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实录:CBNData王洋对话董明珠、秦朔、奥利,解锁新消费品牌的崛起密码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新消费品牌借着互联网直播和国潮兴起的风口,迅速发展壮大,以三五年的时间走完了传统品牌几十年的路程。这一切,在不同代际的创业者和商业观察者看来,该如何理解和应对?7月6日,在第一财经、CBNData联合举办的看长·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上,有30年历史的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采访过从20后到90后企业家的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95后出生的谦寻控股联合创始人CEO奥利,与CBNData总裁王洋围绕【从爆红到长青:消费品牌崛起“新公式”】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谈。图为2021中国新消费品牌增长峰会现场CBNData总裁 王洋对谈中,董明珠从格力自身品牌发展历程出发,探讨了直播给“中国造”带来的新可能;秦朔分析了新生代创业者扭转“中国造”品相的使命;奥利则透露了跟薇娅及其他主播一起重新定义电商直播的决心。
以下为对谈现场实录: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创新是第一生产力
王洋:董总和秦总是多年的老朋友,今天来到了CBNData增长峰会的现场,两位老朋友见到彼此第一句想说的话是什么呢?
秦朔:让世界爱上中国造。这句话其实很有意思,今天我们讲这么多的新消费,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不仅是技术、新的消费代际,还有本土的文化精神和东方审美的崛起。我觉得“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比较早的时候就把这样的趋势已经勾勒出来了。
王洋:“让世界爱上中国造”是前两年甚至到现在格力呼喊的口号。董总您见到秦总想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董明珠:跟秦老师关系很早就认识,和格力也有很深的渊源。秦老师是我们很尊重的经济学家,他对经济的分析和高度,特别是对实体经济的关注非常的透彻。所以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有秦总这样分析力特别强、看问题比较全面的(人的支持),他跟企业之间的互动,会带来很多的意义。
王洋:今天两位的角色,一个是在中国持续迭代,甚至是创新的角色;一个是商业文明观察家的角色。今天二位的互动应该会有很多很有趣的火花出现。我如果没算错,格力进入到三十年的发展阶段了。格力一直以来是从做空调起家,发展成为全球家电的巨头,无论是主营的空调业务还是现在覆盖多品类生活家电,甚至在这次疫情期间推出了抗疫情一系列的除菌设备。格力始终在跟着时代的浪潮迭代和进化。如果现在用三个词形容您眼中当下的格力,董总您会如何形容?
董明珠:当下对格力自己的判断我认为我们现在坚持了“创新”,这是我们一直永恒不变的两个字。
第二,我觉得格力“执着”。我们在想做一个制造业,大家都认为制造业是最辛苦的,因为它是属于重资产型的投资,不属于轻资产。所以面临的挑战会更多。就像我们平常讲的“船大了不好掉头”,但是必须要有一艘大船。谁来去做大船呢?我觉得我们格力就选择了这样的执着,一定在制造业上坚定的走下去。第三个格力电器始终不忘初心,就是“诚信”。我觉得“诚信”是支撑一个企业生命力很重要的两个字。当一个企业失去诚信,短期内可能会有很好的成长,或者可以欺骗一部分人,但是不可持续。而我们做诚信是恰恰最容易做吃亏的事,甚至有的时候不被别人理解还要坚持。这6个字,我觉得我们永远不会在任何环境丢下的。
王洋:创新、执着和诚信。其实这6个字看起来并没有超出大家的认知,但是最基础的6个字始终坚持下来,沉淀出来是最大的价值。
董明珠:就是因为这几个字讲起来很容易,但是能坚持做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仅仅三十年时间,国际上百年企业、两百年的企业很多,真正好的企业生命力是旺盛的,真正好的企业是真正的百年。讲百年只是一个代词,百年就是一个永生的企业。如何让它坚持、长期、健康地生存,或者在市场当中能够给社会、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改变?所以老品牌里边必须包含着“新”,如果没有“新”就很可能被市场,被整个时代淘汰掉。
王洋:今天一个企业的发展就像身体的组织,刚才您说的这些关键词就是我们内在的血液和基因,但是创新就是循环的造血系统能够不断运作最重要的原因。格力应该一直是秦总观察和调研的对象,在您眼中您觉得格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和迭代,现在又是什么样的?
