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腐烂的本质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9-02

知识盲区.jpg

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电视还是个稀罕玩意,娱乐圈的概念还没在大陆出现,计划经济余晖下社会的物资算不上充沛,但大街小巷里人们的生活状态还挺不错。


当时的娱乐方式远不如现在的充足,但那个时候的家庭氛围却相当浓厚,那时候商品房的概念还没有出现,北京城里不大的客厅里挤着一家人,长辈坐着沙发,孩子则抱着个板凳或直接瘫坐在地上,围炉夜话,共度良宵。


而此时的电视里,播放着的则是贾母领群芳赏雪的景象,这部集合了全国范围内国宝级的历史、戏曲、建筑、文学大师耗费三年打造出的作品成就了经典的同时也满足了那个文化匮乏年代所有人的精神需求,但在电视剧热播引起民间广泛讨论的时候,参演红楼梦的演员却有些迷茫。


按理说这些演员是不该迷茫的,毕竟家喻户晓的红楼梦给他们带来了真正意义上国民热度,从我们现在的视角看,只要肯走些流量变现的路子,前途总归是不缺的。


金钱并没有在第一时间扑上来。


红楼梦的拍摄更多是为了宣传文化而不是商业需求,带着需求选角色,全国海选挑出了最适合角色气质的演员,集中培训练出了演技、磨出了文化。


面面俱到的考虑覆盖了整个拍摄进程,甚至还顺带培养了演员的道德情操,但漏掉了这些演员的现实回报。


或者说,在那个年代,没有人能想到这么多。


红楼梦的成功让参剧的演员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明星,但他们的星途却不算上光明,甚至就连当时片酬最高的扮演者,片酬也不过是寥寥的八十块钱,而在脱离了剧组的众人还在为前途发愁、为着北京户口和如何获得编制担忧的时候,彼时彼刻的大洋彼岸,知名艺人的片酬早已突破了百万美刀,顶级者是千万美刀。


生活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家喻户晓的明星陷入生活的窘迫这种在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事,在当时却显得无比正常,那些因红楼梦而闻名的明星们后续或选择了各地电视台、进了体制,或是参与各种走穴活动来维持生计,虽然过得并不能算拮据,但较之于如今明星们的天价片酬还是更像普通人的。


虽然说现在大家可能对“走穴”这个词的感觉可能偏负面一些,网络上也把这个词也多解释为捞外快的私自演出,但这个词汇最初定义却不是这样。


“走穴”一词最早来自于相声界,是走场相声艺人为了增加收入更换演出城市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而诞生的,但真正“走穴”发扬光大的,还是要看市场经济的到来。


最早的时候,文艺工作者都是有单位算工龄领工资的,后来,很多单位剧组被迫要求自负盈亏,需要剧组自己谈演出,然后按演出收入拿工资,虽然这种模式确实有存在弊病,但它同样也为那些机灵剧组提供了机会,在那个时候,有精明的艺术团四处出击,靠着这种模式挣到了第一桶金。


在计划经济的余晖下,不论是四大名著的成功改编、还是电影影视的循环播放,捧出来了的第一批家喻户晓的明星同时却没有赋予这些明星相应知名度的收入,在那个时代,虽然明星确实可以通过走穴获得一些额外收入,但象征着美好的明星在那时似乎跟商业价值扯不上多少关系。


那时候,明星其实和手艺人很类似。


要活儿硬,要有技术。


那时候他们不是商品,他们是供应商。


但很快,时代变了。

1

时代往前走,明星有了全新的商业价值。


1990年初,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正面临着因经费短缺而被迫停摆的窘迫状况,从哪里找钱一时成为摆在了所有戏剧人面前的难题,时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的李默然因有过曾为东北话剧筹集过十万元资金的经历,深感义不容辞的同时也被周围人寄予了厚望。


但拉赞助从来不是一个易事,李老师虽然为此事做了不少工作,但收获却是寥寥,而就在此事陷入僵局之际,转机出现了,但这个转机却让李老师师有多少有些为难。


三九药厂希望通过李老师做广告帮忙宣传。


虽然这个请求在现在看来再正常不过,但在当时那个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时代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因为虽然以往也有厂商通过影视做广告,但这大多也是投到整个剧组,还没有过个人代言的案例出现。


