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justfont
怀着字体设计梦的有为青年设计师——汤六(刘献隆,Tom Liu,音:汤六,台湾人,此为真实人物)骑着机车,有天看着路上的标线字体,忽然想到:「怎么没人想做这样的中文字型呢?」瘦高的中文字型很少见,标线字的风格也特殊。说不定有发挥空间。于是他开始计划设计一套「台湾道路体」。
藉这个案例,我们要分享一下:从头开始思考一个字型设计提案,得做哪些事情?
零、这套字型要拿来干嘛?
设计任何东西都一样,先想设计的目的是什么。到底这个「台湾道路体」是想要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台湾道路上统一的「字型」呢?还是一个趣味为主的作品,目的是引起台湾用路人的共鸣,以「装饰字型」为主的应用取向?
例如,变成纸胶带纪念品?
以目前技术环境而言,还没听说大型标线字有字型可以用的事(小字则是很常用模板处理,例如台湾的绿色「人行道」字与图案都是去套模板的)另外,若真为汽机车行驶设计标线字体,那也要考虑到驾驶的俯角透视问题,字体必须要故意设计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怪异比例,驾驶人看过去才会是正常的字。
道路体的设计需要考虑这样的视觉差异吗?|制图:郑初阳
所以感觉汤六的台湾道路体仍应以平面印刷为主,要求装饰目的、唤起情感等等,是设计重点。除此以外,他更需着眼的是中文平面印刷字型很少有「窄体」的市场空缺,道路标线体正好符合这个条件。
道路体的目标市场,倒是可以瞄准这个伤脑筋的情况
就像欧文市场的 Din,汤六的目标是发展一种 Condensed 的窄体中文字型
台湾道路体中文基础范例字
一、背景研究
原本马路上是没有标线的。工程单位用白色、黄色油漆在马路上做记号以划分动线,开始于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密执安州工程师 Edward Hines 无意看到牛奶卡车不小心漏了几滴在路上,便突发奇想:或许以白色油漆标示车道,更能避免与来车相撞的危险。
柏油路上的标线就是这样诞生的。经过百年发展,变成我们所知道的模样。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对这些标线的样式与设置方式有规范;联合国相关委员会还多次开会制订,但提出的多是大方向。例如字要多高、书写方向为何、最多不能超过几行、颜色⋯⋯等等。除此以外,看似工程机械色彩浓厚的道路标线字体与符号,或许仍有个人创作的空间存在。
绘制道路标线可不比计算机排版印刷。各种标线符号大多是师傅用机器手工绘制,不会有字型能用的(顶多刻个小模具)。但对于设计师来说,把脑筋动到道路标线字上也是正常的。毕竟这种字体比例很特殊、线条与质感也不是一般书写工具能创造的。但说来奇怪,字型厂商却也还没把脑筋动到这种风格上。
二、创作文献探讨
不过,就像研究生提报那样,汤六得先 search 一下前人的作品。
日本独立字型设计师冈泽庆秀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标线字体。或许在旁人看来,没有特别的地方,但对平常兴趣就是乱看字的设计师而言,有些「野生的字」做得会令他们会心一笑,点头称赞「真是很好的设计呢!」。就这样经年累月观察下来,看出了心得。在 2012 年一月,他发布了「道路的字」。顾名思义,模仿了标线字体。字型内有平假名、片假名、英文与数字。不仅如此,还依磨损程度提出了五个不同的家族成员,分别依繁忙程度不同的东京道路命名。
日本独立字型设计师冈泽庆秀设计的「道路的字」
德国设计师罗小弟 (Roman Wilhelm) 在香港浸会大学当驻校艺术家时,创作了「香港马路体」作为「香 HEUNG」创作计划的一环。
