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智能汽车HMI设计全流程

举报 2021-06-28

1.jpg

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让城市中产在通勤过程中的“第三空间”汽车,同样进入了一个“个性化”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特色是,我们无论身处哪里,都会与这个世界相连。

特斯拉曾带来了新的车机屏幕交互体验,之后国内各大车厂,都在车联网的用户体验上发力。造车新势力与互联网大厂的纷纷入局,让车联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魅力。手机系统的研发经验与成熟的生态应用,使得迭代与更新加速。去年新能源汽车的股价一路飙红,目前它也被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处于上升期,2019年,它在我国年度新车销量占比是5%,2020年占比提升到5.8%,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20%,发展趋势和市场都非常可观。

2007年1月9日第一代iPhone的正式发布,开启了崭新的智能手机互联网时代。智能汽车会是下一个未来吗?

在一家上海车联网设计公司,做设计总监的朱健认为,实际上智能汽车的车载系统的变革已经开启。曾经一直是车展上独占鳌头的合资品牌汽车,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却显得有些乏善可陈,而国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却崛起,带给人们很多惊喜,车机系统设计百花齐放,而无论是硬件配置,还是车联软件的功能体验,都敢于大胆创新。

2.png

从2019年开始,朱健带领的设计团队,为一家国民汽车品牌,做了HMI的设计(Human Machine Interface,现多指车载交互系统体验设计)。

在这个领域摸爬滚打几年,朱健认为这些车联网的设计外包项目,非常考验设计团队的综合实力与产品思维,从用户洞察,到视觉表现,再到3D动效设计,车联网项目落地,周期往往长达两年。

本文是由对朱健的专访整理而成。当汽车也越来越懂我们时,设计师都在项目“马拉松”里做了些什么?


“甲方是更懂业务的人”

我们所在的车联网公司,在汽车行业中属于第一供应商梯队,被称为“Teir1”,主要任务是根据甲方(汽车厂商客户)所提供的需求文档和功能清单,完成相关的用户体验设计,这个过程中更偏重于设计执行,根据项目开发时间节点,高质量交付各阶段的任务。

甲方车厂是真正了解产品,懂得用户的人。设计项目在起步阶段,甲方往往就已着手做过很多准备,乙方设计团队项目之初就能获得来自甲方的信息,如调研数据报告、用户画像、竞品分析报告等等。

3.png

甲方团队负责人承担项目经理的角色,根据不同工作板块,安排不同的甲方设计对接人。对接人通常是UI、UE设计师,工作日常多是统筹项目进度、把控设计质量,同时兼顾后期体验测试和项目落地的实际效果。甲方的设计师们更多偏重于管理,做出将前瞻性的设计思考,应用到下一代产品开发的整合新方案。

除此之外,甲方设计对接人还需要协调车厂内部多部门参与,判断和取舍多方建议之后,确保能从产品的视角,让更好的用户体验设计落地。方案完成后,对接人要向部门提交检验用于体验量化数据标准的评分报告,以及后续改进分析报告等等。

4.png

拆解HMI设计目标

我认为好设计实现产品目标解决用户痛点,商业上畅通无阻,同时还具有一定社会价值。在这个服务项目中,我们不仅实现了设计目标,解决用户痛点;在商业上,为甲方车厂客户、车辆买主都降低了成本,也带来更好使用体验。

5.png

我们乙方的团队也在项目中短期内提升了快速交付能力、多方配合执行能力等,摸索出了手机车联网、车机车联网融合交互体验设计,比如如何将互联网已养成的用户使用习惯,迁移到汽车车机上?甚至是车机生态App的使用习惯与数据流转迁移等。也为后续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一些项目打下坚实的经验。

制定了以下四个设计目标:

· 超越车机车联网的体验

· 持续迭代设计

· 多用户服务能力

· 更多的生态服务

6.png

设计需要首先解决产品核心诉求,我们从每一个目标出发,聚焦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

1、超越车机车联网的体验

本质上是解决车载UI界面如何能够像操作手机一样,让用户探掘迅速、流畅和同样功能丰富。

在实现一次手机与车载系统配对后,未来便可“无感”自动链接车机账户。让手机上的一些用户体验习惯,也可以在汽车内延续。

7.png

2、持续迭代设计——升级OTA

OTA,Over-the-Air Technology,中文是「空间下载技术」,在车联网领域中,OTA多指硬件远程在线升级。

这个设计诉求是让车载系统可以像手机一样拥有快速迭代、不停升级的能力,在手机端可以随时操作,但要确保后续升级服务的交互流畅,也需要通过一些技术,让升级过程避免过多消耗手机网络流量。

