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第四年总结:27岁实现年入千万的底层财富逻辑(干货)
开篇导语
每一个创业者都有一段血泪奋斗史,表达自我,见证成长,写下即是永恒,普通人也有平凡的故事。
您好,读者朋友们,很荣幸你愿意听我唠叨。与之交换的价值就是,我可能是你接触到最特别的一名自媒体博主,因为我1年就写一篇文章,我估计我还能再写50年我的故事。所以与其他博主码字不同,我会更加关注内容的质量尤其是历史的意义。我用1年的时间,把我在工作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启发,工作方法论,那些我认为最值得分享的内容分享给你。你的15分钟换别人一年的认知,这笔买卖不亏,感兴趣不妨阅读一下,谢谢!——致读者朋友
(全文8460字,预计阅读15分钟。全文无尿点,每一段都可以单独拎出来自成一篇干货文,建议收藏在慢慢阅读)
先打个预防针,虽然标题有那么一点庸俗气,但我更多的是分享关于财富底层的逻辑和态度,当然了你要是看懂了,财富其实也没那么难。首先我是极其普通的90后创业者,从4年前开始创业至今也算相对平顺,没什么故事可讲,在我27岁前,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个1000万,这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可能算是别人口中年少有为的故事。收住!我只是想表达,在创业赚钱这个关卡上我可能稍稍比一小部分人更早打开了那个金币宝箱。但我深知自己也只是趴着井沿看着外面的世界,随时都可能掉下去。也因此,这篇文章我也没资格教大家怎么赚钱,更多的是和您分享我的一些人生视角,职场方法。想赚钱抖音上一堆年收上亿的老板再教你致富(嘲讽)。总之记住一句话:财富从来都是创造价值后的一种附属品,抛开价值教你怎么赚钱的都是骗子!这里的重点是:创造价值。(p.s.多看我写的文章,可以告别韭菜命运)
这篇内容我想围绕一个关键词来跟大家分享我在2个板块的认知,那就是成长。我会在个人成长,组织成长2个板块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另外在分享这些思考的同时,会穿插以下大家感兴趣的话题。
1,金钱观:普通人如何迈入年入百万,从100万到超1000万的财富积累的操作逻辑?
2,创业企业要拼什么才能活超过3年?倒闭了很可耻吗?
3.,TO B公司的客情关系应该怎么做?
好了,开始正文部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觉得有趣有意义的话,可以留言同我交流。觉得我说的不好或者错的,如有不同意见,都是你对。
个人成长篇
1.必须知道的人生游戏底层规则:人生100%是起起伏伏和不平等的
讲两个常识,第一个是人生100%是起起伏伏的;第二个是贫富,等级天然存在,众生世界不平等是常态。搞懂这些常识对个人成长很关键。如果人生是一款游戏,那么这个游戏一定有一个通用底层法则,那就是任何人的人生都是磕磕绊绊,起起落落,有得有失。明白这个法则,才能接受自己在人生这个游戏规则里面是渺小的甚至可悲的,懂得个人力量的渺小才能去避免一些不可预测的灾难甚至运用好这个游戏规则去控制规律。不会因所谓命运不公而郁郁不得志,要去接受众生先天生而不平等,接受必然有贫富差距。先接受规律才能理性看待这个世界,先看穿世界才能所为世界。
知道这两个常识很关键,你才会沉下来思考。在得势失势时都保持冷静,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内部问题还是外部问题导致。该退的时候不要不甘,该进的时候不要犹豫,审时度势,找准时机,进而才能驾驭时机。多少创业者大悲大喜后找不到那颗精神稻草最终跳楼自杀,也有很多职场劳动者遭遇不顺心自暴自弃或埋怨他人消极度日。或许这都是因为没有及早接受这个“常识”。
创业这几年,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一种很紧绷的精神状态,因为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你不能指望下面的人会100%给你解决问题,但你随时都要做好准备100%去解决以及承担责任。解决好了那就上升,解决不好或者无能为力那就跌落,在反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起起落落起起落落,这不就是人生常态。一个人没有碰到挫折是长不大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就是这样的来由。