秦朔:我觉得这几年是从制造到制造的制造。过去说的制造,包括现在新消费品牌的制造基本上都是外包、代工、组装,还有所谓的供应链整合。但是制造要真的变成精品,需要制造终端产品的设备,而且里边有大量的技术。为什么德国叫“众厂之厂”?所有的工厂用的基础设备都得用我的。格力这几年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突破,未来我相信这个社会会有更多这方面的认知,才能解决根基的问题。 第二,董总讲格力创新,她自己也在不断创新。前段时间有一个段子,一个城市违规驾驶最多是董总,后来发现摄像头拍的都是印有她形象的大巴车身广告。她变成了中国违章最严重的人,是因为她自己做广告,成为流量担当。在我们中国企业家里像她这样是不多的。
王洋:企业的根基一定在自身的实力,尤其对于科技制造业企业来说,科技创新、制造业基础、众厂之厂的概念是一定不能丢的,而当下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变化。
新消费的本质仍是满足传统消费需求
王洋:我们关注到一个好的企业有几个维度,比如说懂经营,本身有好产品,或者特别会营销,还有渠道特别扎实和丰富。我想听听二位的观点,对于这样几个关键维度,从您的理解和观察来看哪个是比较重要的?
董明珠:我觉得都重要,只是在某个时间点上尤其重要。
格力电器起家的时代,家电行业没有企业敢说有技术。因为所有关键部件全部是进口来的,有的是用国产,有的是进口。我们唯一能说自己质量好的就是,称谁的产品用的原材料多和好。那个时候是没有什么竞争力的,营销就非常重要。都说我这个人很会说,我把你说动是一种营销。其实真正的营销要体现出共赢。当时的时代谈不上共赢,我只想说要对别人负责,跟合作商之间不能说我赚你亏,对对方负责任就是对消费者负责,因为你的背景是没有技术做支撑的。那个时间点营销很重要。很多的企业倒掉了,也是死于营销。那时候产品质量好的有两三个品牌,我曾经为了学一个品牌还跟商家一起跑到那个企业去学习,去看。但是最后这个企业垮了,就垮在营销方面。营销的背后是管理、制度。 随着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没有好的产品来迭代,没有围绕消费者生活品质升级的产品,凭什么把你的品牌继续打造下去呢?所以到了这个阶段的时候格力就是用技术支撑。我们在2005年开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压缩机厂,这是我们真正起步对关键部件的研究。有了这样的起步,慢慢有了自己的专利,自己的技术人员,自己的研究机构,这些都蓬勃了。我们现在有16个研究院,有1000多个实验室,有15600多人的研发人员。这些力量支撑了你后续的发展。现在空调用电占到了整个用电量的15%,还是很多家庭省电、不敢用电的情况下,如果全部敞开用,这个比例就应该是30%,甚至更多。这样的用电量对资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提出来碳中和的目标,未来会控制用电。我为什么讲这个事情?我们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2012年雾霾产生,我跟我们的技术人员说,我们一定要研发一种产品是不要电的空调。我讲的不要电是不要消耗资源,于是我们就找到了新能源。2012年(研发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吃亏,我们当时烧电机,一个电机几十万,一天烧10个,烧到研发人员都觉得有点害怕了,投入太多了,1个亿进去了看不到后果。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有远见,不仅是考虑企业的传承,要考虑整个人类。当时我们研发用了九年、十年,我们迭代了三代。很庆幸我们在前年参加了国际技术创新大赛,用了两年时间,2000多个项目中我们获得了金奖,当时给了我们50万美金。