骂在线教育的时候,我们在期待什么
1
最近出台的“双减”政策,相关的解读也七七八八出得差不多了,各种花式的角度都有,还有人说教育行业已经被“双减”政策干掉了的。
说“干掉”那不至于,巨大的冲击是肯定。
但历史始终是向前走的。
真正被干掉的,只是一些会加剧不平等的畸形模块,或是那些资本化过于严重,失去了教育初心的部分。
这是在剜去腐肉。
很痛,但长痛不如短痛。
说白了,作为一个面向市场的服务型行业,能不能继续存在,或者说前景将会如何,仅仅看股市和资本是看不透的,更准确的答案取决于供需。
市场对教育服务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并不会因为“双减”而消失,甚至一部分需求反而会增大。
需求减少的传统业务亟待转型,而那些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求增大的业务,譬如智慧教育板块,则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
不能额外加课,那就辅助把当前的课做得更好。
艾瑞咨询最近发布了一份《2021年中国教育智能硬件趋势洞察报告》,里面就有提到:
智能硬件市场的增长表现突出,预计3年后市场规模可能达到近千亿。
像是疫情催生了远程办公领域的突飞猛进。
双减则让智能硬件开始发威。
另外,在真正的智慧教育领域,教育智能硬件只是冰山一角。
随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智慧教育的市场将会越来越大,也会越来越融入主流。
2
2020年的新冠疫情催生了庞大的在线教育需求,也成为了智慧教育大规模进入公众视线的重要契机。
而再往前追溯,其实从课堂上多媒体教学、到联网数字教材、再到后来的各种家校互动系统等等,都可以算是智慧教育的早期雏形。
基于市场需求,近年来布局智慧教育的企业不在少数,并且各自依靠自身优势进行发力——
科大讯飞的传统强项,“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会话AI”,也被融入了智慧教育技术中,做成了智慧微课工具、智慧纸笔课等各种教育产品。
再比如网易有道的学业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智能学习终端(通称“作业一体机”),早早应用于政府主导下的公立学校合作项目,为一线教学的教师减轻教学和教研负担、为学生提供更科学、高效的学习方式的硬件和软件。
当然,在这些诸多的尝试中,不一定所有的路径都是对的,需要试错,需要在反馈后继续调整。
比如拍照搜题工具,就由于可能造成“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等后果,已经被“双减”政策给明令禁止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
3
双减表面是减量,实际核心在于提质,在于让教育过程变得更加科学高效,并且是平等的、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的科学高效。
而科学高效,当然离不开新技术的使用。
技术是工具,重要的是掌握工具的手。
举个例子,“双减”政策中的 “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并不是简单的反对布置作业,而是反对机械无效的作业、反对重复的和用来惩罚的作业。
但为什么会有老师布置机械无效的作业?是因为他们故意不想让学生通过作业获得进步吗?
这么判断就是何不食肉糜了。
我这几天聊了几个初高中老师,得出的结论和我之前想的不一样:
布置作业本身就是一件高难度的、极为耗脑力的事情,以普通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确实是一件具有较大难度还不一定能有好效果的事情。
至于说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去针对性布置作业,这更是一个听起来很美好但实施起来要老师命的事情。
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可能比设计一个好的答案更困难。
人脑不是电脑,当一个班的人数很多的时候,要动态记录不同人的情况,还要对症下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三对极限的理解很到位,但是立体几何掌握不好;
李四的英语语法过关,但是单词量特别匮乏;
王五做实验全能,却背不下来公式定理……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老师做不到因材施教,又不能不布置作业,那就只能让所有学生一起写同样的题目,顶多把大概率有问题的地方多重复几次。
效率高吗?不高。
学生痛苦吗?痛苦。
这不是任何一个老师的错,而是理想与现实冲突下的一种必然。
全都是高质量、针对性强的作业当然好,但成本怎么解决?
如果只靠人力,注定只有少部分人能享受到。
想要既满足教育平等的原则,又让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覆盖尽可能多的学生,只有两条路:
要么所有布置作业的老师都是资深的名师,要么就是有智能化的辅助工具。
前者很理想,但是不现实。
后者听起来没那么理想,但却正在逐渐成为现实,甚至已经改变了很多学校的老师和学生的生活。
今年6月份,济南有家中学给网易有道寄了一封感谢信,是因为有道提供的学业大数据智能管理平台,帮师生实现了减负增效和个性化学习。
这里指的就不仅仅是作业设计了,还有“双减”政策里提出的提高课内教学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等要求。
关键是,网易有道之所以早在2019年就进入智慧教育赛道,是因为想明白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高效总会战胜低效,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因此要以科技创新去成就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
“双减”政策要求发展公立教育,但不管是私立教育还是公立教育,都会需要大量的教育工具和辅助服务。
从这个角度看,“双减”政策对智慧教育领域反而是一种利好,更是通往教育公平的必经之路。
我们不能强求所有人都跑得一样快,但是我们可以尽可能做到让起跑线一致,让发令枪准确一点,这样我们的教育行业,便会离公平近一点、再近一点。
从毫无追赶地希望,到有希望;
从马太效应,到资源上的相对均衡,这就是一种进步。
而且随着智能化、数字化的工具在教育中的占比提高,大家都会因为工具的改进而提高了教学效率,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真正的教育普惠,应该是均富,而不是均贫。
4
支撑智慧教育的AI很难,但这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至少方向是明确的。
2019年8月22日,有人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
Will China lead the world in AI by 2030?
