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举报 2021-01-12

原标题:BACK TO PLAY! 别拿「潮玩」不当事儿

2020年最夸张的故事,当属中国大基金对泡泡玛特的集体失手。

随着盲盒经济的爆火,泡泡玛特开盘就破1000亿的市值。让「潮玩」这个原本属于小众的圈层文化,开始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和追捧。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喜欢频繁购买玩具公仔。这个现象越来越明显,变成一种正在崛起的时尚消费。

「潮玩公仔」唤起了大人们内心深处所保有的童真。

“做个成人,持续而又长期地做个成人。其实是一件十分讨厌的事。”


一、别拿玩具不当潮流

不同于普通玩具,「潮玩」更像是一种限量的艺术品。

就像古代人喜欢把玩一些小雕塑品。除了有收藏价值,也能彰显个人的审美和品味。

Brothersworker系列玩具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看过电影《春娇救志明》的朋友,一定还记得这个片段:张志明在房间里摆放了许许多多的潮玩,春娇就常常取笑他是长不大的孩子。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可是这个世界上,有着千千万万个长不大的「张志明」。”

娱乐圈潮人周杰伦、陈冠希、权志龙以及林俊杰等等都十分热衷于收藏各种潮流玩具,并且频频在社交网络晒出这些颇具艺术感设计出彩的公仔。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苏有朋的Instagram更可称为是线上公仔博物馆」,一眼望去全都是各类潮流公仔,满满的炫酷萌趣画风。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与大多连载十几年的动漫或影视剧IP等传统手办不同的是,潮流玩具没有具体的故事背景,纯粹依靠艺术设计和视觉美感来传递艺术家的设计理念。

21世纪初期,潮流玩具的概念逐渐传入美国并与当地文化融合,涌现出一大批顶级艺术家,像Ron English、 David Flores、Jeff Koons等。

Ron English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街头艺术家——KAWS。

潮流艺术家:KAWS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其创作的玩具人物凭借着标志性的“XX”眼球结构以及骷髅头骨的形象,被通过恶搞的方式反复出现在各大艺术作品中,甚至是巨型的装置艺术。

冲破小众圈层,「潮玩」跻身艺术时尚圈

这些风格极强的作品,得到了许多品牌的追捧,随之逐步形成了其独特的潮玩圈。

这些又飒又美的公仔形象鲜明独特,让人一眼看到就会深深记住它的造型。

不仅集合了街头文化、波普文化、嘻哈文化等元素,同时还融入了艺术、绘画、雕塑等审美风格,颇具灵感和创意。

然而,鲜少有人知道。

潮玩公仔其实是被称为「Figure教父」的 Michael Lau 刘建文带起来的。


二、中国潮玩公仔鼻祖

1998年,第一位使用12寸全身可动人偶玩具 action figure 创作作品,并举办了主题艺术展览。

“他将一个普通公仔,变成了Hip-hop玩具。”

Michael Lau

1970年出生的Michael Lau,没有接受过国外教育和生活经验,是典型的香港本土创作人。

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之后顺利地进入了香港大一艺术设计学院学习。

凭借在日本广告公司的工作经历,以及自己多年来作品的积累,在毕业后的第一年(1993)就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了第一个个人画展 Michael Lau Exhibition 1。


此时的Michael Lau 还未与潮玩发生太多的交集。

直到1997年, 他为香港地下乐队 “Anodize” 亚龙大设计第三张专辑 《Action Figures》唱片封面时,用乐队5位成员的形象制作了5个传神的12寸人形玩偶。

“Anodize” 亚龙大《Action Figures》

这5个人偶,不仅为他的商业设计之路奠定了基础,也成为他着迷于设计人形玩偶的初始。

1998年,Michael Lau 开始以自己身边的人物为原型,结合喜爱的街头文化和运动,创作了四格漫画连载《Gardener》。

《Gardener》 第一张手稿


在收获好评后,同年的香港玩具展上,Michael Lau 将《Gardener》中的人物以12寸人形玩偶实体化进行展示。

Michael Lau 曾说,踏入社会后疯狂的玩 figure,其实是为了补偿自己的童年。

“当时的香港,普通人的生活压力非常大。要想完成童年的梦想其实是十分艰难的。”

《Gardener》系列中的角色 Tatoo

1999年,Michael Lau 发行了1000个《Gardener》系列人物角色——Tatoo。成为了当时玩具生态中颠覆性的存在。

虽然不是传统概念中那些可爱的小玩偶,但这些五短身材,身着潮酷服饰,面目狰狞古怪却透露着一丝冷幽默的形象却引起了粉丝的大力追捧。

之后,Michael Lau 借由与日本SONY品牌的合作,成功的将这些特别又吸引人的潮流玩具推进到日本办展,并开始和日本的时尚潮流品牌进行跨界合作。

“所有的商业都倾向从时尚入手,设计师有更多新领域可以去玩。”

