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威与DC,世界的夜与黑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529篇原创
1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随着经济大萧条的降临,犯罪率逐步上升,人们逐渐对现实感到失望,将这种失望寄托于文学漫画之中,大家更喜欢在虚拟世界里找到一种power。
人们希望在漫画里能够看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救世主。
有市场需求,自然就有供给。
1938年美国漫画杂志《动作漫画》(DC前身)创刊,带来了历史上第一个超级英雄。
一个身穿紧身衣背批红披风胸前戴着S标志的男人,超人。
“那是只鸟?那是飞机?那是——超人!”
这个穿上西装是白领,脱下西装是超级英雄的设定在当时非常带感,因为他足够究极,又足够现实。
或者说,满足了当时人们的代入感。
很快,超人就风靡美国,其专属刊物《超人》月销过百万,带动了一大堆周边商品、玩具等的热销。
同年,在超人大获成功后,超人的主创打算为它的另外一份刊物——《侦探漫画》(Detective Comics)上创造另一位超级英雄,以求同超人匹敌。
于是一个身着黑披风,白天花花公子,晚上罪恶克星的蝙蝠侠就此诞生。
现代历史上最出名的两个超级英雄在90年前开始成形。
超人和蝙蝠侠的火爆美国,为DC带来无数的竞争者,其中包括其一生之敌——漫威。
1939年出版商马丁·古德曼创立《时代漫画》(漫威前身),同年4月,《时代漫画》在其创刊号上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位变种人反英雄——纳摩·麦肯齐。
纳摩·麦肯齐
这位由亚特兰蒂斯公主和普通人类所生的混血儿是漫威的第一位超级英雄,其诞生比漫威的创立还要早半年。
同年10月,漫威在《惊奇漫画》第1期上创造出世界上第一位生化人超级英雄——初代霹雳火,并将纳摩.麦肯齐引入其中,水与火的组合在漫威中出现。
1941年,古德曼妻子的表弟,16岁的斯坦利·莱伯加入漫威,
相比于真名,他的笔名想必你会更熟悉——斯坦·李(Stan Lee)。
然后故事从这里开始。
超级英雄漫画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代。
1938年至1955年的黄金时代。
1956年至1970年的白银时代。
1970年至1985年的青铜时代。
1986年至1999年的黑铁时代。
以及1999年至今的后现代。
黄金时代,是DC的天下。
DC在超人和蝙蝠侠的成功之后乘势出击,陆续推出了闪电侠、神奇女侠等人气角色,并诞生了后来正义联盟的雏形——美国正义协会。
听起来是不是一点都不厉害的样子?
但在当时,那是大杀四方。
无数竞争对手在DC猛烈的攻势中败下阵来,顽强活下的,只有漫威。
另外,英雄+联盟的概念,也确实是DC首创的,不过发扬光大的是漫威。
漫威是如何活下来的?
答案是差异化,世俗化+反乌托邦。
和DC那些完美的英雄角色不同,漫威的超级英雄有的出身底层,有的不谙世事,甚至带有些许极端,他们会在成长中慢慢学会成为英雄,这种不完美的与时代贴合的英雄主义,在日后成为漫威漫画的一大特点。
二战期间,DC漫画旗下角色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反法西斯战斗,而漫威则直接针对性的推出美国队长,抓住了时代的需求,在漫画中屡次痛打希特勒。
1941年,横空出世的《美国队长》,大获成功,帮助漫威进入主流竞技市场。
《美国队长》
DC和漫威双巨头的格局开始隐隐成形。
黄金年代过去,美漫史上的至暗时刻在此降临。
50年代,“漫画有害论”开始风行,美国也掀起了反对漫画的运动。
漫画销量锐减75%。
DC凭借超人和蝙蝠侠两大招牌度过艰难时段,而漫威则因不堪亏损,关闭公司,只剩下一间办公室。
