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社会热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进展?

举报 2017-11-29

对于社会热点,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进展?

来源:L先生说微信号:lxianshengmiao)
作者:Lachel

本文已取得授权,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前几日,北京警方公布了红黄蓝幼儿园的调查结果。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个结果,就我个人来说,我是期待能有更多信息的。不过这一点暂且不聊了。

在这个事件中,所折射出来的许多问题,其实都值得我们思考。我想借这个事件,聊一聊: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应该如何参与到热点事件中去?

每一次热点事件,大抵都是这样的模式:有人爆料,自媒体揭露黑幕,群众的嫉恶如仇和愤慨被点燃,于是将事件推上热点,自媒体们蜂拥而来,进一步整合、传播、扩散,形成势不可挡的浪潮。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呢?

自媒体们为了追热点,会形成一种默契:挑最严重、最触目惊心的内容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读者的情绪和冲动反应,实现传播。这就造成了一个后果:许多未经确定的传闻,甚至相当不靠谱的谣言,都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有意或无意地添油加醋、人为扩大。而大多数读者看到之后,又不具备「验证真实性」的意识,只是单纯地被激发起情感。

看到一个热点事件,你会要求它「100% 真实」才转发吗?绝大多数人不会。大家只是看一眼,觉得大体可靠,就转发;甚至,觉得不一定可靠,也点一下转发,加上一句「求证实」「求辟谣」。

但是,试想一下,哪怕高达 80% 的可靠性,也意味着,有 20% 的内容是不可靠的。在这样一环又一环的转发中,这 20%(往往也是情节最恶劣、最触目惊心的内容)只要有足够多的人相信,就可能被传得满城风雨。

于是,这些传闻和谣言,就借由这么一个闭环的传播链条,不断得到强化,螺旋式上升,事件被传得越来越复杂。到后来,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最初的事实是什么?根本的诉求是什么?不知道。也可能已经没人关注了。我知道大家都是好心,但很多时候,这只会造成好心办坏事。


为什么会造成好心办坏事?

因为,这可能造成两个后果。

第一个,叫做失实。这是传播里面惯用的一个手法,用来消解和封堵舆论。

怎么做呢?一个事件,夹杂着真假信息,越演越烈,于是,任它去发酵、演变、传播,各种传言层出不穷,各种猜想甚嚣尘上,突然,伸出一只手,扼住咽喉:你这些情节是假的啊,已经辟谣了,大家散了吧,散了吧。

你不甘心,想继续追问结果。没人理你。为什么?你的事实有问题啊。这时候,反面的舆论就站出来了:「我早就知道是假的了」「你们这些人,见得风就是雨」「是不是要追究一下传谣的责任」……

于是,一股舆论的「合力」,就这样不攻自破。

这样的事情,已经上演过许多次了。像上次于欢案,大家不就是揪着某一个具体情节不放?结果呢,被证实是假的。后面就没人关注了。在群情激昂的顶点,狠狠一拳打下,将士气击垮。后面即使想重新组织进攻,也组织不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叫做失焦。什么是失焦?就是原本的诉求被模糊,原本的导向被分化。一个热点事件,从齐心协力,到大家各说各的,各执一词。同样,舆论的攻势也就不攻自破。

比如:一个事件发生了,原本应该团结一致,提出诉求,结果呢,有人骂体制,有人说女权,有人说阶层……讲来讲去,就是不告诉你「具体的人是谁」「我们要谁负责」「我们想要什么」。

于是,这些矛头,纷纷被对立方、以及看不惯其言论的人挡回去。本来一场进攻,变成了什么呢?大家闹起了内讧。一方面,这样只会让路人莫名其妙,起不到有效传播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这正是对立方想看到的:一个事件,内部被分化,矛头被模糊,基本就意味着,它闹不过几天了。

像这次事件,知乎上有篇文章,把锅甩给家长,说「叫你们反对性教育,这不,出事了吧?」明摆着想蹭热点的心,结果,姿势太难看,被一群愤怒的人骂了回去。

问题是,这么一闹,有什么作用呢?大家的精力都被消耗了,本应凝结成合力的力量,也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士气这种东西,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临阵调转矛头,是最忌讳的事情。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

