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古怪人格」档案馆
来源:WeChatMoments(微信号:WechatMoments)
数英对内容有所编辑
微信好友列表里静静躺着上百个好友,他们大多是你生活里相识的人。
但是,正如你发现的那样,他们中有些人在微信里似乎换上了另一幅面孔。我们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整理了几十个微信上的「古怪人格」,将陆陆续续进行公布。
你的好友里有多少这样的「古怪人格」?本期我们公布 15 个微信典型古怪人格,欢迎自测好友列表中的生物多样性。
「餐厅海报人」
他有一台相机,配了一个大光圈镜头。餐厅氤氲的灯光、冒着热气的菜品和精致的摆盘就像是整理好妆容的模特,让他忍不住按下快门。
出门约饭时候,他总比别人多几个步骤,擦拭相机、充满电池、回家后简单修图、发朋友圈……他朋友圈里出现过的餐厅都还不错,至少从颜值上看。
「点赞侠」
在她的世界里,点开朋友圈就像是和朋友们约一顿正餐一样具有仪式感,给朋友们点赞就像是暗中输送支持。
其大部分时候她也是想评论点什么,可又感到词穷,只能默默点个赞;有时是看到别人点赞了,自己也忍不住跟着赞一个;而有时候,只是想表示,「其实我一直在默默地关心你」。
「行走表情包」
作为群聊里的表情包大户,他的表情包储量永远是个迷。就像有些女人追求每天都穿新衣服的心情一样,他的表情包总是处于更新换代状态。最让他懊恼的就是微信表情收藏的300个上限,这让他为了纳入新鲜血液不得不忍痛割爱。
他膜拜表情包万能教:没有场景是表情包应对不了的。离开表情包,他会觉得自己已经没办法好好说话了。
「封面冠军」
晚上九点半,微信运动提醒他收到了一个赞。刚跑完十公里做着拉伸,「今天妥妥占领封面了」,他略带得意地想,顺手点进步数排行榜。
18709 步
然而,一个两万多步赫然位列他之上。「WTF!刚刚还给我点了赞,这是赤果果的挑衅啊!」他下意识焦虑地晃起了手机,内心挣扎了三秒钟,随即又上了跑步机。「一定要赶在十点推送前超过他。」
「圈带逛导游」
凌晨五点,她守在泰山日观峰瑟瑟发抖,举着手机紧盯着东面那一丝光亮,试图捕捉太阳跃出地平线的瞬间。
为了抢占一个好的拍照视角,她连夜登顶。尽管她曾经好像对看日出并没有多大的热情。
「出来了!」人群的欢呼声将走神的她拉回,慌乱中按下视频录制键。十秒后,给视频加滤镜、加定位、配上事先想好的文案,发送成功。终于能拖着僵硬的身体下山了。
「次元交汇点」
她的朋友圈,就是二次元的引力洞。如果你满屏刷下来,就会发现都是她喜欢的 coser 、歌手、漫画家、番剧人物,时而穿插的日语让想努力理解她世界的三次元很头大。
漫展是她的信仰,出片晒照才是正经事。穿 JK 制服和 lolita 装的小姐姐好卡哇伊啊,不,这么可爱一定是男孩纸!
「群聊主持人」
他是这个群里的灵魂人物,控场能力一流。整个微信群就像是由他组织的一场线上派对,他拥有绝对权威。
犹如一场音乐会的指挥家,他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场节奏的感觉。当然,要是有人僭越他的规范,他会毫不脚软踢人出群。
「圣母宝妈」
她的朋友圈就是一本育儿宝典,还附赠她家孩子的成长相册。当然,微信头像和朋友圈封面无一例外是她孩子的大头照。
初为人母的她,看自己宝宝自带可爱滤镜,不论衣食起居还是打滚放屁,恨不得 24 小时直播育儿动态。
「在朋友圈看着她孩子长大的」,这种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时事评论员」
和大家热衷于在朋友圈分享轻松愉快的动态截然不同,他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对时事热点「严肃而深刻」的见解。甚至看到好友转发的深度好文,也会忍不住评论上一长段。
他很享受输出自己思想的感觉,每条观点的罗列都经过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一系列的反复。「逻辑完美,毫无漏洞!」点发送键的一刻,他满意地想。
「时差劳模」
直接说自己加班的员工不是好劳模。他有一个月不重复侧面晒加班的方式,「晒星晒月晒宵夜,感恩感谢感岁月」。
「凌晨的出租车真的好难叫啊!」
「今晚的月光好美。再过五分钟就是第二天了,现在吃的不是宵夜而是早餐!」
最后,重要的事一定不能忘:定位在公司坐标。
「聚餐保姆」
毕业十年,她张罗着「再聚首」,花了好几个礼拜,联系到所有老同学,定好餐厅和活动。温馨的氛围和聊天的开怀让每个人笑的皱纹都更深了几分。
你说她是为了张扬、炫耀自己毕业后的成就?其实细细回想,她一直都是这样,热心也热爱集体。大家对她的感谢也都是发自内心。
「广告狂人」
一日数波,文案详尽,标配九宫格展示商品,朋友圈是他的门面加战场。
他卖力打广告的样子,让人觉得耳边萦绕起街头促销员的招揽声。
「没有伞的孩子必须努力刷屏」,他这样勉励自己。
「红包收割机」
看到群聊里有人发「谢谢」的表情,他就瞬间紧张,「是不是又错过红包了?」
其实大多时候只是与一分钱擦身而过,心情却是十足的「感觉错过了一个亿」。
「没有什么事是一个红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是两个。」
「鸡汤贤者」
她的朋友圈就是一本成功学枕边书。
「励志」与「和谐」是贯穿时间线的两大主旋律,看到「准则」「秘诀」「忠告」之类的关键词,就让她忍不住想点进去,边看边对照自己。
「说得真对!」她在文末点了个赞,复制了一段最认同的原文,并转发到朋友圈。
「评论区戏精」
他的每条朋友圈评论里,最活跃用户非他自己莫属。
每次发完朋友圈,总觉得自己没有表述完整,于是在评论里连环追加多条说明。
回复好友评论时,「这个想让大家都知道呢」,他这样想着,退出了单人回复,换成了直接评论。
在和他共同好友不多的人眼里,总感觉他像是一个人演一出戏。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