所以我现在对挫折这件事看的很通透,我能接受更多的苦难,你把这事想通了,其实所有的苦难都是好事。我常常在想,由于我这几年还算平顺,业务不断扩张,在这个年纪可能完成了大部分人一辈子也创造不了的财富。因此我明白,你有多平顺接下来你就会碰到同等能量的挫折和失败,发生的时间可能是明天或者十年后,但肯定会发生的。这不是悲观的人生态度,而是敬畏规律,这不由人的意志所转移。你赚到一个亿了,可能明天就坐牢了,太多这样的案例了。所以,经历低谷期的你应该做什么?做好自己,做好手中事,持续成长去接纳它的到来。
2.个人成长的两个维度:心性成长和技能成长
我反思自己,在个人成长这件事上,我把它分成两个维度去判断层次。横轴代表心性成长,纵轴代表技能成长,有点类似所谓的道和术。心性成长体现的是你对人文世界的包容度,技能成长就是你的专业技能成熟度。大部分人其实都是在追求技能性的成长,因为它管饭,能满足物质上的回报。比如一个品牌传播人员他的技能成长是在有所侧重的情况下不断突破相关的专业能力:文案、策划、媒介、运营、管理。但大部分人是没有意识突破自己的技能圈的,只会写文案或者只会策划,成长停滞。职场最怕的就是自我设限,比如她是写稿的,工作了10年也只会写稿,做媒介的只会沟通媒体合作,这是很可怕的。长期以往你会发现自己慢慢就被内卷了,你学习只是在同一起跑线,不学就面临职场淘汰,特征就是你永远都是被动执行任务,上级叫你干嘛你就干嘛,没有超预期和意外,你没有给组织带来新的信息。进而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你变得开始接受不了没有成就的自己,反过来还需要组织不断给你注入能量,推动你去学习去工作,那你必然会越来越内卷。我见过身边太多这样的人了。职场上能不断给组织带去新的信息和能量的人肯定是优秀的。当然技能成长的高度是有天花板的,环境变化,身体记忆力衰退等等因素都是客观障碍,出现瓶颈的时候就要在横轴上成长。我希望这段话,每一个职场人都能去思考,职场如何破卷?持续不断为组织带去新的信息提供你的新想法新思考而不是被动执行。
心性成长就是对规律的认识程度。比如常见的有,有些人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但又不出业绩屡屡方案被客户否决,他觉得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公司和客户的问题,这种时候还要求涨薪,理由是薪资不够生活成本;有些人求人帮忙,事后没有一句感谢,下次遇到麻烦埋怨上天不公。诸如此例,这些人用通俗的话来说叫做活不明白,看不到事物的发展规律。很多时候,一个人一开口,在聪明的人懂规律的人看来,就大概知道他的未来,我已经接受了这并不玄乎。
我自己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也有活不明白的时候,但事后反思,我大概总结了心性成长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贪嗔痴,活不明白。怎么理解?通俗讲就是那些自私,金钱至上,不能吃亏,自己利益被触动分毫便怨天尤人以及搬弄是非的人。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停留在这个阶段,一辈子也活不明白;第二阶段:2分观世间,8分观自在,能了解自己,做自己有把握的事。其实这是一个“我是谁”的问题,看清自己的人是聪明人,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不莽撞。人总是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这很可怕,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已经是大部分人的极限了。第三阶段:敬畏规律,对弱势文化的包容。不要去跟活不明白的人计较。你对他好,他从你身上获取了很多利益但是并不认为是恩而是他应得的,对于这种人,只需要居高临下的包容,不需要解释,争吵,那没有意义,而贫困阶层大多是第一阶段的人。
说完了上面两点,穿插一个话题:普通人如何能赚到人生的第一个1百万?甚至1千万?我觉得在这个极度信息通透的信息时代,哪怕是一个很普通的职场白领,赚到100万我认为不难。
以我为例,我最开始是在17年上班业余时间通过今日头条分享一些写文案的方法论,当时把自己关在小黑屋去研究去测试,最终验证形成了可行的爆款文案方法,获得平台的流量奖励。借助平台扩充内容量的红利期,互联网的品牌放大效应,有不少人找上门约稿,后来就给别人写稿,再后来,给企业写,再后来我把这种写作技能进行商业化复制,这可能是我和其他个人博主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更多的只是出售自己的时间,而我选择了将其垂直细分商业化。从一个人写到后来公司50人写,从给小企业写再到给世界500强企业写,从文案再到全链条品牌传播,从传统人工到AI智能,单点突破到全面开花,用公式来表达就是财富=价值*放大倍率*时间。就因为我们满足了一个很细分的行业需求,光文案写稿业务一年就上千万营收,这还不包括其他业务线。这对您是否有启发呢?
