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就是要支持追星
这是半佛仙人的第588篇原创
1
如果你在上网冲浪的时候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年轻人的偶像开始发生变化。
在去年的B站,最火的话题不是任何一个明星小鲜肉,而是“法外狂徒张三”;
最火的up主,是北大法学院博士毕业、在中国政法大学当教授的罗翔。
今天我们随便打开B站刷一刷推荐视频,就能发现许多清北复交的教授都在B站开了个人账号,拥有大量粉丝。
与此同时,在各大长视频平台上,知识类视频的流量也在暴增。
我今天打开腾讯视频看了一下,首页推荐的视频里,就有一个叫《大河之北》的纪录片,简介是用科学和人文知识,讲述河北省的历史和地质演变。
看起来很无聊对么?
但这个系列纪录片,在腾讯视频有四百二十多万播放量。
注意,这是一个,科学知识类的,纪录片。
在传统图文社区,比如知乎,“新知计划”也已经进行了两年,天文地理各领域的高学历科普博主,都得到了巨大的流量扶持。
用户愿意看,创作者自然就会去往这个方向创作,创作者的导向,又会进一步引导用户兴趣的流向,最终形成一个正循环。
在科学家和学者们成为年轻人群体中的新偶像的同时,曾经是“绝对主流”的追星,反而变成了舆论中的另类。
甚至伴随着追星衍生出的“饭圈”,在一些语境中已经变成了一个不那么正面的词汇。
就连饭圈自己内部,也在天天呼吁要理智追星,不要搞狂热崇拜。
关注科学家和学者,以及在各行各业有成就的人,而不是明星和爱豆,已经成为了年轻人中的一种趋势,甚至是一股潮流。
在这股浩浩荡荡的浪潮背后,是一群正在自发地“反精神消费主义”的年轻人。
他们在完成一场精神上反击战。
2
什么叫“精神消费主义”?
要理解这个词,可以从消费主义本身的特征入手。
消费主义的核心,是有消耗无摄入,追求短平快的快感,不图长远的利益,只顾当下的刺激。
物质上的消费主义最多浪费钱,但精神上的消费主义是在浪费时间。
不只是过度追星,任何为娱乐而娱乐、不能让你产生思考的冲动,只需要傻乐就完事了的内容,其实都是精神消费主义,用大家更喜欢的话来形容,那就是奶头乐。
当然,任何人都有娱乐需求,有的人可能就是喜欢看明星爱豆短视频来舒缓压力。
如果只是适度的喜爱、聊做消遣,其实无伤大雅。
日子这么难,不让人放松下还让不让人过了。
关键是,什么才是你生活的中心。
如果把所谓明星爱豆当成生活的中心,把时间精力金钱全部投入进去,最后能得到什么呢?
如果说你是粉头,追星就是你的工作,你借此赚到了钱,那很正常,你这是工作。
但是绝大多数人,是只能花钱的。
而且花了钱人家甚至都不知道你是谁。
可能组织者还笑你傻笑你好割。
这还讲不讲理了。
哪怕当时你的内心是愉悦的,但是爽完了以后就是大梦醒来两手空空,再一想到自己浪费了时间金钱,就感觉特别坑。
其实追星也好,其他奶头乐也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脑反对追星和娱乐也是不合理的。
人,需要放松。
但过度追星和过度娱乐,以至于对生活产生了影响,对年轻人来说就是一颗涂着砒霜的糖果。
命运早就给它馈赠的每一个礼物,都暗中标好了价格。
快乐也是一样。
3
2018年、2019年,抵制物质消费主义蔚然成风。
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嘲笑着各种营销套路,不再为所谓的“你买什么你就是什么”的话术买单。
而对于2020年、2021年的年轻人来说,摆脱精神上的“消费主义”已经成为了主要逻辑。
无论是影视明星还是偶像团体,这些东西才是人人都可以欣赏的低门槛娱乐,具有接受和理解门槛的专业领域内容本来就应该是冷门中的冷门、小众中的小众。
但如今,冷门不再冷,小众也在成为众。
在B站、知乎、微信公众号,乃至在各种长视频网站,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科普视频和图文,都有大量的年轻人阅读和传播,并且在评论区认真讨论。
哪怕他们的讨论,因为缺乏这个专业内的基础常识和学术训练,而显得非常门外汉。
但是不要紧,这只是一个开始。
谁还不是从一无所知开始的?
当所有人都开始关心这些专业内容的时候,配套的相关科普和KOL,就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直到将专业内容变得通俗为止。
这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
这些直觉上很枯燥,在生理上就是一点都不刺激的内容,按理说不可能成为主流,但是在今天,它们就是成为了主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年轻人在经过社会的毒打后,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时代总是在一点点改变,年轻人也在向上走,又岂会一成不变。
4
至于科学家和学者们传播的那些科学知识对我们的生活有没有实际的指导作用,其实不那么重要。
因为本来大多数知识如果没有应用场景,那就只是知识。
但传播这些科学内容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这是播种。
我们今天向年轻人传播什么内容,就是在对未来播撒下什么东西的种子。
这个答案,应该是科学的种子。
应该是对技术的狂热与好奇。
一个年轻人、尤其是青少年,他们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
很多时候,你给他传播过于娱乐化的东西,他的兴趣和时间就会陷入到无穷的短平快娱乐里,或许就会浪费掉自己的天赋。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很多天才其实是被这个纷杂的世界给引导到弯路的,天才很多,但能持续走到终点的天才很少。
有天赋的人不少,但经历世界的筛选后,很多人没有走这条路。
但如果你传播的是科学的内容,他们中间或许会有一部分人对科学感兴趣,尝试走上科研道路。
当然,受到影响的人不一定是天才,绝大部分人都不是天才。
但起码他是有过尝试的。
就算一百个人里,只有一个适合走上科研道路,那也总要试了才知道他是哪一个。
而且对普通人来说,如果社会上传播的都是这些科学内容,导致我对这些科学的东西感兴趣了,那么即使我不是天才,最后没做科研,起码我在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了吧?