我说,我们要的不是奖金,我们要的是荣誉,要的是真正给这个社会做贡献。 我们现在能把光能、储能和空调结合起来,空调成为一个发电站,不需要通过城市电网,不要远程输送,独立的空间就由空调解决,把足够的能源聚集起来,通过空调发电,保证空调降温或者制热的同时,多余的电存储到储能里边去,晚上所有的照明已经不用再花一分钱电费了。我们现在正在做更深的研究,把所有的能源都能够用上来,就可以绝对保证一个家庭完全自我供电。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技术如果普及,可以让全球的温度下降半度,这是不得了。用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达到节能80%,也就是说资源消耗只有20%都不到。 我在想,随着时代的步伐,跟随人类的生存需要去做,这就是新品牌。
秦朔:我的确很有共鸣,因为最早在广东的时候看到很多空调品牌,最后就消失不见了。一开始格力并不是名列前茅的,那个时候在中国最有知名度的是广东的华宝和江苏的春来,现在这两个品牌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大家特别喜欢讲 “新赛道”,其实基本的消费形态一直都是这样的,不要总是想着“新”,你要想在这个消费形态里面根据时代的消费条件能不能做到真正好的东西。我看下来新消费品牌做得好的,反而是他们会想办法用更好的产品质量,用更好的配方,用更加安全的成分来满足人们的传统需求。我自己接触过有两个新消费品牌,给我是有一点震憾的。其中有一个品牌说,“我认为老的创业者是有原罪的。”我说有什么原罪?他说,“他们过去把中国品牌做得那么LOW,我们作为新的品牌,我们要让中国的新消费品牌挺立起来。如果说扩张、上市会影响到我的初心,我要牺牲一些东西的话,我宁可这个企业不做。”我认为这些品牌在将来能够真正做成一个长红的品牌。
王洋:秦总提到这些点,应该就是我们今天所强调的长期主义过程中需要坚持的。董总如果做投资,赛道和团队,您会选择什么呢?
董明珠:我觉得可能人还是第一位,因为所有东西离不开人,没有人,你随便讲什么都会归零,所以人是很重要的。第二,最大的投资是给对方信任。像我们格力电器,我们市场募集50多个亿,现在我们给股市分红接近900亿,我想对投资者负责就是给他很好的回报。不是市值多高证明企业多好,很多人为因素导致股价的波动,我不希望我的投资人是因为股价高低获取收益,是因为投资的这个钱每年有固定的收益。我当时的1万股现在已经4000多万。我想,企业做实体经济、制造业,它的使命可能比投资人还要重要。它要对投资者负责,还要对国家发展负责,更重要是对员工负责。员工辛勤劳动创造了财富,他虽然没有资本,但是他用他的体力,用他的思想创造了财富,这个是你不可忽略的。我们投资人为什么有的投资成功,有的投资不成功,因为投资成功是那个企业创造了财富才成功。因为它创造了财富,股价合理的增长使投资者成为受益者。如果这个企业的员工不负责任,企业根本没有创造财富的条件下,投资就失败了。
秦朔:很多公司关注,过去阶段融了多少轮,投资者是多么豪华的阵容,估值涨了多少倍。董总的说法是什么?不是你从外面融了多少,是你回馈给社会,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多少,如果你今天考虑这个问题你企业会做得更长。
如何拆解直播、网红与品效的关系?
王洋:今天这样一个场合,我们请到董总和秦总来的时候,我第一时间想到我们需要一个新生代的代表。我想请上另外一位老板。这一位实际上有很多的标签,首先是增长力大调查的评审,第二他是一位90后,他甚至可以说应该是个泛95后了。第三,他的公司旗下有头部的电商主播薇娅、明星主播林依伦等50多位主播,他自己本身就是新消费赛道的观察者和新消费品牌的培育者。他就是我们今天另外一位老板——谦寻控股的联合创始人CEO奥利。在你看来,董总带货的战绩应该算是顶流主播了吧?