同样的道理,举一反三,如果你有一个技能,比如你是个平面设计,那你就找一个当下最火的传播渠道去放大你的技能价值,当年我是头条,现在是抖音,你就每天在抖音发一些ps小技巧,坚持3个月,没有效果你来评论区骂我。再比如,你全网收集整理一些策划方案提供给需要的行业人员,在贴吧,知乎,社群,头条,知识星球,抖音进行扩散,1000份9块9,这月入过万一点问题没有。听起来是不是很简单,事实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都做不到月入过万?关键一点:懒。他们又想月入过万羡慕别人年入百万千万,别人告诉他怎么做,但坚持不了,又贪婪又懒惰,这就是人性。如果你能理解我上面说的话,个人成长的两个维度,至少月入过万一点都不难。
回到个人成长那件事,这两个认知也是在我经历过很多挫折之后才感受到。但是可能我表达的不是那么好,你不一定能看懂,有句话说的挺好,人不能被点透,只能被天启,只有你觉到悟到的才真正属于你。每个人他到开窍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关键还是得向内看,去反思自己,人是需要开窍的。顺势就大胆一点,扶摇直上九万里,反之,不得势的时候就要有所收敛,不要逆水行舟。然后在个人成长的步调上,普通人想要实现弯道超车,要坚持剩者为王的理念(剩者为王这个事在我以前的文章有讲过),在技能线纵向深挖,把一件事做透,说真的,只要你在细分领域去深耕,这一定是趋势!就拿现在很火的直播带货来说,直播带货本身不属于趋势和未来,因为他是当下,你去做一个细分行业的直播带货那叫才未来。你看的远你才能抓住机会。在心性线要意识到不同阶层的存在,去摆脱所在阶层往上触摸。(我已经说的足够清楚了,真的有点倾囊相授了,不要再问我怎么发财了,我不懂)
组织成长篇
(建议创业者阅读)
1. 重新理解初创企业:初创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有生存能力
这个话题源于公司一些同事对我的疑惑“我们公司有核心竞争力吗?”,其实也能理解这种焦虑,毕竟大多数人为了自己的职业前程考虑都希望自己所在的企业能够愈做愈强,核心竞争力这个词就能一语概之。但是我想说的是,以后再有初创企业和你说或者公司介绍说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拉黑吧!百分之99是骗子。相反,如果有投资人问我,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也拉黑吧没法聊。企业生存是每一个创业者离不开的话题,围绕生存这件事,很多创业者杜撰引出核心竞争力这个词标榜自己。但其实什么叫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自己都不清楚,核心竞争力并不是所谓的app,产品或者服务而是企业内部的组织效率。我认为如果你的公司未满3年?团队规模不足30人?营收不过千万?是不足以去谈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我有一家公司叫道商科技是给一些企业做公关传播服务的,是一个典型的to B企业服务型公司。今年成立已经3年有余,营收从第一年迈过100万到第三年才进入千万,辛苦走了3年,团队也不断扩大,但论及今天是否有核心竞争力,我的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对于初创公司而言,核心竞争力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时间积累之上的,生存下去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和对外界的创新应变能力,由此衍生出的低成本高价值组织能力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在我看来,初创企业只能谈生存能力谈核心竞争力的都是放屁。某种意义来说,活下去才是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像我们公司这样的企业太普通了,有时候我都觉得普通到尘埃里,但好歹也活下来了。3年说短不短说长不长,但值得一提的事,从创立之初到现在我们一直在干一件小事,即是文案服务这件事一直没变过。我所了解身边朋友的企业,有这样商业定力的不多,更多的是什么赚钱做什么。我觉得企业要活的久的底层的思维是:第一垂直做一件具有科技延展性的小事,做的足够小。第二做TO B企业服务类的行业,因为生存门槛足够低未来市场足够大。TO C类的创业项目普通创业者很难出头,巨头已经把市场耕耘的足够细变成大红海了,现在更多的是关注存量市场而非增量市场。大部分人是不具备TO C行业要求的迅速规模化扩张再收割的能力,企业服务更关键在于做深,深入客户改造提高作业效率,这是大部分普通人都有的机会。