罗小弟认为这种字体是在地的「视觉纤维」,代表了香港的街道。不只如此,对他来说,这也代表了 2014 雨伞运动时走在路上、睡在街上的抗议者精神,如此一来便令这字体不只是视觉印象的元素,同时也与近年的政治事件产生关联,达到视觉传达与社会互动的目的。
本来只为了「香 HEUNG」计划的需要设计了几组字而已,但因为推出后广受身边朋友与香港公众的关注,因此他也正以此发展一套完整的泛中日韩字型。据了解,目前已做完韩文部分。
罗小弟设计的「香港马路体」来源
回到台湾。道路体的点子在脑中迸出了火花,汤六兴冲冲的找了字体圈的朋友讨论。结果字嗨版主 But Ko 说:「人家早就做过了」(指冈泽庆秀 2012 年作品),justfont 字型设计师国榕也告诉他:「在香港的德国设计师罗小弟也有相关作品了。」
登愣!真是太迟了呀,汤六!世上总是英雄所见略同呢(?)不过别担心,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更何况东亚地区是差不多 5000 公里的范围。台湾师傅画的标线字风格应该也是很有自己特色的吧?为了多了解一点关于道路体的知识,于是我们跑去访问货真价实的标线师傅,看他们怎么说。
三、田野调查
虽然不是真正的长期田野调查,但好歹也要访问到真实的职人征询意见。我们很幸运能访问到有 30 多年工作经验的吴志文师傅。
师傅说,他 35 年前入行,当时台湾的标线公司全都是日本人经营。而他没有经历所谓的培训流程,也没有人教他所谓的写字方法。主要还是那句老话:看个人的资质。
要成为一个能拿标线机画字的工人,是需要花时间的。「一开始只能从扫地学起,第一年大概都只能扫地。」师傅说。
「必须先学会怎样把地扫干净,料铺上去才不容易掉;同时,扫地的时候,也就顺便学会怎么『踩线』(指观察地势、测量中心点等技能)。但这还不够,还得学会怎么烧料(把各种原料如⋯⋯放进机器中熔煮)。」这些都会了以后,也差不多看熟了资深工人的工法,才可能开始画线。
与师傅出任务,实地勘察画标线字体的情况
不过,这也不是像作涂鸦那样可以自由挥洒。世界各国的交通建设规范大多都有框架规定。
美国的 FHWA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联邦高速公路管理局)规范与联合国的「1968 维也纳世界交通号志会议」留下的文件,受到全世界许多国家采用。或许是为了配合驾驶人的透视,以及行车速度下的「隧道视觉」,这些规范都建议道路标线字体必须是长方形的。
美国 FHWA 规定道路标线字必须为黄色,而且高度不得小于 6 英吋(约 180 公分);「维也纳交通号志会议」则进一步将速限考虑进去。在速限高于时速 50 公里的道路,字高不得小于 2.5 公尺高。台湾交通部的《道路交通标志标线号志设置规则》中也有长 2.5 公尺或 1.5 公尺两种规格。
这次,我们的师傅是在巷弄里 150 公分,宽 100 公分的框架之下画字的。
四、调查纪录
我们很幸运得到师傅与兴旺工程的同意,在一次实作中跟拍,所以有机会详细纪录(至少是这位师傅的)道路标线字体工法。
字体领域的准则就是「工具」与「技法」决定字体的外貌。学过书法的朋友也知道,用什么笔、纸、墨,甚至写字的笔顺,都可以影响作品的成果。道路标线字也是同样道理。
工具
师傅所用的标线推车
道路标线机基本上是一台推车,上面有锅炉。整体有一定重量,操作上需要回旋空间。锅炉可以把各种材料熔煮成漆,锅炉下有个承接涂料的斗子,连着把手,标线师傅拉一下,涂料就会滑下,留在地上。给料漏斗的宽度是十公分,也就是标线文字的「笔画宽度」,一笔宽度刚好是字宽的 1/10;涂料主要成分有:石粉、碳酸钙、色粉、色拉油、树脂。这种涂料要干燥得需一段时间。
技法
以「道」为例示范道路标线字体书写的笔顺问题
在画字之前,我们的师傅会先用准绳裹上石灰粉在地上打出直线,形成字的框架。