度过了至暗时刻的DC迎来白银时代,而漫威却依旧在困境中风雨飘摇。
一个人改变了这一切。
1961年,在漫威蛰伏20年的斯坦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高光时刻。
在漫威濒临崩溃之时,斯坦李开始效仿隔壁DC,推出英雄组合:神奇四侠,挽救了在生死线上挣扎的漫威。
随后,绿巨人、雷神、蜘蛛侠、惩罚者、钢铁侠等知名角色在斯坦李的笔下被陆续推出。
其中平民英雄蜘蛛侠的诞生让漫威第一次有了一个可以跟隔壁蝠超对抗的国民角色。
而超英组织神奇四侠、复仇者联盟的推出,则让英雄打群架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漫威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时代。
作为编辑和主要作者,斯坦李不仅创造了80%的漫威知名角色,发展出了编剧+编辑+画家的独特模式,也陪着漫威这个公司共同历经了六十多年的沧桑,成为其最大功臣。
1968年,漫威在斯坦李的带领下后来居上,一度超越了老对手DC,还差点收购了当时濒临破产的DC漫画,然而这个决定遭到了时任漫威主编吉姆·舒特的拒绝。
如果当年漫威收购了DC,或许就没有后面迪士尼和华纳的事情了。
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以什么方式到来。
而两家公司的纠缠,还在继续。
2
白银时代结束,青铜时代到来。
随着时代的变化,超级英雄漫画开始涉及毒品、种族歧视、大国纷争等更加黑暗且富有争议性的话题。
两家公司也开始走上了不一样的路径。
DC开始借着漫画探讨更多的人性问题。
在大都会、高谭市、海滨城这种架空的环境里,刻画出以人性驾驭神力的完美救世主超人,在黑暗中寻求光明的蝙蝠侠,呼唤爱与和平的神奇女侠等角色。
让这些超级英雄在极端条件下经历对人性的终极拷问。
1986年诞生的《守望者》和《蝙蝠侠:黑暗骑士归来》这两部神作,更是将对人性的拷问刻画到了近乎极致的地步。
而《天国降临》、《红色之子》、《致命玩笑》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
与DC逐渐走入时代的深水不同。
漫威更善于因时而变,探讨现实问题,也更偏向“爽”。
超级英雄大多诞生于现实地区,纽约、华盛顿、芝加哥、地狱厨房。
这赋予了漫威超英们更强的现实感,刻画的内容也更偏向现实,如义警的正当性、生命与道德等。
而英雄的推出则完全符合时代爽点。
在大众对神产生厌倦时,推出蜘蛛侠这样的纽约好邻居,在大众对伟光正疲倦时,推出金刚狼这样暴力粗俗的反英雄,在娱乐化需求旺盛时推出了死侍这样的嘴贱话痨。
此时的漫威虽然缺少更多像DC一样推深刻的作品,但销量和影响力上并不亚于DC漫画。
有人喜欢黑深残。
有人喜欢爽快干。
两家公司各出奇招,互相对抗,相爱相杀。
有趣的是,两家公司在这几十年的历程中,诞生出了许多类似的角色或者故事。
你出一个达克赛德,我出一个灭霸;
你出一个纳摩,我出一个海王;
你出一个绿箭,我出一个鹰眼;
你出一个闪电侠,我出一个快银;
你出一个命运博士,我出一个奇异博士;
你出一个神奇先生,我出一个橡皮人;
你出一个丧钟,我出一个死侍;
双方阵营有点不分你我。
这其中有借鉴、有抄袭,但实际上,由于优秀的作者始终固定在一群人中,有时候一个作者在DC工作,后来去了漫威,又依照自己喜好创造出了类似的角色和故事。
文化人的事情,能算抄吗?而且我抄我自己。
比如达克赛德和灭霸的创作者,实际上是一个人,两个角色分别是他在两家公司供职时所创。
又比如漫威角色类人体的创造者,和DC橘色沼泽异形的创造者,曾经是室友,角色是抄袭是借鉴,还是共同讨论出来的结果,其实很难界定。
大多数粉丝对这些角色的相似也已经不抱争议。
甚至连作者自己也开起角色的玩笑,漫画里丧钟说自己有个堂弟叫Wade(死侍的本名),死侍说自己有个堂兄叫Slade(丧钟的本名),两个作者隔着漫画借角色之口进行互动。
