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的手段,公益的目的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578篇原创
1
这年头“慈善”已经变成一种潮流了,大家总在歌颂富豪捐了多少款,歌颂慈善的作用。
但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做好事,其实是有技术门槛的。
做好事需要的是力量,而这种力量往往来自于高效率和长期可持续。
而以个体力量自发形成的朴素的“慈善”因为缺乏组织和规划,大家怀着好心,但难以形成“力量”;
真正拥有这种力量的,其实是把慈善做成产业,有组织、有规划的“公益”。
组织可以让“做好事”的效率提升,规划可以让“做好事”变得可以持续。
效率和持续,就是那道做好事的门槛。
要把好事做成,需要的不仅是一颗善心,还要有一双巧手。
要“做成”,就要达成目的,因此需要拆分任务,以具体的策略,严肃的手段,长期坚持的执行。
讲白了,就是要用商业的思维进行运作,否则很难长期持续。
弱者自救,强者救人。
只有形成产业,做成事业的“公益”才能够进行社会层面的改变。
2
在我们朴素的善意里,做公益就是用爱发电,就是捐钱。
对,但不完全对。
用爱发电是好事儿。
但单纯用爱发电是不可持续的,毕竟爱会消失对不对。
不可持续和效率低下,是慈善最大的两个问题。
许多民间自发组织的慈善、公益组织,比如各类流浪动物保护组织、残疾人关爱组织,是不盈利的,大部分的资金都来自于社会各界人士的捐款。
不盈利给大众的观感当然是好的,是妥妥的理想主义。
但不盈利造成的问题,就是难以持续,毕竟捐款不是一种稳定收入。
而慈善组织都是由一个个普通人构成,没有收入就导致这些绝大多数的普通人都要自谋生计,无法在慈善上投入大量精力;这些个人的困难,对应到组织上就是缺乏人力。
同时由于缺乏盈利能力,许多事情便力所不及,只能出力出不起钱。
这是作为公益执行者一方的困局。
而面对被救助、帮扶的对象,用爱发电式的慈善也不是一种最好的方式。
因为大多数人群体性的困局是由系统性的。
比如许多偏远山村的收入问题,基本都是由于经济生态落后造成的。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条件不便利,导致地区经济落后,进而导致收入低、年轻人口外流、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教育落后等一系列问题。
捐一笔钱,能让偏远地区的小孩交一年学费,能让他吃一个月饱饭,能让他买得起课外书。
但依然改变不了他上学要走十几里山路,一年只能见父母两次,家里依然住着土房子的现实。
贫穷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种生存状态。
不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贫穷。
纵使你能把他的一生包圆了,但这样的人有无数个,你能救得了多少?
这已经不是单单靠捐钱能解决的问题了。
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救得了一个救不了一群。
慈善捐款,当然也有用,但更多的是针对一些突发性事件。
比如重病、自然灾害、大型意外,急需用钱,且救助对象数量不多的情况。
社会中常常有一些个人因为突发意外,比如癌症、车祸导致个人遭遇不幸,后经网络发酵,通过社会捐款获得救赎的事件,从而凸显出社会的善良与任性,但这种事件更多的是针对“个人”以及“突发事件”。
当事件的主体从“个人”变为“群体”的时候,慈善的力量往往会缩水。
要让群体发生改变,更应该依靠的是“产业”的力量。
产业化,是公益的出路。
3
公益如果产业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赚钱。
你没看错,是要赚钱。
但注意,这里说的赚钱,不是像欧美门阀、富豪那样直接把慈善做成一门用来避税赚钱的产业,而是以产业化、商业化的角度去做公益,通过赚钱让公益可持续发展,同时效果最大化。
总有人觉得谈钱太功利,但公益的本身需要功利。
你没钱,你怎么做好事儿?