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详细分析了中国目前在AI领域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得出了一个预测,中国已经进入了世界AI技术的第一梯队,而且追赶势头极猛。
按照研究人员测算出的曲线,中国有可能在2030年成为世界AI领域的主导者。
这是一个好消息,也是很多智慧教育企业的发力方向。
网龙为了推出更贴近真人的AI助教,在AI技术上砸了大笔的钱,建设了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识别上是老字号,还有讯飞输入法作为训练场所。
这些企业做智慧教育的优势,都在于技术。
但有趣的是,在智慧教育领域,技术确实是困难,但从来不是主要困难。
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来辅助他们,才是真正的难点。
艾瑞数据做过一个统计:
部分大型K12教培机构线下直营AI课堂教学中心渗透率仅2%。
也就是说,很多技术并没有派上用场,你这个技术可能很牛,很先进,但就是用不着。
说白了,智慧教育的赛道上很拥挤,选手很多,选手的实力也很强。
但不是每一个选手,都知道自己应该往哪个方向跑。
唯一的办法,就是试错,试错,继续试错。
不管是做教育软件也好,做教育设备也好,其实讲白了,你要怎么做才能做好,绝对不是大家坐在办公室拍脑袋设计的,一定是根据市场的反馈不断调整出来的。
必须要有人在用,用了以后,他告诉你这个设计不太行,不符合我的需求;
或者他告诉你这个设计很好,能不能其他设备上也有这样的东西。
既然设计教育产品要倾听使用者的反馈,那就必须有一批种子用户提供反馈,先发优势就很重要。
谁做得更早,就有更长时间、更多机会发现自己产品中的问题,进而做出改变。
而在进校园这一块,有道智慧教育是同类企业中做得比较早的一批,并且一直在做,在大量的学校里应用。
有媒体采访过有道智慧教育负责人,他是这么讲有道的本地化战略的:
在杭州、成都、济南、山东等地,我们会跟市区两级教研院合作,比如他们会出教研员、出老师,我们也会有调研团队。
从产品设计的最开始,有道智慧教育就是先调研,结合用户的需求,再针对性提供解决方案。
这个“针对性”,可以具体到一个区域、一所学校。
带来的结果,就是有道手里拿着大量来自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的,在不同维度对于它的智慧教育产品,在实际应用场景下的评价。
这些评价肯定是有好有坏的,一个产品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赞扬。
但是评价本身不重要,关键是,我因此知道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改进了,我可以做得越来越好,这就是一个别人无法取代、无法比拟的关键优势。
做得早,才能有支持你不断迭代的反馈和数据;有了反馈和数据,才能做得好。
这是一条完整的成长线,少了一步都不行。
教育是一件急不得的事情,它要一代一代地去实验,甚至是不断地试错,试出来这么做行还是不行,在下一轮再来迭代。
客观来说,有道智慧教育不但做得早,而且一直在坚持,即使在市场相对没有信心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过。
到了今天,有道智能学习终端已经应用到20个省份200多个学校,有10万左右学生在用,每年都会得到为数不少的反馈和建议。
这些反馈来自于学校和相关部门,不是简单的给用户发调查问卷,而是来自实践的具体经验,支持着产品的更新换代。
基建已经铺开,反馈源源不绝。
5
有道智慧教育的故事,其实讲起来并不能让资本兴奋。
因为周期长、投入高,而产出又不像别的业务那么快,没法因此一夜暴富。
这不是资本喜欢的逻辑,但却是能让我们的教育在迭代中越来越好的逻辑。
总要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
有道智慧教育虽然只是一个企业的一条业务线,但它也在做自己的努力。
它合作的学校,并不仅仅是北上广深的这些发达城市的学校,也有一些来自欠发达地区的学校。
可能你让一个北京四中的老师去山区中学教课,没有那么大的现实性。而且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去哪里不去哪里,也是一个问题。
但是你如果把这些数据能够上传到一个终端,让优质教育资源获得极低的复刻和传播成本,就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低成本共享。
在教育这一行,老师的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优质教育资源富集在私立教育行业,一定会加剧不平等。
有钱人他就请得起,没钱人你就请不起。
但本身就懂教育的有道走的是深耕科技路线,这是在从根本上降低教育成本,直到有一天,把成本降到人人都能获取。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更长远的公益,同时也是技术的初心——为公平而战,为那些不能作战的人而战。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