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们的骚脑洞,居然开到了文具上?
作者:锦漠,来源:博物清单
不管你是学生还是社会人,要是说起每天接触最多的,恐怕还是自己书桌/工位上的一方小小天地,桌面上放什么,手里用什么,似乎也成为提高幸福感的小道具。
设计师们更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在他们的手中,打通五感的设计让人瞬间更接近了生活,而原先容易被人忽视的文具可能仅因为一个小功能的提升就成了“一员大将”。
文具成了我们与生活链接的介质,这都多亏了设计师们,创造出这么多小而美的好物。
1、这些文具,引起极度舒适
说到文具,不得不提的国家当然是日本。
在大大小小的设计赛事中,来自日本大阪的百年文具品牌Kokuyo所举办的Kokuyo Design Award至今已举办逾15年,其中许多得奖作品也实现了真正的商品化,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Sound of Drawing》山崎タクマ(日本)
光看图的话,这件作品似乎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其实是一件“通感”作品。
不少人喜欢书写时笔尖的摩擦声,这件作品笔上的装置会让书写绘画时的摩擦声随之放大,在留下信息的同时自己仿佛演奏并欣赏了一段音乐。
《Monochrome Notebook》中田邦彦(日本)
一改笔记本常见的纯白或者米色内页,设计师将灰色选为内页色,不仅有个性的冷调,还多了能用白色铅笔书写绘画的特点。
红色、黑色、蓝色、白色,在笔记本上都能绽放,用来绘图素描也能获得新的视觉感受。
印度设计师Gaurav Wali和Yashika Munjal合作推出的以松针制成的容器Outside/Inside颠覆了一般人对容器的想象。
设计师以努力生长的杂草为灵感,将常见的松针打造成桌面容器,密密麻麻的松针中可以插放各种物品。
比如便条纸、文具等,就像外部的东西被带进了内部,而不是常见的容器包裹住里面的物品。
设计团队表示,Outside/Inside是他们将生活在印度喜马偕尔邦(Himachal Pradesh)的所有感受压缩而成的产品。
颜色、气味、触感,自然风物被被设计师搬上书桌,给日常生活增添了一抹诗意和乡愁。
2、有这些文具,简直能玩一天
《Palletballet》Soch(印度)
印度的设计团队希望通过重新设计绘画工具,增加儿童绘画的乐趣,使他们更轻松地创造全新的色彩,享受绘画的创作过程。
漫画胶带 Kazuhiro Minami(日本)
这款创意是2016年Kokuyo Design Award的获奖作品,已经由Kokuyo实体化推出。
设计师认为“每份包裹背后都是一个故事,同时也传达出寄送者的想法”,而漫画胶带承载的正是这样一份满满的心意。
在白色为底的漫画胶带上,有着不同大小尺寸的方形漫画格,还有各种漫画中见到的泡泡框,可以供你随意创作。
日本京都的文具品牌“平岩HIRAIWA”推出的“佛系文具”更是将美好的祝愿和庇佑寄托于产品中,让人看了就忍不住买下这份爱与和平。
3、理工科思维做出来的文具?
《Smart Double Clip》豊福昭宏(日本)
这件作品看似平平无奇,实际却是强迫症患者的福音。
设计师削去原本常见的等腰梯形长尾夹的一角,并将带有圆弧形状的长尾巴变成三角形。
这样用户在翻页时,便能依照长尾夹的角度平整翻页,像是平淡生活中忽然收到的一颗草莓糖,让人心情舒畅极了。
设计师Kalyani Tupkary设计的Flip Scale可以用短短的15厘米测出无限的距离。
Flip Scale的秘密武器在于两条“旋转手臂”,靠着连续反转,参考尺正面和背面连续的刻度,对于使用者在反转过程中的加总来说十分方便。
Flip Scale以透明防刮的聚碳酸酯作为材质,在两侧还配有铆钉,确保旋转手臂在翻转时可以顺畅转动。
另外,手臂上手指头最常接触的地方还印有图案,翻转时不易手滑,指纹也不易弄脏尺面。
Flip Scale的边框还采用不锈钢材质,用刀片切割纸张时,也不用担心刮伤尺。
台湾设计品牌小山坡的一款能够漂浮站立的“Inde-Pen自立笔”可以真正实现“自立”。
它不依靠电力,仅凭单纯的摆放就能实现。
小山坡设计团队表示,“我们想设计一支超酷、放在桌上,让人忍不住想拿起来写字的笔。”
为了兼顾不同用户的喜好,设计师选取了两种材质,分别是喜爱轻巧款的铝制和更高质感的钛制。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身边有的人在烦躁的时候会反复按压原子笔来减压,但是这样的噪声却给周围的人带来诸多不便。
设计团队将这一需求加入到设计理念中,想打造一种可以舒压,但是更沉稳、不会发出噪音的选项。
自立笔采用独特的磁吸结构,不仅能创造漂浮的景观,当使用者旋转笔身,自立笔像《盗梦空间》结尾的陀螺一样开始旋转,且不会倒下,有一种安静疗愈的效果。
能打动人心的总是真正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的设计,感谢设计师的同时别忘了感谢自己,因为不管今天怎么样,你都安然度过了。
这已经很了不起了,不是吗?
