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一个月改版四次,我却看到了新媒体行业的希望
前晚又是个令人激动失眠的夜晚,在阿根廷绝地翻盘的同时,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赞赏和转载功能升级》推送。那些慌得一笔的新媒体小编,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啦。
「微信并不想让内容生产者失业。」
从5月25到6月26日,短短一个月微信改版了四次:
5月25日,微信升级,阅读网页增加浮窗功能;
6月6日,公众号赞赏功能重新上线,赞赏升级成“喜欢作者”;
6月20日,微信订阅号改版上线,消息入口变信息流,新媒体圈一片哀嚎;
6月26日公众号文章转载功能升级,转载流程简化,鼓励更多原创能力;
一边像是在鼓励原创,另一边又在打压公众号。绝大多数内容运营者,都被微信按在公众号上摩擦。微信到底想干什么,今天兔子给大家具体分析分析:
想写的都被写了,原创越来越难
随着公众号成为常规化运营,小编们会逐渐发现选题好像越来越难。的确如此,类似生活、职场、技能类的内容在网上一搜一大把。哪怕是段子,一年365天天天不停地写,也会精神分裂。
内容同质化严重导致原创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提升内容质量,微信就必须鼓励创作者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激情去创作内容,维持微信公众号生态平衡,于是赞赏功能重新上线。
「书写得好掏钱购买,文章写得好付点知识费,理所应当。」打赏也就变成了喜欢。
写作是门手艺,然后才是生意
公众号洗稿盛行,最大的问题在于新媒体的准入门槛太低。能打字就能做小编,刚入行的新媒体人,要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能力,基本都靠“模仿”。
模仿和抄袭原本界限就模糊,写不出有趣的内容,KPI又压得慌,怎么办?勤奋的小编学会了洗稿,偷懒的小编就Ctrl+C/Ctrl+V敷衍了事。
某些企业整个公司不足500人,运营的公众号近千个,哪怕连老板一起写稿,平均每个人都得运营两个公众号。什么概念?既要排版又要找素材还得维护粉丝,一天两篇内容,能有啥原创的东西出来?
这种低质量,没有原创能力的伪自媒体扎堆在订阅号,要么靠刷量骗取甲方广告费,要么靠洗稿欺骗读者,这类订阅号自然成了微信的清洗对象。
「我有原创能力,也在努力生产优质内容,却被微信这次清洗误伤了,怎么办?」
优质的内容永远不会受冷,这是真理。作为内容生产主力军,小编们不要慌,以下几个技巧也许能拯救你的阅读量。
1、解放读者双眼
也许有不少童鞋已经察觉到,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用耳朵「看」书,类似喜马拉雅、得到、好多课等知识付费APP都提供「有声听书」功能。
微信近期提供的页面浮窗功能,其中一大好处就是能让读者「听」和「看」同时进行,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夜听这类以音频内容为主的公号。
当然,小编们又要吐槽了。“做个新媒体,工资两三千,又要会设计,又要学开发,现在还要播音主持经验。”
像川普、港普等方言兴许还会成为公众号特色。怕自己声音不好听?可以考虑用变声器。
2、订阅号不行,服务号来凑
服务号一个月四条的推送次数确实有点少。但订阅号折叠在消息窗口,读者关注的公众号越多,消息越容易被淹没。相反,服务号消息推送在微信聊天窗口,只要标题起的好,基本在第一时间就能吸引读者点开。
其次,一天赶出来的稿子和花一周时间精雕细琢的稿子内容质量肯定不一样。对于以获客或卖货为目的的运营者来说,服务号的开发者接口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经过开发后服务号,也能实现每天推送内容)既提供优质内容,又能增加和用户的互动,效果比订阅号好不能更多。
当然,订阅号升级服务号是有要求的:
1)非个人订阅号,「个人号可以考虑粉丝迁移。」
2)需要企业、媒体、政府机关等相关证件,如营业执照、法人证书等;
3)提供运营人身份信息、联系邮箱、手机号码等资料;
4)说服你的老板(KPI可不是说改就能改。)
3、小程序成为新出路
张小龙说过,今年微信的重心在小程序,他没有骗我们。
端午节相信不少读者都薅了礼物说的羊毛,这个小程序在短短2周时间新增了100万粉丝。小程序带有很大的社交属性,只要稍微引导一下,小程序用户就能给公众号带来大量粉丝新增。
当然,活动粉不一定会对你的内容感兴趣,但只要受众清晰、内容优质,这些粉丝就会留存并转化成你的忠实用户。而你需要做的,只是思考如何利用小程序、公众号还有社群,形成闭环。
新媒体不会一成不变
专注内容不会错,但一成不变就会被淘汰。新媒体人的未来肯定不仅仅停留在「新媒体销售」,公号狗们需要提升自己的营销与技术能力。因为,未来的「新媒体」不会停留在运营,而会变成「新媒体技术营销」。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