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优雅地描述“穷”?消费降级。
作者:Gloria,来源:LinkedIn(ID:LinkedIn-China)
LinkedIn领英是全球知名的职业社交网站,每个《财富》500强公司均有高管加入。
“预约不到的餐厅,年轻有为的男朋友,有意义的工作,Harry Winston的婚戒,这都是让人生圆满的要素。”
多少女孩做着与《东京女子图鉴》中的绫一样的美梦,并且在现实中疯狂添置物件。然而这一阵消费主义风暴尚未消散,我们已经看到了拼多多、网易严选的崛起。
是花50块钱买个包,还是花100000块买个爱马仕?
以前的你肯定会大声驳斥:“爱马仕是有历史的、血统里自带高贵的品牌,怎么能跟50块的比!”现在的你,可能会斟酌一下。
毕竟背铂金包也成不了old money,还不如做贫民窟girl。
01 消费升级,我们是怎么升上去的?
我们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些绫的影子,被现代都市的光鲜亮丽所吸引,仿佛全北京都是三里屯;跟着各大自媒体买衣服买化妆品买生活用品,勤勤恳恳地做一个坐在高楼大厦里办公的穷人;对一小部分的勤俭持家嗤之以鼻:开源节流最重要的是开源好吗!我们要活在当下享受自我!
这其中大部分功劳,都属于各种各样的自媒体,还有一小撮“生活方式”博主。
他们为了赚走我们的钱简直无孔不入。不信你看看,下面这些标题,你是不是很眼熟呀?
1. 衣
“还在跟别人撞衫?来看看这20个小众设计师品牌!”
“三里屯采访:你全身上下穿的东西加起来多少钱?”
2. 食
“北京10家准米其林餐厅”
“一点点、喜茶、皇茶、50岚、奈雪等各大奶茶测评”
3. 住
“无印良品在深圳开酒店了?So what?这10家性冷淡风酒店更有格调!"
“海淀区最好的10个楼盘,你的孩子以后一定能上北大清华!”
4. 行
“你的车就是你社会地位的象征”
“此生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
并且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人的确也活得越来越精致了。
2017年4月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品质消费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阿里零售平台中高端消费1.2万亿元,相当于国人2015年全年境外消费总额。而第一财经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消费”也突出了文化、娱乐、体育、健康等方面新爆发的消费需求。
然而,不是每个人的购买力都像B站做爱马仕开箱的阿婆主一样高,大部分人买一个Birkin包可能需要半年不吃不喝攒下来的工资。
生活固然是需要仪式感的,但仪式感并不一定是健身房会员卡、贵妇级护肤品和米其林餐厅堆叠出来的。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在小区里晨跑、两百块的国货水乳,和自己做的早餐也能让我们过得很好。
毕竟买完Harry Winston也是会分手的,办了健身房的会员卡也不代表就会瘦了,皮肤好基本上都是天生的,米其林餐厅可能没有路边的烤冷面好吃。
钱能买来短暂的开心,却换不来一辈子的幸福。
02 升完之后,我们又要降级了
当大家已经接受完一轮又一轮“好物推荐”、“商家营销”的洗礼之后,我们的神经似乎已经麻木了,浑身上下再也没有一个能够被刺激的点了。
广告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好不容易想看个公众号文章,文末发现这居然是个软广;走进地铁想休息一下眼睛,窗外却仍然循环播放着明星代言的产品;开微博要先看广告,开网易云要先看广告,开各大视频网站你还是得先看广告……
突然幡然醒悟:为什么要广告教我们生活?为什么要博主教我们生活?
有时候贵的东西也不一定就比便宜的好用,但可能出于“这么多人都觉得好用他们应该不会错吧”以及“都花了这么多钱了不可能不好用”的心理,很多人都不想承认这一点。
妮维雅可能比资生堂好用
在极简主义的全球狂潮之下,很多人开始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从闲鱼上的盛况来看,很多人买了很多之后后悔买的东西。而我们也渐渐从商家和博主们制造的迷雾之中走出来,看清楚了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
我采访了周围的一些人,看看他们是怎么进行消费降级的。
@Alex
雅诗兰黛眼霜 — 80块的国货?
理由:反正都没什么卵用,图个心安罢了,干嘛不选个便宜点的?眼霜,是护肤界最大的骗局!
@Hazel
星巴克 — 挂耳咖啡?
理由:发现挂耳咖啡比星巴克还好喝。
@Lavana
kindle — 图书馆借书?
理由:kindle买来没怎么用过,书非借不能读也。
@Gloria
进口狗粮 — 超市里卖的最便宜的鸡腿?
理由:家中土狗,不爱吃狗粮,爱吃鸡腿。
@Gillian
萝卜丁口红 — 吃辣椒?
理由:反正两者的效果是一样的。
2017年,在大家不停买买买的同时,我们也见证了消费降级巨头拼多多的崛起。
一开始我只是觉得“这又是另一个转瞬即逝的App罢了”,但直到我在西直门地铁站看到本来oppo的广告位属于它了之后,才意识到它的壮大,才听闻这家成立不到两年半的公司,其日订单已经超过了京东。
与此同时,网易严选也摆脱了之前山寨的帽子,成为更多人“经济实惠”的选择;而从来没有脱离“抄袭无印良品和优衣库”风波的名创优品,居然越做越大,开到了各大一线城市的市中心。
求链接求代购求降价
我们不爱索尼耳机无印良品床单优衣库U系列了吗?
03 消费降级,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娱乐至死、消费主义至上的年代,我们似乎活在一个个精美的泡沫之中:
这个月工作很拼命,下个月给自己买个包安慰一下吧;分手了表白失败了idol恋情公开了,疯狂shopping来解忧吧;昨天晚上跟女朋友吵架了,买只口红让她开心一下吧。
消费主义仿佛成了一切问题的解药。
然而早在1970年,鲍德里亚就在《消费社会》中写道:“我们的消费活动与真实的需求无关,而是不断地运行、巩固消费主义的符号社会学系统。
这个系统性的符号编码引导、生产着我们的消费欲望,它使我们不断去消费自我预期的那个形象。
可怕的是,这个消费结构很难被摧毁,它是一种动态的关系结构,在这个结构很难有真正的措施能对它产生有效的威胁。”
然而直到2018年,普罗大众似乎才意识到:好像是这么回事。
一方面,人们逐渐意识到消费社会本质,而另一方面,人们的欲望也在不断地缩减。日本作家大前研一在2015年用“低欲望社会”来形容当今的日本年轻人:远离时尚、远离喝酒、远离买车,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存钱”。
而去年年底公众号“新世相”发布的一篇文章“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又让“佛系青年”这个词在中文世界中开始流行起来。这种“有也行,没有也行”的态度自然是会让很多人觉得,吃什么都是吃。
有人觉得,这是另一种“丧文化”的表现。但如果用一种更加积极的方式去看待这种转变呢?
消费升级就像是压抑的大环境下短暂的狂欢,而消费降级才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生存之道。
在这个很难攻破的消费结构中,我们坚持着自我的独立,削减欲望、存钱,做一个佛系青年。把更多的钱许诺给未来,许诺给更多我们未知的美好事物。
这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吗?
- END -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来源:LinkedIn(ID:LinkedIn-China)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