这些现象,有政治上的原因,有媒体的原因,但是,也有我们每一个人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群体极化」。什么是群体极化?举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小群体,由 100 个人组成,这 100 个人都有着某种倾向。那么,他们组成的群体,总体的倾向跟个人一致,但是在程度上,会更激进、更极端。无论失实还是失焦,背后的原因,其实都是群体极化。个人的倾向和立场,在群体之中被放大,于是,要么群体越来越狂热、极端,要么群体被分化,大群体变成小群体,互相攻讦、抵牾、内耗。

芝加哥大学法学教授桑斯坦做过一个研究。他调查了 60 个政治网站,发现,有 35 个( 60% )链接到立场一致的网站,只有 9 个( 15% )链接到立场不同的网站。而这 9 个里面,有相当一部分,不是为了「展示信息的全面」,而是为了引用相反信息,告诉大家它们有多愚蠢。

另一篇 1999 年的论文则指出:在网络讨论中,许多人到最后,都会形成意识形态同质的「兴趣共同体」(Communities of interest)。他们会主动搜索和传播与己方观点一致的信息,并借此辨别朋友和敌人。而兴趣共同体一旦形成,就会自发地对对立、外部信息,采取审视和排斥态度,从而维护其稳定。

这些兴趣共同体,也就是一个个小群体。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关注和推动事件发展,其实只是在攻击异见者。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群体极化」现象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群体讨论中,大家呈现出「表达自己」和「融入集体」的倾向。为了被群体接受和接纳,大家往往会显得比实际的观点更极端 —— 这样才能更加强调「我们是同一群人」。这被称为「社会比较和自我展示」假说。另一个原因是,在群体压力下,如果有人的观点与群体不一致,就可能会遭到歧视、压迫,从而不得不改变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地融入集体 —— 也就是所谓的「社会认同」过程。

传播学中也有相似的理论,叫做「沉默的螺旋」。一个事件发生了,必然会有一种观点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得到扩散。在它的影响下,与其相悖的人,会疑心「自己是少数派」从而不敢发声,担心受到群体的孤立。但是,这些对立面的观点并没有消失,反而,它们会在这种沉默之间,不断被压抑和强化。等到前一种观点失势了,它们就会倾巢而出,瞬间把局势扭转过来。这就是一整个「沉默的螺旋」过程。


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的进展呢?

还记得前面讲过的「失实」吗?它所利用的,其实就是「沉默的螺旋」。

那么,面对这些可能存在的障碍,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切实推动事件的进展呢?最核心的,是要建立一个理性、客观的讨论氛围,不断保持对事件的敏感和审视,抓住核心本质,不断重复诉求。我将其称为「理性的冷酷」。

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目前舆论的特点,我称之为「狂热的闹剧」。狂热,指的是煽动性和情绪性。自媒体们为了吸引眼球,提高点击量,会不断利用最具煽动性的噱头 —— 哪怕是未经证实的传言,加以极具感染力的句子,不断重复和强化,从而挑起受众同仇敌忾的情绪。后果就是,我们的激情被调动起来,热血贲张,长时间处于一个亢奋点。

但是然后呢?激昂的热情,永远是无法持久的,因为这不是人体的稳态。所以,我们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夜之间,仿佛幼儿园事件从未发生过,大量反思、科普、知识性的内容,也没有人去关注。大家都关注什么去了呢?北京折叠。那么,这除了揪出几个责任人,让几个人下岗,起到什么积极作用了吗?

更重要的,是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学会什么,可以反思什么,可以继续提出什么样的诉求,来维护孩子们的安全。随便举几个例子:

1. 如何保证后续不发生这样的问题?幼儿园采取了什么监管措施?能否向公众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其他幼儿园呢?是否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2. 如何提高对孩子的保护?像这次事件中,当事家长询问孩子细节,甚至「让孩子演出在学校里的情况」,这些都是非常有用、值得借鉴的做法,我们是不是要进行科普?让更多的家长注意到:要和孩子进行更深入、更有效的沟通,而不是直接丢给幼儿园,然后不管不顾。

3. 性教育,基本的保护意识,孩子和家长的信任关系,这些是不是要提上议程?是不是要让孩子们建立起来?

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一切都欠奉 —— 自媒体们大概觉得「这件事已经没价值了」,而读者们也都兴趣缺缺,又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东西上面去。

甚至,我在想,这篇文章发出来,会不会有人说「炒冷饭」?这就是「闹剧」。大家似乎并不是真的关心事件始末,也并不在乎事件能如何解决、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提高什么,相反,大家只是参与其中,看了一场戏而已。


什么是“理性的冷酷”?

