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厨师困境,看广告人如何面对算法时代
文:丁剑。来自:庖丁解剑
一.
不知你是否了解这样一个事实:
无论是去饭馆,还是在美团点餐,如今越来越多餐饮店的饭菜,正逐渐被供应链上的工业产品替代。
供应商通过中央厨房,批量生产好预制菜包,统一配送到各餐馆。餐馆们只需简单加工、甚至直接加热,一份份菜品就呈上了你的饭桌。
数据显示,成规模的连锁餐饮品牌,70%都建有中央厨房。中餐正在慢慢的麦当劳化。在资本与技术面前,手艺不再是生意的关键,越来越多的饭店告别烟火,成为一个个供应链配给端。
而代表着手艺的厨师,从曾经的行业核心,逐渐沦为了工业链上的被淘汰者。
二.
这也是如今广告营销行业面临的问题。
看近十年来广告业的变化,技术带来了进步,却也给行业带来更多迷茫。
一是生意模式的困局。
源自4A模式的传统年费制,越来越难满足互联网时代快速和多样化的需求。于是越来越多企业,将广告服务拆分为项目制,又衍生出新的问题:
广告公司们疲于奔命,不再有心为企业作长期、整体的思考;甲方公司自身日益焦虑,战术碎片化,品牌面貌日渐模糊;广告服务变得廉价,利润空间低,行业生态陷入恶性循环。
于是广告公司逐渐呈现出分头走的趋势。要么向上专注于战略咨询,各路大师满天飞;要么向下专注于执行输出,只耕好自身优势的一亩三分地;要么转身扎进媒介资源闷头挖矿。综合性的创意营销广告公司反而失去了空间。
二是广告营销人本身的困惑。
各种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效果广告直接用数据和算法,替换了策略和洞察;种草、带货等新形态出现,传播的变现途径大大缩短;随着鲁班系统迎战双11,连文案设计师似乎都有了被取代的趋势。深入的思考、创意、洞察,越来越被资源和算法廉价替代。
这是很多广告从业者迷茫的来源。广告公司何去何从,未来的营销行业,还需要创意人、策划人吗?
厨师 VS 工业链,谁会是出局者?
三.
前些天我回到湖南老家。在本地朋友的带领下,我去到了当地几家不错的土菜店。大快朵颐之余,在那里颇有些发现:
第一,在我老家那样一个三线城市,餐饮业的体验营销,居然做得远比我想象中牛逼。很多看起来并不高端的餐馆,都贡献出了高水平的服务。
比如我去的一家叫“肉联厂”的路边餐馆。店面刻意粗糙陈旧,营造出的复古氛围尚不必说,他们直接把菜市场搬进了大堂,从挑菜、买菜,到称、洗、切,再到大厨当场烹炒炸,顾客全程亲身体验。浓郁的吃货氛围,让人还没上桌就已经食指大动。
这放到营销语境里,好像可以概括出一堆词汇:全场景、新零售、一站式卖场、前厂后店…… 正好有幸认识该餐馆的策划人,那位推动着当地行业变革的美食大佬,将其称之为“造景式营销”。他所组织的行会,已经把营销做成了当地餐饮业的文化输出。
第二,菜品更新快,但价格超贵。从一碗排骨、土鸡、到一份小炒肉,味道实在美妙,但价格也动辄上百。随便一桌饭下来,人均两百以上。
很难想象一线城市高档酒店才有的菜品价位,居然出现在一家家人满为患的路边餐馆。这不是某一两家超级网红店的价格哦,而是全市一众热门土菜馆的普遍价位。也就是说,当地的大众餐饮,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两套价格生态体系,平价生态和超高溢价生态并行。
有句话形容当代餐饮的尴尬,所谓 “骑手困在系统里,商家困在料理包内”。
如果说选择效率、拥抱流量,是这个行业的集体投诚,我面前这碗昂贵的小炒肉,同时也向我讲述出另一个事实:工业洪流面前,食客们在用高昂的消费意愿投票,捍卫着味蕾的尊严。
四.
算法和数字工业可以精准计算、压缩成本、量化指标,但我们知道,一切商品和消费,最终是和“人”打交道。无论传统广告的消费行为学,还是数字时代的人货场、内容营销,无不在揭示这个本质。
人最终购买的,是产品带来的生活,决定消费行为的,是一个从感知到体验的综合过程。行为可以被数据监测,可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逻辑,却复杂、感性、多维。越高价越重要的商品,决策路径越复杂。
所以在复杂的营销环境中,流量广告、效果广告可以精准完成告知、引流,直播可以成为最快捷的销售渠道。但前者解决的是传达本身;后者促成购买行为,却是以极有限的品类、无限压缩的价格空间作为代价,本质上其实是国民消费力提升,从而产生出冲动消费空间的红利。
这些都无法解决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喜好、信任,更无法解决黏性。
而纵观广告从业者,一部分人盲目惶恐于技术的壮大,另一部分却反被技术养出了惰性。
移动互联时代来临之初,广告人曾欢欣鼓舞:技术革命,无疑能带来更丰富的创意和营销手段。可近十年来,技术手段的丰富,似乎并没让行业呈现出更多元,反而带来新的套路化浪潮。
由于常担任各类赛事评委,每年我都能有幸,学习到各地的最新优秀案例。可静观近年,亮眼的案例反而大量减少,依托于可复制的技术和资源,我看到的是很多思路越来越套路,方法越来越贫瘠。
忽视营销逻辑的思考,把点子当创见,把技术当战略,把词汇当理念 ——
这些也许才是这个行业值得警惕的事。
五.
放眼各行各业,拥抱技术、与大数据共舞,是我们这几代人遇到的最大机遇,同时也是给各行业“厨师”们带来的巨大挑战。
行走于时代前端的广告营销行业,更是经历不断洗牌,新名词和新赛道不断涌现,我们快速更新着知识体系,耳边还充斥着各种“已死”的声音。眼前的枸杞确实有些酸涩,然而我能看到的远方是:
未来的广告发展,是数据技术与营销人 分兵进击、合作共治的时代。
一方面,大数据将诞生更多的技术工具,更高效的帮助营销人解决直接、可量化的营销动作;同时,也将替换掉很大一部分低效落伍的传统服务。
另一方面,随着制造业产能发展,产品普遍优质,“品牌”的作用,将越来越从品质背书,向情感、意义背书转变,更深度的嵌入生活。
全面、深度的营销建设、品牌管理,以及能力优秀的营销创意人,在未来将变得更加重要。
这是行业生态的重新划分。而这其中被收缩的行业空间,将逐渐由高溢价来填补。保持住出色的手艺,才能成为其中的受益者。
[ THE END ]
庖丁解剑(ID:Kingsswords)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