley称:“我认为这可能是Apple的概念,即基本、简单、清晰地传达你的信息。品牌实现的目的很简单:说出它所做的,然后让产品说明一切。”
天然质地,图/百度
他们的品牌风格还体现在了广告方面,他们是极少见到的0代言、0宣传的品牌。
图/百度
联合创始人Nicola Kilner表示:“the Ordinary的广告或社媒中从未出现过职业模特或代言人,而是使用自己的员工。因为我们觉得我们的员工代表了我们的受众:多元、热情、热爱护肤、并最终回归人类本质。”
这场颠覆性别的风格高潮在未来谁也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这也正是事物本身的迷人之处。
而随着消费者观念的不断更迭,品牌也如同消费者的影子一起抵达从未去过的地方,融入陌生的风景。
恰如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说:“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无性别主义的迷人正在于其无限的可能性。”
新时代的新消费群体永远呼唤着新的品牌,涨潮和落潮交替更迭,我们需要爆炸式迸发,也需要在浪潮中潜心沉淀,在持续的创造中探寻新生命力。
因为这正是一个探索边界的时代,也更是一个无边界的时代。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