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杂牌,都叫新消费 | 7000字讲透啥是新消费?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5-25


毋庸置疑,2021年的中国商业,是属于新消费的一年。


在中国,但凡一个领域火热起来,一定会出现四个阶段的演变。


一、真正好的团队会从不被关注到被赏识,直到获得很多资源,并做出很多有价值的创新。


二、投机倒把的发现有利可图,大举进入浑水摸鱼。泡沫逐步形成,更多人涌进来,哪怕过去根本不懂新消费的,也说专注新消费100年。泡沫持续放大,所有人说这个东西牛逼。


三、由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存在,泡沫刺穿,杂牌洗出去了,只想做短线的,自动撤出。


四、行业回报均值回归。大资源向真正留存的优秀项目靠拢。


总体来说,我们现在处于新消费的第二阶段。就是泡沫的放大期。

 

过去,大家思路都很清晰,什么是杂牌,什么是品牌,其实哪怕你说不清楚,但你的钱会准确投票。


但今天,杂牌搞个马卡龙色包装,甚至找个山寨的Supreme合作,号称签约一个可能是前十任的爱马仕的设计总监,没有长期品牌理念与坚持,没有自己的产品哲学和主张,甚至没有有敬畏心的团队,就叫自己新消费了。


由于泡沫高涨,也有半路出家的投资人,因为FOMO心态即(Fear Of Missing Out 害怕错过),而不断进入接盘。


但,市场终究有客观规律,会回归正常。

 


我最近又走访了很多家消费品企业。我发现无论是做酒,做洗发水,做面条,做牙膏,其实冥冥之中,都有一些相通的地方。而他们的相通是一种内核的相通,而非面上的相通。其中,有一家恰好集中体现了所有点。这使最近感到没有新鲜刺激的我,觉得非常渴望深入探寻一下。并和大家分享。


他,是谁?


他,叫【理然】。


理然】这个品牌诞生迄今,短短两年,中间还隔着疫情。定位男士专用综合个人护理品牌,产品线覆盖护肤、理容、洗护、香氛、彩妆等类目。


2020年,品牌上线第一年全渠道GMV近2亿元。数个单品,一经推出就达到了月销千万级。而今年截止到五月的GMV,已经超过去年。



很多朋友看到这里。心中肯定蹦出了几个字“男人消费不如狗”。


我为什么要关注这个“小赛道”的企业呢?


毕竟我还写过广为流传的超级品类系列。比如《只有超级品类,背后才有超级企业》以及各种《XX的万亿生意》


我变了。呵,男人。


如果我能把Hard 模式下,人家是怎么做大的核心写清楚。我想肯定比写Easy 模式有价值。其次,请看下去。

 


我们先正面看下这个赛道的真实现状。


了解我的朋友可能知道,十年前我在一个当时中国本土最大的上市日化企业。不能说当时企业没有好的资源,没有好的人,虽然年年说【男士】雄起,但年年没有真正雄起来。


其实,这里面有一些深层次的原因。


在过去,男士基本是女性品牌的衍生产品线 (XX For MEN)比如你很精致,消费层次很高,那你就去买对应的高端的女士品牌SKII FOR MEN,DIOR FOR MEN 。差一点的就去买欧莱雅男士等等。


只有少数几个专攻男士的品牌,但他们往往又是大型品牌集团的,占公司的体量往往在几个点以内。很多年来,每一年都说男士增长很快,但base又不够大。而又因为此,他们很难获得集团真正的重视。独立的男士护理品牌总体很少。

 

而从消费者侧来看,【直男不护理】【直男最多用用洗面奶】【买了套装也很难坚持用下去】【男人在家用的沐浴露是他老婆买的】【男人不关心品牌】【男人在家庭中的消费排在狗后面】。

 

以上,使得这个行当的天花板,很低。


但是这些过往的事实,等于未来的趋势吗?