李老师最开始的态度也是抗拒的,但考虑到剧协资金困难的现状,犹豫了再三的李老师在详细考察了产品和厂商后还是接下了这则广告,于是在稍后广告中,正装出席的李老师一脸正气地宣读着关于三九胃泰产品药效的表述,也就此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名人广告。


与现代的个人代言不同的是,当时的李老师参与代言的酬劳是要求三九药厂必须要给中国第二届戏剧节提供20万的赞助,但对李老师本人,只是象征性地拿到了一部价值700元的随身听。


当时的观众不理解这些。


在他们眼中李老师作为艺术家,是偶像,是明星也是美好,不应该和商业代言挂钩,更不该公然为商品背书,一时间民间议论纷纷,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李老师蒙受了前所未有非议的同时,也给自己立下了不再接广告的规矩。


实际上,由于李老师的宣传给三九胃泰当时的品牌形象带来了非常好的正面体现,三九胃泰大获成功,产品的销量得到了突破的同时也引来众多品牌的效仿,但不管怎么说,那个时代人们的文化世界也更纯粹些,不管是明星自己,还是观众,对明星这个词汇都有着洁癖般的要求。


对于那个年代的明星,虽然说商业代言的比例还在不断增加,但对他们来讲,演员更多赚的还是中规中矩的片酬或是跨界走穴赚的外快,艺人赚的更多还是对应表现项目的门票收入,与其说是现在的流量变现,倒不如说类似现在的表演话剧这种形式的艺术变现。


凭本事吃饭,一分钱一分货,童叟无欺,不丢人。

2

但时代又变了,变得太快了。


资本的入驻,让明星更备商业价值的同时,也更浮躁了。


在首个明星代言产品取得重大成功之后,任凭民众的非议再多,明星代言产品的路子终究也是被探索出来了,但也是在这个时候明星的概念也被这些不断涌入的资本给重新定性了。


最开始找明星代言的品牌想法是很简单的,因为在市场经济初期的物资相对匮乏的状况下厂商的品牌意识不强,找寻明星代言的目的则是比较单纯,通过利用明星的影响力提高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让更多人知道。


这个时期品牌主要寻找着的目标还是那些德艺双馨的艺人,这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象征着美好含义的明星词汇的最原始定义。


可当美好和金钱相串联,总归是有那么一些是不再重要的。


就像奥特曼不能总是把小怪兽赶跑一般,相较于虚无缥缈的美好概念,金钱的诱惑似乎总看起来更大一些,越来越多的明星开始选择了商业代言的同时,曾经象征着最好艺人概念的明星也逐渐失去了原意。


接受了金钱,那么不可避免地就是走向另一条路。


不是所有人,都能站着赚钱。


当最初那些明星通过代言品尝过了金钱的甜头,似乎商业发展的脚步便再也停不下来了,回到千禧年初,那是东北二人转最好的年代,本山老师的声望也颇有几分独步天下的感觉,参演的电视剧在央视黄金时段循环播放,每年的春晚更是绝对的压轴出场。


然后就是蚁力神,这款号称有着“急用时服用两粒”就立竿见影且能有助于解决不孕不育的神器药物蚁力神也终于被世人所得知。


在那个以电视、纸媒传统媒介一家独大的时代,带有知名明星背书的广告简直无往不利,大家蚁力神解决下半身的功效深信不疑。


但好景不长,2004年11月,随着《南方周末》报道了美国食品月药品管理局(FDA)对蚁力神的检测结果后,被披露出只是“掺杂了西地那非”(伟哥)的蚁力神走下了神坛,也坑害了那些曾经选择相信的观众。