小林章《街道文字》纪录两位大阪手绘招牌职人工法,写字笔顺与一般书写相当不同。招牌绘字通常是先写完上下左右的边,笔顺是由外而内的。道路标线字颇类这种工法,先完成外围,再完成里面。这是较能确保文字工整、空间分布与文字大小均一的方式。但与一般油漆招牌不同的是,标线涂料凝固干燥所需的时间比油漆更长。
笔画稍复杂的字如「救急信道」等,因为文字内部有笔画交迭问题,如果涂料未干,轮胎滚过去字就脏了、油漆沾黏了。所以如果看到师傅字写到一半又不写了,不是因为他放弃,而是必须先等漆干,所以先跑去写下个字。
另外,由于工具远比一般的笔还重,师傅「运笔」时要思考怎样接到下一笔才会最好使力。
个人空间
为什么这些打圈的地方要这么处理呢?师傅说:这是个人风格。
但有趣的是,即便有框架,师傅们还是可以加入一些个人风格。
例如有些字的偏旁,如「桥」的「木」部、「和」的「禾」部,有时候会看到底端明显翘起一条尾巴。这可不是什么为了更好辨识的设计,而是一种风格。师傅说他忘记是哪一家了,但这明显是该公司的手笔。
我们这才明白,原来不只是书法有性格,或字型公司有所谓的「自家 style」——就连路上的标线也是有师傅自己的风格的。
师傅说,这一行不只是画过去这么简单。虽然时有所闻因为预算过少,时间太赶(施工太久,会被里长与民代关切的。)而让质量显得粗制滥造,但一些比较有规模的计划,例如「路平项目」(尤其是主要干道),字写得太丑的话,还会被验收的要求重写。
五、实作,以及展望
已经知道施工方式,那么怎么落实在平面的设计上呢?基本的框架是必须具备的,如下:
基础框架设定
有些国家的道路标线体会在横笔加粗,以符合驾驶人视角的落差补偿。笔画稍微粗一点,从驾驶座俯视才会觉得粗细是正常的。另外一种情况是梯形修正:因为驾驶的透视感使然,文字顶端看起来会比底部窄。所以文字理论上应该要有一点倒三角形,在驾驶座的透视上才会感觉是正常的方形文字。最后,因为道路标线机器规格使然,道路标线字体每一笔画都是同粗的。
尽量保持每笔同粗
不过,汤六设计的道路体有需要讲求跟道路上的标线字一模一样吗?恐怕没这个必要。主要是因为,道路体预想的应用范围是平面、印刷,而不是真的放到大马路上变成真的标线体。所以设计师还是得注意这个预想情境的合理性:不会有横笔加粗、梯形修正的需要。同时,也不能真的每一笔画同样宽度。
字型设计就是这样:即使是每一笔好像宽度都一样的黑体,也需要做出「主笔画」跟「副笔画」的差别,粗细并不一致。如果每笔宽度完全一样,某些字看上去会特别黑。汤六的道路体就要小心这一点。
至于如何保有这份作品的独创性呢?虽然说主题都是道路体,但设计师作字很难不带入自己的风格,或者更近一步说是带有地方色彩。与香港道路体比起来,汤六做的台湾道路体是想要设计比较宽阔的感觉。字面宽、中宫比较放大。另外,台湾师傅画字时,很讲究曲线的。这一点也能作为台湾道路体的显著风格。
所以,带着以上知识、观念与心得做出来的范例字会长怎样呢?
台湾道路体中文基础范例字
道路体的应用示意
用于明信片设计
呈现台北市行政区的名称
用于交通相关的印刷品封面设计
landing page 的大标题
中文字有很多个。要符合台湾日常用途,他至少得做到 6000 字以上。如果要符合台湾普遍的 Big5 字集,字数还得飙升至 13000 字⋯⋯。如果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外,汤六很幸遇的还能抽出时间做字的话,还有几个点子他可以参考:
a. 不只是文字部分,交通号志也能纳进来,成为名副其实的道路字型。
b. 以不同行驶速度之下所需的字高发想,将这个字型发展为依 short, regular, tall 来区分的字体系列。
目前台湾道路体的符号与数字阵容
不过汤六,这两个点子看起来都很赞没错,但是,也得要有时间可以来完成啊!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