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生态大会,看华为智能云网的点、线与面
文 | 曾响铃
来源 | 科技向令说(xiangling0815)
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生态的价值越发凸显,只有生态化的力量才能推动政企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个共识。
也因此,刚刚举办的华为中国生态大会2021才会引发广泛关注,特殊时代背景下业界对于这个快速发展的生态有了更多期许。
而在政企转型升级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无法绕开“上云”这一重要过程,它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据IDC统计,到2021年底,将有80%企业加速上云节奏。
本次生态大会智能云网峰会上,来自华为、合作伙伴、客户等各界人士就如何更好地推动“上云”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华为以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方式推进政企上云的体系化做法变得更加清晰。
点状突围,为“上云”夯实创新的底层
无论一个生态制定什么样的总体战略或是发展策略,进行什么样的创新,最终都需要来自最末端的支撑来让构想落地,这相当于扎实的地基。
华为在技术、能力、伙伴三个各有侧重的“点”上,不断夯实着创新的底层,让智能云网始终拥有内生的能量,能够适用不同的客户上云需要。
1、技术基点,让“上云”始终适应更前沿的需求
一个个具体技术的创新突破,支撑着“上云”始终可以适应最前沿、最复杂的需要。
这方面,工业互联网可能最为典型。
目前全国600多家平台(其中有影响力的大概70多家),能够得到充分利用的并不多,究其原因,数据通信网络能力跟不上,终端和平台的数据交互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谁能够在“连接”这个点上有所作为,谁就占据了工业互联网的主动权。在深厚沉淀的技术基础之上,华为智能云网打造了包括工业设备联网、网络接入无线化、工厂内网IP化、工厂外网智能化在内的解决方案体系,帮助工业企业更好地拥抱物联网时代。
在与北京亚控的合作中,双方联合开发的“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方案”,能够帮助工厂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和生产管理,这其中,除了具备优秀边缘计算能力的华为AR502H,支持5G上行等通信连接技术十分关键,这些都帮助了亚控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经验和能力得到有效释放。
类似的点状技术创新还有更多,与生态伙伴一起,华为智能云网正是通过这些技术得以有效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2、能力单元,让解决方案拥有共性标准
除了一个个技术“点”,支撑华为智能云网坚实发展的,还有一个个能力“点”,即华为为了推进更好的“上云”解决方案实现,逐步发展和构建起来的标准化能力,它们框定了解决方案的共性标准,成为解决方案的底色。
华为曾经对其智能云网进行过一个特征描述——具备任意云、确定性、超自动化、泛在安全的智能云网,这些特征,在本质上就是智能云网解决方案的共有底层能力单元。
让企业根据需要选择灵活的连接方式,让企业拥有核心生产系统上云的确定性体验,让运维、运营化繁就简、减轻人工操作难度,让安全走向端、管、云、用的立体化层面而无处不在……有了这些能力,任何的解决方案都能确保其“品质”。
可以料想的是,华为正在逐步为智能云网构建更多这样的能力单元,在合作伙伴的协同下,让解决方案越来越丰富和深入。
3、伙伴协同,让每次落地都拥有生态的力量
技术、能力点之外,一个个合作伙伴是华为能够更好地帮助政企“上云”的重要生态保证。
政务云网、金融云网、制造云网、城市云网、医疗云网、公路云网……在不同领域,每一个合作伙伴,都在让华为智能云网推出更加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特定的政企客户解决更棘手的难题。
如果说技术与能力很多时候是来自华为内部的力量,那么每一个新的优质合作伙伴加入,政企生态的不断扩大,都是来自外部协同上的“点状突围”。尽管在华为政企生态中已经拥有35000家合作伙伴,但从“点”的角度看,这仍然不够,大量细分领域的需求还需要与更专业的伙伴共谋共举。
所以,我们看到华为政企生态阵营还在不断扩大,什么时候停止,大概要等到每一个政企细分的需求点都能够找到拥有对应能力的合作伙伴为止,从而实现政企生态与政企数字化需求的完整契合。
线性推进,盯住各个赛道持续深耕
从“点”的视角往上,是华为的线性推进,反映到智能云网这里,即在垂直领域进行深耕,通过技术、能力和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完成垂直领域的所有“上云”任务,既实现某个领域内不同政企组织的覆盖,也实现对领域内不同需求的覆盖。
这种针对每一条线全部“整理清楚”的做法,事实上也表达了华为政企生态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深入的。
1、不同情境下完成共同的“上云”目标
华为曾经与合作伙伴国泰新点联合创新了基于智能云网的智慧政务网络解决方案,在苏州张家港实现了包括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治理一网统管、科学决策一屏总览等在内的政府数字化转型,以城市智能体建设推动张家港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全国标杆。
这次合作的背景,是华为将政务的ICT基础设施架构进行了“版本升级”,即从集约化1.0阶段升级到了集约化2.0阶段——前者,主要指以建立政务大数据、政务云、政务一体化服务平台为主的做法,偏“传统”;后者,则要求政务平台要向智能化多业务平台变化,并结合城市大脑、数字平台进行城市治理,是一个进阶模式,其最终形态即华为所提倡的“城市智能体”。