蚁力神最大的问题还不是保健品,而是养蚂蚁的非法集资。


后世各种代言P2P的明星,都算是晚辈了。


这个世界真是毫无新鲜事。


本山老师不是最早因广告而翻车的艺人,比他骚的多了去了。


但他算是当时腕最大的。


除了代言之王唐诸葛老师,应该没人会质疑。


此时的明星早已不在满足过去那种“卖艺”形式换来的微薄收益,在他们发觉了自身强大的影响力后,已经学会利用自己的影响去进行代言或者销售变现了。


这时,他们从手艺人,开始往商品转变。

3

当资本看到明星能为自身带来收益,尤其是这个商品和抢钱一样,造星计划也应运而生。


如果我们再回头看明星的诞生,这会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在过去,艺人的出头主要还是靠业务能力,但业务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更看天赋,可恰恰这俩项对应着的是成本,而资本恰恰很在意成本,因此在资本运作下诞生了选秀。


选秀是粉丝经济的第一声枪响。


自选秀环节出来之前,所有明星的培养模式还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机制选出来的,就比如说当时歌手的出道之路主要靠唱片公司的运作,演员的出道则是靠导演进行甄别,然后靠演绎出来的角色能否吸引人来决定是否出圈,也就是说民众所能看到的明星其实都是经过一定筛选过的。


这种模式本没有什么,就像古代的角们在不经过足够的考察和历练的前提下是没有上台表现的机会一样,虽然这种模式有点钦定之后再让观众进行选择的感觉,但至少经历了专业人员和机构选择后,这些被选拔出来的明星能力是有基础保障的。


但对资本来说,这种造星模式是有一定弊端的,影视剧的成功多多少少带有点随机性因素,而选拔出来的演员和歌手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也是一个问题,而且培养需要成本,大价格投入下去还不一定成功,成功了还不一定听话,而且还不一定受掌控。


有本事的工匠,从来都不甩工厂厂长。


这时候,选秀的好处就出来了。


听话,自己人,好养,好收割。


成功率虽然一样不高,但是成本低,这也算是一种优势。


这是赤裸裸的资本梦。


最初的选秀节目多少还有些度,刚涉及到选秀的资本,在这个阶段的整体把控度还不是很够,对于那些选秀出身的素人来说,虽然资本也会采取做票等一系列手段去捧自己公司的艺人,但终究还是有个度的,毕竟当时修音还有后期等技术发展的并不成熟,大众对那些没有实力全靠炒作的艺人最终出道还是有一定反感的,所以最开始的资本造梦多少还是受到了一定限制的。


但伴随着选秀节目逐渐走向成熟,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本造星的产业链也愈发成熟了。


缺乏故事不要紧,资本可以帮你造故事。


贫穷人家出身这种是不是没有吸引力?


资本为你简单包装一下,随便租借一套轻奢,然后弄个摆拍立下一个“富二代人设”,要是没这些个财力,咱就弄些美食搞个便宜实惠的“吃货人设”,然后大批量推这些通稿,顺带再搞些热搜吸引一波初始粉丝,故事就有了。


缺乏实力也不要紧,资本不能弥补实力,但资本掌握的技术却可以。


先说最好糊弄的唱歌环节,你不是唱歌不行嘛?百万修音为你服务,就算你原本的唱功水平甚至还唱不了儿歌,我这边多下点力气嘛,能修音的部分来一波维修,不能修的部分直接给你模拟出来或者跳过就行,只要明星不硬着头皮想搞什么现场演唱会,平日里也用不上这些东西。


再说涉及到业务能力这块,粉丝又不是什么专家,又没什么甄别能力,谁有实力谁没实力主要的评判不还是看有公信力如何评价嘛,资本这波找几个有实力的人给他(她)背背书不就完事了嘛,而且具备能力有具备能力的捧红办法,不具备实力有不具备实力的捧红办法,这块业务能力细分下来也是能整得很清楚的。


就比如说演员演技存在一定的瑕疵,那我们先看看剧本嘛,先把这个剧本尽量靠着演员的本性去贴合,让演员本色出演出行,再不济咱还可以跟导演碰个头,让专门的人配合着先对对戏,不要啥技巧,只要跟着模仿一波就行,慢慢就行了,至于说台词功底太烂,这个就更没有关系了,能念一二三四就差不多了,其他的交给后期做就行。