 

男士在行业内大家都确信是一个今天没有,明天不知道有没有,但后天肯定有的事情。所以核心是时间点,而我认为已经到了这个时间点。

 

因为男士护理不仅仅只是护肤,实际上在护肤、洗护、造型理容的大牌都活得挺滋润,市场份额近乎垄断,清扬占男士洗护接近70%的市场份额,中国年GMV超50亿。其他男士专研的类目品牌也是类似竞争情况,而这些霸主品牌,已经很多年没有进行产品创新和品牌迭代了。国外已经有非常多男士的DTC品牌开始成长起来了,如harry’s已经17亿美金估值。


而我们看到天猫护肤的大盘,男士自主购买的占比近几年一直在增长,目前已经接近四分之一的比例了。洗护大盘35%+男性、头发造型40%+男性。


第二点是过去是单一品类单一品牌,已经都在个别维度验证男士的从零到一,接下来品类是应该进一步演化到全品类的大人群渗透,因为对于男士来说,一个部位的需求是不完整的,有意识的人就会慢慢进阶到其他品类,所以对于男士来说,个人护理才是完整需求。因此,这个事情是需要一个基于男士护理这个完整需求的超级品牌。理然,正是在做一个全品类的男士个人护理品牌。


理然在做的男士赛道,这跟所在的美妆个护的行业共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非共识】。



为何要做非共识?

 

手机上不需要很多按键,十五年前他还不是共识。


直播不low,且可以卖掉很多东西,他在几年前还不是共识。


汉字印在胸前可以很潮,他在五年前也不共识。

 

我们先来看灵魂三问:


提问:创新的本质是什么?

回答:是非共识。


提问:那微创新是创新吗?

回答:微创新的本质是共识之后的改良,所以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提问:为什么在中国商界,真正的创新不那么被看中呢?

回答:因为中国巨大的市场,以及过去的发展阶段较为初期,使得复制圈地是最佳短期竞争策略,久而久之变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虽然明面上,大家都说要创新,但心底想的往往是如何先一个点子收割一把,抄袭一把,赚到钱再说。过去,你做共识的生意,总是能收获确定的,并且也很丰厚的回报,那为什么要做非共识呢?


但今天,这一切都开始逐渐在改变了。


非共识的胜利,正在各个领域开始出现。


一方面在商业竞争中,当B端对一个生意的共识高度形成,就会引发指数级的竞争加剧。因为大家都觉得赚钱,所以最后就没有几个人能赚到钱。而C端形成了某种共识之后,大家就会觉得那些不好的设计虽然不好,但是他一直是这样,细微的调整本质上也没有改变什么,于是整个行业就开始内卷了。


时至今日,当绝大多数显而易见消费需求都可以被轻松且廉价得满足时,所有的商业创新,都将指向:非共识。

 

所以,这便是真正新消费的第一点,他往往从非共识而来。


理然是怎么做的【非共识】呢?



发现目标人群核心且未被解决的痛点。


一般讲某个企业,套路就是先上来说,品牌定位多牛逼,蓝海多大,创始人和团队多牛逼,然后某几个战术和战略多牛逼,最后上一下情绪价值,说一下伟大的理想。但我想这么分析,没有什么用。


为什么?


因为MBA往往擅长倒推。但事实上,真正的创业是没有倒推的机会的。它考验的是创始人摸着石头过河的能力。


故而,他必须要找到自己的核心抓手,那就是你到底提供的是什么抓住C端痛点的产品。


如同0糖气泡水之于元气森林。今天你可以说这东西为什么能成的12345。但这没有用。在他真正到达爆发临界点前的那一刻,商学院的12345都不成立。

 

我们先来看几个【理然】超级单品背后的底层逻辑与解决的核心痛点。


提问:男人的彩妆是什么?

