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诈骗,搞什么影视宣发
这是仙人JUMP的第367篇原创
1
事情是这样的。
上个月,开心麻花新电影《日不落酒店》上映。
讲真,经历过《李茶的姑妈》之后,我对开心麻花,尤其是黄才伦老师主演的电影已经开始失去了信心,但我总不能因为别人的一次失败就把他定义为失败者吧?这明显有失偏颇。
而且电影宣传中,我看到了一个大大的沈腾老师。
啊,这该死的魅力。
我是这么想的,有了上一次的失败,这一次想必黄老师必然会更加认真,严阵以待,加上沈腾老师的加持,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当然,主要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当时实在没啥电影好看的。
于是我怀着一种只要能看到沈腾,但凡能笑出来一次,就算值回票价的心情进去了。
但现实的铁拳,一贯喜欢打穿下限。
没笑出来,我能接受,但贴了张沈腾的人形纸牌就算友情出演是咋个回事?就真纸片人呗?
说真的,就这个纸片人营销,都比整部电影要搞笑。
这就是功夫都在戏外吗?
最搞笑的是,我回家刚准备喷,就看到“《日不落酒店》虚假营销”的热搜已经安排上了。
我看了看大家喷的创意,普遍比我牛X。
我连吐槽都慢人一步,而且水平不行。
是在下输了。
2
电影的虚假营销是个老问题了,被大家诟病也不是一年两年了,那为啥还如此坚挺呢?
因为市场需要。
哦不对,应该是因为市场部需要。
我们都知道,电影一直是需要营销的,毕竟酒香也怕巷子深,你得吆喝啊。
你就是去会所,也得叫的声音大点,才能让用户感受到你的努力。
每次牛老师和富老头交流的时候,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捅了马蜂窝。
一个牛X的营销案子,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例如前几年《前任三》靠着在某音上的各种提前营销,成为一时爆款。
同样,一个不错的电影,也可以因为营销不到位导致前功尽弃,春节档的《人潮汹涌》就因为营销没做好,导致票房被同期几部电影打了个对穿。
质量明明还不错,但偏偏挤不上位,排片都比人少了一大截,急得导演都要公开求排片。
就连求拍片这个操作本身,也是一种营销。
近几年,你会发现电影的营销预热,做得越来越过火。
不入流科幻片说要开启中国科幻大门,也没说是阳间还是阴间;
艰深晦涩的文艺片偏要装爱情片骗普通观众,确实实现了让大家睡在一起的目的,但没说是在电影院;
网络大电影找几个明星客串几秒钟就能上院线圈钱,上演一出爱情公墓;
包括这次《日不落酒店》放了个沈腾的人形立牌就说是友情客串。
假,太假了,这个友情太假了。
但我在一大片怒骂片方不当人,营销公司无节操的声音中,偶尔会看到几个同样怒骂片方不当人,但觉得营销公司情有可原的声音。
他们认为营销公司只是乙方,遇到了个烂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不能对不起甲方,不能对不起工作,只能在这个三边关系中,选择了对不起消费者。
他们也很苦逼。
错了,朋友们。
现实中,营销公司非但不会讨厌烂片,反而更喜欢烂片,烂片的营销比很多好电影、好片子更加用力,用力得你都怀疑审美这么差的人是如何在这一行活下来的。
又或者,你会怀疑这个世界还好不好了。
3
为什么广告、宣发公司喜欢为烂片营销呢?
你不要从C端用户的视角看问题,你要从公司的角度来思考。
一、拿钱办事;
二、做背书;
三、低风险。
这三大好处,让大家火速冲向烂片。
首先,电影市场上,烂片才是大多数,你总会接到烂片,总不能不干吧?
试想下这样一个场景。
你是一个电影宣发,在沟通会上,导演他一边放着电影片段一边在会议上口水四溅,一脸骄傲的对你说,演员的西南口音是不是很接地气?这个90年代场景是不是特别复古有情怀?这个树出现在这里是不是特别有意境。
你强忍着怒气,没有问他这颗树是不是令尊种的枇杷树。
这你还怎么做业务?你为啥不去说脱口秀?
脱口秀做不好还可以去脱衣秀对不对?
回到现实,你受过专业训练,不会轻易骂客户,除非钱没给够或者给了加钱。
一转过头,合同上那一长串的0让你专业训练的效果更加专业了。
前一刻快要破嘴而出的全家祖安,下一刻变成了好人一生平安。
工作的主观能动性拉到满。
客户煞笔一样的艺术审美你可以直接舔。
这西南地区口音你可以说成是国内文艺片标配,这90年代的场景你可以宣传成朱朝阳同款,这树你可以暗示它可能会变身树人格鲁特伸出藤条捆绑紫薯精灭霸。
都是拿钱办事,没办法。
总不能说烂片一部,没救了,回炉吧。
从工作角度,你确实对得起自己的工资。
同理的,各类电影营销都是这样。
有个枪战就是街头风云,有朵玫瑰就是爱情花语,带点幻想就是奇幻史诗,有个明星就是天王巨制。
不是生活所迫,是钱实在太多。
做人要有底线,总不能为了尊严连钱都不要吧。
4
但这时候问题来了,为啥这种烂片的营销总是特别给力?
因为烂片的营销有时候会成为营销公司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营销和许多行业一样都是买方市场,大量的卖家要通过投标、销售、多家比对的方式才能被买家看中。
在互联网过度发达的今天,营销更是一个竞争对手排长队的拥挤赛道。
在这样的赛道中,什么样的卖家最容易脱颖而出被买家看到?
