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爱,好久不见!
人类的记忆有限,很多故事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逐渐遗忘。
比如,提起索爱,你可能已经记不起这个名字了。毕竟,远离风口之后,索爱已经埋头沉淀了14年。
2007年,MP3领域曾出现了一匹最大的黑马。他就是后来和OPPO、爱国者、魅族并称数码行业四大金砖的索爱。
由于,这一年很特殊,所以,索爱的故事可以称得上传奇。
在经历了2003年的MP3行业大爆发与2005年的倒闭潮后,残留的企业在2007年展开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价格战。
伴随着“价格战”愈演愈烈,不止一些新品MP3在上市之初就打出超低的价格,连魅族、OPPO、iPod shuffle这些目前我们熟知的大品牌也纷纷参与进来。
通常来说,大企业凭借品牌优势打价格战几乎稳赢,但这场混战的胜出者却是仅有一年市场经验的索爱。
没人能料到,通过快速创新,索爱会在众多品牌中杀出一条血路,并且让知名度直线上升跃进头部行列,创造了这段让业内人士津津乐道的传奇故事。
如今,十四年过去了,很少有人去讲索爱的故事了,也很少再听见索爱为自己发声。(PS 其实并不是,只是索爱主推下沉市场的爆款战略,受制于传播环境碎片化,圈层之外的人很难感知到它)。
直到前段时间,一则有关索爱的年货广告出现在新潮传媒电梯间中,又重新唤醒了那段模糊的回忆。
“买年货,听谁的,听索爱”--- 虽然只是简单的口号式广告,但它却足以令人精神振奋---索爱,回来了。
1. 从MP3行业价格战说起
在那个多媒体尚不发达的时代,想要随时随地的听一曲音乐并不太容易。传统卡带式随身听、CD随身听、MD随身听不仅笨重、切歌麻烦,而且还缺乏时尚感。
于是,小巧轻便的MP3一经推出,便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有数据显示,2003年到2004年左右,中国MP3市场大大小小的品牌多达300多个。除了三星、飞利浦、Apple这些耳熟能详的“洋品牌”,魅族、OPPO、联想、海尔等国产企业,还有清华紫光、音狐、纽曼、昂达、爱国者等“中国制造”产品。
那时候“国货”还算不上品牌,中国制造还属于“贬义词”,但被MP3市场广阔的市场容量、丰厚的利润、较低的产业进入门槛吸引力后,他们一同挤进市场,导致本来就饱和的赛道变得越来越拥挤,许多小厂商为了赢得生存空间不惜大打价格战。
数据来源:CMM212城市1833家门店零售监测
据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公司(CMM)对中国 212 城市1833家门店的销售统计数据显示:
2007年MP3市场零售量和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22.54%和27.44%,2008年MP3市场进一步萎缩,1~10月与2007年同期相比零售量下降38.72%,零售额下降41.54%。
而在价格方面,600元以下中低端机型成为市场主流,占据近九成的零售量市场份额。
其中,1G容量MP3平均价格为258,比2007年同期下降 38.37%,2G容量MP3平均价格为479元,比2007年同期下降37.47%,1000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则主要局限于国外品牌和国内品牌的少数高端产品。
换句话说,到了2007、2008年左右,MP3市场上只有少数高美誉度品牌享受着消费者的忠诚,而其他厂商只能分割余下的一小部分市场份额。
MP3行业,大浪淘沙的时代来了。
2. “国货”品牌的正名之路
在整个行业陷入价格厮杀的时候,索爱也开始进行市场策略和产品策略的调整。
效果最卓越的一项措施,是索爱在2008年初启动的,以“春雷行动”为主题的全国降价促销活动,降价涉及的两款明星产品价幅度达34%。
当时索爱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很多厂家恶意价格战纯属为了生存,但索爱长期坚持“高端品质、中端价格”定位,降价纯属正常的市场策略,目的是打击竞品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由于此次降价力度空前,使索爱一年来在 MP3 市场上的份额一路飙升,连续两个月跻身三甲之列。
其实,春雷行动之所以效果拔群,除了与索爱推行下潜作战(渠道下沉)、会议营销、双五工程等渠道层面的创新策略外,还与其长期坚持品牌建设有关。
尽管当时包括索爱在内的很多国货品牌都背负着“山寨”骂名,但索爱CEO刘建佳却认为:“2007年,将是以索爱为代表的国产民族品牌的崛起年。在与国外品牌的抗争中,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品牌战略路线,以品牌营销规划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的推广。”
在品牌策略中,索爱首先是发起娱乐营销,不仅花重金在央视、湖南卫视等强势煤体上进行品牌推广,还通过与超级女声何洁合作推行MP3\MP4产品的平民化娱乐,传递健康时尚、活力四射、爱我所爱的生活观念,展现品牌个性和精神,以此迅速建立品牌认知。
另外则是强调“创新、时尚、活力” 的产品创新路线,比如推出“私模”和“钛合金工艺”在业内树立精品形象。
特别是2007年12月,索爱与微软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了全球首款采用微软WindowsCE6.0操作系统、WindTouch触控、微软PlayFX三大领先技术的MP4新品——Mini PC V98,带领MP4行业正式进入了触控时代。
这一套组合拳让索爱一举成名,2007年到2008年间的MP3\MP4市场中,除了苹果外,只剩下OPPO的市场规模上位居其上。
3. 好久不见,索爱!
