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不赚钱,你设他有啥用啊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5-18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576篇原创


1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制造牛X,牛x到让蓝星瑟瑟发抖,凡是被中国制造碾过的国家大多彻底失去了制造业,发达国家粉碎机的名声已经响彻了蓝星,让所有制造业强国胆战心惊。


中国制造能够碾碎发达国家,最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拥有最完善的工业门类、最多的高素质工人以及庞大的潜在市场,这组成了一个巨大的供应链循环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从基础的鞋、服、led灯,到部分中高端的工业、电子产品,相当多的门类已经实现了完全国产。


但是没有用。


这些东西还要贴一个外国牌子,给国外上税。


国内厂商当然不开心了,不开心就要反抗,要吃肉,就造自己的牌子,但路子走错了,沉迷供应链不可自拔。


战争一开始的时候还能收的住手,打出火之后就变成了供应链大比拼,互相都想从供应链上扣出更多利润来,想靠质量和价格硬吃市场。


但一个商品如果是只谈所谓的原材料或者成本,这其实是非常初级的商业模式,为什么是初级?因为这些东西门槛都不够高,你能找到代工厂,他也能找到,你能用什么材料,他也能用什么材料。


没有差异,最后就只能内卷到死。


典型特点就是扎堆,跟风,一拥而上,一哄而散,十分迅捷的把一个产业从0做到产能过剩。


互联网火了就集体想idea,造车火了就一窝蜂的造车,什么百团大战、千播大战,共享大战,层出不穷。


一个液晶面板行业,市场估计实际上只需要5家,而国内光上市公司就有10家,每一家投资都在300亿以上。


市场少,产能多,那怎么办?卷吧!


用户呢?用户更恼火,你确实量大管够了,但我的需求并没有被满足,大哥,时代变了,我们早就不是饿不死就行的那批人了,我们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好,要吃酸甜苦辣咸,要吃不一样的东西。


你大米饭做得好,做成了煮饭仙人,但是你不可能靠大米饭打赢对手,因为人人都能做大米饭,这个是没有差异化的,吃谁的饭不是吃? 


想要在这个市场活下来,就是要变得高端,要产业升级,要把“中国制造”升级成“中国创造”。


继续在供应链上打仗,结果就是变成比烂,变成资本内卷的游戏,大家把利润打没,谁都赚不到钱。


供应链这部分已经做完了,在供应链上增效降本的部分已经做到极致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补上供应链的最后一环,用产品设计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想赚钱?那就要搞好设计。


2

乔布斯说:


很多人都以为设计就是外观,其实,这些只是一部分。


设计是 How it works,也就是,产品是如何运转的?


产品设计不仅仅是外形,而是对商品整体的控制,是对需求的满足。


一个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目标人群、产品定位、应用场景、销售场景、收益曲线等多种因素才能下手,简单的一个增减都会涉及到复杂的心理内因。


一个汤勺,你可以设计成任何颜色,还可以镂空镶花边,但是只有在汤勺柄后面增加一个勾的设计最打动人;


一个手机,你可以增加各种奇怪的功能,但是绝大部分手机都不敢超过一只手能捏下的大小;


一个瓶子,你也可以方的圆的随便做,但可口可乐的瓶子把适合握持的简单曲线用了106年。


很多很多的细节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人实际使用的时候就会拉开差距,当你拆掉手机壳,直接握持手机的时候,立刻就能感觉到在重量和手感上的惊人差距。


产品设计,不仅仅只是大家一目了然的外观修改,每一个真正优秀的设计,背后都是整条产业链的全力支持,细节上的一点修改,修改的都是整个产品的市场策略。


我是谁?我面对的用户是谁?这些用户的消费力怎么样?该怎么定价?走高端路线还是低端路线?推广的时候请哪位明星,拍什么样的广告?


一切的一切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在产品设计的同时就应该出现一连串策略,而这些策略出来后,你在市场上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是什么也就随之浮现。


一个优秀的设计可以让原本普通的商品起飞,一个真正洞察到精密需求的产品设计,可以直接建造一个帝国。


比如无印良品,精准的洞察到了人们对大logo和过于花哨设计的审美疲劳,意识到在产能过剩的内卷竞争中回归商品本质的简约设计的威力,就此开创了一个世界性品牌。


当卷到极致的时候,不卷就是一种竞争力。


就像现在趟学,摸鱼学和三点奶茶学的大为流行。


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设计驱动的时代,它不属于供应链,但也是供应链的一部分,是让供应链从人人都可以用的大宝剑滴血认主变成专属武器的那滴血。


要想继续赚钱,就要树立自己的品牌独特性,把自己从拍脑门的小发明里拔出来,塑造那种别人一提起你的品牌就会想到的标签,用独特的产品设计来打败同质化商品的内卷。


3

纵观一切成功的国际品牌跟大牌,没有一个宣称自己是靠着供应链和原材料来做成的,哪怕是Zara这种很便宜的东西,它也是快时尚,依靠的是快速的周转,而“快”本身就是一种对产品定位的设计,它也是设计驱动的品牌。