有成功案例作为背书的卖家。
而成功案例中最耀眼的那种,也就是能够力挽狂澜,逆天改命,把烂片营销出好成绩的那种。
一部电影被观众骂欺骗感情,虚假营销能说明什么?
说明营销做得好,让一部本不应该赚到任何钱的电影,赚到了上映那一波的钱。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上映后营销问题越严重说明前期营销做得越好。
做得好了有什么用?
拿来当成绩背书。
烂片都能给你宣传出去,其他对自己电影没信心的是不是能来找我们呢?
毕竟我们的能力是经历过市场验证的。
只要营销成功,一部烂片就能成为了你的功勋章,投名状和市场背书。
而所有的电影,在上映前都是对票房有担忧的。
毕竟动不动就是几千万上亿的投入,一旦票房失利那就是血亏。
所以,电影出品方肯定要营销,对自己电影越没有信心的越需要营销。
能不能爆,两说,起码上映的第一波票房要先稳住。
稳住第一波,咱再来谈后面的。
所以营销是每个电影出品方的痛。
你经手的电影越烂,营销被骂得越惨,说明你能力越强。
选你,是不是说明我第一波票房有了保障?
所以这才是营销公司喜欢在烂片上发大力的原因。
那个垃圾你都能这么吹,我这没那么垃圾的岂不是在天上飞?
做好了,那就是市场盖戳认证,可以拿着光鲜的履历继续忽悠下个甲方。
看到前几年的魔法科幻片没有?
我做的营销;
看到去年的扑街文艺片没有?
我做的营销;
看到那部《半佛X吴彦祖之激烈赋能》没有?
还是我做的营销。
再烂的电影我都能卖得动,你,不用愁。
这就像带货主播和KOL一样。
能卖好东西的主播不稀奇,iPhone12 pro max,9块9包邮,你就是拴条狗都能卖爆单,但8万一部的锤子你能卖得出去,那才是真的强。
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你给他做公关,不难,但要是你能把一个有口皆呸的垃圾品牌洗出新高度,那才是真的猛。
再说难听点,你要打官司,正义使者和南山必胜客,你选哪个?
要从买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5
有人会问,那要是营销没成功不会有风险吗?
不会啊。
同一个公司,如果营销的是一部质量不错的好电影,大家是会夸营销公司的,即使他做过烂片的营销,因为这个“好电影”的光环是有连带效应的。
而如果营销了一部烂片,大家也根本不会想要去骂这个营销公司,因为绝大部分的骂声都会集中在电影上面。
因为烂片自带原罪,所以是最大的背锅侠。
一旦烂片烂出圈,大众第一时间会归结于电影问题。
口诛笔伐的第一个对象,就是烂片本身。
烂片的烂,会自动的承担掉绝大部分的火力,没有人会归罪到其他人身上,因为“烂”这个靶子,实在太大。
菜是原罪,消费市场也是如此。
你说出品方怕吗?也不怕,他们甩给导演。
导演也不怕,甩给演员。
演员也不怕,甩给编剧。
编剧虽然怕,但已经无所谓了,因为可能这时候他还没拿到稿费,可能还不算是编剧,只能叫署名背锅侠。
即便公众认识到了虚假营销的问题,也没人去纠结宣发的罪,毕竟看起来都是甲方拿钱逼的嘛。
不信你试试?
《上海堡垒》,吹成科幻巨制,糊出天际,有人记得宣发是谁做的吗?没有,只记得流浪地球打开了中国玄幻的门,鹿老师给关上了。
《地球最后的夜晚》,艰深晦涩文艺片宣传文艺爱情,被骂上了天,有人记得宣发是谁做的吗?
都不记得,大家唯一记得,只有“这个电影看不懂”,导演很能装。
朋友,烂片自己就是最好的背锅侠。
我是我不给力,是我实在无能为力。
生活的艰难困苦吃了大力。
退一步来说,假如片方追究呢?
没办法追究。
且不说,一部电影被市场认证为烂片之后,片方的羞耻心允不允许他去追究一个跟内容、制作没有关联的第三方。
就算追究,他能怎么追究?
电影不是带货,没有实际的ROI可以追溯。
你说票房失败是我营销做得不好。
当时方案是不是你们那边统一通过了?
是不是你们都同意的?
有哪些人是看了我营销决定不去看的?
有多少人是看了我营销退票的?
有数据支撑吗?
跟我这带来的流量有关联性吗?
没有,你没法闭环。
作为一种内容产品,电影盈利的特殊性导致了其在营销上的不可追溯性。
投了就是投了,效果不好只能认栽,下次带眼识人。
其实也带不了眼,因为变量实在太多,别想退货。
又不是小学生找画师约稿,70W都可以乱退。
所以后面甲方也开始鸡贼,钱只付一部分,剩下的慢慢来。
然后宣发也灵机一动,票房开始注水。
看电影的不只是人,可能是鬼。
你说他们做错了吗?
站在他们的专业和职业道德的角度上看,一点没错。
做生意,就是要利益最大化的,人家不偷不抢,拼实力干活没啥好说的。
换做是你,你大概率也会这么做,甚至你比他们还要猛,人家坑一个,你一坑坑一团。
这种行为确实增加了普通消费者观影前的筛选成本。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没办法。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有时候谁都没错,但就是要有人买单。
成年了,要学会不计较世界的参差了。
更魔幻的是,当你不去管谁来买单,当你更专注于自己的利益,当你变得更加纯粹的时候。
你会发现,你失去的是枷锁,获得的是更简单的成功路径。
有良心才能赚钱,没良心赚的更多。
于是你想着自己生活的龃龉,那一天,你的良心变秃了,你的钱包也变强了。
你长大了。
也衰老了。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