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职场的35岁困局,营销人该如何精进?
近年以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减员、优化的现象屡见不鲜,企业招聘直接规定小于35岁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在这个没有铁饭碗的时代,营销人该如何站稳脚跟,永葆职业竞争力?
01.花钱部门 的尴尬处境
企业裁员,不管是真正因为疫情陷入困境而裁员,还是以疫情为借口“搭车”裁员,对于营销人来说,都是情理之中的事。相比销售、研发等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营销相关部门(市场部、品牌部、企划部、广告部、公关部、推广部,也包括营销咨询公司、广告公司、数字营销公司等),作为一个“花钱部门”,一直以来都是很尴尬的存在。
按理来说,对于快消品、奢侈品等严重依赖市场传播来塑造产品价值、拉动终端销售的行业来说,市场部并不只是纯粹的花钱部门,而是切实能够创造用户需求、产生品牌溢价,能够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部门。然而,这种价值主要在发生在销售路径的前端(创造需求阶段),其最终价值的体现又落到了后端销售上。因此,市场营销部门的价值很难被清晰的量化,在很多企业老板看来,这些价值主要是销售部创造的,市场部只是辅助而已。
至于其他非快消品、奢侈品的企业,情况更严重。他们市场营销部门很多都被边缘化了,其地位根本没法与业务部门相比。因为在很多企业老板眼中,市场部这样一个“花钱部门”不过是一个陪衬,行业景气的时候,品牌建设、市场推广可以锦上添花;行业不景气的时候,做长线品牌打造就是在浪费资源。这样一来,市场部往往成为了鸡肋部门,当裁员风波到来时,往往成为第一批被优化的部门。
02.市场营销人的救赎
当然,市场部在企业中面临尴尬,也不全是因为企业老板戴有色眼镜,市场营销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格局深度不够,无法为企业创造出超过期待的价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比如说有的乙方出身的市场营销人,在营销方案、创意方面可能比较擅长,但是到甲方以后没有与企业的实际业务结合,营销工作上容易纸上谈兵,在品牌建设、市场推广的具体执行方面,也难以有效落地,成为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再比如有些一直呆在甲方、一直从事一个行业的市场营销人,他们可能对具体的企划推广工作经验很丰富,业内资源也很多,但是很难跳出固有的行业经验,无法从整个品牌、营销体系的高度来看问题,缺少策略性的思考,这样营销就很容易了无创意,盲目跟风却不知其所以然。
说实在,市场营销工作对从业者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战略层面的眼光,又要有脚踏实地的实操经验;既要能市场变化快速捕捉和响应,又要对品牌、营销体系的系统性把控;既要有对营销闭环的理性思考,又要对图文、视频、事件、体验设计等战术层面的感性领悟。一位合格的营销人,需要很长时间训练和沉淀。
所以,在裁员阴云下,营销人的精进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静下心来修炼,磨砺基本功。从文案、策划、设计的表现,升级到营销策略的思考,再升级到对整体营销体系的的操盘,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段位。只有以进为退、功夫到家,我们才能在这沧海横流的时代站稳脚跟。
03.营销人的精进之路
1.与优秀为伍
当今时代不同于过去信息短缺,而是信息爆炸,线上线下学习营销的渠道太多太多,而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想快速进步,就必须摆脱那些浪费精力的劣质内容(就像我很少看国产剧一样),从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著作、最优秀的案例、最优秀的课程中精选内容。
有很多营销人,每天不停地在网上报各种广告、营销培训班,追捧各种所谓的营销大师、策划鬼才、文案教主,各种学习内容鱼龙混杂,但就是不肯静下来,读一读经典的营销书籍,这样的学习效果只能事倍功半。
建议大家有空多读一些经典的著作,比如科特勒的《营销管理》、戴维▪阿克的《品牌三部曲》、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特劳特和里斯的《定位》系列著作,唐·舒尔茨的《整合营销传播》等。相信这些书读下来,你对营销、创意的认知一定会上一个台阶。
至于说培训班要不要报,营销大师要不要追,这要根据你具体的需要,要报就报些真正权威的课程,追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老师,而不是那些课程介绍里放了一大堆不知名机构头衔的所谓“大师”。
2.系统化学习