8.png

3、多用户服务能力

通过对用户喜好、用户习惯的洞察,结合车辆功能,用设计方法实现千人千面。

比如通过摄像头,识别车内驾驶员、乘坐者的身份,同步HMI系统个性主题、私藏歌单等等,甚至可以根据车主当日衣着和色调,来定义整体车辆氛围灯的颜色,这些都需要交互设计配合。

9.png

4、更多的生态服务

让手机上的应用服务与内容资源,都可以在车内共享,不受CPSP限制。

我们为此设计了用户体验的流程,让用户自主调用手机上的应用服务,而不需要通过车机端,从而减少了多端收费,帮助用户节省成本。

10.png

拆解甲方客户的需求

接到新的项目后,我们会从按阶段、按客户端、按屏幕种类、按交互框架、按视觉风格等不同的维度将甲方的需求进行拆解:

11.png

1、按阶段

· 调研分析

· 概念设计

· 交付执行

· 对接开发

· 维护走查

首先需要明确每个阶段要做的事情。

2、按客户端

· 车机端

· 手机端

· 网页端

· 小程序

· 其他终端

确认需要设计的终端数量。

3、按屏幕种类

· 中控屏

· 仪表屏

· 副驾屏

· 控制屏

· 后排屏

· 座椅屏

根据屏幕种类,确认设备数量、分辨率及屏幕比例。

4、按交互框架

· 交互框架数量

· 布局数量

交互框架的确认是UI视觉设计的基础

5、按视觉风格

· 是否需要多主题设计

· 是否存在白天/黑夜模式

· 主题是否跟随驾驶模式而变化

视觉风格的确定,决定了设计执行的工作量是成倍递增还是递减。

6、功能清单&流程梳理

· 信息同步、明确任务

· 召开启动会议

· 指定项目负责人

· 岗位分工与分组

· 人力与时间节点

在这一步将各个设计任务具体落实到人,做好信息同步。

项目进入执行阶段,我们乙方的设计团队通常会使用头脑风暴、饱和规划的方式,尽可能去覆盖所有可能的场景或驾乘情况,然后进一步筛选提炼,除了乙方自身设计能力外,需不间断与甲方对接人保持沟通,以便实时获得资讯和想法。

HMI项目完整流程

车联网项目从立项到落地,往往要经过两年之久。一款新车,留给车载系统设计板块的时间,最少也要半年。为了更好把控项目,其流程也会更加复杂,过程中乙方会反推甲方客户进行评审确认,只为让设计结果呈现而不至偏离目标。

下面是完整的项目流程:

12.png

· 需求分析

· 竞品分析

· 信息架构

· 概念交互原型提案

· 高保真交互DEMO

· 评审

· 概念设计提案

· 评审

· KEY设计规范

· 交付视觉设计

· 信息可视化优化

· 整体HMI完成

· HMI整套DEMO

· 评审

· 标注切图

· 开发对接

· 内部走查

· 可用性测试

· 专业评测度量报告

· 反馈修改

车载系统设计是大工程,要多团队参与配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设计团队与甲方,不仅仅是简单的甲乙方商务关系,他们也并不把自己当成“乙方”,因为从做好一个产品来讲,甲乙方应像战友一般默契配合。

视觉设计定位

汽车与手机有一点不同,车厂每种车型都自有独特的人群定位,比如经济型轿车与豪华车,在视觉设计和交互逻辑上就很有很大不同。

我们在接到任务之前,就需要做大量视觉调研的工作。从车厂甲方获取的初步资料后,往往需要我们进一步沟通挖掘用户需求,并可尝试多种风格方案,最终得出调研与评审结果。

13.png

视觉设计上,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消费者人群定位

· 车体风格

· 内外饰配色

交互设计原则

车载系统在交互上,主要遵循两个设计原则:

1、安全至上原则

用户操作过程中,要保证驾驶安全;操作体验中的人机交互都需要我们实际演练模拟,并输出操作热力图。

2、高度匹配原则

车载系统各硬件之间的交互设计具有体验上的一致性。通过精心梳理汽车自带硬件列表后,找到最优的交互方法。

14.png

通常会考虑车辆硬件的按键交互、硬件物理参数和空间布局。比如屏幕大小,屏幕与主驾座椅之间的距离、是否带有摄像头、仪表盘被遮挡的区域、整个车载系统硬按键功能与数量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系统架构的初步规划。

