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实习不当人并不意外
这是仙人JUMP的第374篇原创
1
昨天夜里,有个朋友在后台给我发了张图片,说投行怎么这么霸道,问我怎么看。
大家先看一下。
该启事除了点名只招国内10所名校的在校学生外,更直接在用人要求中注明,“能接受17小时工作制,尽量一周7天到岗,能连续实习半年以上者优先。”
写得非常骚气。
金融圈为了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真的是挺辛苦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996确实是福报。
在这篇骚文里,歪歪斜斜的每行上都写着“职场”、“顶级”、“门槛高”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上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篇都写着两个字“内卷"!
鲁老师来了都直呼牛X。
懂的知道是到顶级投行实习,不懂的还以为是卷烟厂招人。
但你问我咋看,我觉得挺正常,甚至还不太卷。
这岗位估计不是本部直招的,不是说没有这个岗位,而是他们一般不说这种会给自己惹麻烦的话。
这是假的吗,那倒也不假,这种现象当然存在的,而且不罕见。
只是直接这么写的太假了。
很多业务部门或者业务团队都会这样整,他们会绕开公司,自己直接招些远程实习的劳动力,不给实习报酬、不签劳动协议,更骚的是,他们还能把实习名额卖出去,一来一回赢两次。
真正的金融从业者,实习都能打包成产品来卖,专业。
但我又仔细看了下半夜,我发现发这篇启事的人其实用心非常良苦。
首先,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生产队的骡子也需要胡萝卜做引导物方能更好地拉磨。
人比骡子强,人更需要一个目标。
大家的目标就是要活得好,而且光自己活得好不够,还得要比别人活得好。
要活成人上人,要名利双收,赚了钱,得了名,别人还得毕恭毕敬叫爸爸。
“顶级投行”四个字虽然没有烫金,但仍然闪闪发光。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照耀了每一个试图在这个内卷时代里抓住阶级逆袭稻草的名校大学生。
投行这个职业是鄙视链的上游,而顶级投行又是这个上游的上游。
从这个角度来说,虽然这么卷不意外。
在大家朴素的固有印象里,能够进入这里实习就相当于拿到了入场券,代表着进入这个代表着多金的圈子。
百万起步,奖金拿到手软。
虽然投行这些年在互联网行业的造福神话下远远没有过去那么风光,但仍然是一个名利场,令人向往。
仍然是名利场的一个重要证据就是隔三岔五会爆出一个花边新闻,要不就是上司性骚扰实习生,要不就是上司睡下属。
充斥着花边新闻说明仍然是个好行业。
首先证明这些人还体力充沛,第二有足够的金钱利益可一小撮人愿意拿身体来交换。
我非常生气,但又不得不承认确有其事。
大家都是一边骂他们不是人,一边又恨怎么不是人的不是自己。
所以排队的人就特别多。
排队的人多了就要提高门槛。
所以就出现了很多不合理的要求,但其实只是为了筛选更匹配的劳动力。
有些同学看了这个招聘启事,可能觉得这个17个小时有点多。
不要这么想,格局小了。
投行的工作密度强,一是因为拿的奖金多,人少好分钱,二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同质化很明显。
不论是哪家机构,做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但市场上的客户就这么多,只能卷起来。
不要小看17小时工作制背后的意义。
这非常有可能是这家金融机构用他们非凡的数学能力精算出来的。
17个小时,一天24小时,扣除这17个小时,最多只剩下7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了保证你的战斗力,你还得睡得足够,说了要连续实习半年。
那就说明两个可能:你身体足够好,好到可以成为卷王,卷死别人,你就是下一代的明日卷星,卷才是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个可能就是你住的地方可以直接走路到实习的地方。