当你的供应链已经完成了大一统和成熟化、透明化的时候,消费者的选择是无限的,谁都可以依靠这些成型的供应链建立一个自己的品牌,消费者的选择太多,所以你要给他不一样的选择。


用户逛到了一个摊位,他一眼看去,最能抓住他眼球的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什么独特的设计?这就是产品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当你的产品设计很平庸,没法抓住用户的时候,你只能靠价格战和营销来解决问题,但营销唯一的门槛是钱,拼营销最后又会回到资金战。


撒币还是亏钱,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事故。


而设计驱动,就是利用设计确立品牌自己的调性、定位,锁定一个群体真实的需求,建立自己的城堡,这时候,你的目标群体只需要看一眼立刻就能确定他想要买的就是你的商品,你和那些依然在比价格的小伙伴根本就不在一个赛道上。


设计能力和核心技术一样,是品牌能够建立自己王国的关键,不管是当年的索尼大法,还是后来的苹果,他们的高溢价都是依靠独一无二的产品来建立的,只有当你产品拥有独一无二的逼格的时候,才能说成为了独立的品牌。


4

阻碍品牌建立自己城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是设计人才缺失。


对设计的本质,世界上的设计大师各自有自己的看法,但都脱离不了对大众心理的洞察,只有能洞察大众心理才能给出精彩的产品设计。


而拥有这种洞察力的天才少之又少,让靠谱的设计师成为了稀缺人才,不靠谱的设计师会让产品买家秀变成大型翻车现场,而对不靠谱设计师的不信任又让老板们沉迷拍脑门式设计,最后让产品直接登上奇葩设计榜单。


事实上,很多国际大牌的创建者和掌舵人都是设计师,比如苹果、耐克、路易威登、保时捷、法拉利,这些设计师决定着产品的走向,也决定着生意的走向。


但是,设计人才非常稀缺,普通商家很难找到靠谱的设计师,也就被拦在财富门槛外面,走不进城堡的工地。


第二,是设计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背离。


就算找到了靠谱的设计师,也不一定就大功告成,因为设计并不是完全商业的,有相当部分的设计师为了追求个人艺术价值的实现,会“稍微”牺牲一些商业性的元素,而他们看来必要的牺牲往往会严重损害产品的商业性。


这让商家在外包产品设计的时候会遇到极大的沟通难题,设计觉得你没有审美,商家觉得你根本没听懂我的商业需求,两边互相看不顺眼。


尤其是当一边以为自己是艺术家,一边以为自己找了个叮当猫的时候,沟通的感受格外酸爽,甲方提大量不切实际的要求,乙方一边点头一边脑补成完全不能用的神秘设计,最后浪费了双方的时间,双方都不开心。


归根结底,因为这些外包设计师并不对销售结果直接负责,能忽悠一个是一个,卖得好又不会多给他钱,当然就更在乎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想法,能不能用这个想法去忽悠更多项目了。


第三,是设计效率低下。


哪怕找到了又懂商业又懂设计的超级天才大佬,也不意味着就万事大吉了,因为设计是一个需要打磨需要灵感的工作,而商业是需要时效的工作。


天才打磨三年打磨出神级产品,结果市场已经饱和,根本进不去,这就很尴尬了。


或者你设计完了,发现大众审美变了,思路都作废,这就更尴尬。


国内许多代工厂在转型后发现自己应变速度太慢,被国外品牌打的狼狈不堪,就是因为洞察力不足,设计速度太慢。


你落后于市场,又怎么可能赚到钱呢?


高效、快捷、准确的设计出市场欢迎、能够赚到钱的产品,这个能力是每一个商家都梦寐以求的。


5

天才设计师找不到,那么去哪里寻找用户洞察?


单纯的用户调研解决不了用户的需求,乔布斯说,用户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有当你把东西放到他们面前,他们才会惊喜的大喊:对,我要的就是这个。


所以大部分时间,市场调查搞来的数据都是一些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的瞎扯,按照这一套去做,我们现在还在用待机一整年的超硬手机。


出货数据也不靠谱,因为商家很难分辨一样商品卖爆了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设计优秀,还是因为你的促销活动搞的好,很有可能你以为是爆款而增产的商品在那个季节之后就没人要了。


那就没有办法了?不,技术在进步,算法已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设计上的导向问题。


广东有一家叫罗曼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主要研发生产销售电器、电子产品及配件的公司,做了16年的代工,是老牌代工厂,17年的时候他们决定做自己的品牌,开始在天猫上架自己的电动牙刷,结果被国外品牌打的节节败退。


最后并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救了他们,而是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出手了。


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有一项服务叫做设计转译,可以通过货品本身的属性和对市场人群风向的消费洞察,精准定位商品的品类。


很多人以为这是一件很简单的工作,给商品加标签谁不会?不,这很难,因为有一些东西只要稍微改变,它的应用场景和目标人群就完全变了。


罗曼在和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合作后,推出了一款新的电动牙刷:“小果刷”,这款牙刷使用了推出当年的流行色牛油果绿,用可爱轻松的造型瞬间击沉了用户的心。