存量市场里你只要真心地服务客户,比别人做的想的多一点点,就一点点这就够了,慢慢这会成为你的核心竞争力。虑别人之所虑这个方法算是我们能活下来的最大的诀窍,也是TO C和TO B打法上的区别。比如说我们客户下单需要写一篇人物访谈稿,别人的做法可能就是那就写呗,但是我们会比别人多写一篇,供客户选择;再比如客户需要30个某领域的媒体资源list,别人的做法可能就是照做,但是我们会分类好筛选出60个媒体资源list;再比如我们会主动免费定期向客户提供一些关乎各大平台规则更新以及爆款传播方法论;甚至一个excel表格都要做到字体大小统一确保视觉美观,给客户提供的报表文件用不同夹子区分开。因为你得考虑到客户如果面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文件时心情有多糟糕。
这就是比别人做多一点点想多一点点的服务理念。我认为企业服务类的供应商最大的竞争力并不是你的产品服务有多棒,其实大家都差不多的,关键还是看你能不能带领着甲方往前跑,这就要求你要做的多一点点想的多一点点。有时候我在想,要是我转行去做TO C的电商行业或者开个餐饮店,口碑肯定能做的不错,因为你总比客户想要的多给他一点点。
回答一下关于TO B类的企业服务型公司,客户客情关系怎么维系的话题。我觉得企业本身就不能把这事想复杂了,你想复杂了下面员工就有多复杂。核心的关键点就是真诚和诚信。大部分人是做不到真诚的,有事相求的时候就献殷勤,都是带有私心目的地接触。做客情要保持一致性,不要过山车似的。你要真的想帮他解决商业问题/帮他提高kpi升职加薪而不是想通过他狠赚一笔,比他还勤快去想去献策。
当然了要做到这样你还要坐怀不乱,确实也有一些客户会比较敏感,不一定接受你的真诚和好意,会把你想成另有所图。以上是关于客情管理我的一点经验和心得,目前我们公司的客户留存率是100%,就是只要合作过的客户一直都有合作,大客户都超过3年。对于TO B行业,客户的留存指标是第一优先级的,其次才是新客率,这一点我们和大部分的广告公司理念是相反的。
2,如何辩证去看待企业倒闭这件事
这在之前对我来说是一个沉痛并且不愿面对的话题,在中国人的习俗里是不吉利的,就像说如果得了癌症。但后来想通了之后其实这个话题也挺有意思的,不同的心态下会有不同结局。企业倒闭是常态,如同生老病死一样,只不过有些企业的周期长,有些企业的周期短仅此而已。倒闭的原因我觉得大概有3种情况,其一太多钱了导致乱花钱组织能力跟不上;其二太缺钱,常年亏钱举债过高;其三现金流周转不过来。第三种情况是最危险的,周转不过。我们常说现金流比利润更重要,但在广告公关行业,现金流是比较困难的,这个行业有一个人人痛恨的“三角债”问题,我明明有钱给你,但是他不给我,他不给我,我就没钱给你,你就没钱给他。大家都是亏的,影响的是一整条产业链条。
其实要改变这种行业恶习,光靠其中一个环节是不行的,需要产业链每个环节都达成共识。针对这种现象,我对我们财务说,我们结算给媒体的款项,答应了哪一天结算就一天都不能耽搁,因为你不能一方面痛恨这种拖欠款项行为自己又成为恶龙拖欠下游保全自己。这样永远都是恶性的商业环境,我觉得要是由此导致的企业经营危机哪怕是企业倒闭那也就止步于自己企业吧,倒闭就倒闭,这又有什么,不坑不抢。要是有媒体或者合作伙伴和我们公司合作过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我相信在这块我们还是有口皆碑的。可惜我们就是个小企业,能量有限,在此就这个三角债问题想呼吁一下,希望大家要有这样的意识:如果你也是广告公关行业的甲方乙方,如果你想独善其身,你就接纳三角债这种不公平,出了问题不要去抱怨。用自我成长接受这种抱怨,强大了是你自己的事。如果你心怀天下,那就努力去创造一种诚信的商业环境,和我们一起推动更多人去愿意传递商业诚信。生而为人,无非两种选择,为自己活,为天下活。
所以,我现在把这事想的通透了,创业总会倒闭,周期长短而已,创业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短短风景,不是所有的隐藏秘宝都能打开。说个万一,如果哪一天我的企业倒闭了,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一来我没有欠股东员工以及上下游一分钱还创造了大量的利润分钱给他们,二来给客户做的项目都尽心圆满。用一句很佛系的话说:规规矩矩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其他的结果我也不去想了。
3,给各地广告协会的一点小建议
大家都听过屠龙少年的故事,屠龙少年的故事广义上是说人性是不可改变的,恶龙之所以为恶龙,不是因为恶龙本身,而是宝座本身的属性对人性的催化作用。就像很多企业终于变大变强了,揭了伤疤忘了痛也开始压榨下游,三角债问题继续上演,这对大企业是有好处的,因为他们现金流充裕能垫款,那些新秀因为缺乏资金就会被踢出局,那么市场的蛋糕就垄断了……再往下说就细思极恐了。其实各行各业都有这种隐形的竞争,相当于阶级的巩固。但大企业的组织效率和成本天然是短板,长久以往行业是不会改良的。