概念设计与执行

“先于甲方团队做设计走查与自我评测报告”

交互概念设计使确立设计项目骨架的地基。会在这个阶段,制定UX交互策略。

15.png

其中包含:

· UX概念

· 多屏互动方案

· 分屏分布方案

· AI讯息结构

· 各屏主框架定方案

· 主交互框架方案

UX策略出来后,也在这一步确立交互设计的框架。

16.png

之后便进入视觉概念设计阶段,我们将以视觉逻辑来推导,已保证概念设计方案会以转专业性结果呈现。

17.png

在这个环节中,会制作交互demo和搭建虚拟演示台架,并且在此增加一轮设计走查,模拟设计执行落地后的测试工作。

概念设计阶段完成之后,就会制作设计规范,然后输出关键页面。这也是占用人力最多的深入交付阶段,往下推进会比较顺利。完成整套HMI设计时,我们会在汽车模拟台架测试交互效果。

交互效果概念图 ▼

18.png

19.png

设计接近尾声,乙方设计团队也会做自我设计评测报告,对设计进一步改良,制定评测规则后,以理性打分方式,测评各个体验模块的分数,然后逐一优化。

整个项目过程会经历概念设计、设计团队支持和交互效果验收。

20.png

某国民汽车品牌项目设计图(部分)▼

21.png

22.png

23.png

24.png

25.png

26.png

27.png

总结

设计服务,同在一个“战壕”的甲乙双方才能真正做出好产品

车联网的项目往往都是经历一两年之久的较大型项目,在接手项目的设计团队人员分配上,我们首先会细化设计师工种,配置交互团队、视觉团队和动效设计师,一般通常需要2名交互,若干视觉设计师,1-2位的动效设计师。工作方式上更是强调协作性,执行起来都是环环相扣的。

28.png

甲乙双方项目中如何保持顺畅推进合作,需不断摸索与经验的积累。在合作上,有四个基础经验可进行参考。

29.png

1、权责明确,“丑话说在前”

事先再三确认每次沟通对接的内容,甲乙双方相关负责人,各自职责一定要明晰,交付文件质量标准和时间节点也要交代清楚。

2、对“坑”提前预判

项目一次次对接过程,必然会出现分歧,需要在启动阶段,就讨论解决分歧的机制。

有经验的团队往往知道会踩上哪些坑,于是就会提前准备,比如事先和甲方沟通,评审环节可能会出现甲方领导要求反复修改的情况,那么评审机制如何建立?如何去约束甲方客户的主观不确定观点?设计交付后期,如果遇到下游团队不够专业,乙方设计团队因此而产生变动、修改的成本会增加多少等等。

这些很现实的问题,在一开始就谈好,过程就会很顺利,即便出现矛盾,也不至于因相互不能理解而激烈冲突。

3、甲乙方共同参与

让双方都更多参与到过程的细节中。

4、抛开偏见、杜绝自满,才能保持良好沟通

听上去俗套但务必重要。

作为外包团队,与甲方客户合作的整条时间线上,免不了各种磕磕绊绊,很多时候是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项目过程也是甲乙双方磨合过程,杜绝自满和抛开偏见最重要。初级设计师容易骄傲自满,这点非常不利于合作。

同时要抛开一切对甲方客户的偏见,要承认,车厂客户见过的车、接触过的乙方、看过的方案,比我们多不少。

甲方提出需求的初期,作为乙方,我们就会抱着尊重的原则,认真分析需求,结合自己的设计专业能力,协助甲方将需求进一步拆解。这样甲方才可能尊重乙方设计师输出的想法,并从他们专业的视角,给我们提出反馈。

沟通不畅的时候,双方平静下来就会知道,本质上都是基于追求一个目标与结果导向的。

做到以上的四点基础原则,才可以说甲乙方能在一个长期的外包项目中,保持密切沟通,甚至达到默契配合的程度。作为乙方设计团队,如何与甲方客户更顺畅的沟通,我们依然在摸索中,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智能汽车系统的设计,也像曾经的手机互联网一样,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无论是新公司,还是传统车企,或互联网巨头们都在 All in 其中。对于设计师来说,这个领域也是能一展拳脚的好地方!

受访嘉宾:朱健,上海博泰车联网设计总监

文章编辑:张曦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