公益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所有事情一旦认真去做,到具体执行,就会涉及到钱,钱从哪里来,钱要给谁用,钱要怎么用。
公益就是要赚钱,就是要让钱发挥作用,要把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就要把钱用在该用的地方。
就是要让那些吃不起饭的人吃得到饭,让那些上不起学的人上得了学,让那些生活困苦的人获得更好的生活。
商业、产业、功利、钱,都是用来达成目的的工具,是公益的重要一环,是通往更好生活的阶梯。
所有不以物质为目的的慈善,不过是何不食肉糜。
所有只谈爱不谈钱的慈善和所谓公益,不过是自我满足。
志愿者自己都吃不饱做什么公益?
去山区搞慈善,结果还要村民养你?这不开玩笑么。
还有人天天跑过去暑期支教,捐旧衣服旧课本,也是闹。
许多的山区人家不缺你一个老师,也不缺你那几件旧衣服旧课本,人家缺的是公路,是网络,是能赚钱的产业。
做爱心当然是好事儿,但更好的应该是解决人家的核心问题。
公益需要的是“实干”,而不是自我满足式的“爱”。
不赚钱的公益进行不下去,所有人都有爱但没有人去研究如何发电的世界是可怕的。
认真赚钱就是为了更好的公益,让公益可以持续。
赚钱是手段,公益是目的。
赚钱的作用,除了让公益可以持续以外,也在于让受助者成为公益产业的一环,让他们自己获得赚钱的能力。
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形成都是因为没钱,更准确的说是“缺乏赚钱的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说光给钱不够,而是要让他们赚钱。
把公益做成产业的目的也在于此。
单纯的捐钱是一次性的消耗,帮他们赚钱才是持续可发展的正道。
拿产业化来说,需要有供应链,供应链需要原材料供应,需要生产加工,需要销售,这其中从原材料,到生产,到加工再到销售,都是无数赚钱的机会。
看过《山海情》没有?光给鸡没用,老乡吃鸡猛的一匹。
但当你做起了劳动力交换,提供就业岗位,搭建出一个种植销售的产业链。
老乡们就会去打工,去种蘑菇,去做销售,去赚钱。
赚到的钱会增加当地的GDP,会促进当地的销售。
小孩读不起书?
开玩笑,工厂招工只招高中学历以上的。
吃扶贫动物?
开玩笑,能赚钱的活祖宗谁敢吃。
我国扶贫事业取得的成功便是这种产业模式的一次伟大验证。
扶贫,扶贫,把产业扶起来,才能脱贫。
救贫能救一时,救不了一世。
做产业当然比直接捐钱要难上许多,但要认真做一件事情,就必然要有清晰的目标,有实际可执行的方法,并做好最坏的打算。
不是让你不要做公益,而是让你更好的做公益。
4
在当下,如何把公益产业化?
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公益已经不再说一种绝对意义上的救助,而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帮扶,是给生活相对困难、遭遇苦难的人群一点帮扶,让他们生活更有希望。
继续给老乡几头牛、一群鸡的方式已经不是这个时代的必须。
现在这个时代更需要的是数字化,是让那些落后地区的普通人能够跟上时代,获得更好的生活。
如何做到?
数字化。
在公益产业中融入数字化技术,让公益不再只是数字,而是数字化的公益。
许多企业、组织在推行公益的时候,喜欢提数字,我捐了多少钱,给了多少人,捐款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这当然是一件好事。
但在当下,数字不应只是结果,而应该是过程中的工具。
是你利用如何改变了产业,对当中的人起到什么作用,做出了多少改变,多少人在这项公益中获得了改善生活的机会。
自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起飞以来,数字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有了新的玩法,世界有了更多的改变,公益也是如此。
以前的公益,是种树,是养鱼,是卖鸡。
而现在,则是游戏、电商,是小程序。
像我先前提到的,公益要让产业自身先赚到钱,在互联网中这种模式变得越发简单。
比如Thoughtworks与科大讯飞合作开发了一个叫做心声的APP,通过语音算法识别,做文字和语音之间的流畅转化,解决普通用户与聋哑用户相互之间“听不到,说不出”的痛点问题,让聋哑群体能够借助手机跟朋友交流,用手机来代替自己发声,给他们的世界多一丝温暖。
通过公益产业服务了特定群体,完成公益目的,同时养活了开发团队,提供了就业,让这个产业可以持续运转下去,开发更多的公益产品服务更多不同的群体。
而且互联网解决的不止是聋哑人的日常交流,也有精神需求。
同样是针对残障人群,腾讯旗下的天美工作室则对应的推出了《见》和《长空暗影》两款针对盲人群体的手机游戏。
一方面让盲人群体也能享受游戏的乐趣,另一方面让普通人通过游戏了解盲人群体的生活现状,反思社会中对盲人等特殊人群的忽视。
这同样是赚钱,是商业,是产业,但更是公益,是把公益产业化,让产业中的人赚到钱,让公益得以持续。
那么如何让公益的受益对象赚到钱呢?
