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一座「元气之城」要如何养成?
“Research & Query”关注我们,发现实体商业的一切
双向思维的城市设计、不断与时俱进的第三空间、兼具商业与情怀的模式,以及在城市里每个坚守岗位,敢于付出与创新的普通人,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我们所看到的“元气之城”。
头图:苏州双塔市集
01城市更新,需要“两面性”
城市从出现至今,就不是完美的。
二战后,西方国家开始进入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重建。在美国,城市规划者认为城市是物质空间的设计,城市是建筑的放大和延伸,整齐划一、标准化、分工明确。
现在我们知道了,这样的做法无形中扼杀了城市的活力,但在当时,城市规划者们几乎一致认为,一张优美的设计图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1960年代的纽约 时代广场 ©纽约时报
在20世纪60年代,自由撰稿人Jane Jacobs 整天漫步于纽约街头,观察着熙熙攘攘的街道,细致地审视着城市里每个元素,她鲜明地批判了单一功能导向的城市改造工程,毁掉了城市的多样性,扼杀了城市活力,并将那些真正的城市“使用者”的生活,写进了那本闻名于后世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Jane Jacobs © Fred W. McDarrah
一边是追求整齐划一与效率,一边是追求人文与底蕴,这两条看似对立,却又环环相扣的城市线索,延续至今,形成了城市的“两面性”。
半个世纪后,世界时钟逐渐将目光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大城市”来到中国的大江南北,我们的“造成运动”甚至比当年西方国家更快。政府、房地产、产业、商业,这些角色迅速地为一、二线城市完成了改造。
上海的城市天际线
正当这些城市也快变得“差不多”时,一群人发现,中国城市更新同样“拥有两面性”:城市需要有效的基础设施改造与商业产业导入,同时,城市故事的谱写,更需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声音。
那些埋藏在商务区后的街巷,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与友好,一间干净整洁管理得当的厕所、一个开在弄堂里的书店;一群同好社群,一个富有情怀的企业家,一个愿意和年轻人打成一片的官员……这些鲜活的个体元素,汇聚成一起,获得更细致的治理,尊重,保留,形成一个元气之城的图景。
02第三空间,不止“颜值设计”
如果我们将城市空间从人的社会角色做区分,就能立马分成三个层级:
以居住、私密为圆心的第一空间;
以职业、学习为主项的的第二空间;
以及赖以社会交往的第三空间。
所以,城市第三空间,可不只有星巴克,任何带有社会属性的空间:街道、公园、菜场都可被划分于此。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几年里,中国一二线城市疯狂流行着“颜值即正义”的第三空间改造:最美书店、最美菜场、最美公园……很快,这样的风向标并没有持续太久。产品况且讲究实用主义,但对于大众化的第三空间,更是如此。
用产品化思路改造的「厕所」
在上海浦东的北蔡镇,有30个落后的市政公厕集体完成了一轮改造。改造成本并不高,却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产品化的改造方式,用视觉化、模块化、一体化来解决城市公厕原本脏乱臭的实际问题。
公厕背后的力量,不仅是花钱做好事,有时,对的决策比设计更重要。
植入商业运营的「公园」
同样是在上海,位于徐汇区永嘉路的口袋公园,通过设计公司的改造,呈现了一个敞廊围合的小广场。 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运营方的管理模式,设计方提前预留出了可供运营的商业空间,现在,一家咖啡馆入驻此处,还肩负起了广场的管理维护。
在城市公园绿地仍还处于要做第一步面积提升的当下,这座小小的口袋公园,塑造了公共空间结合商业运营的好突破。 兼具市井与新业态融合的「菜场」
菜场是城市里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地方。如何在改造中让它兼具原来的烟火气与新生命力?苏州双塔市集也许是最有代表性的案例之一。
改造后的双塔市集,在2000平方米的空间中,将苏州古城元素、美食、市井生活尽可能有机融合,并融入图书、咖啡等新业态,成为一个兼具社区服务与文化传承的综合空间。
将市井与新业态融合,似乎成了老城区第三空间改造的一条路径。当然,几乎每个这样的改造空间收到过褒贬不一的评价,但至少,人们对于第三空间的认知,已不再仅仅停留在“颜值表面”。
03情怀和商业,两者可皆得吗?
作为一个商业观察自媒体,我们当然更愿意倡导具有可持续发展,有健康商业模式的组织、品牌,投入到城市更新这场大运动中,另外,我们还看到情怀的融入,富有人情味的商业模式,也许才能走得更远。
横空出世的「超级文和友」
随着城市化进程,老街区和老味儿也逐步消失,当人们开始怀念以前时,文和友就这么出现了。
任何人都无法否定超级文和友带来的现象级震撼。它太魔幻,又富有家乡情怀,将老城区市井气装进高楼里,还把消失的味道请回这里。明明眼前的一切都是“假的”,但却又不得不折服品牌老板花这么大心力背后的动因——也许一切,都源自于想挽回那些已逝去的美好记忆。
超级文和友的引爆让它瞬间获得各地地产商的青睐和邀约,它的目标,是做餐饮界的迪士尼。一个极具有地域特色的商业品牌,可以凭借“市井场景打造”,将门店开到全国吗?
