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骗子教我把智商税玩明白

原创 收藏1 评论
举报 2021-06-30

屏幕快照 2021-06-30 下午6.27.14.png

1

这两天和一个非常厉害且魔幻的朋友吃饭。


这人有多厉害呢,他做的事情是实业,但产品基本没有啥功效,可以说是一路骗过来的。


我特别佩服他,毕竟我骗甲方预算还得舔甲方,并且我从来不坑读者(用户),甚至还给读者发钱。


他不一样,他不仅对供应商强势,对用户更是从来不舔,都是直接强势教用户做人。


可谓赚了面子又赚了里子,除了缺德什么都不缺。



我问他如何做到的,他笑着说你最近有没有看一个新闻。


《隐秘的角落》的原著作者,理科出身、专门写高智商犯罪的推理小说作家紫金陈,被一个看起来特别拙劣的医疗智商税给收割了。


不但损失了4500元,还被骗了身子,平白无故在腰眼子上挨了一针,到现在都不知道是注射了啥。


甚至都不知道是不是针干的。



我说,然后呢?


他说,然后他无能狂怒。


醒悟过来的陈老师不但连夜发朋友圈、微博,求助《1818黄金眼》维权,还一怒之下放出狠话,要把骗他的人以真名写进后面的三部剧里,要作为重要情节。


这个复仇方式可以说是相当的文人了,拿你没办法,但可以把你写死,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找一个小鲜肉来演被骗的陈老师。


这样他能赢两次,勉强搬回输的那次。



我很奇怪,这和你说的有啥关系?


他说你听我讲玩这件事儿。


陈老师常年腰肌劳损,一直深受腰疼所困扰,其实我也有这毛病,估计猛男都得多多少少废点腰,紫金陈老师天天琢磨怎么完美犯罪,一看就比我猛,腰也就更疼。


然后有一天他路过公司隔壁的医院,想起来自己腰疼的事情,就走进去看了看。


陈老师没想到,后来媒体在天眼查上面搜了一下这家医院,发现法人代表注册的行业是“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维修业”。


其实也没毛病,修人也是维修,异曲同工。


陈老师更没想到,自己遇到的不是医生而是伪装成医生的销售:


医生热情地向他推销了“小分子祛炎针”,号称这一针治好过蔡少芬。


我不禁感叹,人类为了押韵真是啥事儿都能编出来。


2

我说这个故事很有趣,但和你有啥关系?


他点了一根烟,说你不是想知道我是怎么做的吗?


你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个熟悉高智商犯罪的人会被别人给低智商犯罪了,当然不是因为他蠢,有钱人可能是傻X,但一定不是傻瓜。


我说这是我发明的话。


他说,that is fine,but now is mine。


我说这也是网络段子。


他说没错,干这行的第一步,是不能要脸。



他继续说道,在后来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陈老师自己亲口说了两个理由:


在那种环境下人会降智。


这是忽悠人的常见套路了,从传销到医疗智商税,很多骗局都会先营造一个陌生化的特殊环境,让目标感到不安,失去对自我判断能力的自信。


这个时候,你就会下意识相信周边看起来最权威的角色,所以搞传销的人要打扮成讲师,收医疗智商税的人要穿白大褂,利用的都是这种身份天然的权威性。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传销,一样是没有实质产品,一样是靠口口相传和人际关系病毒式传播。


但是传销是用来骗穷人的,利用的是穷人对钱的贪欲,而医疗智商税刚好相反,最容易收割的反而是富人。



这一点,就反映在紫金陈老师的第二个理由中:


他当时觉得只要挨一针腰痛就能好的话,还是挺划算的。


我说你啥意思?


他说你仔细品味一下,这个理由其实非常残酷,因为在他下意识的反应里,考量对比的因素只有“挨一针”的代价和“腰痛被治好”的收益。


完全没有考虑4500元的金钱成本。


这就是营销的核心奥义,找价格不敏感用户。



紫金陈之所以会轻易被骗,不是因为他傻,恰好是因为他很聪明,知道对自己来说,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成本了,关键是消耗的时间精力。


那个医院告诉他的是打这一针就可以“药到病除”,不需要再经过常规疗法漫长的过程,这才是最吸引他的地方。


他花4500元打这一针,就相当于普通人花几块换一个“有可能用极低的成本迅速解决重要问题”的可能性。


普通人花几块之前可能依然会思考,但如果是1块钱呢?几毛钱呢?


当决策成本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倾向于赌一把,反正又不是梭哈。


换作是普通人,反而并不容易被这个智商税收割。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以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还远没有到能被智商税轻易收割的地步。


因为相比于收入来说太贵了,所以会认真考虑,做决策之前会问别人,不会马上做决定。


而这种智商税,收割的诀窍就在于让你在头脑发热的瞬间就把钱掏出来。


我再次强调,你要找到,对你价格不敏感的人。



在销售过程中,一旦目标开始犹豫,其实收割就已经宣告失败。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那天走进那家医院的不是陈老师,而是一个普通人,情况很可能会像这样发展:


骗子依然会用传销式的、经过千百次打磨的经典忽悠话术请君入瓮,但是到了报价这个流程就会翻车。


他这边刚说出4500元的价格,那边我就说你怎么不去抢。


我一个月可能就赚4500元,现在你想打一针就拿走?


就算没识破谎言我也不可能愿意啊,我宁可继续痛着。


就连正规医疗还有很多人不舍得去呢,宁可自己熬着,哪还有余财留给智商税。


就好像那个老段子里说的一样,小偷入户,翻遍全家找不到钱财,主人醒来,劝他不要白费功夫:


我自己都找不到钱,何况是你?