奥利Alves:必须是,董总直播的时候我看了两场,一个是第一场,一个是中间有一场。我觉得董总整个团队,包括她自己在直播中表现得非常的老练。后来我和他们还复盘,我觉得可能是因为董总的团队销售力确实很强,把这样的销售经验只是从线下搬到线上而已。
王洋:去年董总有下场参与直播。给大家播报一个数据,董总去年一共亲自参与了13场直播,一共带货476.2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10部《流浪地球》的总票房。而且今年3月武汉这场直播创下单场11.4亿的记录。所以我特别想问一下董总,您亲自下场做直播的感受到底如何?当初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方式?这只是一种尝鲜,还是未来会成为常态化的新渠道?
董明珠:我觉得这是一个体验。在互联网数字化的时代,你用过去守在店里的做法没有办法发展和生存。对格力来说是第二次革命。 因为我们过去创造了很多新的模式,也往往被别人模仿。如果你作为一个井底青蛙,看天下都是你的,但是我们跳出来看,世界之大。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你要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你要去创新了。第二,就是要敢于革命。我觉得革自己的命是最难的,我们也痛苦过,我们模式这么好,曾经被所有的行业、企业来效仿都做不成。为什么这个时代你的模式就不行了呢?我们与我们的经销商共同成长了20多年,我这个模式是1997年组合而成的。20多年了,我们如果不去创新,还孤芳自赏的时候,就是你没落的那一天开始了。所以我就想怎么让几万个专卖店重新认识自己,怎么样改变自己的营销模式,这是我去尝试直播的原因之一。 第三,我觉得流量是因为别人尊重你,你才有流量,所以你不要消费这个流量。你欺骗别人引来的流量是短期的,你如何支撑这个流量是你去思考的。如何让这个流量留下,愿意到你店里来,愿意看你直播,我觉得这个就有文章可做了。我们实体经济对流量的理解是,不要故弄玄虚创造流量。为什么很多企业在线上做不下去?因为本身没有技术含量,靠低价支撑不了。所以直播我会一直做,接下来还会有直播,但是不会像去年那么频繁了。
王洋:您愿意被别人称之为网红吗?
董明珠:我觉得有时候别人的称呼不是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我认为直播是一个新的产业,但不要消费流量。直播和线上消费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便利。你在我的店里买过东西,我们很熟了。有线上可以购物的机会,半夜我突然应急有一个东西需要,我就有了一个通道,我直接点击,店就在你旁边,马上就可以送过来。寻找的是怎么样提高我们的品质生活,它可能就有生命力。别人说是网红还是不网红,我也无所谓。我现在请你们到董明珠的店里来,因为我们有世界最好的产品,现场就直播了。但是我要有东西支撑它,不能光讲好,得把产品讲清楚。我们最近出了一款产品,风不扰人的空调,这个技术目前为止没有一家可以做,技术专利全部是我们研发出来的。就这么一点点风不扰人的技术,研发了三年。我们现在用空调坐在风口的时候不舒服,时间久了就可能会生病,颈椎会发生问题。我们这个技术改变了,风根本不到你这儿来,在天空盘旋进行降温。这在我的直播店里推广,很多人是愿意下单的。第二个问题,买回去是不是真的这样的感受呢?回去用真的好。这自然而然就是你的流量,自然而然还会到你店里来。所以我们自己开店更加注重每个产品的质量。
奥利Alves:我分享一下自己的小故事,这个故事薇娅自己都没有说过,她不太喜欢被别人称作是做直播的。我们当时定一个目标,我们要让大众重新定义主播。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2016年以前所有的主播都是娱乐主播,大家在那儿说主播第一反应是唱歌和跳舞。当时我们给自己定义是让大众重新认识直播和主播。 刚刚董总说网红,我脑海中突然想到了前年看到了一篇报道,上面是我们的官媒在点评网红,有句话特别打动我,到今天记忆犹新。它说,网红作为网络时代年轻人追捧的一种群体,希望他们的红能够对得起中国的红。意思是他们要发挥自己的榜样力量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变得更好。 我认为就像他们诠释的一样,我们这些人只是在互联网上面发挥特长,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自己所热爱的,也希望更多年轻人们也能分享或者交流。 讲回产品,我觉得优秀的网红产品不仅仅只能做噱头,真正的网红产品应该做这个渠道当中的引领者,无论是营销、服务还是产品本身。
秦朔:我觉得这个时代肯定会出现网红。中国14亿人70%在网上,平均用手机的时间每天6小时,40%的时间是视频。换句话说,我跟董总当年有很多时间是逛马路、逛商店,买东西要自己抱回家。现在全程就在我们的手机上,而且有5G,直播变成了极其普通的场合,随时都有。这个时候你不利用这个地方发力就违背整个基本趋势了。前年我碰到80多岁的营销大师飞利浦科·特勒,我跟他请教一个问题。我说,“你现在觉得营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科特勒说,没人看广告,他说我自己都不看。我就问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他说最好是在某个领域里面对产品和服务有品鉴力的专业人,让他们更多地去推荐。在某种意义上,他说的就是我们中国今天的一些头部的带货达人。但是这个强度到什么地步了?是不是离开这些头部的带货达人,你就不可能成为新消费品牌里面的头部了?