可以参考下面几个原则:

1. 事实与观点分离

为了避免「失实」,在传播热点事件的时候,不妨先对信息进行最基本的审视:信息里面,哪些属于事实,哪些属于观点?这些事实都可靠吗?没有确凿证据和出处的信息,宁可保持怀疑,宁可缓一步,也不要太急。拿这次的事件来说。虐童、打针、喂药,基本是确凿的事实。但是后面的情节,我是存疑的。因为确实太违背人伦、颠覆三观了。

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越是背离常识的事实,需要越强的证据来证明。否则,我们默认的选项应该是「怀疑」。这一点太重要了,以至于我必须多写一行,来强调它的重要性。但是就后面的情节,我所看到的证据有哪些呢?一张无法证实的微信群截图,一条长便签,没了。说实话,这并不足以构成让我去相信的理由。

与此同时,这短短的几天时间,看到许多相关的文章,大抵都默认了所有情节 —— 甚至,有些文章,直接用最严重的情节,作为标题,放在文章开头。我带着「有没有进一步的事实」疑问点进去,但每一次都发现:他们不过是把网上满天飞的材料,整合汇总起来,再加上一些表示愤慨的话而已。这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这实质上,并不能增加大家对事件进一步的了解,反而,只会落人口实。

甚至,有些文章,有意无意地往敏感的方向引 —— 这除了让消息被封锁之外,能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传播消息,不是为了泄愤,而是希望能形成舆论合力,看到行之有效的结果。

2. 抓住核心诉求

所有学过新闻和传播的人,都会知道 2003 年引发大讨论的「孙志刚事件」。也正是在这个事件中,南方都市报确立了良心媒体的口碑和声誉。它之所以能载入史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整个事件的核心议题是非常明确的:质疑收容制度是否合理,是否需要废除。也正是如此,在先后 8 位学者上书的情况下,在全国的媒体广泛参与、舆情一致支持的前提下,最终《收容遣送办法》得以废除。

但是,换到如今的语境下,不得不说,「噪音」太多了。

在热点事件中,无论媒体、自媒体,还是参与传播的人,虽然主旨是一致的 —— 彻查事件真相,但整个传播过程中的二级议题、细枝末节,实在太多了。甚至,还牵涉到阶层、城市、体制、贫富差距……什么都说,就等于什么都没说。

在这种情况下,再发生一个事件,受众的兴趣点就很容易被转移过去 —— 因为大家关心的,根本就不是「这个事件的始末」「整个事件如何解决」,而是借由这个事件,抒发自己对于这些议题的关注和站队而已。

说实话,这样的舆论氛围,无需做些什么,放上几天,自己就慢慢分化掉了。我们要什么。我们要追究谁的责任。要看到什么样的结果。如果不满意会继续跟进,不妥协。只有这样的态度,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

3. 保持长期跟踪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2017 年,国内发生过哪些大事件?还有多少人能够数清楚?这些大事件,最后的处理结果是什么?相关人士都怎么样了?又有谁关心呢?

一个事件结束了,但远远不是终点。这个事件能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可以如何去反思,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可以呼吁做些什么 —— 这些才是更重要的。否则,要冷处理太简单了,拖上几天,等新的事件出来,大家就会忘得差不多。

2016 年,知乎对一家抄袭知乎内容的微博营销公司发起诉讼,闹得相当轰动,几乎整个知乎都在声援、支持 —— 一年过去了,终于要开庭了,结果呢?门可罗雀。要不是知乎官方提了下,根本没有人还记得这回事。

而微博的侵权内容呢?算了不说了。

正是因为我们的健忘和宽容,才导致各类利益关系方,养成了这样的心态:拖上几天,大家就忘光了。

我想,这必然也不是大家希望看到的。更不是我们义愤填膺空喊几句「药丸」「痛心」「移民」能够解决的。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是什么呢?

也很简单。无非就是在传播信息的时候,多想一想:它的事实是否可靠?是否属于我们的核心诉求?是否「有用」?并且,多传播一些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文章,少去应和单纯煽动情绪的内容。

如果一个事件结束了,或者暂时划下句点,也请继续保持跟踪。对后期的讨论、反思、倡导,力所能及的,支持一下。如果有路人不清楚,尽可能普及一下。不至于让事件白白发生,又白白地过去。

唯有这样,我们对于热点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才是有价值的。


微信:L先生说
ID:lxianshengmiao

1511854865990058.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