比起把时间都放在追星和刷短视频上,我用来好好学习,考一个好一点的大学,找个收入高一点的工作,对我的人生总是更好的。
哪怕以后我依然要氪金追星,那也要赚到更多的钱,才有能力氪、氪得更爽吧。
5
播撒科学的种子,最大的门槛其实不是这种意识。
而在于传播的时间,空间以及成本限制。
毕竟科学家也是很忙的,传播科学内容这个活以前是科普作家来干的,只有很少数的科学家才有精力自己进行科普,比如霍金。
但是随着年轻人对科学家的关注、对科学内容的需求,过去的内容生产力已经跟不上了。
青少年们急切地需要更多的科学家站出来、走到他们的视线中,告诉他们科学的魅力和价值。
幸运的是这个时代有了移动互联网,信息的复刻和传播近乎零成本,科学家们终于有了成为大众内容生产者的前提条件:
利用互联网技术,他们可以同时和大量青少年互动,化身千万,住进每一个对科学感兴趣的少年心中。
但这就需要所有人一起出力,尤其是各大互联网公司——它们有能力也有基础,去搭建科学家向年轻人传播科学内容的平台。
昨天我朋友圈被腾讯举办的一个科学小会刷屏了,腾讯邀请了100位科学家,有“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首席科学家潘永信、所在团队研发了世界上第一台光量子计算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还有许多科学院、工程院院士。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看下潘永信院士对天文一号火星探测器的讲解感受一下。
前几天还有两场科学家VS中小学生的连线直播。我看了其中一个连线四川山区的彝族学校的直播,里面小朋友们跟科学家们提的问题很欢乐,有人问在珠峰顶上是什么感觉,有人问怎么能当一名空军战士。
对于这些顶级科学家来说,孩子们的这些问题或许天真而朴素,让他们来回答属于“大材小用”。
但关键是,这可能是很多小孩子第一次有机会和科学家同框出现,甚至直接互动。
作为一个平台,腾讯可以为孩子们创造出这样的机会。
接触到以后问什么不重要。
但是有机会接触到,很重要。
无论是邀请100位科学家,还是为科学家设置直播间、将科学小会在全球线上直播。
本质上,这就是腾讯在用自己最擅长的平台和技术手段,一改过去千篇一律的说教式科普,让科学家以更有魅力、更亲切的方式出现在青少年面前,帮助科学家和科学内容,将孩子们的注意力争夺回来。
以前年轻人是接触不到那么多的科学内容,但是一旦体验过了这种需要大脑配合的颅内享受,就再也回不去短平快的奶头乐时代了。
和用精神纵横星辰大海的快感相比,无论是明星还是短视频,都太不刺激了。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追星”,但却是引导孩子们追正确的星。不是天天沉迷于明星的私生活,而是对科学家和艺术家们的成果感兴趣。
今年的科学小会还有个很特别的设计,腾讯让6个科学少年为科学家颁奖的环节,看似地位倒转,实则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以科学家为偶像,将这种科研精神传承下去。
这种“传承”,才是科学真正需要的力量。
今天的青少年“追科学家”,本来就不是为了深陷其中不可自拔,而是为了将来自身也能与之并肩,甚至有朝一日证明他们所追的科学家说的是错的。
科学就是有这样的价值——它能引发青少年自己的思考,而不会让青少年盲从,因为盲从本身就是反科学的。
真正的科学家从来没有对个人的崇拜,科学家只崇拜真理。
当然,孩子们从“追星”到自己成为那颗星辰,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需要孩子们自身经年累月的努力,也需要连结青少年和科学家的那个平台用长时间的坚持去推进和改变。
在这一点上,腾讯证明了自己的耐心:
腾讯科学小会已经做了三年,而科学小会、科学家直播间等活动,如今已然被首届腾讯青少周整合到了一起。而同样也是让科学家站在聚光灯下的腾讯科学WE大会,已经做了9年了,在全球科学家圈内都打出了口碑。
这也就证明了腾讯会一直把这件事情做下去,不然何必投入这么多资源、做这么多事情。
腾讯青少周项目负责人也在小会现场上说了,将用十二个字做青少周。
长期投入,不计回报,众行则远。
6
这一次腾讯青少周,乃至腾讯搭建的互联网科普平台,和这些从中受益的孩子几十年后的科研成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注定是遥远而漫长的。
但这个过程,值得我们等待。
它的结果,更值得我们期待。
这样的理念播撒和基础建设,就像一棵树的根须,平时深埋在地底,你看不见它的作用。
但它始终在不为人知的角落默默从大地深处汲取养分,让大树积蓄足够的能量,有朝一日开花、结果。
青少年犹如树苗,本无定型。
将来是结科学的果,还是结娱乐的果,要看今天维系他们的是什么样的根。
腾讯也好,其他互联网大公司也好,应该做的不是问树苗你为什么还不长大,而是要把头深深低下去,视角放低、放低、再放低。
必先埋头做根须二十年,方见少年成林,枝叶繁茂,隐天蔽日。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