奥利Alves:其实这个问题我觉得很难认同,因为无论是电商主播,或者是一些新的流量渠道代表,它可能只是加速了品牌宣传向消费者普及这样一个过程而已,并不是绝对性因素。我一直认为一个品牌如果想成为一个代表性的品牌,它一定要有非常强硬的产品力,以及非常强大的服务团队和稳固的渠道。 现在电商直播是非常快速的过程,在这个渠道里需要验证的是品牌们的各项力都要非常突出,但并不是说如果品牌没有做这个赛道就无法成为很好的品牌。 而且我们也发现一个道理,最近的新消费品牌中,两年时间我们合作的可能不到1%,除此之外依然还有99%的品牌做得很好。其实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合作。
王洋:奥利的观点是,今天我们的直播电商也好,各方面的新流量、新货架也好,应该不是品牌唯一的依赖。我们在跟很多品牌团队沟通的时候,大家都认为自己应该多样化构建自己的品牌阵营,只不过直播是我的渠道或者是货架之一,但是品牌从电商渠道来看确实是转化比较不错的新兴的形态。不过有人提出挑战,直播这件事情是不是真正能够帮助品牌沉淀品牌力,甚至可以打造和塑造它的品牌力?直播到底能不能赋能品牌?
奥利Alves:我是2016年开始做直播的,那个时候电商直播刚刚起势,我的感觉,大部分的时候,包括我们自己从业者,都认为直播是一个销售渠道。到今天为止,或者是2020年之后我们在思考什么?在思考直播可能不仅仅是一个销售渠道。董总做了这么多直播,可能也有这个感受,直播不仅是一个销售的渠道,它在今天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沟通渠道,无论是品牌和消费者,或者是主播和品牌。 所以我觉得未来想要直播赋能品牌就得做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把它当作单一的销售渠道,而是当作沟通渠道。主播作为超级KOL,我们自己调侃叫超级消费者,他也有一些自己的观点和作为消费者的观点,同样提供给品牌方,产品做一些新的修改,这样可以更快促进研发和生产出更加适合当代消费者的产品。所以我觉得要重新认识直播。
如何应对年轻消费者的崛起
王洋:今天对于年轻人构建沟通的桥梁,应该更主张年轻化还是价值?