对资本来说,资本压根不关心明星是否具备明星原意中应该具备的一切素质,资本其实要的就是明星自身承担着的一个流量媒介作用,而只要这个媒介能给资本带来资本想要的,那边一切都是不问题。


简单来说,在资本将造星计划提上了日程之后,此时的明星早已不再是过去的明星,而更像是一个由资本扶持的招财猫。


在资本没有介入之前,明星的诞生既看运气,更吃实力,非得是在某个领域里做到很高位置、有着很强实力的人才能达到,但在资本运作之下,没有实力、没有故事、没有能力的明星被造出来了,将前者这些硬性指标取而代之就变成了资源。


在资本发展到这个阶段,“卖艺类”明星已经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则是“流量变现”方式的集大成化。


从最早超女开始的短信投票,再到现在选秀结果要靠买代言商产品进行打投排位出道,资本用粉丝集资打投的方式收割了粉丝,再用综艺产品代言等方式瞄准了需要打广告的“代言商”,最后在借着明星自身影响力换取了影视方“天价片酬”。


有的片酬,背后可能还是洗钱。


至此,文娱产品的所有链条被资本打着流量的旗号给打通了,而也在这个时候,明星的所有活动也都瞄准了流量。


当“卖艺”变成了“卖脸”,“卖人设”,艺不艺的已经不重要了。


可没有了艺,德还会在吗?


这是一个问题。

4

事实上,资本的吹捧不仅让粉丝迷失了方向,更让资本的傀儡迷失了方向。


社会定位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而这个概念模糊的根源就在于判断标准的差异,生活不是打排位,整个社会行业又有很多,我们也很难通过一个确定性的标准去判断自己的定位在哪里,所以通常人会选择从身边他人的角度来对自身的社会定位进行判断。


但对现代明星来说,他人评价这块是不折不扣的重灾区。


资本总会选择最省力、最有效的办法去达成它的目的。


吹捧自然也不例外,在资本的介入下,被包装过的明星在粉丝群体眼中显得格外亮眼、甚至还有些神圣,毕竟在粉丝眼中,能被他们追的星自然也代表着他们的认可,而作为聚集了这些认可的明星本人来说,粉丝的追随、无条件无底线的崇拜以及一呼百应的阵势是很容易让他们迷失自我的。


就像在火车上采访得到的结果肯定是大家都买到了票一般,明星在粉丝的簇拥之下寻求认可的结果自然也是一定的。


但过度认可自身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膨胀。


准确的说,给谁丢到这个环境里,谁都得膨胀。


这是活皇帝的待遇。 


就像熊孩子的养成是大人的过度溺爱一般。


虽然说,明星大多已经是成年群体,但受到粉丝的偏爱和资本的吹捧,所享受到的待遇和熊孩子是没有两样的,如果明星任何性格表现下的行径都被粉丝认为是正确的,那么得到完全认可的明星便不可能再认为自己有错。


而这种完全认可的后续结果就是产生地位的不平等性,就像人和人相处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天然会被处于强势的一方所控制一般,资本借着明星编织了一张象征美好的大网,在这张大网里,明星被资本包装成了美好,粉丝出于向往美好的因素也对披着美好外皮的傀儡明星充满了信任。


但身为傀儡的明星并不会认为这些信任是来自于资本编织的故事和美好,就像熊孩子天生认为的理所当然一般,这些傀儡明星会把这些故事和美好照单全收的同时,也具备了利用这些特性欺骗粉丝的能力。


当粉丝看到不断给自己暗示着的美好象征,真实地与自己的生活发生交集,那么明星的任何行径在粉丝眼中便被天然裹上了一层正当合理性,此时即使是明星做出某些伤害到粉丝切实利益的事情,也会被此前粉丝所不断强加给自身的心理暗示通过自我修正的方式被迫通过,甚至于在被侵害之后还可能会因为先前资本洗脑过的美好故事而继续坚信。


真正击碎这些粉丝心理防线的因素不在于明星自身,而在于资本围绕在他身上编织出来的美好故事。 


当明星自认为是上帝,那么人类的道德自然也就很难对他造成实质性约束,这时候我们认为的烂已经不再是明星认为的烂了。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明星的道德标准和我们普通人,很有可能不是一套标准。