现在大家都强调碎片化学习,我也特别喜欢在零碎时间登录微信公众号、知乎、喜马拉雅等平台学习营销知识。但是,碎片化学习毕竟是零散的,尽管时效性很强,但是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因此,光是碎片化学习还不够,我们还特别需要系统化学习。
系统化学习的优点是可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系统化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刻意学习和训练,达到专业化的目的。一个人在某个领域只有达到了行家的水平,以“专业”降维打击别人的“随性”,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比如,很多人对PPT美化都很头疼,不知道怎么下手,偶尔get到一些小技能,也是只能解决一小部分疑惑。但是如果你学习了专业的图文排版技能,把这种平面设计的能力“降维”应用到PPT排版中,那么一定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系统化学习需要提前规划,按照计划长期坚持不懈的坚持,日积月累将会有质的提升。笔者曾经每天通过上下班时间,在地铁上啃一些营销名著,坚持了近2年,感觉自己在认知上与同行者拉开了一个档次,很多专业上的疑惑也豁然开朗了。
3.思考底层逻辑
有些人天天学习广告、营销、传播案例,不断地模仿那些具体的营销动作,却不愿意再深一步思考。也有很多实干中出身的营销人员,往往不屑于对营销本质和理论层面进行深层次的逻辑分析,他们会觉得这个太虚了,他们更加信赖实实在在的经验。但是我要说,其实底层逻辑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因为实战经验是离散的、偶然的、有特定语境的,如果光凭实干经验,你是不知道事情为什么这么做,各种经验性做法之间的关联与主次关系是怎样的,其他行业是否适合采用你的经验,又该怎样合理地应用到其他行业。
营销有“道”和“术”两个层次。不客气的说,只凭借实干经验,那么你只能停留在“术”的阶段,只能做士兵或将军;只有结合经验,对其底层逻辑进行“道”的策略性思考,你才能彻底弄透整体营销思路,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举一反三地迁移到其他案例中。
那么,如何进行底层逻辑思考呢?简单一点就是从着眼于“我要做什么,怎样做出来”,上升到“我为什么要做,怎样做得更好?”从顾客需求出发,结合企业或品牌的具体情况,找到问题的核心所在,并围绕这个核心,对各种营销手段进行有目的、有主次的选择,形成适合企业或品牌营销推广玩法,并形成高效的闭环。
举个栗子,比如说一个简单的短视频广告,如果一般的看法,可能会泛泛地说要有创意,模仿别人的高颜值、搞笑视频,也有很多品牌简单粗暴地把硬广告放上去。
但是,如果从底层逻辑角度来思考,那么就很容易看到,既然短视频广告场景是休闲时光刷短视频,那么广告作品必须本身也要像短视频,有软性有趣的内容、沿用大家习惯的竖屏模式,而不能是横屏的硬广广告。
而内容取材、风格怎么来,这个要根据品牌的目标人群来定。比如说钉钉、企业微信这类APP,短视频广告那么可以取材于办公室、职场的情景短剧;如果是咖啡、红酒,那么短视频就适合知识科普、文艺vlog等,而不能盲目地模仿别人的高颜值或搞笑视频。
你看,只要进行底层逻辑分析,很多思路就清晰了,行动也有了明确的指针。
4.尽可能实操
营销是一门实践的科学,而且其面对的市场环境、消费需求时刻在变化,营销人如果只是就理论而理论,不深入市场一线,不去实际操作,是没法深切触摸到真实消费心理,也没法理解每一个营销玩法的实际效果,更无法掌握隐藏其中的操作要领。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要抓住一切机会,尽可能地放开手,亲自投入到营销实际工作中去,无论你身居何职,无论你经验阅历如何。如果你是一名企划人员,可以到真实的市场中去对话消费者;如果你是广告公司文案设计,可以亲自运作一个短视频或自媒体号,分享你的专业或兴趣;如果你是营销专业学生,可去组织或参与校内外的活动策划、互动事件中……
笔者以前从事品牌营销咨询工作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渠道全国基层市场调研从那里可以了解到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以及发现不同的地方一些有意思的实效营销玩法。同时我也很珍惜去甲方企划部驻点工作的时光,在真实的市场中从事短兵相接的推广工作,收获总是很多。
另外,作为依赖营销营生的从业者,我们首先需要将自己营销出去,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这样才能见证你的专业能力,并且在个过程中洞见有关营销的真知灼见。这就好像医生,首先要把自己的健康养生做好,别人才会相信你的医术如何。
总之,营销事业有如星辰大海,境界重重,路漫漫兮,需要我们不停地求索、有智慧的追逐。“知行合一”,永远是我辈中人行动的圭臬。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无惧裁员风云,潜心修炼内功,一路打怪晋级,在营销之路上精进不息!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