「设计师玩具成功进入时尚圈,并赋予了这种创作型玩具更高的溢价与地位,受到了潮流品牌的高度关注。


三、潮玩与时尚的邂逅

随着 Michael Lau 不断受邀在世界各地展出,潮玩公仔也吸引到了诸如Nike、Puma、Levis等知名品牌的注意,并纷纷展开邀约进行更多的联名合作。

Michael Lau × PUMA 联名系列

2003年,由日本设计师 Tatsushi Kagaya 和美国设计师 Alyasha Owerka-Moore 联合创办的,

香港时尚品牌 Fiberops 就找到Michael Lau,让其以 NIKE ACG Air Wildwood 为蓝本,制作60双限量球鞋。

Fiberops×Michael Lau×Nike ACG Air Wildwood

这双球鞋的左右脚后跟除了分别有Michael Lau 和Fiberops 的签名Logo以外,还配上了一个特殊的标志性玩偶

而这个小头巨身、还带着纹身的马赛克脸玩偶也穿上了这双联名鞋款。

仿佛是一种惯例,从此 Michael Lau 设计的球鞋必定会配上一个特定的潮玩公仔。

2006年,为庆祝Nike香港中环旗舰店开业,Michael Lau以自己喜爱的滑板运动为灵感设计了这双真正的“滑板鞋”。

Michael Lau×Nike Dunk SB Low “Woodgrain”

球鞋整体被特殊木纹材质所包裹,后跟外侧还有四个小点,这个设计则取自滑板的螺丝孔。


而这次与鞋配套的是一个棕色的6寸 NY FAT Gardener玩偶,配备了喷漆罐和可脱卸的T恤,不但更好的体现了街头文化,还增加了收藏者的可玩性。

这双鞋不仅拉开了Michael Lau 和Nike SB 长期合作的序幕,也见证了他和 Nike SB 部门创始人 Sandy Bodecker 的长期友谊。

Michael Lau× Nike Blazer Premium SB “Beijing Olympic BMX”


Michael Lau×Nike Air Force 1 Low Supreme I/O TZ “Crazysmiles”



Michael Lau × Nike SB Zoom Stefan Janoski “Woodgrain”(2009)

除了球鞋合作,在 Air Jordan 30周年之际,他还为 Michael Jordan 和 Jordan Brand创作了一副巨型作品《Jordan 本色之墙》。

《Jordan 本色之墙》

这幅艺术品于2016年在佳士得拍卖中以$1,100,000售出,拍卖收益全部捐赠并致力于青少年发展篮球运动。

Michael Lau 还将《Gardener》系列中的角色打造成 Michael Jordan的样子,也深受 Jordan本人的喜爱。

以偶像乔丹为原型的玩偶佐顿(Jordon)

Michael Lau 是第一位真正让潮玩引起世界注意的人。 全世界的插画家纷纷跟进,将笔下的人物变成公仔。

自此,潮玩公仔已经从亚文化产物进入了High fashion领域。

James Jarvis 作品

Prada 开始生产类似机器人造型的吊饰配件,这是非常聪明的做法。7-11 和Hello Kitty 也合作推出磁铁玩具。

“连曾经帮麦当劳做玩具的工厂,也转行做公仔,找到了第二春。”

一些商业品牌如NIKE、Adidas、CHANEL等开始与潮玩设计师推出联名产品,日本的 BE@RBRICK 就是其中之一。

BE@RBrick联名系列玩具

他们将这只熊打造成一块承载经典艺术画作的“画布”,与全球各地的艺术家、设计师、商业品牌进行合作,并推出独一无二限量版的潮流玩具。


四、潮玩艺术的虚荣心

潮玩公仔除了满足男生买“芭比娃娃”的心态,也具有装饰和收藏价值。因为限量的公仔还具有投资增值的功能。

“所有玩具都是艺术,所有艺术都是玩具。”

当然,艺术是需要「虚荣心」的。它就像是一种古董,限量生产,过了几年只会变得越来越稀有和矜贵。

STICKY MONSTER LAB 作品

限量让玩具变成了收藏品,也是一种lifestyle。

如果你是Gucci的财务长官,买这些潮玩不稀奇,但如果你是英特尔的财务长官,拥有限量潮玩就会让你变得很有时尚感。

潮玩的火爆不仅体现了一种新的消费趋势,更预示了一种商业思维模式。

Marc Newson把自慰玩具设计成苹果派的形状,Philippe Starck的牙刷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玩具。

品牌如果把商品当作玩具一样去思考去设计,它的市场可能性就会大得多。

~Having Fun~Back to Play


撰文:嗲宁戴嗲表
编辑:扭蛋一哥
配图:均来自网络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