两家公司虽然火力全开激情互殴,但更接近于相爱相杀。
甚至在2003年,两家公司曾合作推出过一部漫画——《正义联盟VS复仇者联盟》,这部称为“两大巨头搅基之作”的作品,讲述两个联盟在阴谋下,互相穿越,打了起来。
《正义联盟VS复仇者联盟》
最后这个故事在超人左手美队盾,右手拿雷神锤,痛殴反派中降下帷幕,满足了粉丝长久以来的期待。
不同的年代,造就不同的需求。
内容跟随时代不断的进化。
两家公司分别抓住了时代对内容需求的两面,一个主打“深刻”,一个主打“丰富”。
但有时候时代的变化,不会停留在同一产业的不同方面,而是在不同产业间升级。
下一个时代,属于“屏幕”。
3
1967年,DC正式定名为DC漫画公司,1969年,DC漫画公司被华纳兄弟并购,成为华纳旗下子公司。
这项收购案对于DC而言利弊并存。
有利的点在于DC漫画公司从此有了一个财雄势大的母公司作为后盾,同时也有了更大的发行渠道;
弊端则在于作为子公司而言,DC对业务以及创作空间话语权的削弱,而这,将在几十年后成为DC对垒漫威时最大的问题。
被华纳公司收购后的DC漫画,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1978年,华纳改编的第一部DC真人电影《超人》上映。
《超人》
在华纳的《超人》之前,曾有过不少的超级英雄改编电影,但由于时代技术的限制,加上产业的不重视,使得以前的超级英雄电影更接近于B级片或者国内网大一般的存在。
而华纳的《超人》可以视之为现代超级英雄电影的起源。
《超人》票房大卖,这让华纳吃到了甜头,也让DC狠赚了一笔。
在此后的九年间,华纳一共拍了四部超人电影,和一部女超人电影。
到了80年代,DC双头牌中的另一位超级英雄蝙蝠侠在华纳的操作下登上荧幕。
1989年至1992年,由鬼才导演蒂姆·伯顿执导的《蝙蝠侠归来》电影相继上映,大获成功。
其中《蝙蝠侠》凭借4.1亿美元的票房打破了当时的票房纪录,并赢得年度奥斯卡金像奖艺术指导奖。
被华纳收购后的DC,凭借影视上的优秀表现,成为了当时世界历史上影响力最大的漫画公司。
第三部《永远的蝙蝠侠》在更换导演后,反响平平褒贬不一。
1997年,华纳上映该系列的第四部电影《蝙蝠侠与罗宾》。
一开始华纳对此片寄予厚望,邀来大帅哥乔治克鲁尼担任主角蝙蝠侠,阿诺施瓦辛格担任反派,演员阵容可谓华丽。
但上映后,该片票贩口碑双扑街,不止成为蝙蝠侠系列电影中的黑历史,更被《时代杂志》评为时代最差电影50部的第一名。
主演乔治克鲁尼事后扬言称不可能有人能演好蝙蝠侠这个角色,甚至在多年之后还劝本阿弗莱克不要接下蝙蝠侠一角。
可见蝙蝠侠的失败给他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留下心理阴影的,不止乔治克鲁尼,还有华纳。
《蝙蝠侠与罗宾》的失利,使得华纳对该系列暂时画了下句号,并多年不敢再碰超级英雄题材电影。
尽管电影最终失利,但不会抹杀前作的成功,超人和蝙蝠侠电影的活跃使得DC成为了当时全世界最知名的漫画公司,华纳的发行渠道也让DC有所受益。
反观漫威,在DC日渐强大的同时,发行渠道相对有限的漫威却尴尬的陷入财政危机。
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市场的转变。
80-90年代,电视开始走进美国家庭,1993至1996年间,漫画销量下降了70%,数百家漫画零售商破产,漫威娱乐股票大跌。
DC凭借在电影市场的表现,拉升了漫画业务,安稳度过危机。
而漫威则没那么好运。
在时任CEO佩雷尔曼的各种错误策略下,漫威面临破产风险,甚至有时候不得不借助DC的渠道发行漫画。
为了现金流,佩雷尔曼开始抛售旗下角色改编权,大量漫威角色被出售到各个电影公司。
钢铁侠、绿巨人和纳摩的版权出售给了环球影业;
刀锋战士出售给了新线影业;
X战警出售给了20世纪福克斯;
美国队长、黑豹、黑寡妇、死侍、蚁人、惩罚者、类人体等15个角色被出售到艺匠娱乐,后狮门影业收购了艺匠娱乐,版权也被其所继承;