3

所以你意识到了吗?诀窍是,找到有钱的,并且不在意这点钱的人。


然后就是卖给他,并且不承担代价。


这时候,这个案例里的人就有问题了。


他们知道选富人而不是穷人下手,陈老师遇到的这个智商税很聪明,但还是不够聪明。


因为他们没有考虑退路。


骗到钱只是一个开始,关键是你怎么做到骗到钱以后还没有人能找你麻烦,把骗到的钱快快乐乐地花完。


而要快快乐乐把钱花完的前提就是,你的智商税产品可以毫无卵用,但是绝对不能有害。



这时候我陷入了沉思,然后问他,你是怎么做的呢?


他说,你是不是觉得我是骗子?


我说差不多吧,反正你总不能是好人吧。


他说,我不是骗子,我是高智商信息差研究专家。


我说得了吧,宁不就靠保健品智商税发家吗?


他说你说的对,我就是靠卖各种无卵用的保健品财务自由的。


但我自己的做法,刚好符合了我的两条理论。


我来了精神。


大佬愿闻其详。



他说我的一大准则,就是自己卖的东西吃不出任何问题。


我说这不废话吗?


他说你不懂我的意思,我的吃不出任何问题是真正意义上的没问题,我的产品里面除了淀粉,其他啥都没有,对人体毫无影响,不可能给我造成案子。


我说那这东西也没啥用啊。


他说是,但不全是。


我们随药还会附赠生活建议,必须按照建议,药才能有效,其实就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那一套,只要大家遵照执行,没有那个药,也一样。


而且吧,因为我们在乡下的宣传过于深入人心,很多人吃了以后,由于很相信自己身体会变好,在精神振奋之下,真的感觉舒服了一点。


我说这不就是安慰剂吗?


他说对,智商税产品的最优解就是做一个安慰剂。



骗当然还是骗,事情的性质不会有改变,但是因为没有造成太大的后果,被骗的有钱人就算回过神来了,一般也懒得去计较。


陈老师如果不是因为后续腰更疼了,就算这一针完全没用,他也不一定会觉得自己被骗了。


或者说,就算被骗了也无所谓,毕竟他自己在朋友圈里也说了:


我维权的时间成本也很贵。


陈老师腰部挨的那一针,打进去的是盐酸利多卡因、盐水和维生素。


如果只是盐水和维生素,那么不会有用也不会有害。


但这个利多卡因是什么东西呢,这是一种局部麻醉剂,其实那个馆子已经悟了。


科学,才是第一生产力。



我说,那既然是麻醉剂,为啥陈老师的腰疼为什么不但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疼了呢?


他说因为因为这东西是有副作用的,有一定几率导致被注射的人肌肉僵硬和疼痛。


这个“小分子祛炎针”被曝光,不是因为他们收了智商税,而是因为他们忘记了初心:


一定不能让这东西有用。


他们犯了我们这行的大忌,竟然真的试图让这玩意有点用。


多做,多错。


4

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陈老师是怎么确认自己遇到了骗子呢,因为他虽然不懂医学,但是至少受过九年义务教育:


事后我去问了才说是中药注射液,还吹嘘(把)中药粉碎成水分子百分之一大小,这时我断定是骗子。


大哥,你是出来骗钱的,怎么还吹上牛X了。


收智商税就收智商税,敬业一点,钱到手了就不要再整活了。



朋友点上第二根烟,笑着说。


收个智商税,本来就是在钻有钱人懒得动脑子的空子。


结果你整一堆理论,把人家的脑子给唤醒了,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


传销也好,收智商税也好,其实和互联网公司做产品很像,都要根据核心用户的核心诉求来制定策略,任何偏离核心诉求的操作都是无益甚至有害的。


先拆分出核心用户的核心诉求,然后抓住一个点打穿,这就够了。


传销的核心用户是想发财的人,核心诉求是快速赚钱。


为什么一个投资七万块赚一千万的拙劣谎言能骗到那么多人,不是因为理论编得多精巧,而是因为抓到了钱这个核心诉求。


医疗智商税的核心用户是生了病而且有钱的人,核心诉求是把病治好。


陈老师腰很疼,钱包很鼓,所以不需要骗子说什么理论,一句“药到病除”就能上钩,实际上骗子开始说理论以后反而被陈老师识破了。


俗话说多做多错,言多必失,再搞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不但没什么用,还容易把自己绕进去。


忽悠到人以后就应该抓紧时间收钱,收完钱以后什么都不说才是坠吼的。


至于原理,让用户自己去脑补就可以了。


脑补是绝对不会犯错的,就算有怀疑,他们也会自己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最极致的收割,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操作。


商业如此,行骗也是如此。



我听了之后恍然大悟,老师您卖的是药渣,做人也真是个人渣,骗钱这事儿算是被你玩儿明白了。


那你现在在哪发财呢?


他掐灭了烟,你知道什么叫不赌为赢,落袋为安吗?


我的公司已经卖给了一家大公司,而这家公司已经准备被一家上市药企收购了。


其实大家都知道,这东西不管用,一点用都没有,但正因为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口碑差不到哪里去。


要的就是他没用。


他干脆的去结了账,然后对我说。


做实业,骗的只是小钱。


金融这么一包装,赚到的,才是大钱。


我说那股民也不傻啊。


他笑了,正因为他们不傻,才会一起抬轿子。


这个游戏的本质,叫做跑得快。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