顶级投行在北京一般在金融街或者三元桥。这两个地方的房价在10万以上,这说明你拥有优秀地段的房产或者家里有钱给你租在这里。
而拥有优秀地段说明你的家庭非常地富足或者有权势,这是做金融生意最好的通行证。
你以为在剥削你,在压榨你,不是。
魔幻的是,你都不一定有资格被剥削的。这种"顶级"剥削也是有门槛的。
想代入,过于高看自己了,你的努力对他们一文不值,他们需要的是你的资源。
毕竟这家机构已经疯狂暗示了想要压榨的人是那些有资源的。
招聘启事开头就说自己是一个债券承销团队,这是一个需要拼资源的地方,你得找到债券的买家。
为了能筛出这些有资源的人,这家金融机构花费了很多心思,精心设计。
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你们不那么敏感,为了让你们不要玻璃心。
这样的温情,是稀缺品啊。
这也是这篇招聘启事的第二个亮点。
三,金融机构这么做也是为了制止一些行业乱象。
这些年金融机构的饭没那么好吃了,尤其是券商的投行业务,无论是债券固收还是做上市融资业务,都因为监管的原因,钱没有那么好赚了。
划重点,合规了,就不好赚钱了。
不能讲太细啊,同学们。
供给端疲软,需求端却旺盛。
现在教育普惠做得还不错,每年大把大把的硕士从象牙塔里被制造出来。尤其是还有很多留学生,在国外读的大多数是商科、金融、会计,和钱有关的专业。而且是加速生产,大多数项目都是一年制。
在这种流水线下,显然供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大于求了。
坑不够的情况下就有了军备竞赛。
以前可能普通财经学校的也有可能,现在得985。
985也不行,得十所名校。
金融又是一个把虚荣心和面子放大的行业。履历要漂亮,要镀金,要在麦子店高盛、朝阳门巴克莱实习感受过压力,要去两会一行实习和监管层混个脸熟。
当实习成为一个市场需求时,自然有人会愿意付费。
于是就产生了很多所谓的内推机构,号称拥有内推实习名额,只要付出几万块就能拥有改变人生的机会。
这时候,你一盘算,感觉这个钱赚得回来,你可能就要上钩了。
套路来了,并不陌生。
他们利用在校学生急于求成的心态,骗取简历之后进行海投。如果投中了,就说这是内推之功,钱货两讫,拿钱走人。如果没有中,就把内推费退回。
五五概率,空手套白狼,稳赚不赔。很像算命大师的套路,算准了有钱,算错了退钱。无非赌个概率。
这个机构的朋友们直接把自己的要求亮明了,我就是要这种身壮如牛、愿意加班到死、不用考虑学业最好不用上课写论文、能被我榨干到极点的实习生。
如果没有被吓到,不需要内推,直接来。
如果被吓到了,你也不会考虑去付费内推实习了。
通过损伤自己名声来纠正行业乱象,这才叫真正的业界良心、行业楷模。
真的,大家写招聘启事真的很用心,既暗示了很多社会的潜规则和冷知识,还照顾了很多人的玻璃心。还纠正了行业乱象,让付费实习这种恶臭的事情减少。
说一句行业圣人不为过吧。
还有同学质疑为何限定学校,只招清北复交、人浙科南、两财一贸,是不是在学历歧视?
自信点,把“是不是”去掉。
而且他们还瞧不上非土著,必须要求本硕都是。
这同样是一种良苦用心。
硕士才跃龙门的不算,说明你要不就是家庭没啥资源要不就是做题不行。
做题不行就不能主动参与内卷,没有内卷动力就不能加班;
不能够加班就拼不过其他机构;
拼不过其他机构也拿不到那么多奖金。
你看看因为招你一个非土著,人家损失多大。
说到底,人家还是希望只坑自己圈里人。
哦不对,这叫共赢。
机构赢2次。
虽然这些事情非常沙雕,但也没办法,供小于求的时候就是这样,甚至付费实习也不意外。
毕竟这种加分的简历比你报什么傻X培训班要好多了。
平均收入水平大家都知道,投行高出这么多,没有代价你不会觉得奇怪吗?
就像是有人给你一千万,让你围着商场裸奔一圈,普通人会犹豫,而聪明人会告诉对方,自己可以跑3圈,买一赠二,不然钱拿的不踏实。
更何况,投行业务你说有多么高精尖的技术含量吗,确实也没有哎,所以要么你能带来资源,要么你就是最好用的工具。
即便如此,也还是供小于求。
因为资源这东西,也是三六九等的。
就像这个世界的参差一样。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