神奇四侠出售给了康斯坦丁影业,并与20世纪福克斯达成协议合作拍摄;
蜘蛛侠更是早在80年代就被出售,几经转手到了索尼影业。
这些角色版权关系错综复杂,甚至被多次转手。
即便漫威后来开启了版权回收计划,但仍有不少角色版权仍流落在外。
卖儿续命的漫威仍然没逃过破产的结局。
1996年,漫威申请破产,佩雷尔曼被董事会踢出局。
纸媒的衰落在经济过度发达的美国来得特别早。
1997年,阿维·阿拉德接管漫威,开始着手收回之前被卖出去的版权,通过一系列的金融操作,重建了漫威娱乐,并设立漫威影业。
漫威的困局依然没有摆脱。
这一阶段,大众需求渠道开始从纸媒,转向“影视”,依托华纳的DC在这一阶段取得了胜利。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不管输赢,只是一时的。
4
1998年,刀锋战士的版权被出售到新线影业手中,同年,新线联合漫威共同出品了《刀锋战士》系列电影第一部。
《刀锋战士》
这部以漫迷为目标的吸血鬼动作片,意料之外的获得了极大的人气。
吸血鬼题材、鲜血、美式功夫、以及经典的悬空慢镜子弹镜头、再配上少见的黑人英雄,使得该电影成为了年度票房黑马。
这部电影让漫威看到了新的希望。也正是这部电影开启了漫威的中兴之路。
但看到希望的不止是漫威,也有一众手握版权的电影公司。
《刀锋战士》的成功,让许多电影公司看到了超级英雄电影的巨大市场。
于是《X战警》、《蜘蛛侠》、《绿巨人》、《恶灵骑士》等电影开始被制作并被推上荧屏。
2000年,第一部《X战警》的上映,便在当年收获了2.96亿美元票房,这是漫威真人电影的第一次票房高潮。
2002年《蜘蛛侠》上映,全球豪取8亿票房,打开了超级英雄电影新局面。
这部电影的成功,让超级英雄电影在21世纪上了一个新台阶,开启了现如今超级英雄电影新纪元。
不论是《X战警》系列还是《蜘蛛侠》系列其成功都无法给漫威带来实际的收益。
而作为角色创造者的漫威看着一众电影公司用自己旗下角色赚得盆满钵满,自己十分眼红。
于是,漫威工作室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做自己的电影。
当然,受此刺激的不止是漫威,也有华纳和DC。
看着超英电影市场的崛起,华纳开始着手再次拍摄DC旗下的IP改编超级英雄真人电影。
这次被推出来的,依然是超人和蝙蝠侠。
2005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蝙蝠侠:侠影之谜》上映,2006年布莱恩·辛格执导的《超人归来》上映。
《超人归来》延续了70年代超人系列的剧情,上映即血崩。
最大的问题不是票房,而是这部电影让DC错过了在漫威宇宙崛起之前最好的最后的希望。
在00年代的几年间,DC和华纳曾有意在电影市场上开启DC电影宇宙,电影宇宙概念屡次被提起,但因此前多次电影失利,这个想法一直停留在准备阶段,迟迟无法立项。
08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指导的《蝙蝠侠:黑暗骑士》上映,该片口碑票房双丰收,不仅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也成为影史上无法跨越的经典。
这让华纳的DC再次有了打造电影宇宙的决心,可惜,为时已晚。
因为在那一年,《钢铁侠》上映了。
当时人们认为这是漫威的巅峰,但从没有人想到过,这是一个时代的开始。
你看,输和赢,谁知道呢。
5
2005年,漫威眼见众多电影公司拿着自己的IP拍戏赚钱,于是决心开始自己拍摄电影。
2007年,漫威历史上继斯坦李之后,又一个灵魂人物上线。
他就是漫威影业CEO,凯文费奇。
凯文费奇早年作为实习生跟随《X战警》制片人劳伦·舒勒·唐纳学习,成为了劳伦的得力助手。
因为对对漫威漫画背景设定、漫威宇宙架构等知识的精通,被劳伦·舒勒·唐纳任命凯文为《X战警》系列第一部电影的助理制片人。
从那时起,凯文·费奇几乎担任了后来的所有漫威漫画改编电影的制片人。