目前,我们还无法判断。
给当地人带来欢乐的「歌厅」
臭迪歌厅秀藏在厦门老城区里的一条过气商业街里。
“臭迪”在闽南语里是“臭崽子”的意思,发音“cào dí”,几乎所有闽南人小时候都被叫过这个莫名其妙的称号,如今,当年的“臭迪”们已是年近半百的中年人,他们汇聚在这个空间,用接近自由的状态,扯着嗓子唱歌。
© menshevik
和超级文和友完全不同,臭迪老板也许只想坚守闽南。这种歌厅秀的存在,反而让我们感受到厦门城市更鲜活的一面,这里没有无穷无尽的排队,有的只是不同年龄的当地人,在一个足够包容自由的空间内,与朋友的对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我想,每座城市,都能拥有一间“臭迪”,而在臭迪里的每个人、每件事,也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加“元气”。
04看不见的力量,构筑元气之城背后的每个人
交往是大城市生活的灵魂,而城市的面貌、社会制度,社区关系,商业与经济,都由人来创造,说到底,如何构筑出一座“元气之城”,皆与城市里的每个人有关。
一场以音乐之名的「行动」
2018年,民谣歌手小河在北京的一家美术馆做了一个初名为“胡同童谣”的项目,为期半年。一开始,项目的范围只是在北京地区,项目完成后,他们有了一种新的、强烈的感受:走出北京,到祖国各个角落,找寻那些消失的童谣。
于是,就有了寻谣计划。
综艺《奇遇人生》其中一集,便是跟踪小河及伙伴们前往浙江等地,从田野调查,到找到老人,通过互动、教学、排演的形式,最终开展现场音乐会,为老人和音乐人一起表演。
民谣是与“地方”最紧密的音乐心事,它看起来似乎和城市更新不直接关联,却又因民谣这个载体,将每个地方的人、消失的文明仅仅联系在一起。
而这一切,都源自于,小河几年前简单的想法而已。
一位不甘于本职的「决策者」
最后,我们把目光转向一个人。
成都,除了太古里,除了美食,还有什么?现在,本地人很可能告诉你一个社区街道:玉林街区。
几十年来,自小而上的有机发展,街区生生不息的小生态绵延不绝,从未冷落。它更像是这座城市各个样貌的缩影,友好、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
玉林社区能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源于一位叫杨金惠的书记。
这是一位可以和社区小朋友唱儿歌,和青年人斗酒,和妈妈们一起做美食, 和长者一起摆龙门阵的社区党委书记,也是玉林东路社区参与式、共享式更新的推动者。
杨书记的元气在于,她时刻扎根在社区一线,直面最琐碎的社区问题和繁杂的行政任务,却始终能把元气满满的能量传递给其他人。更难得的,是她对新事物的拥抱,让她坚定地推行这社区更新,带领着年轻设计师、运营者,持续为社区服务,输出。
街道与社区是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更新中最重要的一环,基层政府及社区两委给予的支持可以赋予街区更多的可能性和活力。城市需要玉林东路社区这样有活力的街区,也需要杨书记这样懂社区、爱社区、让社区充满了无数梦想的追梦人。
写下这篇文章,全因Assbook设计食堂在今年推出的《2020元气城事奖》。文章中提到的厕所、公园、菜场、组织、迪厅,以及可爱的杨书记,都出现在了2020元气城事奖项中。
组委会连接到54个提名人和5位专家顾问,从100件提名项目中,筛选出了10组元气城事奖项。
在参与到这个奖项的提名和讨论中时,RQ对“城市更新”议题,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当我们丈量城市更新时,它一定不只是地产行为,也不能只是产业、商业、人口导入行为,它至少需要从社会作为量度,去看待其中发生的每一件事。
半个世纪前,Jane Jacobs 站出来,挑战了权威,她敢于向规则制定者提出批判,并站在普通人立场,让街道归还于人;半个世纪后,我们庆幸网络与社群的连接,让城市里每一个不甘于标准化的人可以轻易站在一起,用不同角色,推动城市变得更有趣,更有元气。
撰文:锐裘
鸣谢:Assbook设计食堂、城事元气奖组委会
探索实体商业,看见城市未来
城市 | 地产 | 消费 | 人文
勾 搭 RQ
WeChat:RQmarketing2018
Email:rqmkt@foxmail.com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