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专注年轻人和亚文化的VICE
提到亚文化,拥护主流价值观的人会嗤之以鼻,但他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它们之间从来都是相互转化,循环登场的,总会有市场。
比如二战后美国的嬉皮士、朋克和摇滚,一度被认为是种离经叛道的人生,而现在不少大中城市的白领下班后,会去Live House(现场表演场合)支持独立音乐;被奉为“国粹”的京剧文化,却难以再让沉迷二次元的宅女看上一眼。
这并非是谁高谁劣,而是说一种文化里总会有一种被人认同的精神内核,接受与否,从来都是大众的选择,而这些大众往往是年轻的一代人——他们还未积累更高的社会地位,但在现在的情形下消费能力日趋上升,他们活跃于网络发声,眼界更加多元和自主。
喊出:“传统媒体都可以去死!”的VICE,正是面向年轻群体,利用多元的亚文化,构建了自己新锐的国际性新媒体集团,对我们现在所处的新媒体内容变革时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996年,加拿大一个充满反文化的纸质媒体《Voice of Montreal》,改名成了《VICE》,有“不道德”的含义,两位创始人将其搬到全球青年文化之都纽约后,就被小众文化读者誉为“嬉皮士圣经”。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精准地选择嬉皮士等边缘文化切入,内容选题上十分注重“新奇性”和“相关性”,范围也十分广泛。后来进入新闻领域后,报道的都是利比亚骚乱、墨西哥毒品黑帮和卡拉奇暴力事件等尖锐题材,秉持了其一贯不畏敏感争议的特性,这吸引了不少不看新闻的人的眼球。
现在VICE的内容题材更加多了,包括VICE杂志、网站、APP、唱片公司、电影出品公司、印刷厂和与 HBO 合作的纪录片频道等,但这么多年来始终将定位瞄准年轻的“亚”生活 方式:街头态度、炫酷气质和恶趣味,甚至连编辑部的人都充满朋克气质,抽烟基本是办公室socia方式之一了。
在这样的主题之下,他们生产内容的方式也很有一套,比如其竭力倡导的“浸入式报道”: 采访人员以体验型深入采访本身,虽然有很大的主观性,但这种讲故事的方式也很有效。
对于他们来说,生产出来的内容,和流量相比,触动仍然很重要,触动能够让人看完后充分地参与进来,以后还记得这个媒体。比如一个外国小要到中国深山研究金丝猴,他们就一同去体验,在笔下不管是村长还是火腿腊肉,都变得很有意思很生动。这些是事实,但比陈词滥调更能让人读得下去。
以沉浸的方式,坚持做原创故事的讲述者,从长远看来这样更能获得忠实的粉丝,只要网站生态总体上呈现出健康的增长态势,就表明方向是对的,总有人喜欢这样特立独行的内容。
后来来到中国的时候,VICE做的一件事就让它轰动了——采访陈光标和陈冠希。
回想起《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很多人仍可能对陈冠希的一句话印象深刻:“很多人问我,如果你可以回去改变,你会改变什么?我什么都不改变。”这部片子拍摄了19天,跟到了洛杉矶、香港、北京、上海、东京等城市,素材加起来有 500 部电影,还是浸入式的风格,完全地真实地记录。
在微信上放出三段《我们拍了陈冠希》预告片后,上线的第一天,这个片子就在腾讯视频播放次数超过 333 万次,迅速获得国内年轻人的关注。
“世界在下沉,我们在狂欢”,这是VICE的主题词,而贯彻它的,是个性选题,和不同于主流媒体那些历经粉饰、包装、过滤过的内容。更真实、更原生态的状态,打造了一种反叛的气质,大家的好奇和认同。
前几天,VICE又获得了一轮4.5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TPG(德太投资),让其估值高达57亿美元。这之前Vice20年间已经历经数轮融资,包括WPP、21世纪福斯、A&E、HBO、迪士尼等。
而VICE也宣布,这会让他们帮助这个公司建立最大的视频资源库,创造更多的内容,包括新闻、食物、音乐、时尚、艺术、旅行、游戏、生活方式、电影等以后其它公司发现自己需要用到某个内容时,他们就必须先从Vice这里获得授权。
另外通过这笔融资,Vice Media还将发展其编剧业务、机顶盒业务以及订阅业务,采取版权合作模式来更好地将其头部粉丝库资源转化为现金流。
作为“成功新媒体的典型代表”,VICE证明了亚文化、年轻人、网络、优质内容等的一个正确打开方式。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