别人的故事听多了难免不产生代入感,编织的人设重复久了难免会认为是自己的,就像资本为明星所编织出一个美好故事或是人设一般,这些本不属于明星的东西在通过资本不断的包装加固和明星自身不断强化的自我暗示后会在潜意识内对明星进行洗脑,而且由于当下环境和之前环境存在的巨大落差,明星潜意识里也会对过往的存在一定排斥。


圆上一个谎言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撒一个谎,将明星包装成了美好的行为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谎言,但倘若在包装的谎言下生活的久了,那么原本的谎言便会取代现实成为真实,而明星的生活也是这样。


在资本包装的谎言中生活得久了,就算不是为了配合圆谎欺骗粉丝,明星自身也会沉浸在这种看似的美好之中不可自拔,这既是明星自身与过去的自己做的切割,又是沉浸在自身美好的生活之中,比起明星这个概念应该赋予世界的,显然现在的明星更喜欢自身享用这些。


就像那些以富二代人设的新兴流量被人扒出自己的父母是老赖一般,比起享受着父母犯罪收益如同诈骗犯的子女这个身份,比起自己的幸福生活是建立在他人的不幸这种赤裸裸的现实,显然那种家世渊博,成功人士的幸福后代这个人设显得更为容易接受。


虽然编织的谎言必然会被拆穿,但被拆穿了谎言的明星却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这些他一直认可着的谎言在他眼里已经成为了真实,那些拆穿他的谎言的人才是最坏的。


在大众眼里,这些明星的所作所为在不断地突破人们的下限,但在明星眼里,这些所作所为早已成为了过去式,人们只需要记住他们现在被资本编织的新人设和新故事就好,那些过去的烂事跟自己其实是毫无关系的。


资本吹嘘的业务能力本意只是让粉丝相信,但吹嘘的可能过了头。


就当下的娱乐圈来看,明星业务能力重要与否的讨论范畴往往停留在粉丝与对家的争执中,而对资本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如果业务能力和资本增值相挂钩,那么资本便会寻找业务能力最强的明星去实现资本的增值,但实际上经过长期的实践后资本早已发现明星的价值只与流量挂钩,所谓的业务能力不过只是附属品罢了。


似乎也因为这个行业的所有人都清楚业务能力只是流量的附属品,所以大家也不介意在交往的过程中多以实力尊称作为桥梁降低沟通成本,就目前的行业状况,不论作品优劣,不论人品高低,只要自带流量就会被追捧,甚至那些只掌握了最基本运算法则的人也能被称之为学霸,靠着关系获取学位的人也能在不明知网的状况下自称博士。


当明星群体能以自身的流量轻易地被旁人恭维到其他行业的精英人士奋尽一生而不可得目标的时候,那么他们又会怎么想呢?


人总是会在下意识里选择与自己和解,对于明星来说就更是如此。


当周围人将明星恭维到了一个他们远不属于的高度之上,周围的粉丝将明星抬到了一个很靠前的位置,这些被资本打造出来的傀儡明星永远不会想着这些都是资本构造出来的,他们只会认为这是凭借他们自身的努力赚来的,这是他们应当的。


当抠图和大满贯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词汇被同时摆出,当只有一首传唱度还算不错的明星能高呼着“以我此时的身份地位指点江山”的时候,他们内心不知已经膨胀到了何种地步。


伴随着这些事业膨胀,试问这些被资本包装过的傀儡明星还能以平常人的心态去看待周围嘛,当某些小字辈的明星能带以low的字眼去评判其他有着经典作品前辈的时候,他还会对周围的普通人有那么一丝最基本的尊重嘛?