回答:头发的造型产品:定型喷雾、发泥发蜡等。


如同直男判断女生化没化妆的几乎唯一标准是:涂没涂口红。男生自己认为自己有没有收拾过自己,就是看有没有打理过自己的头发(哪怕他日渐稀疏)。


每次造完型后,都感觉更自信了,顶着塌塌的头出门,说话都没有底气。同时也会被别人认为邋遢,或者是并不重视这次会晤。



提问:男人喷香水的目的是什么?

回答:各有差异。在一线城市,男士喷香水大概率上的首要需求是,如同所有免税店里的奢侈品一样强调的是:自我彰显,自我取悦,吸引异性。


但是在东三省,首要目的是因为吃了很多小烧烤重口味的东西,需要除异味。


在低线城市和县城呢。由于男性未必天天换衣服,除异味是有香味的前一步。


故而,先去掉身上衣物的异味,再留男士喜欢的香味【衣物淡香水】是【香水Parfum】的母集。



我在很多次行业峰会上提出过一个观点:不是因为新人群,所以新消费。不是因为有更多的人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他就会自然而然给不值得多花钱的东西多花钱。也不会去给不需要的东西花钱。


新消费的本质是对用户的尊重,洞察与满足。


而红利到底是什么?是一旦你真的满足了,大家会成为你的自来水,因为这一代消费者支持知识产权,他们喜欢分享,愿意支付溢价。而渠道又变得多元化,不再控制在某几个人手上,于是好的东西会自己扩散。


红利还有一个,那就是结合当代的新变化和意识趋势,是可以洞察到了以前可能不成立,现在很合理的潜在需求。

 

正如乔布斯在一次演讲中提到:“从提供给用户什么样不可思议的好处,以及从哪获得客户开始着手,而不是和工程师坐下来讨论搞定什么牛逼的技术,才是做产品该有的理念。”


故而,新消费的逻辑是产品先行。找到“王炸”,找到用户复购的点,找到自来水。是最为核心的一步。

 


找出需求后的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与理解。


以上,是一切吗?


显然不是。


因为,能想明白这些,依然不构成真正的护城河。因为别人可以快速找代工厂抄袭复制,降价。而真正的护城河是发现需求后的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与理解。以及构筑起群体的品牌心智。


我们先看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与理解。


05中,我们说到了男人的彩妆是头发造型产品。当这句话被有心人听到的时候,其实他可以立刻就到珠三角找到不少于100家的代工厂,OEM,ODM出产品就可以贴牌卖了。


对这个痛点的理解是第一层,但还不足够。还需要第二层。


过去大家关注的都是造型的结果,而没有人关注造型的过程—造型好不好手法,造型产品其实只决定了很小一部分。而造型造的好不好,洗没洗头又是关键。


但是有多少男人早上起床能先洗头吹头再造型呢?多睡20分钟,比什么都重要。所以理然的这个产品组合的核心场景是,解决男生忙/懒,着急出门,没办法洗头但又无法接受头发乱糟糟问题。


先用白瓶的蓬松喷雾,一喷就可以吸附油脂,解决早起油塌头,再用理然黑瓶造型喷雾,它喷到头上是有一定湿度的,就可以直接上手捏造型了,手残党友好,并且捏完造型就干了,持久定型一天。早上起床,一分钟就可以快速造型出门。


所以理然整体产品的逻辑都是,关注类似这种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觉得不合理,或者是过去没有被关注到的问题。因此这个产品一推广就爆了,目前是天猫造型产品TOP1。

 


所以当问题升华之后,产品的本质不应该是一个发蜡。而是如上的两步。第一步:去油蓬松,第二步才是强悍定型。



做到以上,恭喜你,你是一个很牛的游击队统领了,或者是山大王了。座山雕级别的。


因为另一侧是只有志在天下的团队关注的事情。那就是真正关注和构筑品牌心智。

 

在我见过的无数企业主中,做To C行业的人分成了明显两个流派。一类是渠道为王,终端为王的。他们发迹于品牌意识薄弱的年代,占领渠道即占领一切。总体来说,他们逐步也在提升品牌,但这不是他们的核心基因,不够那么擅长,且过去的先发优势尚存,所以没有到拼命的时候。


