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扁平化正在痛打弱者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6-05


1

前两天一件让人很火大的事被翻了出来。


曾经有一个儿童页游叫《摩尔庄园》,主要面向的用户是14岁以下的小朋友,在十几年前曾经很火。


在这个页游里有一个变态,他是成年人,但却进入了这个儿童用户为主的社区,并对游戏中的小孩子施暴。


对,字面以上的施暴。


他会故意哄骗儿童玩家将账号密码告诉他,然后登上对方的账号,并彻底摧毁小朋友辛苦努力积攒的一切,还会把对方的ID改成一些脏话。


遇到向他求助,请他帮忙的小朋友,他会先摆出一副可以帮忙的样子,告诉小孩子要先帮他完成什么事情才帮忙,等小朋友辛辛苦苦做完他发布的任务来找他寻求帮助的时候,他就用肮脏的语言把小朋友骂到崩溃,然后沉浸小朋友崩溃哭泣的想象中自鸣得意。


他将这些经历非常自豪的记录在自己的博客里,详细的渲染自己在每一次看到小朋友崩溃痛苦的样子时会获得多大的快乐。


我确实被恶心到了。


随便借两张图,大家自己感受,建议先吃降压药。



2

孩子,属于标准的弱者,也属于全社会的底线。


盗号不为钱,不为利,只为了摧毁别人热爱的东西,看别人痛苦,这种行为已经可以断定是精神有问题,如果这个别人还限定是幼童,那就妥妥的反人类。


但我很快意识到一件更可怕的事:


他不是唯一对儿童下毒手的人。


早在几年前,就曾经有过关于恋童癖潜入儿童页游,引诱儿童自拍裸照的相关揭露。


还有专门针对儿童,在视频里加入大量恐怖元素的儿童邪典视频,也一度在互联网的水面下偷偷传播。


更令人发指的是利用邪教式操作引诱青少年自杀的“蓝鲸死亡游戏”,也曾一度威胁他们的安全。


针对儿童的恶魔一直都在我们身边。


不同点在于,通过互联网,他们好像更容易接触到儿童了。


3

在传统社会中,人通过年龄被分成不同的圈层,大家都会更倾向于和自己年龄层相近的人一起玩。


火车上刚见面的陌生小孩会迅速凑在一起,像好朋友一样吵的整个车厢不得安宁,就是这种年龄带来的天然分圈。


小孩就应该在学校里和小孩一起玩,就算有问题也是孩子之间的事,呼叫成年人属于丢大招,而任何试图侵入小孩的圈子里,利用自己的身体与阅历优势欺负小孩的人都会被他自己的成年人圈子当做垃圾看待。


欺负小孩,算啥本事。


这种直观的分层逻辑会进一步导致社交策略的变化,大家对于和自己年龄有显而易见差异的人会有特别的应对策略。


老人家在年轻人面前喜欢拿姿态,年轻人在面对老年人的时候喜欢装傻。


小孩子在面对大人的时候会使用示弱、撒娇等在他们自己年龄层里绝不会用的技能来博取更多好处。


大人在面对小孩子的时候会在心理上产生自己是强者的自信,会倾向于使用威压,同时不会对小孩子较真,也很少对小孩子赶尽杀绝。


直观的通过社交对象的年龄调整应对的方式,这是一种基因本能。


但在互联网上,这一切是几乎不存在的。


互联网模糊身份的特性导致传统社交常识全面崩溃,不同年龄段的人被强行放在一个环境里,七八岁的小孩和三十几岁的老狗逼在同一个维度上社交。


原本应该属于这个年龄层的社会无意识保护在互联网环境下竟然完全不存在,这些七八岁的小孩被迫从自己的保护区里走出来,和茫茫多心怀鬼胎的人正面对线。


那些原本会有意识无意识的对他们加以关注,并驱赶走威胁的力量,在互联网环境下是一片空白。


父母难以意识到有威胁正在接近自己的孩子,路人难以意识到一个成年人正在对一个孩子施暴。


孩子竟然被毫无保护的丢在了残酷的社会现实中!