大家都不傻,结论很明显。


明星被惯坏了。

5

资本越急,明星质量就越差。


可能在过去明星象征着的确实是美好和专业,可是当这些美好被资本盯上并改造成生意的时候,明星这个概念就要开始让步于全新的资本诉求了,而随着造星计划的开始,这些新被造出来的明星就必须按照资本的需求去为资本贡献收益了。


当少了以往那些明星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磨砺的能力和品行,这些人为造出来的明星质量必然是不如以前的。


这就跟传统戏剧里角的培养道理是一样的,有些角自小习武磨炼演技才能最终走上舞台,而有的角则是半路出家,虽然说演出都摆在这里,但终究还是有区别的。


而随着资本要求的不断提高,选秀节目一茬一茬地上,市面上又有多少够资格的准明星去迎合资本日益提高的需求呢,于是乎成为明星的标准被一再放低,反正资本本就不在乎标准,只要这些新苗子里有合乎流量要求的就行。


当流量成为最大的考量因素,其余一切原本属于明星的正向概念都被抛弃,那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现在的明星越变越烂了。


是资本要得越来越急,流量要求在不断提高,那么其他要求就会越来越低,这就必然会导致明星越来越烂。


之前某个流量小生说过一句难听的大实话。


我这么忙,这么多项目要做,哪有时间磨练演技?


这句话真难听。


但我知道他没有说谎。


你是资本培育出来的果树,资本种你出来是要摘果子的。


哪里有功夫给你慢慢发育?


产出,产出,还是产出。


要在果子还有人要的时候,疯狂产出。


至于其他的,即使你想,资本也不允许你多想。

6

一切都加速的后果,就是生命周期的降低。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一个现象没有?


现在的明星虽然红得很容易,但从红到发紫到无人问津的速度似乎变得太快了,今天的顶流似乎在明天就变成了所谓的扑街,虽然每年爆红的明星都有不少,但却很难找到过去那种常红型选手了。


能红5年就很罕见。


红10年的极其稀少。


很多人会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多元化文化的必然,但在我看来这却是造星计划下德不配其位的必然表现。


因为现在明星的红靠的是流量,不是能力,但流量的开关却握在资本手中。


需要给用户新鲜感啊。


就和工厂要推出新商品一样。


用户的口味也是变化的。


艺人也知道这件事儿。


当一个艺人凭借着机缘巧合的机会变成明星的时候他首先会想到什么呢?


是可持续发展吗?是德艺双馨吗?是赶紧出作品吗?


都不是,他只会想到赶紧恰钱,因为再不恰就没机会了。


当艺人通过资本造星的模式走成了明星,他身上所有的加持都是流量,是资本给的,而且这种流量还有一个过期不候的属性,如果不趁着“流量加身”的时候多捞点钱那这些艺人又靠什么呢?


靠可持续发展?多少明星能红过一年?


靠德艺双馨?这些人有艺吗?借着“流量加身”一笔捞一辈子不香吗?


靠作品维持?你能确保作品一部成功?作品的成功天时地利人和导演不作死缺一不可,单一艺人的影响因素太低了。


当然爽子另算。


当造星计划出来的艺人认识到“流量加持”是有时间限制的,他们能做的就一定是竭泽而渔、不惜一切代价去恰钱,哪怕这些钱是烂钱也无所谓。


当这些艺人选择造星计划成为明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放下了道德,而在他们如愿以偿成为明星后,他们只会为了钱而选择进一步放弃道德。


没有人能抵御这些诱惑。


于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7

大家都知道自己是速生速死的产品,所以就要榨干价值。


从资本开始。


资本天然就是逐利的,除开利润之外,任何东西都只是资本所追逐利润的工具,而不是资本所应该考虑的范畴。


对资本来说,流量等于钱,那么如何赋予这些明星更快获取流量呢?


方法有很多。


可以靠好名声,可以靠好作品,可以靠好实力,但同样也可以靠争议、靠冲突、靠绯闻,总而言之靠什么不重要,只要能形成流量来源就可以。


这个逻辑看上去毫无问题,但恰恰就在“靠什么不重要”出了纰漏。


就像个人在职场最快引起关注的方式是做错事不是做业绩,深谙人性的资本很清楚什么事情能在短时间吸引到最多数网友的观众。


不是业绩,不是作品,是绯闻,是丑事。


只要事情发酵的足够快,吸引过来的人就会足够多,资本获利渠道的流量池就会越满,资本自然也就会越高兴,然而这块不是没有流量的反噬,但资本从不在乎。


流量反噬的对象是谁?


