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高德半路杀出,共享出行进入“多维竞争”时代
中国互联网从来不乏竞争。任何一个垄断市场,在任何时间段都可能存在任何跨界杀出的竞争对手——共享出行市场可能就是当下最好的案例。
3月24日,美团点评CEO王兴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8年会”透露,“美团出行是新玩家,去年开了南京,几天前开了上海,很迅速地拿到1/3的市场份额。”
本以为网约车市场将是美团和滴滴分庭抗礼的局面,没想到又半路杀出个高德顺风车。3月26日,高德地图宣布推出顺风车业务,成都、武汉两地率先上线,同时开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城市的车主招募。
剑指滴滴,但对美团和高德来说,滴滴只是个“表面对手”,真正目的绝非出行市场——美团和高德都有自己的算盘。
一个胜一个的狠角色
网约车市场的决胜因素,从目前来看,似乎只有补贴。当年滴滴、快的之间的战争,滴滴胜利用的就是补贴,后来滴滴、优步的战争,滴滴胜利还是靠补贴。
目前滴滴对司机的抽成约为20%。其他网约车平台挑战滴滴的手段大约是两种。一种是常规的市场补贴,撬动用户,另一种则是降低抽成的方式,撬动司机。
从补贴中来,到补贴中去,美团很快学到了这个逻辑。
美团打车是个狠角色,撬用户不惜成本。前几天一家名为GPLP的创投媒体根据美团打车的价格计算出了其补贴成本——约为每单40元。
按照这样的补贴计算,其订单规模到达50万时,仅在上海一城,每月亏损预计达6亿元,近1亿美金。这还不包括广告、营销、技术、人力等成本费用。
撬司机则是用了降低抽成的策略。前1万名注册司机,前三个月免抽成。1万名之后注册的司机,美团对司机抽成8%。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德顺风车更是狠角色。
要知道2016年8月滴滴收购优步中国之后,市占率达93.1%。《财经》杂志在今年2月曾报道称,滴滴内部人士表示说,美团点评做打车,就是希望瓜分滴滴20%至30%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第二名。至于高德能拿下多大的市场份额,目前还不好判断。
因此,高德切入的是顺风车这个领域,与其他顺风车平台抽取用户10%佣金不同的是,高德宣称其公益顺风车平台没有任何商业化目的,用户端不抽佣,行业端不打补贴战。
这个动作颇有深意——直接降低了用户成本和司机成本,从价格因素上看可能会侵占现有市场份额。
滴滴只能算表面对手
至于滴滴、美团、高德之间是不是直接竞争对手?会不会产生直接冲突?为什么要冒着和对方产生竞争的风险去跨界对方的业务?
某种意义上看,出行这个市场没有绝对的竞争对手。虽说都在做网约车这件事情,而且似乎都抢了滴滴的饭碗,但美团打车和高德顺风车两者的意图显然都不仅仅只是网约车这一件事情。
从美团、高德的业务扩张来看,自身平台用户、服务正在溢出,做打车也算是顺势而为。甚至滴滴看似是对手,其实只能算是“表面对手”。
可以说,美团行至如今,和滴滴之间的战争其实不是打给滴滴看的,而是打给饿了么、携程、淘票票以及美团的投资人看的。
美团之所以要做打车,外界已经有很多分析——希望瓜分滴滴20%至30%的市场份额,成为市场第二名。如果对标滴滴560亿美元估值,这意味着美团至少可增加100亿美元的估值。
对美团而言,做成打车这件事情的话,意味着王兴在投资人面前讲了一个“市梦率”的故事——毕竟打车已是滴滴一家独大,如果能从滴滴那儿户口夺食,那么饿了么、携程、淘票票这些生活服务细分领域的竞争对手都将不再话下。
美团需要这样一场战争来巩固军心,稳定估值甚至抬高估值,为此后的顺利上市做好准备。
高德涉足网约车市场则是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无论是从用户规模、用户习惯、市场竞争以及出行布局这几件维度来看,涉足网约车都有合理之处。
高德有有7亿用户,从用户习惯来看,涉足网约车是高维打低维。用户用滴滴打车之前,往往需要用高德地图查询路线;很多网约车司机的导航地图也是高德。对司机、用户来说,在打车APP和地图APP之间来回跳转并不方便。高德作为导航软件,本来就是出行的第一入口,做网约车顺理成章。
再者,高德推出顺风车,还是回归到了一站式公共出行服务平台——这是高德的核心逻辑。早在2017年就接入了滴滴、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摩拜、ofo这些出行方式。这次自己加入顺风车功能,本质上是对出行服务的补充。
美团、高德各有各的意图,只不过滴滴固有的网约车市场成了实现自身意图的捷径而已,这是场“假途灭虢”的战争。
单点突破的时代已终结
从今年的小巨头竞争趋势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跨界,美团高德在跨界打车,滴滴也在跨界做外卖,各家的业务都纠缠不清。
去看美团、高德、滴滴最初成长的那个年代会发现,这几家公司都只是工单点突破的具型企业——美团是团购、高德是地图、滴滴是打车,但是随着过去几年几家业务扩张,每一家的业务范围都在扩张。
美团和点评合并后成为了“生活服务平台”。高德则是不断扩张,成了“一站式出行服务平台”。滴滴在和Uber合并之后,目标是成为“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
所谓“服务平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概念,恰恰说明,单点突破的时代过去了,未来是平台竞争。这是由消费需求决定的,用户越来越懒、APP越装越少,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
从这个趋势来看,2018年的中国互联网可能还会存在更多变数。随着国内A股逐渐对互联网行业的独角兽开放,在资本和竞争面前,小巨头的跨界竞争会越来越多。
美团、滴滴这样的小巨头都在A股欢迎之列,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标的很少,有限的投资者必然要在一群A股独角兽之间做出抉择——所以美团、滴滴在资本层面上,未来恐怕竞争会更激烈。
竞争赛道永远都不仅仅只在自己的领域之内。无论你在你的领域多么领先,也要随时保持警惕,因为竞争对手在其他维度展开的入侵将来会越来越多。
------------------------------------------------
作者:深几度,微信号:852405518,微信公众号“深几度”,欢迎署名转载。
作者系独立撰稿人,钛媒体、品途网2016年度十大作者,腾讯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自媒体。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以及数码家电的产业融合,文章在界面新闻、今日头条、搜狐科技、腾讯、新浪、网易等30余家平台发布。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