同样离不开数字化。
就拿现在来说,农村的生活与城市的生活正在越来越接近。
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支付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快速增长,从而推动了电商产业在农村的发展,为大量农村人口带来自行经营获利的机会。
同时,快手、微视等多家短视频、内容电商平台也启动了各自的助农扶贫专项活动,以内容和平台电商的模式,聚合农村地区的优质产品和内容链接更大的消费市场,帮助农村产业打开销路。
农村里的当地人不再需要拖着大框小框的行李,搭车跑几十里路到县城里的市场去叫卖农产品,而是直接在内容平台和电商平台上传内容,附上店铺链接,手机后台查看订单,村口快递小哥上门收走。
类似的公益产业还有各类自发形成的内容产业,比如B站以华农兄弟为代表的三农类视频,快手老铁的各种乡村生活日记的,腾讯新闻推出“出村记”等,都在以镜头和图文内容为乡村地区的风土人情打造“网红”人设,为其带来流量,将互联网流量换成旅游、销售等现金流量。
农民们能做电商的做电商,能做内容的做内容,能做服务业的做服务业,一切都通过互联网、数字化链接在一起,让这些被困在世界的角落的人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对接更广阔的市场,获得更好的生活。
数字化和公益的结合带来的不仅是公益产业效率的提升,也是“慈善”的提升。
2017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冷静器”功能。
用户在进行捐赠前,平台会自动弹出一个“透明度提示”(冷静器)的消息框,点击确认知情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捐助。
信息框中包含此公益项目的立项时间、执行效果、财务披露、项目进展等方面的信息,确保捐款人对此有足够了解后,再进行捐款的决定。
这一方面时为了保障捐款人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因冲动捐款导致大量款项集中在一个公益项目中,导致有的项目筹不到钱,有的项目钱多到没地方用,形成资源错配。
理性做慈善,让财富被最大程度的利用,这才是慈善和公益原本应该达到的目的。
而这些都通过产业化,通过数字化得以实现。
技术的本质,应该是帮助弱势群体变得更好。
而不是镰刀。
5
有趣的是,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些公益产业,大量集中在了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大企业中。
是大企业更有善心吗?
并不是,是因为只有大企业才能做。
数字化的公益产业,本质上还是一门产业。
既然是做产业,就需要启动资金、技术人才、商业资源,而这些都需要资金支持,需要商业沉淀。
比如说区块链技术,现在被腾讯用来做公益项目中的溯源系统,小公司能做吗?
分分钟钱包都给你烧穿了。
把公益当作产业来做,一方面能够实现效果的最大化,但另一方面,也对执行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不是说一定要腾讯这样的公司来做,而是只有腾讯这样的公司才能做。
事情落到了你头上,你就要做,这是责任,也是担当。
6
数字化和产业化,让公益的效率和效果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技术仿佛在改变世界。
但回想一下,同样的区块链技术,那边有人拿来做数字货币炒股,当做金融玩具来肆意把玩疯狂敛财,这边有人拿来当公益工具做技术溯源服务社会。
技术的本质是工具,工具不会改变世界,改变世界的是使用工具的人。
是人选择了钱用来做慈善做公益,是人选择了把技术用来服务大众,也是人选择了投入时间精力去做那些对自己而言毫无收益的“公益”。
我们可以选择把科技做成玩物,也可以选择用科技改变世界。
我们可以选择用公益进行敛财,也可以选择用产业造福公益。
科技可以是向善的,产业可以是公益的。
问题从来不在于外力。
在于人心。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