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产品创新
在产品中植入营销基因,在营销工作中助力产品创新
在现今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能明显感知到的便是,竞争的压力变大了。以往,一个产品可能只有10个人在做,并且各自分区,互不干扰,现如今,一个产品恨不得有10,000个人在做,市场细分已经做到了极致,外加互联网平台的助力,世界变得扁平,信息更加透明。
再看看我们每个人,每天要面对的是海量的新信息需要去学习,同一个岗位上有无数人跟你竞争,因为科技的发展,有一些岗位甚至被机器所取代。原来我们或许认为即使不进步,怎么样都有个饭吃,但是现在我们真的没有这个自信,不知道究竟在未来的哪一天,我们就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也许这一天还很遥远,也许这一天马上就会到来。
面对竞争,没有人会坐以待毙,这也就是最近大家都在不断提到的产品创新,我们都知道要创新,但是你究竟知不知道怎样创新,以及该往什么方向去创新。就我个人来看,所有的创新都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创新四层级
第一层,营销手段创新
第一个层次,营销手段创新。就是说在产品完全不做任何改变的情况下,通过营销,达到扩大目标用户的范围/提升用户消费频次等目标。
也许有些营销人会说,难道我们每天干的事情,只是停留在创新的第一个层次?没错,我想说的是时代在改变,在之前竞争态势没有达到这么白热化,媒体获客成本没有这么高的时代,每个企业单纯靠营销创新创造奇迹,是有可能的,但是在现在,这个难度已经非常大了,而且这种创新是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所copy的,一旦将市场预算停掉,那效率也就呈直线下滑趋势。
前一段时间百雀羚所做的现象级刷屏事件,作为一个营销人来讲,其营销手段的创新程度,值得我们每个人来学习,通过营销,使得其产品的品牌历史及功效深入人心,但真正决定产品销量的,还是产品力以及消费者需求,从这点上来讲,这次营销并未对产品有任何的创新性改变,因此,只能算作营销手段的创新。
第二层,产品创新
第二个层次,单纯的产品创新,也就是通过不断优化自己的产品,使得自己的产品能够从排名第10000名,上升到第9999名。
如果从营销的角度上来讲,比如可口可乐的蜜语瓶,有些人觉得这只是个营销事件,但它其实已经上升到了产品层面,因为已经改变了产品的包装,印刷,物流,培训等多个环节,虽然改动不是很大,但是也已经涉及到了公司的很多部门的员工参与到其中。这也是很多企业正在做的,我们每天都在优化流程,优化人员,优化每一个细节,期望达到最好。
第三层,产品变革
第三个层次是基于竞争环境改变下的产品变革。正是由于整个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快,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就不能仅仅停留在产品创新层面了,而是要动态的思考的整个行业的变化,引领行业变革,立于不败之地。
比如,新浪微博在创立之初,一举获得了成功,可以说是当年唯一一个移动app客户端,但随着整体媒介环境的变化,微博在微信时代启动后,陷入了一段低迷的时光。
那在这时,新浪微博也做出了很多产品功能层面的调整,加强了私密的社交属性,增加强关系属性,但是这些产品创新都没能拯救微博,因为竞争环境已经变了,消费者已经拥有了可以解决强关系联系的各种工具。
而此时,几次强互动性的新闻热点事件在微博上的发酵和爆发,促使微博向热点新闻化,粉丝经济群聚化的转变,才促使了它在竞争环境改变的前提下,通过产品变革又一次起死回生了。
第四层,产品重生
第四个层次,基于消费者需求改变下的产品重生。也就是说有些产品由于时代的改变,连消费需求都没有了。
产品创新的几个层次其实是跟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相联系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创新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并伴随着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打破原有产品,创造新产品。
我们如何将创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一,营销创新虽然是在产品创新的第一个层次,并不代表营销创新不重要,反而营销创新已经成为了一个基础,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产品是什么,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如果不能够将营销融入到产品之中,那可能你会很快被超越和取代。如果在营销的过程中不能使用创新的手段,比如别人做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你就也做,别人做社群,你也做,如果这样,你永远也无法到达行业的头部位置。
第二,产品创新层级的偏差,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最经常发生的问题。竞争环境的改变,消费需求的改变,而你还在优化的产品其实已经适应不了现在的社会了,而你还在执着的去做简单的产品优化,那最终面对你的一定是被淘汰。
第三,那难道说很多产品就此bye-bye了嘛,其实不然,如果每个产品都能够将营销创新,产品创新融入自己的血液,通过不断的创新,争取成为行业的头部产品,增加自己的竞争实力,延长自己的产品生命周期,才是长久之道。
第四,在消费升级的整体大环境下,在人工智能快速的发展的背景下,任何变化都是可能的,我们也要随时做好被淘汰被革新的准备,而这一点对于大企业来讲,就更加的严峻和艰辛。一般能够做到头部产品的企业才能做大做强,那如何在做大做强后还能保持不断的创新能力,同时,面对变革时,能够迅速的进行改变,这其实是每位企业家需要思考的。
以上的一些思考均来自于近期对于共享单车领域摩拜和ofo大战总结而来。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