2007年漫威影业总裁兼制作人。
当时的漫威,依然是一穷二白,为了筹钱,凯文费奇不惜与华尔街美林证券签了协议,将雷神、美国队长等著名角色作为抵押,如果影片没盈利,这些角色版权将被美林证券所有。
抵上身家终于筹够钱拍片的漫威,确立的第一个独立制片的项目,是《钢铁侠》,一个在漫威一众角色中实在难称顶流的角色。
此时,凯文费奇制定的导演是乔恩·费儒,一个在好莱坞混迹多年的演员兼导演,此前最出名的角色是在《老友记》中扮演莫妮卡的土豪男友,执导过最出名的电影是成绩平平的《勇敢者游戏2》。
这样的人选难以服众。
而乔恩费儒当上导演后,指定的男主,是刚刚出狱的小罗伯特唐尼。
这样的一个配置,想要在一众电影公司的围剿中打开一个超级英雄宇宙的大门,可以称得上痴人说梦。
2008年《钢铁侠》上映。
《钢铁侠》
1.4亿的制作成本全球赚回5.85亿。
一部电影,让这个曾四处流浪被冷落多年的角色成为了一流IP,让昔日的毒虫小罗伯特唐尼成为了好莱坞一线演员,也开启了漫威十年电影宇宙的辉煌时代。
2008年《无敌浩克》上映、2010年《钢铁侠2》上映、2011年《美国队长》《雷神》上映。
一张大网隐隐开始成形。
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收网,漫威宇宙正式成形,从此超级英雄电影只有两种。
漫威的,和其他的。
漫威宇宙所有竞争对手形成了降维打击。
不仅在于题材上,而是在话题度、产业布局、影响力上全方位的打击。
步入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大众需要更加丰富的娱乐话题,更加强烈的感官刺激,而漫威给他们带来了解决方案。
漫威曾落后于时代。
但后来,他们引领时代。
6
2009年迪士尼以4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漫威,2015年,漫威影业被整合入迪士尼工作室。
漫威帝国已然坚不可摧。
看着昔日手下败将,如今起步腾飞,DC和华纳开始着急了。
于是华纳开始正式筹备自己的DC电影宇宙。
传闻在诺兰的《黑暗骑士》系列火爆之时,华纳曾有意以此切入DC电影宇宙,但被诺兰拒绝,不得不就此就此作罢。
随后,华纳确定以《绿灯侠》作为DC电影宇宙的起点,并称不论票房如何一定以此开启宇宙。
2011年,瑞恩雷诺兹版《绿灯侠》上映,一片血扑,该片被主演瑞恩雷诺兹视为一生之耻,并在自己主演的《死侍2》中拿来调侃。
《绿灯侠》票房失败后,华纳改口将以超人作为电影宇宙的切入点。
2012年,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完结,其取得的优秀成绩令华纳大受鼓舞,希望诺兰留下来继续拍摄超人系列电影。
不过,诺兰决定告别超级英雄题材,离开前,他向华纳推荐了曾经执导《守望者》的扎克·施奈德,支持他担任《超人:钢铁之躯》的导演。
扎克·施奈德当即走马上任,并开始部署他对DC电影宇宙的构思。
其框架是:《超人:钢铁之躯》、《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和《正义联盟》。
其中,《正义联盟》还是三部曲,合计5部电影。
扎克·施奈德希望拍摄更黑暗、更DC,跟漫威截然不同的超级英雄电影,这种风格也与扎克·施奈德自身擅长的史诗风格更加贴合。
2013年《超人:钢铁之躯》上映,票房6.5亿美元,不算惊艳,但相比《绿灯侠》、《超人归来》等好了太多。
于是,DC电影宇宙正式展开。
2016年,《蝙蝠侠大战超人》拍摄完成,成片时长3个小时,被华纳高层以时长过长为由,砍掉半个小时。
上映后表现与预期相差甚远,多数批评指向其基调黑暗、缺少幽默感以及节奏缓慢,导致华纳高层对即将上映的《正义联盟》深感不安。
与此同时,在2017年《正义联盟》上映日渐临近之时,华纳和扎导有了更大的分歧。
这部影片,成片时长长达四小时,华纳高层暴怒,4个小时的电影观众怎么看的下去?哪个电影院会愿意排这样的片?