目前,通过与合作伙伴的通力协作,华为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体系已经在全国多地实现落地,加上华为政企整体上“向下”的发展策略(即走向区县),将逐步实现对下沉地区的覆盖。
可以发现,“城市智能体”已经在深圳、成都、福州、南昌、长春等多个城市建设,显示这一智慧城市的进阶形态开始了广泛渗透,而另一方面,那些刚刚进入的下沉区县的智慧城市建设可能还处在更基础的阶段。
在数字政府这个领域,华为智能云网在为不同城市提供不同层次的解决方案,既有垂直场景的共性,也充分体现个性化要求,最终在不同情境下帮助城市完成共同的“上云”目标。
显然,跳出数字政府这个垂直领域,在所有垂直“线”条中,华为的这套做法是类似的。
2、复杂需求下“打穿”全部数字化愿望
在“懂行”旗帜下,华为政企生态在垂直领域从来不会是浅尝辄止,持续深入、树立生态的专业形象已经成为其生态的应有之义。
体现在“上云”这里,是在垂直领域以专业姿态满足从上到下的全部数字化需求,建立单一场景“线”上的立体化能力体系。
从案例来看可能更好理解。
华为与东软汉枫联合打造了基于“智能云网”的临床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这套方案能够实现临床设备无线化、智能化,解决临床数据依靠手工采集监测及临床科研数据缺乏等问题,使临床医疗也能走向智能化的快车道。
而其背景,是医疗领域的临床医疗数字化转型面临很多困难,包括设备多而接口非标准、数据孤岛、数据采集困难等,“上云”基础薄弱。为此,华为联合合作伙伴进行了3大融合动作,即在终端连接方面实现品质化无线网络下的物联融合,在带宽资源方面实现成本节约、管理便捷的网络融合,以及在医院十分重视的安全方面做到云端与本地的一体安全。
医疗一向是十分专业的领域,华为的做法实现了多层次需求的全面覆盖。类似的场景还有公路云网,华为与深圳亿维合作创新的公路不停车治超2.0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物联终端管理瓶颈的突破,做到了全网智能运维,将执法需求、测量数据、集成交付各方面的需求全面满足,打造了科技治超“一张网”、智慧治超“一盘棋”。
全面打穿垂直领域所有的数字化要求,“线”性发展让华为政企生态的专业形象越来越明确,市场落地稳步推进。
全面谋局,推动“上云”数字化整体前行
点、线之后,华为以生态化的力量推进“上云”的全局也清晰起来,这又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1、扫清死角,坐实算力与AI的全局普惠
正是因为与合作伙伴攻克一个个案例,最终实现一个个垂直领域的深耕,在发展全局上,华为推动“上云”这件事,已经面向政企全局、逐步扫清“死角”。
按华为数据通信产品线总裁胡克文在智能云网峰会上的说法,是联合客户和合作伙伴,最终“智能云网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图:各垂直领域典型落地案例)
事实上,云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实现算力和AI等技术的普惠化,让它们可以作为全社会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而存在。华为智能云网推动政府、医疗、交通、制造等行业更好地上云,并逐步在“面”上进行更多垂直产业的拓展,这意味着,“上云”生来就附带的“普惠”初心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华为政企生态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面”这个层面实现着统一。
2、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三位一体,让“上云”成体系实现
市场覆盖维度之外,另一个“面”上的发展表现,是华为智能云网一直在坚持的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三位一体,它让“上云”在面向客户时,始终有全面的、体系化的过程,实现“上云”的数字化闭环。
这种三位一体,在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表现。
例如,在金融云网实践中,华为与华讯网络在“云网融合”理念下打造了联合解决方案,落地场景化运维管理软件交付,为金融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它的背景,是华为金融云网方案所具备的新架构、新网络、新运维三大特点以及零信任安全体系,它们分别解决了灵活网络连接、可靠数据中心传输、智能化运维等“上云”过程中会涉及到的内容,还根据金融需求提供了最严苛的安全管理标准。
这说明,华为智能云网让“上云”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字化有关的需求都一次“包圆了”,剩下的只有继续迭代优化。更简单、更安全、更智能的数据上云通路,在华为政企生态帮助下,政企上云几乎不用反复折腾,这就是“面”的价值体现。
总而言之,“上云”对大多数政企组织而言都成为一种数字化转型的必要,这个过程中面临形形色色的挑战,未必会一帆风顺,而通过点、线与面的层层推进,华为已经勾勒出一幅“上云”的数字化未来图景,在华为政企生态的努力下,基于智能云网,政企“上云”之路无疑会走得更为顺畅。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此内容为【科技向令说】原创,未经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完】
曾响铃
1钛媒体、品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多家创投、科技网站年度十大作者;
2虎啸奖评委;
3作家:【移动互联网+ 新常态下的商业机会】等畅销书作者;
4《中国经营报》《商界》《商界评论》《销售与市场》等近十家报刊、杂志特约评论员;
5钛媒体、36kr、虎嗅、界面、澎湃新闻等近80家专栏作者;
6“脑艺人”(脑力手艺人)概念提出者,现演变为“自媒体”,成为一个行业;
7腾讯全媒派荣誉导师、多家科技智能公司传播顾问。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