另一类是品牌为王,很不幸,他们中有非常多的人,一直没有做大。因为中国市场是极度血腥的。如果你只是有一个品牌的信念,而没有很多拼刺刀的能力,其实你挺不到你核心能力派上用处的那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大企业的品牌高管,自己创业搞不定的原因。


如果两者都强,基本都是王者了。比如农夫山泉。


很多老板,其实在心底是不想做品牌。别看他嘴上叫得欢。其实就是想搞钱。这件事情,咱也不用抬杠,我见过的样本数太多了。


但要成为王者是要有牺牲的。做大哥,总是要有付出的。做品牌就是要克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克制的过程就是克制短期收益最大化的过程。


比如,拍个企业形象片,这种事情到底有没有价值?你说有,但他往往不能够短期带来比促销更高的收益。


举个例子,我今天在机场吃米粉。一碗米粉里有八块肉,把我感动坏了。这个店不用多想,一定是连锁大牌。因为他在机场开店,是为了提升形象,提升可见度等等的原因。


但是个体户在机场开店,最好不放肉。因为他们在机场开店就是为了赚钱,他们也不是连锁,也不想做品牌。


所以,是不是在内心深处想做品牌,比你懂不懂品牌的路数更重要。

 

当我们谈及心智的时候,其实今天行业里是有争议的。主要争议点是:今天的品牌过多,信息过载,平台算法控制了你的屏幕界面那到底是否能够构筑心智?


确实女性各种快速消费品品牌如烟花般一闪而过。


这里我们要分析一下男人的逻辑,在线下购物场景中:女生喜欢逛街,哪怕她一开始只想买一把梳子。所以女生是逛了几个小时,最后拎着大兜小兜的东西回家,就是没梳子。男人是想好要买什么东西或被因为广告而被教育刺激到了,什么牌子直接冲到店里去购买,结束回家。


在线上购物场景,男人会直接打开购物APP 搜索要的品牌,或者搜索,功能/品类 选择下价格带,差不多比一比买完结束。而女生还是喜欢反复来回的刷。

 

故而,男性品牌的本质是什么?


“对他们来说,你能满足我需求,在我彻底跳出这个消费段之间的那个时间段,基本不会换”。这就是男人的品牌忠诚度极高的原因。


比如男装,除了占人口极少数的潮男,大多数人甚至希望在一个门店里把从底裤到领带的一切都买好。这也是为什么男人的衣柜,是一句极好的广告的原因。


我们发现【理然】的品类连带销售比例高达:80%+。这是一个多么梦寐以求的数字。

 

而男性的心智占领一侧是满足需求,以及适当引领需求。一侧是引领精神,精神区隔。

 

我们可以看到所有头部的男性运动品牌。一手强调:运动科技。另一手强调:精神内核。无论是“Just Do it”还是“一切皆有可能”。

 

理然目前的英文名字是「make essense」,后面品牌会更改为「make sense」,正是想表达「男士护理,理所当然」的品牌观点。


男士通过make sense的个人护理,使得形象更得体,这是一件理所当然会发生的事情。


其实,其中的寓意是:希望摒弃大家传统的认知,男士个护不仅仅是让你变帅变有型,更招女生喜欢。还可以是简单直接告诉你,男士护理这件事情,是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引领。


所以新消费的第四点极为重要:就是你得对品牌有笃信与坚持。你的第一目的不是赚钱。



“你怎么这么爱漂亮。”这句话不止是理然最新广告片中的台词。



其实是【理然】创始人黄伟强的妈妈从小一直这么说他的。(我妈也这么说我)


这不是什么孤例。在性别意识很明晰之前,男孩子也会偷妈妈的口红。我相信正在读这篇文章中的人里,有大量的这样的人。

 

我第一次见伟强,是在约了N次见面之后都没见上的一个清晨在上海新天地一家酒店的大堂。大堂吧还没有什么人。他没有说什么豪情壮志,我们就产品/品类/行业进行了一些探讨。