这些孩子没有见过复杂的谎言,不知道什么是人性的恶,不知道自己的价值,不知道别人的觊觎,他们茫然的看着这个世界,用单纯幼稚的方式来交流,甚至不知道掩藏自己的年龄。


这时候,只要有任何一个心怀鬼胎的人存在,他就可以轻易的将毒手伸向这些孤单的暴露在旷野中的孩子。


他们不用担心接近一个小孩时迎来的警惕目光,不用担心孩子身边守着的家长,不用担心找不到足够的目标,甚至不用的担心自己恶行的后果。


在这个没有边界的互联网里,恶人作恶的成本变得无限低。


一个绝对扁平化的广场里,没有人能保护孩子。


4

更可怕的是,对孩子的残害并不仅仅来自于那些主动的,心怀恶意的恶魔。


有时候也来自我们无意识的操作。


互联网带来了各种好处,但是很少有人能意识到,互联网不仅仅是“我们”的互联网,下到幼儿园,上到养老院,所有年龄层的人都会出现在互联网上。


处于社会中坚力量的人很容易产生错觉,认为网民都是和自己一个年龄段的,认为大家都是在20到40这个年龄之间,已经拥有足够成熟的心智。


别看大家总喜欢骂人小学生,大部分人骂出“小学生”的时候,是在说对方心智像小学生,而不是在说对方的年龄。


真的出现了六一放假一坑一团的烦人熊孩子,并且被发现确实真的是小孩子,大家的反应一般是退队而不是对喷。


因为成年人很了解和小孩对喷是没有意义的,连出气都做不到。


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会和“自己认为是同龄人”的人对喷,而互联网上,许多刚刚开眼看世界的小孩子,会被当成我们的同龄人。


几乎没有人会在对线的时候思考一下对方如果是个小孩怎么办,这确实不现实。


大家沉浸在各种各样的情绪中,用社会上的黑泥去淹没这个世界,完全不会考虑对方能不能承受的住自己的恶意。


现实中社交所拥有的社交边界,在互联网上已经完全失控。


那些邪典视频、恋童癖、虐童的变态,就是利用这个社交边界失控所带来的混乱在为所欲为。


之前,我们经常讨论被互联网抛弃的老人。


但其实,互联网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大型虐童环境。


当我们在讲黄暴段子,发重口图片,在社区里用各种成年人世界中的残酷真相逗乐的时候,完全不会考虑到,互联网社区是开放的,并没有限制儿童进入。


那些刚刚开始上网的儿童,一样会刷到长腿大胸,刷到牛头人,刷到各种毁三观的新闻和小广告。


而且他们完全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不知道哪些东西是真的,哪些东西只是几个考试失败的哥哥姐姐躺在床上口嗨。


他们会在贴吧里求助然后被满口跑火车的老司机骗,可能会单纯想找个视频,结果被骗去看了保加利亚巫王,问一下背景音乐是什么然后听了一百遍爱的供养。


在互联网这个大型社交圈里面,信息的下限,往往来自最卑鄙,最无耻,最没有底线的那批人。


就像一个木桶。


5

我记得之前看到过一个故事,说某女子放假回家,发现自己弟弟在聊一大堆黄暴梗,非常震惊,然后抓过弟弟问他“你知道这些是什么意思吗?”


结果弟弟说,不知道,但是班上同学都在这么说,觉得很有意思。


然后这姑娘就陷入了一种纠结,她要阻止自己弟弟继续说这些东西,但是她又不能解释这些话到底在说什么。


孩子会接受一些自己不理解的信息,并引以为豪,这就细思恐极。


如果这些话只是玩梗还可以忍耐的话,这些信息更进一步呢?会变成什么样?


想一想10岁女孩被引诱文爱的案件吧,引诱小孩子说出一些肮脏的言语正是一些变态的兴奋点,还有一些废物通过兜售所谓的亚文化引诱未成年人服从。


互联网对儿童保护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文娱作品之所以要有分级,就是因为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成年人有显著的差距。


前几天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发布,其中增加了很多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生活的条款,但在我看来,这些并不能根源上解决儿童在互联网环境下遭到非对称打击的问题。


净化可以净化掉肮脏的信息,但解决不了“power”的差距。


一个成年人的逻辑和思辨力可以轻松碾压儿童,只要他们打定主意坑骗,儿童注定处于不利的环境中。


更进一步,互联网上陷入权力弱势的,只有儿童吗?


老人之所以会成为网络诈骗的重灾区,正是因为老人在互联网的高密度信息博弈中属于情报弱者,年轻人用大量互联网生活积累下的信息优势对他们形成了局部的实力压制。


甚至于那些满天飞的垃圾广告,具有诱导性的假链接、捆绑下载、贩卖免费资源,实际上都是技术优势者对技术弱势者的霸凌。


互联网就像一个大丛林,强者对弱者的掠食随处可见。


也正是因为互联网的丛林本质,才出现了互联网公司包办一切,把大家关起来的运作模式,因为对大部分弱者来说,即使是被关在信息茧房里,起码自己能得到安全。


但即使是这种虚假的和平,也不能让最弱的那些人摆脱威胁。


我们现在正处于壮年,我们熟悉现在的互联网,我们擅长学习,能够快速搞懂流行的梗文化,能够迅速分辨那些藏在掩饰背后的算计。


但是以后呢?


30年之后呢?


我们并不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弱者。


那些被P2P骗光了钱的老人,30年前个个都是生活的强者。


信息差这东西,不会放过所有人。


互联网现在是个丛林,但不能永远都是丛林,文明人走入蛮荒的网络,应该为网络带去文明,而非顺从这种蛮荒。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这句话在当代已经成了一个梗。


但梗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


谁都逃不脱。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