作者公众号:博物清单(ID:bowu21)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25条)
不知道为啥,买空调从来没考虑过美的。。。
1.上出风口能不能避人吹这个事情,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治标不治本
2.空调具备制热制冷,制冷往上吹是对的,能让屋里凉的快;但是如果制热往上吹,那简直是灾难
3.上出风口要注意棚顶墙皮哦~
所以总结下来“落不落后”不是出风口样式决定的 而是里面的零件,不要把产品零件质量跟营销混为一谈哈
1.9成消费者都不了解,也没有必要了解“看的是里面的零件,如果里面零件不好,上出风口也会吹到人,就相当于一个挡风板而已”。普通消费者知道的就是挡板能避免下风口出风的空调直吹。所以小米上出风的产品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问题从来都不复杂——就是大多数消费者看来,视觉的直吹一定“体感冷”。
2.小米能做上风口,就是因为解决了热效率转化的问题。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浮。当热效率不够的时候,冬季上风口出热风的话,但体感依然会冷。但小米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这款产品成立。
3.同2,也解决了「回风距离」的问题,保证可以贴顶安装。
产品和营销没有明显的分割线,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对绝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这就是真理。需要消费者弄懂你的123之后再选择一款下风口也无风感的空调?太傲慢了。
1.我跟你讲空调的原理=我自以为是,wow~
2.如果你觉得现在的消费环境 消费者还在为故事买单 那这就是我们认知差距的事情了 大多数消费者在买之前都会研究的很透彻 毕竟是家里的大件 不像你买铅笔一样随便哈
3你既然表达了产品能够直观的解决问题 那你自己说的2里面直观的表达了吗 不还是要解释吗?如果还是要解释 那你为什么要说别人“落后” 用小米拉踩别人呢
好的产品确实是好的营销 这个逻辑没问题,小米选择用详情页去解释自家的空调,美的选择用socialvideo的方式解释,两个没有对错,能让用户看到,理解就是好的“解释”,你会发现 我得最终目的是让用户理解,让用户看到,而不是靠一些......所谓的“行业人士”“广告专家”来拉踩哈
2.拜托哥们,美的这个什么职场同事篇,居家情侣篇,才是所谓品牌故事好吗?
3.你逻辑很差——我的2专为你解释。
毕竟谁会和傻子较劲呢 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1.就像su7一样不是简单3年就造出来。小米家电的供应链很早就布局,2018年小米发布首款空调,往前推一点,小米做空调也得有10个年头了。当然这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毕竟老玩家都不止10年了
2.小米核心单品也不神秘。美的“酷省电”系列出来后半年,小米推出“巨省电”作为对标,两款都是近两年卖得非常好的。所以产品洞察or技术真不是说,摆风口放上面那么简单,拿业绩的品和拿流量的品,行业内的大家都拎得清。指不定董小姐的玫瑰金空调还卖很好呢,说到底,还是要看数据
3.美的这个案例很普通,但没必要拿小米踩一脚。小米的自然流现在近乎无敌,美的等传统家电确实也有顽疾,但没有拿小米的营销方式直接套用这种好事
看到行外人指导行内人真是有点难绷????被小米抢市场不说,还要这样被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