随后,因为华纳强势干预,以及自身家庭变故等原因,导致扎克·施奈德暂时退出DC电影宇宙的创作。
《正义联盟》的项目被华纳移交到了《复仇者联盟》系列前两部的导演乔斯·韦登手中。
华纳拿出了2500万美元,支持乔斯·韦登对原片进行补拍修改。
整部电影被压缩到了两个半小时,并加入大量非常“漫威”的搞笑桥段。
2017年,《正义联盟》上映后,全球票房败北,华纳预计亏损高达6000万美金。
《正义联盟》
华纳的DC宇宙梦遭受重大打击。
原本应该继续执导《蝙蝠女》的乔斯·韦登因为《正义联盟》的失利,被打入冷宫,最终退出DC电影宇宙。
目前,华纳没有安排给扎克·施耐德任何工作,唯一挂名导演的《正义联盟2》遥遥无期。
甚至传言扎克·施奈德早在离开剧组前就被华纳解雇了。
但此时,华纳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海王》走起来爆米花大片风,《沙赞》走起了高效风格。
华纳想让DC电影变成类似隔壁漫威的爆米花喜剧风格,还找来了《蜘蛛侠:英雄归来》的两位编剧来负责《闪电侠》个人电影。
但粉丝不买账。
2017年版《正义联盟》上映后,全球DC粉丝在推特、脸书等媒体发起了长达四年的#放出扎克剪辑版#影迷运动,引发包括本阿弗莱克、加尔盖朵等影星的参与。
甚至有粉丝包机拉横幅,去漫展上恶心华纳。
2020年,华纳掏出7000万美金对扎克·施奈德手中的粗剪版进行补拍及后期制作,2021年《扎克·施奈德版正义联盟》重见天日,大获好评。
导剪版《正义联盟》大获好评。截止3月22日,该片IMDb 8.4分;烂番茄新鲜度有74%,爆米花指数96%,国内豆瓣评分9分。
成为了粉丝战胜资本的标杆。
但导剪版《正义联盟》越受欢迎,遗憾就越是强烈。
目前的DC电影宇宙已经很难再与导剪版《正义联盟》融合。
而这一切,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苗头。
有心栽花花不成,无心插柳柳成荫。
世界是一局混沌棋。
7
从08年《钢铁侠》上映至今,漫威走过了13个年头,开始步入第四阶段,在前三个阶段,上映了23部MCU电影组成的电影宇宙,被统称为“无限传奇”。
现如今,漫威的第四阶段正在有序展开,依托迪士尼庞大的发行渠道,美剧、动漫有条不紊的开发与播出。
漫威,成为了一个影视帝国。
而昔日对手DC的影视化项目却一言难尽。
尽管在近几年有过《海王》、《神奇女侠》这样相对惊艳的电影,但总体而言DC电影宇宙可谓四分五裂。
《正义联盟》系列前路不明,《自杀小队》、《猛禽小队》相继扑街,《沙赞》不过及格线,超人、蝙蝠侠演员相继退出。
而华纳的操作更是堪称迷幻,同一个IP下的电影,有的是同一个宇宙,有的又是独立电影,电影票房差的就重置,看到好的就想归入。
在我以为《神奇女侠》系列就是DC宇宙的一员时,又有说法称《神奇女侠1984》独立于DC电影宇宙之外;
前几年刚上映的《自杀小队》现在又要重置;
看到菲尼克斯版的《小丑》火爆大嘴一张,又想将其融入电影宇宙中,全然不顾其风格风格和超英电影格格不入。
整个系列布局可以用混乱来形容。
规划问题,是漫威取胜而DC惨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内容,要规划。
定下框架后,不允许无限发挥。
对比漫威和华纳近十几年的动作,你就会发现,漫威和华纳最大的一点不同就在于规划。
漫威影业在确定电影宇宙方案时,凯文费奇就已经确定了整体的长期规划。
英雄集结——集合打怪——宇宙拓展——再集合打怪。
一个简单长期可持续的模式,在这个规划中可以按照自身的不同来进行局部调整。
洛基火了,那就多加戏份;
迪士尼给钱了,那就多加几部;
有了流媒体渠道了,那就美剧也跟着带上。
在确定总体框架之后,漫威会允许导演、演员在框架内发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导演塑造出了不同风格的定影。
《雷神》的莎翁剧风格;
《美队2》的谍战片风格;
《银河护卫队》的复古风格。
只要不影响整体方向和框架,你完全可以自由发挥。
但如果你超出了既定框架,那不好意思,你直接滚。
像《无敌浩克》中的爱德华诺德因个人追求与漫威格格不入,最后直接闹掰。
