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电动发布“十亿公里”骑行数据,背后有何玄机?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18-04-17

2016年10月份,小牛电动宣布累计骑行里程一亿公里,相当于减少了7000辆汽车一年的尾气排放。彼时业内对电动车的认知仍停留在销量数字上,“智能出行”的时髦概念也才刚刚开始流行。

就在不久前,微博上出现了小牛电动用户骑行总里程破10亿公里的消息,并掀起了“大话十亿”的热门话题,引发不少品牌互动,“10亿”成为又一个网络热词。有所不同的是,两年前传统两轮电动车的固定思维模式仍是主流,如今小牛电动已然用智能出行的理念改写了行业的既有认知。

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何玄机?


骑行数据背后的三大可能

在小牛电动出现之前,两轮电动车扮演的角色是纯粹的交通工具,但行驶数据的记录和应用,在工具的属性外还多了几分智能化的味道。正如阿里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的观点,“互联网是汽车智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数据会成为第二个引擎”。放到两轮电动车上,王坚博士的观点依然适用,至少小牛电动带来了三大可能:

1、更安全的交通。

几乎所有和出行相关的企业,都在谈论未来交通的形态,掌握地图数据的BAT们,网约车领域的滴滴,满足最后一公里出行的摩拜、ofo等无不是如此,其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数据驱动下的智能交通。

互联网企业和主机厂商正在着手解决私家车的道路数据,网约车等解决了公共交通的数据难题,共享单车的出现以及小牛电动等对骑行数据的记录,无疑解决了数据上的最后一块短板。事实上,两轮电动车的不文明骑行一直是交通的一大“毒瘤”,逆行、不佩戴头盔、闯红绿灯、走机动车道等乱象随处可见,小牛电动的骑行数据或可以对有关部门的交通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诸如杭州等已经开始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智能城市交通实验,统筹道路行驶数据、道路监控、红绿灯数据等,用数据帮助城市来思考和决策,计算出实时的交通优化方案,尽可能的降低交通拥堵和事故率。

2、更智能的产品。

任何产品的迭代和进化,都是建立在用户痛点之上的,对于竞争激烈的电动车行业,10亿公里不失为一笔巨大财富。

小牛电动通过自主研发的 “niu ECU”智能中控系统,可以收集包括车况、电池充放电、每日行驶数据等信息,同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建模运算,可以针对性地对用户痛点进行升级。比如当车辆在自检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可以在小牛电动APP端对用户进行提示,查看离用户最近的服务网点。再比如根据电池的充放电数据,智能系统可以自动预估续航里程。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市场上有些“伪智能”产品,虽然也能利用APP显示车辆的定位、行驶轨迹等基础信息,但因为缺少足够多的数据样本,产品体验始终浮于表面。举个例子来说,一些品牌也加入了GPS功能,却无法准确识别数据盲区,不能进行车辆自建,价值仅在于营销层面,而非是对产品进化的驱动。

小牛电动的10亿公里,能从一个侧面体现出科技和数据的价值。可以肯定的是,对行驶数据的采集、挖掘、应用,将是未来电动车智能化之路的分水岭。

3、更人性化的服务。

数据的价值最终将体现在服务上,从产品层面来看是更多功能性服务的加入,从生活的角度则是衣食住行场景的无缝连接。

在产品层面,小牛电动的优势不乏其力,集成了“车况检测、位置记录、报警提示、综合信息显示”等个性化功能,开辟了电动车智能化的新思路。特别是在一些细节层面,电动车用户最大的痛点就是车辆、电池“被盗”,小牛APP可以实现在车辆发生异动的情况下提示车主,甚至是在车辆无电池的情况下实现车辆定位,这对很多消费者来说,打消了购买电动车最大的顾虑。

但大数据除了对电动车性能优化的指导,实际上还打破了场景上的边界。可以设想,小牛电动未来可以通过用户在同城的大量骑行数据,和本地的衣、食、住等商家形成生活联合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当用户到达目的地时,可以在手机上推送用户感兴趣的美食、休闲娱乐等服务,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里程数据兑换周边商圈福利。不仅连接了用户的生活半径,也有利于用户出行和其他生活场景的良性循环。

随着IoT和5G时代的到来,封闭的产品和商业模式将逐渐被时代所淘汰,而数据恰恰是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就这个角度来看,小牛电动对未来的预判已然走在了行业最前沿,10亿公里数据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数据积累的的价值将逐渐凸显。

重构出行市场的关键砝码

数据化驱动的小牛电动,被“忽略”的另一个使命就是绿色出行,在绿色环保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下,新能源已然成为重构出行市场的关键砝码。

原因在于,石油是海洋国家的能源,而电力是大陆国家的能源,特别是在几次石油危机之后,能源供给逻辑的概念日渐明显。以国内市场为例,2016年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3325万吨,正常的消耗量只能维持34天。此外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消耗石油5.4亿吨,进口比例高达63%,其中56%的燃油由交通运输行业消耗。

顶层建筑上早已做出了“倾斜”。国内推行了“双积分”政策,规定车企要生产目标数量的燃油车,必须生产一定比例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态度已经十分明显,从原先鼓励性质的生产和购买,转向强制性和指标性,无疑在加速电动车的产业化。

与此同时,不少欧洲国家也已启动了燃油车退市的时间表,挪威、荷兰等已经将时间设置在2025年,德国、英国、法国等燃油车的诞生地,相继宣布在2040年及之前仅售燃油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趋势的演变与能源供给关系的变化有关。

这种变化在出行市场正在泛起涟漪。马化腾、刘强东、雷军等一众互联网大佬投资的蔚来汽车,属于阿里系的小鹏汽车,以及威马、奇点,甚至是乐视汽车和游侠汽车,互联网造车势力如火如荼,清一色的新能源汽车。北汽、比亚迪、吉利、长安等国内车企也开始朝新能源汽车转型,并视之为中国车企弯道超车的窗口期。

小牛电动便是电动两轮车领域的最佳代表,10亿公里的骑行数据和50万的用户,让小牛电动成为电动两轮车的典型甚至唯一标杆。大环境的变化,对小牛电动来说何尝不是一个新机会?政策上的利好,技术上的优势,小牛电动更大的市场前景似乎是意料之中的。更重要的是,在小牛电动的用户群中,平均年龄30岁,近8成生活在一二三线城市,是新消费、社群和流行文化的直接受众,也是绿色出行理念最忠实的粉丝。

结语

一面是庞大的骑行数据,一面是绿色出行的窗口,小牛电动正在迎来新的十字路口。值得注意的是,一直在低调中稳定前行的小牛,在这个时间点公布10亿公里的骑行数据,或许有阶段性总结的用意,另一个可能就是对出行市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许,小牛电动不久就会有新的市场动作。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