后来,我们约在了他的公司聊。他们的办公室在一个共享办公,人数从去年此时的30人已经扩大到了150人。


公司的墙上有一个乐高墙,每一个员工都有一个贴着自己名字的定制小人。他说这是公司两周年的时候,跟团队一起做的这个墙,每一个乐高都是大家一点一滴拼起来的,因为【理然有你】。



他说HR给他找了一个新的办公室,稍微贵一点,但他觉得没什么必要。我问他为什么?他跟我说,因为现在还是一个很早期的阶段,永远Day One 是他的信条。


他说了他怎么理解的产品设计包装,为什么日本商品都贴满了stickers,为什么这样排版,为什么使用无衬线字体等等。说了下一步的产品规划是什么。说了设计的理念。没有太多的情绪渲染,也不拔高什么,就是很务实,很专业。

 

最后他说:感谢你的时间。而这句话过去往往是我对无数的创始人说的。只有有同理心的人才是好的品牌人。有足够的社会愿景,受过正规军体系化培养,同时又有着极高的敏锐度,更是好的创始人。

 

我冥冥中,感受到了这一代新消费人的一些不一样。


他们创业之初,希望解决的是一些具体的问题。


他们往往都受过好的教育,经历过成长与锤炼。但他们亦发现他们想实现的不只是可预期的东西。


他们都成长于这个国家蒸腾之上的年代,他们心中永远相信少年中国。永远有一个少年梦。


所以,他们会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创造出他们心中的宇宙。他们的产品体系,品牌哲学是沿着他们的宇宙而展开的,而不是过去的物理属性而展开。

 

同时,打造这件事情的团队,有少年感。


什么是少年感,也许既像李荣浩的歌词【年少有为,不自卑】,又有不向世界妥协,我非得证明一下的意味,还有就是拒绝油腻,拒绝用论资排辈来看待人与人的关系。


而充满少年感的团队,总是在寻找增量。在用人的美好向往,做产品和品牌。而不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卖货。

 

 

就在我跟他见面的当天,他们给我看了下第二天要官宣发布的品牌TVC,我震惊了。尤其触动我的是前面这三句话,作为男人,每一句我都很有画面感。

最后,我们梳理一下何为新消费:


1、通过洞察到的C端痛点,发现一个正在变化的趋势,这往往跟所在行业的共识是不一样的。


2、发现目标人群核心且未被解决的痛点。


3、找出需求后的对产品的极致追求与理解。


4、真正关注并愿意付出成本来构筑品牌心智与资产。


5、打造这件事情的团队,有少年感。

 

我认为,【理然】正是为新消费打了个样。这也是为了今天以他为核心案例解读的主要原因。



 后记 


由于我的生活是长期高密度输入,又需要高密度输出。还要高强度体力+脑力。


所以,职业作家是一个极其痛苦的工作。


100次探访,也许90次都基本雷同。且让你感觉平淡,乏味且枯燥。


但那10次真正的碰撞,总是让你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茨威格的传世之作《人类群星闪耀时》中记录了14个瞬间。


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巴尔沃亚眺望水天一色的太平洋、亨德尔奇迹的精神复活、老年歌德热恋的悲歌、滑铁卢的一分钟,英雄的瞬间,南极探险的斗争,西塞罗,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以及马赛曲神佑般的创作。而这14个历史瞬间神奇地降临到14位传主的身上,他们或是被命运高高举起,送入英雄们的殿堂;或是被狠狠嘲弄,抛入千秋遗恨的行列。

 

当强烈的个人意志与历史宿命碰撞之际,火花闪烁,那样的时刻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我想,在这属于新消费的大时代中,也会出现一批这样的人。他们在自己年富力强的岁月,发现了自己的使命,然后用尽一切力量去实现它。


而我希望做的便是:真实的,准确的,记录下这些时刻。

 

 <end>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