奥利Alves:这一点品牌方面的思考应该更成熟。从我的观察发现,品牌方们都很重视年轻消费群体,无论是身处什么阶段的品牌方。我昨天刚刚跟百雀羚的几位同事聊,百雀羚这样的品牌也在聊年轻群体,他们公关部的领导说刚签了一个代言人,在年轻人当中非常受欢迎。百雀羚作为接近百年的品牌也在思考年轻化。我们跟互联网品牌或者刚创业的品牌聊,他们也在讲年轻人有什么样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他们对什么感兴趣,大家都在聊B站、游戏和电竞。这些是每个品牌都会思考的问题。我们最近在尝试把一些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放在一场直播里,比如说我们马上会跟B站联合做一场直播,把B站的IP跟薇娅直播间做结合,在这段时间我们就放所有年轻人比较喜欢的产品,比较偏潮流的,当然我们也会满足更多消费者的日常需求。
秦朔:我自己接触过有两个新消费品牌,给我是有一点震撼的。其中有一个品牌说,“我认为老的创业者是有原罪的。”我说有什么原罪?他说,“他们过去把中国品牌做得那么LOW,我们作为新的品牌,我们要让中国的新消费品牌挺立起来。如果说扩张、上市会影响到我的初心,我要牺牲一些东西的话,我宁可这个企业不做。”我认为这些品牌能够真正将来做成一个长红的品牌。
董明珠:现在为什么说关注年轻人,我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转变,因为现在的消费模式在发生变化。90后的背景跟我们完全不同,对生活的理解和方式已经是颠覆性的。所以他们现在搞的直播和消费是顺应了这个时代群体的需要而产生的。我们这个年龄和上一辈没有隔代的感觉,消费的模式和生活方式都是沿袭下来的,所以冲击力并不大。而现在冲击力是颠覆性的。回头讲讲我的空调,我们这么多年大家认为空调风越大越好,突然我告诉你空调没有风才好。这个观念一转变的时候市场在哪里?我相信没有一个傻瓜愿意买风吹得我难受的空调。 年轻和不年轻是根据这个时代,我(的年龄)马上会往70岁跑了,我是老人,但是我的心态很年轻。
秦朔:我觉得你很年轻,一个是不用电,一个是没有风,这两个都是空调颠覆式的观点。
董明珠:所以我觉得我很年轻,我心态年轻,我才25岁。
王洋:这就是为什么董总让人敬佩的,明明是一个已经身居高位的商业领袖了,但是却降维做一场直播,最近还参加了一档综艺节目叫做《初入职场的我们》,给很多年轻人做导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收获年轻人的心或者帮助他们成长?您作为一个企业家,在最一线接触这些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新的感悟?
董明珠:我觉得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总是有喜有乐,也有愁。我们会遇到很多自己没有预计到的困难,这些都可能会发生。但是我觉得相信自己很重要。我们人不怕跌倒,就怕跌倒了不爬起来,那是最可怕的。
王洋:格力已经30岁了,是而立之年了。当下的格力是否捕获了年轻的用户和消费者?
董明珠:当然要不断地创新提高未来的品质生活。我经常跟科技人员说什么叫做科技?分两大块——未来和当下。当下就是消费者生活品质要提高,需要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围绕消费者的需求做研发。第二个就是未来的社会责任,前景要做一些长远的规划。 大家都知道格力不是只有空调,格力洗衣机衣服洗好了上面铅笔都不倒,因为没有声音。这是现在洗衣机最大的痛点,我做到了。我的冰箱,肉放进去拿出来不要化冻就可以用了。这些都是用科技支撑的。你要想留住消费者,并不是一个广告,一个简单的互动直播能做到的。所以我在做直播的时候更多的是做文化交流。王
洋:两代的创业者、企业家坐在一起,你们彼此互相问一个你们感兴趣的问题?
奥利Alves:其实我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因为在大学的时候,我也看过格力很多报道,从里边学习很多知识。我想问格力今年30年了,作为一家电器品牌,能活这么长时间的(品牌)不太多。我的老家是安徽合肥,我们当地有很多品牌当年很厉害,现在没有声音了。如果有一个企业想要再往后活30年,还要注意什么?今天消费渠道变化这么快,最近这五年从互联网线上到手机,从文字、短视频再到直播。作为一个企业,最关注的应该是哪点?
