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摄影师用6年时间拍摄2500个家庭,把90年代“上海”献给国人
作者:铁佳,编辑:执我破,来源: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
如今的上海是环球金融中心,是光环萦绕不散的时尚魔都,像一个刚刚步入30岁有条不紊的商务人士,也像正值妙龄炫酷无羁的少男少女。
而20年前的上海什么样子?一位荷兰摄影师用他的照片给了我们答案。
这位摄影师叫罗伯特·凡德·休斯特,从小就便对摄影着迷。为了能够出国拍摄,尝试了各种职业:逃过军队、做过洗碗工、油漆工……
1979年他拍摄的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照片获奖,《地理杂志》、《时尚》、《星期日泰晤士报》都向他伸出橄榄枝。
而后他成为自由摄影师,漫步各个国家。第一站便是上海,刚到这里一天,他便决定在这个城市定居。
(罗伯特在和平饭店)
当时的黄浦江也就只是黄浦江,陆家嘴也是贫瘠一片,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还没影呢,然而还是文青们的拍照圣地。
当时的人民广场是真正跳“广场舞”的地方
街头没有摩拜,OFO
谁家里有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是了不起的事
那时的俊男美女还是蛮时髦的
象君好喜欢看老照片,安静地看着从前的路和街上的人,这样的光影好像会带你穿越回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那个焦虑和叹息,似乎少一点的年代。
罗伯特60多岁的年纪,从2004年开始拍摄了2500多个家庭。这些大多是底层家庭,他花了6年时间去探访。
走进中国农村时,最大的障碍还是语言不通。不过很多乡里人对他非常热情,这是他没想到的。
罗伯特说,“我的家庭不美满,中国让我真正有家的感觉。我会感受到他们的决心、勇气和意志力量。在我的照片中,我要展现这样的美好。”
这些作品最后集结成册,以名字《中国人家》问世,扉页上写着:献给中国人民。
看这些旧照片,简直是满满的一波回忆杀。那时P图没有盛行,也没有刻意的姿态,最真实的,往往最动人。
- END -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公众号:普象工业设计小站(ID:iamdesign)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