其实,索爱率先提出的娱乐营销概念至今也不过时,而且其广告、渠道和产品策略营销玩法,放到当时和OPPO的竞争中也不落下风。
不过,当苹果2007年发布了首款iPhone开启智能手机时代后,OPPO和魅族的成功转型让他们抓住了智能手机的风口,而索爱“i时尚手机”却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败下阵来,后来,我们再也不需要MP3\MP4了。
那这些年来,错失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索爱做了哪些事情?
首先是依然坚持“年轻时尚、青春活力”的产品路线,另外则是延续重基础研发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企业在外观设计、研发创新、营销模式等核心领域的竞争力。
如今的索爱已经是业内为数不多的拥有生产、研发、销售、服务能力为一体的数码科技企业。可以说,作为中国民族品牌,索爱的基础实力几乎可以媲美Bose、beats、JBL等国际大牌。
但为什么我们很少听见索爱的故事?
可能是因为索爱选择了另外一条市场广阔、受众广泛但相对而言更为聚焦的赛道。
索爱主打下沉市场的爆款战略,而受制于传播环境的碎片化,圈层之外的人就很难感知到索爱的传播。
比如说,在产品方面,索爱依然贯彻“为音乐而生”的产品概念,围绕音响、手机、电视、录音笔、麦克风等方面发力,坚持走性价比路线。
而作为伴随着索爱成长起来的一代,你可能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追求品牌和身份溢价,性价比早已不再是核心决策点,因而渐渐忽略了关于索爱的声音。
但对于大部分学生党而言,索爱依然是曾经那个,品质卓越,人人都能买得起的索爱。
那时候的诺基亚是可以挡子弹的
那时候的索爱MP3是钛合金的
在传播方面,去年4月,索爱发布“爆品战略计划”,根据选品、内测、上架试销到验厂考核等大数据指标,打造新款爆品产品在“新零售全渠道”中突围。
提到爆款产品、新零售渠道,最大的战场应该是直播短视频领域。所以在这方面,索爱务实、注重底层研发的发展风格也明显的体现出来了。索爱集团不只做媒介投放,更是直接布局网红直播基地建设,打造一站式集货源选品、直播、交流、培训一体化的直播基地。
去年8月,索爱携手OST女王郁可唯还推出了F2C营销新模式,将直播室直接搬到生产车间,开启一场音乐工厂生产直播show。
上文已经说过,索爱是业内为数不多的覆盖数码科技产品全产业链的企业。所以,基于F2C工厂网络直销模式,避开了中间商层层加价推高产品成本的市场因素,让消费者能够直接从工厂直播中下单节省了费用,同时也保证了品质。
和传统封闭式工厂相比,索爱这次的音乐工厂秀全方位开放了生产车间,让消费者亲眼见证产品的制作过程。玩法新颖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那份对消费者负责的心态,首秀受到好评更证明其工厂直播形式的可行性。
今年1月份,索爱高铁冠名列车首发仪式在广州南站隆重举行。中国高铁成就民族品牌,而索爱通过高铁媒体让品牌理念与高铁列车实现紧密融合,承载了索爱集团品牌宣传战略升级的野望。
这条冠名列车在武广线、南广线、贵广线、广深港线、广梅汕线上驰骋,覆盖广州、深圳、贵阳、武汉、长沙等各大城市,全力打响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经济圈等经济发达区域的知名度及美誉度,推动索爱品牌响彻全国,走向世界。
同时,索爱还和新潮传媒合作探索社区媒体,在新中产聚集的社区中投入大量年货广告,快速提升索爱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认知度。
新消费是一次线上线下结合的革命,在离家最近的社区消费场景中推出广告,不仅流量可控而且可以真正帮助企业建立品牌力。
另外,在线上信息爆炸、流量费用居高不下的情况下,线下社区可以说是新认知打造的唯一渠道、中国本土品牌重塑影响力的必经之路。
如今中国制造正在迎来“品质”革命,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和接受度越来越高。阔别多年,索爱终于迎来了新的机会点,而越来越强大的索爱更值得期待。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