想到每个地方都有当地的广告协会,在我看来,除了能收点会员费的短视商业行为外,并没有给行业带来多大的益处,甚至是恶化商业环境的。原因如上,因为他们的理事会本来就是由头部几个企业组成,这某种意义上就是阶级的巩固资源的垄断。我希望他们把眼光放的远一点,重心转移到中小广告公司身上,辅助让更多的年轻公司出圈,只有不断地后起之秀登上舞台,规则才会得以平衡,创新才会上演,这才是行业头部企业的担当。牌桌上永远都是那几个大佬做庄,行业是没有希望的。好在,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甲方市场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供应商开始均衡。我建议各地可以组建一个中小企业的广告协会,理事会的标准不再是大佬坐庄,我更看好这种组织。只不过担心最后还是会回到上面那个问题,恶龙之所以为恶龙,并不在于恶龙本身,这是一个意识形态和企业的心胸格局的问题。它需要一个真的英雄……希望屠龙少年不再成恶龙,少年永远是少年。
4,公关公司的时代大机遇:数字化传播服务
守着老本过日子迟早是要淘汰的。“十四五”规划已经很明确了一个未来时代的大机遇,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医疗、数字化城市……当然,这些大的赛道大的工程还是人家巨头的蛋糕。别的行业我不太懂,我就说下自己所从事的行业,企业服务这个赛道,企业服务数字化肯定是有巨大的创业机会,尤其在企业公关传播这块,以我对当下行业片面的观察,非常蛮荒和原始,而且市场大都是服务头部大型企业为主。后疫情以来,数以万计中小企业的公关传播需求被大量激活,品牌意识增强,去把这些中小客户群体服务好较比头部大企的公关需求俨然是一个更大量级的市场。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我们发现大量的新国货品牌突然冒尖,原本藏在背后的传统制造业的厂家也开始走到消费者面前直播带货。类似这样的传统企业以及中小企业传播需求未来几年一定高速增长的。
基于这种趋势的预测,我们做了什么事?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广告公关行业里面的利基市场,文案创作是一个高频且垂直细分的领域,和别的公关公司人工写稿不同,我们在19年就开始进行AI撰稿的研发,公关传播有两大块高频的业务需求,一个是优质的内容创意另外一个是高价值的媒体渠道,我们把这两块原本需要人工干预的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目前做成一个数字化的公关传播平台,未来能帮助任意一个中小企业客户都能够做到媒体库存实时全收录,一键生成新闻稿,创意短视频带货等高效率作业。通过数字化将其产生的实际效益展现出来,例如统计通过新闻稿,触达了多少媒体并得到采访及报导的机会。有机会的话未来成为一个品牌传播类的小基建,帮助客户形成一套完整的以文案内容+短视频内容营销、直播、电商多种商业价值变现方式相结合的业务体系,这是我们未来的数字化发展方向。
(注:资金短缺,尚在内测)
最后的话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非要每年写一篇而不是像其他知识博主一样每周多更呢?关于这个问题,第一我和他们的写作的动机是不同的,他们的目的在于提升个人品牌之后卖卖课程或者其他商业行为,我的目的只是简单记录我的创业生涯。第二我也不认为我能高攀知识类博主的称谓,我充其量就是一个能写点水文的创业者,自我认同的点也是一样的,我不需要向他们一样要靠粉丝点赞、转发这些外在的肯定去坚持,我的自我认同来源于自己。可能若干年后,你或许回想起有这么一个人存在过,看过他的创业文章,心血来潮想了解一下他的动态,那我觉得这就是最大的意义,知足了。说白了就是留下一点历史的足迹而已。
我想把道商科技这家企业以及它曾经倡导过的一些经营理念和行业方法论留在时间长河中,通过时间的放大力量,有可能它会成为一个全民关注的企业。但大概率,公司会很快倒闭(无所谓了,周期长短而已)。不过我的故事会一直继续,27岁跨越千万的故事已经过去,未来当我30岁的时候我大概率会职场退休做一名天使投资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为此我现在开启了我们公司的接班人计划,谁说非要大企业才能有接班人计划,本来就不想把企业做大,把企业做小做久是这个企业的理想。我想换一种生活方式——30岁前职场退休,剩下的2年多为此奋斗。在此,要是看到这篇文章对我们这种企业感兴趣的,或者对我感兴趣的,不妨来我们来聊一下总经理的职务,我希望你更优秀,让位于你,最好你还是一个擅长融资的高手,年薪一百万可以来谈。
每个人只要你去经历,去学习,愿意去承担风险,有担当。那么我相信你在多年之后,会变成一个很与众不同的你。
明年见~bye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