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你被安排了吗
事情要从一次KFC点餐说起,扫码点餐支付一气呵成,闲来无事扭头去看同事点了什么,结果发现所有套餐在我的手机上都贵了两块,最后几相对比发现一位用X的大哥也虚高两块,但另一位用X的妹子和其他的安卓机就是原价。
一向自侃贫民,从不旅游定旅馆,能pick小黄就不麻烦滴滴师傅,4年如一日坐同一趟回家的火车,结果来一次KFC还因为用个6就被宰,两块钱也是我们辛辛苦苦搬砖得来的血汗钱啊。
大数据杀熟,就在我们身边
对这个词早有耳闻,当时觉得离我们甚是遥远,现在想来简直是和漠视被迫害的犹太人一样的行径了。百度解释该词为“对同一项产品或服务,互联网厂商显示给老用户的价格要高于新用户”,但规则远不止如此简单,这背后自有一套PM费尽心血研究出来的繁杂算法。
比如不同手机的品牌、个人日常消费习惯和收支现状等都会造成差价,甚至价格还会随每个人具体的消费行为而改变。
有人发现同样是购买某app会员,iPhone用户比Android用户多花几十块钱;
有人说电影购票时会员的票价竟然比不是会员的还要高;
有人旅行订票时发现,只要没付款,搜索的票价就越来越高,余票就越来越少,等付了钱,才发现价格还是原价,余票还有不少。
事实上,大数据时代互联网笼罩下的每个人都无所遁形。而网购和手机支付无疑是第一助推力,使得标价和购买行为从公开成为一项私密的事情。和在影视剧里被老板娘当众卖高价坑走几块银子的人傻钱多大老爷不同,你被坑了这件事基本就是天知地知你毫无所知但商家暗地里乐开花。如果说杀熟自古有之,那么现代绝对是信息大潮冲击下的重灾区。
早已有之的的价格歧视
以上现象是价格歧视 - Price Discrimination的一种较为恶意的表现形式,西方的经济管理学已经研究得很透彻了。
这其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温和的操作手段就是优惠券了 - 商家把消费者分级的终级法宝。可以看到国内外都有很多的优惠券网站,经常海淘的可能比较熟悉,像Couponbirds之类的提供优惠的网站比比皆是,国内则是各种白菜券之类的网站,那么既然是商家发布的优惠,为什么不直接降价?为什么不放在官网,而非要分发给优惠券网站呢?
答案是,商家发行优惠券是为了区分顾客,这种假设是,那些喜欢搜集优惠券的人比那些没有该习惯的人对价格更加敏感。 因此提供优惠券使得制造商能够向对价格不敏感的客户收取更高的价格,同时仍能从价格更为敏感的客户那里获得一些利润。通过价格分层就抓住了尽可能多的潜在用户,当然 - 用一种合理的手段。
刚过去的618淘宝满减活动,人民网批评商家弯弯绕绕太多,不如降价实在点。事实是优惠就在那里,费心思计算的能得到,懒得去就相当于放弃优惠。个人认为这比上面的同种商品不同价要有良心得多。
现代人的忧虑:既想享受个性化,又怕泄露隐私。
生活中会听到类似的抱怨:只是提了一句想买这个,怎么淘宝就开始推送了呢,甚至有人怀疑自己的语音被老马用设备进行监控。真相没有那么魔幻,只是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罢了,运营商们交换整合信息,试图从多个方面了解你拼凑你,再贴上不同的标签,目标一致且坚定:个性化服务幌子之下意图给每个消费者量身定做一套营销策略。
这简直和心理罪里的心理画像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当自己成了被研究对象,事情就一点也不美妙了。被分析消费行为,被榨取剩余价值,然后不知不觉就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了。
自古至今,国人一向个人隐私意识就没有西方那么强烈,但对于日前Facebook泄露个人隐私一事从未感到如此恐惧,被宰价尚算小事,万一居心叵测之人拿到各种信息意图不轨呢?事实上用户期待量体裁衣的服务,也不惧暴露自己的身体数据,但前提是信息的掌握方必须足够可靠。但现实却并非如此。
商人在商言商,在利益根本趋使下的行为必然和用户的初衷相悖,没有适当的监控与约束,消费者真的成为蒙在鼓里的待宰羔羊了吗?这种商业模式,对部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来说可以有一定的优惠空间。但同时对于某些App的忠实用户,又是不是太让人寒心了呢?
现在各类App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面对如此低劣的套路,再忠诚的用户也不愿做冤大头,巨头们与其整日想着玩弄用户,不如想想怎么提高用户体验。作为用户,发声呼吁维护自己的权益之余,既然有一定的操作空间,不如尽可能地去利用,有些总结的优惠tips真的很实用。
各个品牌提供的生日特典,Apple的学生平板200元优惠,那么大家都知道什么其他的优惠吗?快来一起交流交流吧,毕竟seeing is saving!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