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蓝标,在离职门危机公关上犯了什么错?
数英用户原创内容,转载请遵守文章底部转载规范
2018年的315,必将成为中国危机公关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一方面有迹象表明今后的315晚会可能越来越像走进科学,调性和内容将倾向于减少对重大企业的杀伤力。另外一方面,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蓝色光标因为员工离职门事件被迫给全世界上了一堂“总监给自己理发”的危机公关示范课。结果是一轮组合拳后,员工删帖,道歉,公司发表声明,CEO公开邮件,各路专家和看客从不同层面梳理和评点。
当所有看客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应该可以洗洗睡了的时候,那个看上去在第一回合被打倒且过了读秒时间的选手又站了起来,开始了第二轮的进攻。官爷昨天凌晨看到该帖时,阅读量7000+,早晨一睁眼已经是妥妥的10万+了。
对这事还不了解的,请看点击阅读原帖。这事可能的走向,官爷后面再扯,下面官爷想聊聊蓝标在第一回合到底做错了什么?危机公关有没有可能或者如何做到一剑封喉转危为机?
1、蓝标此前做错了什么?
蓝标发了声明之后,业内的很多同行用各种方式表达了不屑,说写得很一般。官爷也觉得确实很一般,但是又非常不一般。
说一般,是指文采、思路和手法上并没有出奇和创新之处,跟所有人的期望相距甚远,作为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有一大堆平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危机公关大师和文案高手,最后才整出来这么个东西?大家伙要的是101分的作文,蓝标只给了75分的答卷,当然不及格。所以给个差评没毛病。
说不一般,是因为这声明在事实信息的回应,在舆论焦点或者观点的转移上,在文章的起承转合上其实也还中规中矩。开篇用事实和数据指出原贴攻击的不实之处,一方面减少了人们的误会,另外,也降低了原贴的可信度。随后表达了对于离职事件中个别员工的不合适的做法要彻查,态度相当诚恳。最后把员工整体利益第一、鼓励积极向上奋斗者为本的大视野和高格局“员工第一”价值观做了解读和澄清,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也暗示了离职员工被动离职的“真正原因”。可以说,从经典的危机公关处理的“三度法则”速度、态度和尺度上都拿捏得相当到位。
通常情况下,判断商业文案好不好的标准有5个,即对、好、高、妙、绝,对于这几个字的理解,参见"一品内容官“《内容营销有金线吗?》。商业文案的核心功能是传递信息、解决问题,写对是1,文采和创意是0,1如果不存在,0就彻底是个0。所以,这也是官爷给蓝标声明打了75分的原因。
如果面上的工作到此为止,背后里再委曲求全一下,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当拿钱消灾,这事可能差不多可能就过去了。
但是,但是蓝标并没有住手,当天随声明一起外传的CEO通发邮件情绪激烈措辞严厉,把声明中暗示的留有余地的内容全部具体化、公开化,虽然展示了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决绝和力量,但是不免在另外的大部分人心中产生傲慢和严苛的印象。而离职员工展示的当天沟通中的录音,后续处理的手段和证据,更是暴露了蓝标希望迅速并且彻底拿下这一战的做法和态度。
过犹不及。就是这些动作,让“有点自我”起了“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决战血性,也让有过这些被动离职相似经历的看客通过声援和支持来慰藉藏在心底的不满和委屈。
另外,反主流、反权威、去中心是互联环境下隐形价值观,同情弱者是有怜悯之心的人的天性。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的老大和入职工作731天的小白之间,无论发生什么,同情的天平永远都在小白身上。
所以这一仗,无论怎么打,后面打成什么结果,蓝色光标失去的一定远远大于争取到的。
2、危机公关到底有没有正解?
答案是有。那正解到底是什么?
危机公关作为一门专业和实践,教科书和成功案例估计三个月都看不完讲不完,远的不说,就国内最近三年以来的案例够培训大师讲三天。
所有的成功案例最终都导向了一些能够产生共识的方法论,比如上面提到的速度、态度、尺度法则;比如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证实的5S法则;比如一度被应用很广的切割原则,典型做法就是找临时工背锅;比如剑走偏锋的删帖、沉贴、封堵原则等。
活用这些套路的企业和单位,有些成功了,有些失败了,成功的转危为机获得一波好名声,失败的要么企业成了江湖传说和大师的反面教材,要么把“这届公关不行”替换掉,然后内整外修慢慢恢复元气。
但是,本质上所有方法论没有一个能够拍胸脯保证你能成功。为什么?因为这些都是解决危机问题的暂时手段而不是根本,所有事件无论最后有没有演变成危机,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面,都不在单一的点、线、面;而是一个有棱有角的立方体,不同的人、不同的维度都能看到不同的侧面,这些侧面和声音有时候根本分不出好坏和对错。
就离职门事件而言,10万+的阅读可以有10万+的角度。员工就一定没问题吗?不可能。真正优秀的员工公司不想办法供着?那么大的公司有多少转岗的机会?从每个企业的高层来说,真正做大的哪家不是求贤若渴?弹性考勤又能说明什么问题?软性服务工种的出工和出力、出力和实际有效果或者被认可之间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加上商业的各种因素考量,这道数学题就变得更为复杂。
换到了公司的视角,则问题会更多,可以是三观不正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可以是操蛋的规章和制度,可以是粗暴的或者愚蠢的沟通,每一个动作的细节都可以拷问,没有底,也没有可以彻底服众的统一做法。
但是,但是,所有拷问的最后都通向一点,那就是发心或者初心。如果初心是善的,哪怕走形的做法迟早也会被谅解,初心不正的,再怎么漂亮的手法都像镶了金边的狗屎。
所以,避免危机,解决危机公关终极法则是“向善的初心”,尽管在有些尔虞我诈、刀光剑影、头破血流、你死我活的所谓商业战场和利益纠葛上,这么做有时候会很吃亏,很书生、很委屈,但确实是企业和个人远离是非的不二法门,正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企业危机能够避免吗?
答案是并不能。
企业和人一样,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世界完美的企业是不存在的,渴望企业没有危机,就像渴望人不会生病一样,基本上只会是镜中花水中月。
但是企业在生命周期内遇到的各种危机和问题,未必会统统上升到危机公关的高度,所谓的需要危机公关的危机,更多是指事情的性质或者影响范围在舆论层面产生大规模的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和声誉。
官爷认为,各种所谓的危机都是好事,给了企业所有利益攸关群体停下来检视自己的机会,该调整的就调整,不该掩盖的也就别掩盖,能解决的终究会过去,不能解决的也不用太纠结。
这世界,以后再也没有绝对的强弱,纵然你是亚洲最大的公关公司,平时央视也会对你礼敬三分,那又怎样?我有微信,我会录音,我能编《XX导演,我爱你》的故事,也能写你Y最大公司就能坑人的檄文。
最后,官爷蛋疼地送大家两碗鸡汤:“那些杀不死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