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营收风光的背后实则夹缝生存
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如若上市成功,嘀嗒出行或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嘀嗒出行于2014年成立,是国内首个主营顺风车业务的出行平台,自成立起便一直不温不火,因为在此之前出行行业早有强者盘踞——滴滴在网约车市场的收购战打得火热,传统出租车也占据着出行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不过,随着嘀嗒出行业务扩大,2019年嘀嗒出行以66.5%的份额占据顺风车市场份额第一。凭借前两年风光的营收表现,嘀嗒踏青而行,拟于今年年初上市。看似前景大好、时机正恰的时刻,那么嘀嗒出行果真能够轻松上市吗?
(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抢跑IPO背后的紧迫感
2018年始,嘀嗒的业绩突飞猛进,原因在于劲敌失手了。彼时,行业“霸主”滴滴因接连发生顺风车安全事故而遭到舆论谴责,并被监管部门要求将顺风车业务全面下线整改。这给专营顺风车业务的嘀嗒抛出了一个大展身手的好机会,在短时间内嘀嗒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并在顺风车市场中独占鳌头。
不过而今滴滴顺风车卷土重来,嘀嗒出行面临新的市场挑战。
一方面,滴滴顺风车正逐渐在各地市场回归。2020年滴滴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并在2020年6月23日起恢复跨城服务。网络数据显示,相较试运营初期,目前每周选择顺风车出行的车主、乘客数量都增长了数十倍。
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嘀嗒加大了对顺风车用户的补贴。据招股书显示,嘀嗒出行2020年上半年对乘客用户的补贴费用达0.37亿元,占其销售费用的比重由2019年的20.5%增至46.1%,是2019年同期的14倍。
可见滴滴的强势回归给嘀嗒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感”,行业巨头的再次崛起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将被整合,市场竞争的号角也被吹响,这场“烧钱大战”迫使嘀嗒急切需要资本市场的助力与加持。
另一方面,“薄利”的顺风车业务无法维持长久的“生计”。网约车与顺风车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以盈利为目的,后者以共享为核心。顺风车之所以能够得到发展,最大原因就是对于乘客用户来说比网约车更低廉的打车价格,因此顺风车相比网约车抽成的比例更低。
据了解,滴滴顺风车的抽成为10%-15%,快车的抽成则是27%-30%。而没有快车业务、顺风车也仅靠抽取5%信息服务费的嘀嗒来说,这一点利润并不足以支撑企业的长远发展。
加之嘀嗒出行除顺风车业务外,智慧出租车服务还在拓展阶段,并无其他营收“援手”。智慧出租车服务致力于将传统的出租打车网约化,进一步降低依靠“招手即停”传统出租车边开边找乘客产生的空驶率。
而智慧出租车服务业务范围的扩展、后台系统的维护升级,都需要资金与技术的投入。智慧出租车服务是依靠微信小程序与平台App大数据结合运营,为此嘀嗒出行开发了凤凰出租车云平台,用于出租车公司使用的车辆管理工具。目前,嘀嗒已与西安交通部门及出租车协会开展智慧出租车合作,该模式已在西安正式运行,还准备将该模式扩展至潘阳、徐州及南京等城市。
行业的竞争压力、企业发展的自身需求都在这个节点催促着嘀嗒需要加紧融资。即便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吗?
竞争激烈压力犹存
面对眼下的市场竞况,嘀嗒的生存空间正在逐渐缩小。
滴滴重新上线的顺风车业务,加强了对用户与车辆的审核,在乘客服务方面也增设了许多安全性的新功能,滴滴正在逐步恢复起老用户的信任,吸收更多新用户。数据显示,2020年7月滴滴出行活跃用户数为6543.13万人,较2020年1月增加了2342.39万人;而嘀嗒出行活跃用户数为621.93万人,较2020年1月减少了479.95万人。
或许是对于自己“隐退”期间的市场变化看在眼里,滴滴在恢复顺风车运营的同时开发出主打低价快车服务的“花小猪打车”,这无疑削弱了顺风车因低价而受到欢迎的优势。
易观千帆发布的《2020年11月移动APP TOP 1000榜单》显示,滴滴出行以7895.1万的活跃人数排在第57位;滴滴旗下上线不久的“花小猪打车”活跃用户也高达2060.1万,排在第151位;而嘀嗒出行则以658.5万活跃人数排在第346位。
除此之外,嘀嗒的智慧出租车业务也遭到围堵。
2020年9月1日,滴滴宣布将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并计划投入1亿元转型补贴。而高德打车在北京上线了“北汽出租”,另外还与新月联合、北方北创等北京多家大型出租车企业达成了巡游车网约化合作,上线车辆将超过3万辆。
除了面临滴滴一手遮天的行业形势,多家出行平台新秀也在不断地跻身到这个市场。哈啰出行近日传出赴美上市的消息,因生态拓展需求、流量入口需要等原因,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平台也在不断地进行博弈。
最后,嘀嗒还需解决作为出行平台不可避免的资质问题。
通过相关网站查询,嘀嗒出行自2020年以来就已遭到了52项行政处罚,处罚原因都是由于“擅自从事或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对于车辆、司机的合规管理、乘客安全性的保护措施都还需要加强。
单一的业务支撑不起未来
2020年,嘀嗒出行在面临上半年疫情影响及诸多竞争对手的夹击下,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步下滑。虽然嘀嗒目前在顺风车市场的份额占比较大,但总体出行市场订单数量的占比中,网约车占98.33%,而顺风车仅占3.1%。
嘀嗒若想在整体行业内大展手脚,单靠顺风车微薄的盈利远远不够。
反观滴滴,其强大之处也不仅仅是依靠网约车业务而支撑的。从早期滴滴便开始进行收购快的、Uber中国等活动,不断进行融资,近年又陆续推出花小猪打车、青菜拼车等新产品,还推出跑腿、货运、社区团购等新业务,甚至进入旅游业,涉足火车票销售代理等业务。
嘀嗒虽然还有另一条业务线路——智慧出租车服务,这种模式需要强大的后台技术来维持,而目前嘀嗒的科技实力还在探索阶段,不足以支撑未来深度开拓出租车网约市场的宏大设想。在出行市场的科技探索上,滴滴目前已和比亚迪汽车合作展开了无人驾驶技术的项目落地,而嘀嗒对于探索出租车数字化领域的实施难度可见一斑。
嘀嗒未来需要面对的困难与挑战只多不少,趁如今还在盈利的势头招股上市也不失为好的选择,如若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也许是对嘀嗒目前境况最好的缓解。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