是明星。


但资本在乎明星嘛?


根本不在乎,因为明星只是他们获利的一个工具,如果资本在这个明星身上已经拿到了足够的钱,明星的下场又关他们什么事?


对资本来说,明星说白了只是自己一个持续可贩卖的商品罢了,唯一能让资本担忧不是说商品自身状况是否出了问题,唯一能让资本担忧的只是明星这个“可贩卖商品”最好不要在资本贩卖之前出问题。


资本从来不会恼火明星的个人问题,资本从来恼火的只是明星的个人问题会影响他赚钱。


毕竟从头到尾资本贩卖明星的目的只是为了钱,而那些明星艺人们为的也是钱,所以对他们来说,除开钱之外什么都可以卖。


简单来说,当艺人成了明星的时候,就从专业化走到了商业化,而在明星成了偶像的时候,就从商业化变成了商品化,那么商品化的一切不就是卖吗?


于是,大家都很坦荡。

8

是时代变得更坏了还是时代变得更好了,可能都未必,只是我们都更透明了。


如果我们把时间回溯到上世纪娱乐圈初行的时候,那个时候普通人了解娱乐圈新闻最普通的方式是什么呢?


是报纸,是纸媒,再来是广播,然后才轮到电视。


在那个通讯手段还较为落后的时代,信息的传播是相对较慢,甚至于就连西游记这种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在那个年代全国范围内的全面铺开传播都是需要一定时间,西游记创造的最多复播次数不仅是因为自身过硬的质量,还有一点就是出于客观传播受限的原因。


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讲,想要接触到最新的讯息并不容易,类似娱乐园绯闻的这种消息往往也只会在那种小报和小电台上传播,受众面不广的同时消息还极度混乱,虽然这些混乱的消息中也许有着一些实锤,但真真假假鱼龙混杂之下是很难形成合力的。


而且在纸媒时代做公关也相对容易些,且不说出得起价格与否,只要明星出现的负面消息涉及到另一方没有足够的能力,那么便很难引起相应的风波,而只要没有引起相应的风波,明星的前进道路还是能继续下去的。


首先是明星方可以掌握更好的公关策略,对于过往明星丑闻的报道往往只存在于几家媒体手中,对于明星方来说,这种较少的信息爆发点的一个好处就是容易洽谈、方便公关,相较于新媒体时代堵住众人悠悠之口的难度,和几家非官方主要媒体的洽谈就显得较为容易了。


再来即使说无法与这些传播消息的主要媒体做成协商,转移视角和混淆舆论的方式也远比现在要灵巧的多,毕竟当时的信息传播靠小报,只要时不时地搞出一些其他方面大的新闻来吸引观众的注意,那么原本这些负面消息的热度便会很快消散。


再说如果转移视线的办法无法有效实行,那么混淆舆论的技巧也可以提上日程,比方说传闻不是说某某代孕嘛,那我这边就编造一些更为离谱的舆论,然后明星在对这些离谱舆论进行抨击,再没有进一步实锤的情况下,各方视角无法形成合力,也就很难对明星造成实质性影响。


虽然现在总有人说互联网从来没有记忆,但相较于纸媒时代信息留存度来说,纸媒时代与其说不是没有记忆,而更像是从来就没有发生。


很多现在大家夸赞的老艺术家,当年做事儿可以是老行为艺术了。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虽然起初的互联网还存留着纸媒时代的种种问题,但真实消息也是能在不借助传统媒体下传播开来的。


而这一时期经典的负面舆情传播案例,便是香港明星集体的“艳照门”事件。


关于“艳照门事件”的讨论直到今天还未停止,有人说这是修电脑人的道德操守问题导致了这起悲剧的发生,有人说这揭示了香港娱乐圈的真实面孔,还有人说这毁掉了很多人的星途和婚姻,也有人会拿着这只是冠希小哥一个人的经历去倒推整个香港娱乐圈的真实情况。


但在我看来,“艳照门事件”传播恰恰是互联网这种新型传播方式盖过传播媒体的标志性事件,因为这种事件在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可能大规模传播的。


