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通勤的路从疲惫开始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2-01

上周写了两篇和股票和赚钱有关的文章,结果一周连跌四天,我还是别得瑟了,写点阳春白雪的生活随笔吧。
我现在的办公室在中山北路曹杨路,从家开车不堵车的情况下最多半小时,这是最舒服的通勤时间。春节后办公室会搬到陆家嘴,我算过从家里到新天地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居然只要21分钟,按这速度避开早高峰开车去陆家嘴40分钟足够了。每天开车上班就是和自己独处的时间,最近在听卢克文的音频节目,普京、蓬佩奥、印度、墨西哥毒枭等等,他是国内少有的可以把国际时政写的有意思的自媒体人,喜欢这类话题的朋友可以在蜻蜓里付费听一下。
我第一份工作在南京,从租的房子出发坐公交车到明故宫,搭乘公司的班车去郊区上班,这是最好的补觉时间,不用担心错过站,不用担心东西被偷,上下班的班车上就是睡觉和耳机听歌,那时候我听CD的随身听,还没有MP3,或者说我自己当时还没买,现在这些玩意已经绝版很多年了。

第二份工作在北京,房子租在报社旁边,每天走路十分钟之内,路上还会来一套煎饼果子,或者在早点摊吃一份炒肝加油条。那是北京的南城,陶然亭公园对面的小区,永安路那一带的胡同小路,早晨有烟火气的早点摊,这样的步行通勤大概有10个月不到,记忆犹新。
从报社打卡后就去见客户,从报社坐公交车到前门转公交到德胜门再转郊区车去昌平和延庆,书包里有一瓶脉动的瓶子装满的纯净水和一大叠当天的报纸,去见郊区度假村、滑雪场的客户和旅游局宣传部的领导们。上午去中午到那里,晚上返回市区,特别是去延庆,都要路过八达岭长城,在深夜的盘山路上,穿过一个个隧道,在车上睡觉为主。当时为了省钱在北京买了小灵通,很少人记得了这东西。
那一段日子是最拼的日子,也是最穷最看不到未来的时候,却是记忆最深刻最充实的。
2004年第一次来上海工作,当时属于裸辞,来到上海和高中同学合租了一套定西路上老小区顶楼的房子,阴暗狭小没有阳光,我住的那一间天花板里好多老鼠,每天我都要买粘老鼠的板,很多时候我宁可在网吧也不愿意在房子里,尤其是隔壁的同学女朋友来住的时候就更不想待着了。到处求职找到一份在松江的外企工作,通勤需要两小时,地铁中山公园坐到人民广场转地铁到莲花路,再坐公交去松江,我只做了1个月就换了另一份报纸广告销售的工作。从中山公园去松江的通勤是噩梦,真的太远了,每天回到家已经精疲力尽。新工作在虹桥路这里,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骑车15-20分钟到公司,总体上通勤是轻松很多,但这份工作3个月也结束了。之后的一份工作是在现在江苏路的兆丰大厦,也就是分众的楼上,后来搬到法华镇路,都在自行车可以轻松达到的半径内。
再之后我有了第一辆自己的车,虽然还没有房,但因为有了车,我之后通勤都是自己开车了,唯一的差别是从住的地方和办公地方都有变化,最长的通勤距离是每天开车来回70公里,从上海的最北面到市区的西南方向,这段日子持续了4年多,好在都是走中环线,不用忍受市区的堵车。有了自己的车,所有的通勤时间从听广播到听歌再到听有声读物,还会在路上开打电话甚至开个什么电话会议啥的。在上海通勤时间在1小时内是比较正常的,超过1小时对生活质量有影响。

今天波波问我现在是不是幸福,如果从0-10打个分,让我打个分。
总体来说,我会打6-8分吧,虽然来自外地在上海打拼十几年,但还是属于比较幸运的那种,时代机遇眷顾,加上自己还算努力,遇到一些对的伙伴,才能有今天的6-8分,可以不用天天挤地铁公交,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工作时间,也有比大部分人多的获得,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态吧。但问我这个问题的波波似乎找不到幸福感受,我想了这个问题的根源,得从源头梳理自己想要什么,哪怕不清楚,也可以确定自己不想要什么,幸福感这东西不一定感受那么强烈,是需要通过对比才会更清楚些。
年轻人想不清楚很正常,很多人到老了才明白点人生。

下一篇见,朋友们。


欢迎加微信,说明身份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