不合适就走,没什么好说的。
DC则不同。
DC宇宙一开始就希望由一个总导演来全权负责,自己并没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规划,一开始选定的是诺兰,后来是扎克。
但问题在于,导演的追求和公司的追求是不完全一致的。
诺兰追求的是深度、是史诗,是一个黑暗风格的现代神话,而华纳追求的,是盈利。
但这一点,华纳却在第三部电影即将上线时才发现。
这个锅,高层得背。
漫威那一边有一个了解漫威,了解粉丝,同时从事电影制片,懂得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的凯文费奇。
他会制定一个合理的规划,让导演干导演该干的事,让电影呈现最好的效果。
而华纳就是一个电影公司,并没有一个长期具体的计划,规划方面看人下菜,不行就换,内容方面什么火就出什么,一下史诗风,一下爆米花风。
最后的结果是电影宇宙四分五裂,难以衔接。
这也是内容行业常说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同时,内容领域必须独裁。
博采众长的结果,只会是做出一坨五颜六色的屎。
既要又要还要,最后就是什么都没有。
不过这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就出发点问题。
漫威影业是漫威的子公司,为漫威服务,只做漫威IP电影,可以说它就是为漫威电影而生的。
而华纳是DC的母公司,所谓DC电影宇宙只是华纳手上的一个资源。
两者的不同导致了对电影宇宙态度上的不同。
对于漫威影业而言漫威电影是它的一切,所以不论如何,漫威电影宇宙必须做下去,它不是在做一项工作,而是一项长期事业。
所以即便当年《美国队长》、《雷神》这两部电影票房平平,漫威也无所谓,因为他图的是长期收益,等的是后面的《复仇者联盟》系列。
而华纳不同,一部电影不行,华纳就可以放弃,就可以重启,就可以搁置。
因为华纳手上不是只有DC这个IP,《哈利破特》系列和衍生的《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霍比特人》系列、《哥斯拉》怪兽宇宙、招魂宇宙系列。
华纳手上不缺赚钱的项目,DC宇宙只是其中一个。
漫威没有退路,而华纳有。
这是漫威成功的核心,也是DC失败的关键。
漫威电影是漫威的唯一,而DC电影是华纳的选择。
一个在拼命,一个在尽力。
8
在超级英雄这个特殊的文化符号的流行,伴随着DC和漫威两家公司数十年的对抗。
在这数十年的对抗中DC一直稳居上风。
而漫威的翻身,不过是近十年的事情。
但在这数十年间,漫威的数次败退其实都是来自渠道的败退。
在电视、电影崛起的时候,DC凭借华纳的电影渠道带动了漫画的销售,而渠道上居于劣势的漫威数次被逼至倒闭边缘。
但漫威最后的崛起,也来自于渠道上的胜利。
日渐衰落的纸媒已经难以承载超级英雄这个过于宏大的命题。
流媒体和电影市场的崛起,娱乐化需求的扩大,导致英雄组团走向荧屏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漫威在08年那个关键的节点抓住了市场的需求,用一套漂亮的组合拳打出漫威宇宙这个豪华的反击。
可以说,即便没有《钢铁侠》这个偶然的爆发,漫威和DC未来也必将逐步开启属于自己的电影宇宙。
只不过,像华纳和DC那样磕磕碰碰,慢慢试错或许才是正常现象。
但历史有必然就有偶然。
偶然的是漫威出了个凯文费奇,凭借凯文费超强的个人能力,带领着漫威将原本需要更长时间更大的试错成本才能做出的成绩,缩短到了十年光景。
回顾漫威和DC的发展,你会发现他们每一次的壮大和衰败,其实都是时代浪潮下的起伏。
但斯坦李和凯文费奇这样的人,却总能抓住时代的基于,或是力挽狂澜,或是乘势而起。
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
或许,时代是英雄与时势的共舞。
又或许,英雄和时势都不过是时代大流中的一个部分罢了。
内容本天成。
人类偶得之,而已。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