原因很简单,首先因为“艳照门事件”的定性问题官媒是不可能下场传播的,其次是再无良的娱乐小报也要遵循最基本的马赛克规矩,而且在涉及到这么多知名女星的情况下,只要给这些知名女星的经纪团队一点时间,他们完全有动力也有能力合力将这些消息从根源上堵住。


但在那个互联网初行的时代,这些习惯于给传统媒体“封口费”的经纪公司完全没料到互联网传播的形象力,而当时的平台出于相关法规还不完善、增强热度等因素考虑也没有对这些照片及时做出处理,一时间陈冠希和香港众女星的艳照在互联网上肆意传播,虽然最后的结果以陈冠希引咎退出了娱乐圈作为终点,但当时谁也想象不到这会是互联网时代的开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了明星扩大自身影响力平台的同时也间接地束缚了他们手脚。


过往资本评判明星热度的手段并不丰富,很多时候只是凭借着各种通稿的数量以及明星参演过作品和综艺收视率进行一些简单判断,虽然也有相应的市场评级,但毕竟这些评级的水分很多,用粉丝数量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判断依据,但如何精确地控制到粉丝数量的变化呢?


如何评价明星的真实热度一直是困扰资本的一个难题,因为如果判断不好明星的热度,容易影响成本不说,还很难达到最终想要呈现的效果,但微博这种公开化的社交展示平台出现之后,资本的痛点解决了。


自此之后,想判断明星火不火就变得相对简单了,首先是先看粉丝数,然后再看点赞和评论转发量,虽然说这些数据都能在后面通过各种手段给递补上去,但厂商还是能通过蛛丝马迹中寻找到真实数据用以判断的。


当然也差不多是这个时候,所有的明星一瞬间就变成了流量明星,随后的博弈也变清晰化了,路人缘要看能不能抗票房以及国民知名度,而对新来的明星来说,是骡子是马来微博溜溜就行了。


但在这明星苦苦在微博为流量奋斗的时候,第三方势力自媒体也出现了,当明星的外皮全靠流量支持,那任何能获得流量的个体便都有可能成为明星。


在自媒体的席卷之下,明星的最好时代和最坏时代同时到来了。


当流量被具化成了数字,明星之间的竞争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有事没事的总要通过热搜展现下自己,一是借着热搜吸引来更多的流量关注,二是提醒着金主爸爸千万不要忘记自己,而且为了热搜的内容明星背后的运营团队也是花样百出,有走生活特质的,有走健身路线的,也有走红黑路线博出位的。


但与流量白热化竞争相照应着的同时,以往明星这些懊糟事也慢慢显露出来了。


最近几年娱乐圈的明星塌房事件数量呈指数级上升,关键这玩意还跟会传染一样,今天还在吃对家塌房瓜的粉丝明天就吃到了自家,搞了一群下来,从代孕到私生子,从时间管理再到强奸,仔细数下来后,粉丝们不禁发出了娱乐圈还有正常人吗的哀叹?


如果我们把哀叹先放在一边,现就这些塌房事件进行回顾,其实这些塌房事件都有一个共性:


“明星的塌房根源都来自于原先并不起眼的素人”


起高楼宴宾客之所以玩不转的背后原因不在得罪了多少权贵,而是败在与其相关的素人身上。


如果搁到以往传统媒介的时代,这种明星与素人进行博弈的场景完全不会被拿到桌面上讨论,最多了就是明星团队私下与素人进行不断的沟通或者诉讼,即使说最后的明星输掉了这些官司,左不过也就是赔些钱财了事,段段沦落不到今天这种事发之后相关明星直接被逼到退圈边缘的状况,而导致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同样也是流量。


明星需要流量向资本证明自己的存在意义,但个体也能同样通过流量去卡死粉丝,而针对那些过往靠着包装走上台前的流量明星来说,随着自身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总有那些以往被他刻意隐瞒过的烂事被网友所重新挖出。


可能现在不是明星越来越烂了,而是那些原本就烂得发臭的明星的烂事在传统媒介时代并没有被曝出来,君以此兴,必以此亡,可能就是如此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因何而起,因何而灭。


一场大梦而已。


该醒了。


天亮了。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