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浣熊百将传》的倒掉
文 | 黄哲
编辑 | 陈传友
问:怎样做能让人快速对一个儿时经典IP形象“粉转黑”?答:去玩根据这个经典IP改编的手游……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漫画在中国大陆的年轻群体中普遍流行,统一集团大公子在看过日本漫画《绘卷三国志》后得到灵感,想要打造中国自己的英雄漫画形象,随后统一集团从全国招募优秀画师创作出一套中国水墨画与日本漫画风格相结合的水浒卡。彼时,每一包售价0.5元的小浣熊干脆面中都会随机附赠一张水浒卡,集卡、换卡热潮风靡全国,可以说是80、90后印象最深的童年记忆之一。
当下大火的“盲盒”,在制作和销售策略层面本质上依然没有突破当年小浣熊水浒卡创造的那一套模式。比方说如今一个系列盲盒的标配玩法是“数个常规款+一个隐藏款”,仅此而已。当年水浒卡的样式版本可要丰富的多,单是最普通的纸卡在全国不同地区便有大卡、中卡、小卡,此外还有塑膜卡以及特别稀有的闪卡等等。
最“可恶”的是,水浒卡张数本来就多(108张英雄卡+6张恶人卡),厂商还不让它们一次性面世。从1999年开始,小浣熊的画师团队每个月创作3种新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既可以周期性调动主要消费群体的收集积极性,同时还给了收集进度相对落后的群体以追赶机会。加上卡片本身——尤其是闪卡——做工精致且稀有,想要集齐所有水浒卡难度巨大,直到今天仍旧为收藏界的朋友津津乐道。
小浣熊从1997年筹备开始,到1999年正式推出水浒卡,期间不计成本地寻找画师,同时借助时下热播的《水浒传》电视剧,使得水浒卡一经问世便成了干脆面销量增长的主要推动者。小浣熊水浒卡本身亦成为国内屈指可数的集换式卡片类经典IP。
2
大约一个月前,所长开始在头条、抖音等App上高频次刷到《小浣熊百将传》的视频预告广告,你知道的,手游的广告视频通常很吸引人,等“骗”到你提前预约注册后,实际进入游戏往往会有些许落差。但即便如此,为了情怀、为了替儿时的自己完成集齐整套水浒卡的梦想,所长还是不假思索地提交预约,满心期待游戏上线日的到来。
和所长抱着同样想法的人必定不在少数,然而残酷的现实再次印证了什么叫“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事实上,从看开场动画开始,所长整个人就是懵逼的,游戏主题不是小浣熊水浒卡么?小浣熊怎么COS上皮卡丘了?并且还出现了一对高仿“火箭队”的相声组合……实在让人哭笑不得。等真正进到游戏界面内,这种“哭笑不得”很快就转变成为“出离愤怒”,因为,《小浣熊百将传》是一款彻彻底底的换皮游戏。
2019年,莉莉丝出品的《剑与远征》成为全球爆款。看到爆款标杆,国内无数游戏团队蠢蠢欲动,想要复制成功,但多数团队因为发现《剑与远征》核心战斗碰撞对位规则难以复制,致使美好愿望胎死腹中。而像网易出品的《黑潮之上》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其实只是借鉴了《剑与远征》的阵营分类和共享养成部分,至于核心规则和玩法大部分还是人家网易原创的东西。也就是说,虽然有借鉴,但只借鉴一部分,核心部分还是自己团队动了脑子的。 到了《小浣熊百将传》这里可就厉害了,整个UI布局都是完全复制《剑与远征》不说,就连许多角色的技能设计甚至能在《剑与远征》里找到原版,战斗场面的表现形式更是非常近似。至于全国大赛、比赛之路、决斗馆……全部是《剑与远征》几个核心玩法照搬,连“小卖部”里的商店内容都是一毛一样。 战斗界面对比(左:剑与远征;右:小浣熊百将传)
如果非要逼着所长找游戏里的创新点,“答题”勉勉强强算是一处吧,可问题是,为什么一个水浒卡牌游戏要玩答题?答题就答题吧,如果题目是水浒相关的问题也就罢了,搞笑的是游戏里还出现了各种与相声文化有关的题库,原因是游戏聘请了当红相声演员秦霄贤作为产品代言,看看,想要玩好水浒你还得懂包袱才行!