董明珠:我觉得企业文化建设很重要。我们经常讲习惯,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提出来十年免费包修,这是巨大的挑战。这在内部争论也很大,空调坏了都包。我们做出这个决定,我们对社会公布的时候就是想推动行业的进步。这也是在跟自己过不去。所以一个好的企业一定要有跟自己过不去的力量,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你最要在乎的是自己在做什么。
王洋:您说的企业文化,我的理解一方面来自于企业自身内部治理,但是内部治理有外部效应,就像您坚持说格力有自己的精神和文化,但是沉淀出来的是更扎实的实力,所以才有胆量和勇气去空调十年包修和包换。这种价值真的有外部性。请董总问今天新生代的企业家,您最想问他什么问题?
董明珠:我觉得没什么问题好问的,我只想讲,后浪推前浪,永远是这样。王洋:这相当于是更大的鼓励和鞭策,翻译过来就是,奥利你做吧,看你到底做到什么样。
奥利Alves:我们整个电商直播和新媒体正在发展的过程中,现在大家看到的小小的成绩跟成功差得很远。我觉得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王洋:秦总如何看待这两代企业家之间的特质,他们有什么差别?
秦朔:很多人经常问不同代际企业家的区别,如果调侃一下就是年龄,当然跟不同时代的技术背景会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张近东时代、刘强东时代对于零售渠道的理解就不一样,这是时代带来的变化。我最早采访20后的,主要是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企业家,我感觉优秀企业家的共性是非常多的,都有那种较劲,自己跟自己较劲,把自己逼到极致。还有是不断地创新,底层的逻辑是诚信、良知,善待利益相关方。我觉得真正做得好的企业长期来看共性会大于区别。
王洋:我觉得应该就是几代中国企业家沉淀下来的精神。今天虽然说董总和奥利代表着当下的网红,我觉得奥利的一句话非常好,年轻一代不只是网红,应该真正能够宣扬的是中国红。
“看长“中国未来消费趋势
王洋:今天发布的白皮书,我们概括出了整个中国未来消费趋势的十大趋势。请三位老板挑一挑您心目当中接下来最将成为趋势的点。
奥利Alves:人口结构调整激发细分消费市场的活力,这一点还挺有意思的,因为我们一直在说中国市场没有小市场,因为任何的小市场都是一个大市场。最近人口结构调整,有很多我们原本认为的小市场里面有非常多的机会,这一点非常重要。
董明珠:10个项目里面我最重视第八个和第九个。为什么说苹果大家还认同它?是因为还没有可以替代的东西出来,一旦有替代的东西出来苹果就消失掉了。我们消失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认为第八个很重要。
秦朔:我觉得第三个是很重要的趋势,因为我们中国制造业产能太大,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也占了全球28%,GDP占全球只有17%。换句话说中国的制造能力超出了整个经济在全球的占比,这个能力必须对外输出,过去这种输出的方法基本上就是出口和代工。今天来看新的品牌商、制造商他们懂得中国互联网流量很多玩法和打法,这个东西中国比世界要先进,所以把在需求端的流量结合中国的供应链,有可能把中国很多产能很有效在全球去覆盖。而全球总体上有一个趋势,就是对性价比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很多国家收入的中位数是在下降的,所以从总体上更要求性价比,中国的优势就非常强。
去年亚马逊找我做过一个调研,我看了一下亚马逊开放给中国卖家的16个站点里面,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品类前几名几乎都是中国的。我们可能不知道这些品牌的名字,但是我相信品牌出海是非常大的趋势。中国是几个寡头控制了绝大部分的流量,但是在全球独立站还有很大的空间,这样会进一步帮助品牌出海。
王洋:刚才三位在最后的选择当中也不约而同传递了我们今天的价值主张。我们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品牌会出海,我们从最早期的产能输出到未来的品牌输出,其实是软实力的输出。我觉得这也是今天我们作为企业这样的组织单元,它的成长力当中所能够折射出的这一代年轻人、几代年轻人的成长历程,折射出这个社会和国家的变迁,折射出我们在今天这场峰会上所想呈现的价值主张,就是我们说的看长,就是可持续增长和长期主义。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