为什么?因为对很多用户来说,电动牙刷不仅仅是生活日用品、医疗用品,而是一种美妆用品。


当你能意识到自己要做的不是一款传统意义上的电动牙刷,而是专门针对特定用户的美妆用品的时候,整个产品设计思路和经营策略都会发生改变,造型、CMF、包装、商品沟通,都将会被重新定义。


罗曼就极为精准的抓住了美妆需求,给电动牙刷添加了一秒变身洗脸刷的功能,将牙刷从简单的医疗器械变成梳妆台亮眼的产品,完美的打中了目标用户的需求点。



靠着这款二合一的新产品,罗曼一举翻盘,在电动牙刷界站稳了脚跟,国内销售额2亿多。


这就是产品设计的威力。


6

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是一个有趣的存在,它旗下有三大产品支撑起整个业务链路,同时服务商家和设计机构两端,做中间的协调者。


通过趋势洞察拯救罗曼的案例,是他们针对商家业务的体现。


面向商户的业务,他们能通过洞察分析来给出趋势设计指引和定义,比如迅速洞察市场上消费人群的重合度,在设计上将两个原本不相干的领域“嫁接“到一起,一次达到扩大市场和针对性的预判消费趋势的双重效果。


以美的足浴盆产品为例,整个业务逻辑链是这样的:


美的首先意识到自己需要进入养生领域,想要在足浴盆这个品类上进攻,但在传统的足浴通和折叠新型的细分领域上无法决断,他们寻求设计资源,找到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


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通过对当下资料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洞察趋势,认为方便易折叠型产品更为适合当下的年轻人群体,着眼于 “年轻人养生”这一细分赛道,给出一套可执行的设计框架,定下新品开发决策。


接下来阿里巴巴设计孵化中心再找到合适的ISV机构,进行具体的产品设计,过程中由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进行具体打磨。


最终通过准确的定位,商品拿下了全店年轻新客top1,客单价提升30%,还拿到叶子类目top的好成绩。


商家只需要提出需求,就可以得到为其专属设计的成品,省去了中间撕逼的过程,商品上架销售获利后再与设计机构进行分润,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这其中的分润部分就是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的另一套打法,设计服务。


它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设计服务并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分润模式,通过平台保障分润结果,产品能卖的出去,一起分钱,产品卖不出去,就一起承担。



让设计价值跟商业结果挂钩,既有效提高了第三方设计者在商业和艺术中选商业的倾向,鼓励设计师做出更多卖座的设计,也降低了商家的启动门槛,让商家用更少的资金获得优质的设计服务,还可以让设计机构和市场直接联系起来,增加设计机构的收入。


同时,借助平台的销售追踪,帮助isv监测商家销售数据,第三方公正保证分润的严谨性。


现在的设计人才普遍集中在一线城市,让四五线产业带严重缺乏设计人才,小厂有设计需求,但是要跨越千山万水找大城市的设计师,一方面沟通不方便,一方面不知道到底谁是真的大佬,谁是装的假脑。


这个设计服务能帮助商家更高效地对接更多的设计服务商。



通过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的设计服务,这些中小商家也能拥有一线城市才能拥有的设计资源,找得到,用得起,有结果,这有利于小厂转型,以小博大,是一种技术普惠。


这些通过平台连接起来的优质设计服务资源,更高效的解决了个性化消费与碎片化供给的匹配问题。


最终,通过设计的普及,技术将会把困扰商人的商业迷雾拨开,露出清晰的路径,让商家在新品上市的时候更针对市场,能够获得更多的确定性。


商业不怕赚的少,就怕赚的不够稳,稳定赚钱的生意才是好生意。


而现在,在供应链已经卷出结果,大量品牌龙争虎斗的时候,用优秀的产品设计确保这份稳定性,抢先站在不败之地,就已经算是占了先机。


市场上并不缺设计,也不缺商品,缺的是准确定位的商品。


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根据产业带或者机构冗余的设计方案和代工厂白牌的商品货品行分类归意,将这些设计方案和商品产线进行重新匹配,筛选具有商业价值和符合趋势定义下的商品或方案,进行和品牌\行业的撮合,让资源实现最大化。


孤立的设计得以进入资本市场,最后变成商业上的成果,生产线也能得到恰当的指引,发挥出按部就班不能发挥的能效。


产业带和白牌商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和分佣(产品合作人),商家有更多的新品选择,更好的方案和商品给到消费者,最后实现多方共赢。


阿里巴巴商品设计孵化中心,在5月16日阿里巴巴设计周上正式发布“新品设计引擎“,未来它将为更多商家提供新品孵化服务,这个启动会或许是窥见下一个时代风口的机会。



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制造开始转向中国创造,地图上的城堡必然会越来越少,留下来的,一定是能够乘风破浪,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能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的独立品牌。


那个人,会是谁呢?


不知道。


但知道的是,一定会给世界带来一点有趣的东西。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