人在失望的状态下,总会不自觉寻找退路来自我安慰。所长对这款游戏的底线迅速降低为:换皮就换皮吧,不氪金能玩下去那也行。可终究还是所长肤浅了,在游戏中不需要等待太长时间,各种充值弹屏便会接踵而至,不全面氪金,你很难把这个游戏玩好。
从满怀希望进入游戏,到骂骂咧咧退出游戏,前后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除了统一授权的水浒卡外,所长在《小浣熊百将传》里看不到一丁点与水浒有关的内容,玩法上的创意诚意更是无从谈起。 从端游到网游、从网游到页游、再从页游到手游,赤裸裸纯抄袭的换皮山寨产品早已有之,但当这样的行为出现在一个经过正规授权、由正规游戏公司改编制作的经典大IP身上时,IP授权方、游戏制作方,乃至每一个游戏玩家都应该好好反思。
3 理论上,IP授权方应当把好第一道关,但在这个跨界如家常便饭的时代,很难。无论主动寻求合作方,还是意向合作方找上门寻求授权,IP授权方其实都应该建立在对合作方及其所处行业领域有较为深入调研和了解后再行决定是否给予授权,而不是收上一笔不菲的授权费之后就充当甩手掌柜,任由拿到授权的合作方自由发挥。 之所以说很难,以《小浣熊百将传》的授权为例,假设合作方把游戏策划案以及内测的成品游戏摆在授权方面前,授权方能检查的也许只是合作方有没有违规或是越界使用授权,授权形象和作品呈现是否准确等等,或许还会为游戏本身的所谓精致画面和新鲜玩法拍手叫好,除非授权方负责人刚好是一位爱玩《剑与远征》的玩家,否则很难从一开始就看穿合作方耍的花招。 这就要寄希望于合作方能够摸着良心完成合作,《小浣熊百将传》的制作方显然摸错了地方。从预热绵延至今的微信微博信息流广告,到各短视频App的广告位,再到AppStore Today推荐位,再到各种游戏媒体和KOL上投放的软文和抽奖,最后到找来秦霄贤作为游戏代言人,一通轰炸下来,广告预算绝对要占到项目整体预算的超大头。写到这里所长想到,也许真的不是开发人员不想潜心把这款小浣熊的手游做好,而是留给他们的研发费用只够拿来整体换皮……
“广告轰炸+小浣熊水浒卡IP情怀效应”的效果立显,正式上线短短几日,便一度进入AppStore畅销榜前五位。以如今热门手游的吸金能力,首月流水过亿恐怕不是梦,整个项目团队想必也能速速实现盈利,坐收利润,在他们眼中,《小浣熊百将传》将作为一个成功案例写入后续提案的PPT中。
可在所长看来,《小浣熊百将传》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双重且恶劣的。一方面,它毁掉了一个经典大IP形象几十年来在人们心目留存的好口碑,从此以后,至少小浣熊相关衍生品再出来谈情怀,很多人是不会再信了。另一方面,它给国内其它游戏公司的中小团队带去了相当差的示范效应,这会让他们认为,找一个能触动玩家情怀的点,再套上一个完整现成的皮,就可以拿去赚钱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认真去研究改良与创新、为什么还要认真去做世界观和软实力? 如今,小浣熊的形象和口碑已跌至谷底,那些短视的游戏公司躲在全国各地的写字楼里苦苦寻觅下一个换皮赚快钱的机会,非到国内游戏彻底被断送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们造出诸如《小浣熊百将传》这样的游戏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山寨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