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合作3D艺术家许喆隆:中国第一?我只是个民间艺人

原创 2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9-16

幻想,有时是一件挺好的事情

想想故事里的异乡

想想回忆中的昨日

可以想梦中的神人

可以想魇中的奇兽

不过,又有多少人能将

幻想,变成现实呢?

恰好今天的嘉宾,他能做到



许喆隆

3D艺术家,微博名“民间艺人光叔”

2004年起连续3年入选世界CG年鉴Expose并入选 Autodesk年鉴Elemental作品被作为范例被3ds max官方教程收录2013-2020年个人作品先后十余次入选Pixologic ZBrush central top row galleryLuxion Key shot 官网推荐艺术家
Leadtek & Nvidia Iray 渲染大赛冠军2017年Artstation 网站首页推荐艺术家2017年获得ZBrush Awards提名Substance Painter首位软件启动画作者......用一个网友们的爱称来总结一下 “中国3D艺术第一人” 



01做CG,养活自己不是问题

1.光叔您好,能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和最近的活动吗?

答:我叫许喆隆,网上大家叫我光叔。

去年加入了腾讯天美工作室担任美术专家,目前除了工作,基本上就是做一些个人创作。


2.之前了解到您在大学时期接触到CG创作之后,很快就确定这会是一生奋斗的事业,那么您还记得您第一个完成的CG作品吗?当时完成之后的感受是什么?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作品”有个定义
我自己对它的定义是“完成品”,只有达成了目的(不管是商业还是个人)才能叫作品。
我第一个作品是98年,一张瓷砖专卖店的效果图。当时是同班同学找到我一起合作,在他的出租屋里完成的。当时的电脑非常慢,奔腾2处理器,才32M的内存,作品到最后,在视图里拖动一下场景,我需要先去睡一会,等同学说,它动了!我再起身接着做。

完成后挺开心,拿到了几百元的辛苦费,但是那时候几百元可以做很多事情。


3.您是景德镇的艺术世家出身,大学专业又是工业设计,CG艺术距离这些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选择从事这一工作之后,周围亲近的人有没有表示过支持?担忧?他们的态度有没有发生变化?变化的契机是什么呢?

答:艺术,设计其实和CG接壤,后者其实一直是一个处在艺术和科技的交汇点,它和很多门类的工作都有关系。就比如说工业设计,如今已经和计算机图形密不可分了。

我很幸运,家人对我一直都是支持的。我父亲今年78岁了,从一开始,他就一直以我为傲。对我接触CG,热爱CG,钻研CG一直都非常支持,从来没有变化过。并且他的眼光对我学习CG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书法作品《东篱下,见南山》


4.艺术创作的最初原动力是激情的,那是哪件作品,哪个事件让您有了“我也可以以此谋生”的感觉?第一件给您带来商业回报的作品是什么?

答: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突然转变的过程。我之前有做过室内效果图,而且我以此谋生已经很长时间。可以说一开始我就拿CG来赚钱,并且一直相信这门手艺养活我完全不是问题。
我的个人作品从创作的初衷来看完全不具备商业价值,也压根没有往那上面想,因为那就仅仅是我自己的创作,和商业完全无关。

后续创作完成,如果它能产生价值,比如实体化售卖,那其实和源动力无关了,只是后续的商业考量。好比你想生孩子,源动力只能是你想生个孩子而已,但是你想让他成为什么人,或者他能成为什么人,那是另外一件事情:你绝对不会因为达成某种目的去生下他。


5.大学毕业之后,您选择在上海工作、定居。是什么事情或者是原因,让您选择在上海从事CG艺术创作工作呢?在上海的第一件CG作品是什么?

答:我在上海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当时让我过来和他一起创办公司。

我们做的是室内效果图,不存在我“第一个CG作品”,那都是谋生。我觉得当时选择效果图不错,能足够养活我,而且我有时间做我喜欢的创作。



02中国传统文化是灵感来源根本

6.在您的作品中除却中国传统元素之外,还能看到很多种风格,废土、蒸汽朋克......这些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何处?又有什么对您的创作起到过帮助作用呢?

答:我的三维作品灵感大多来自传统文化,没有太多流行文化的启示,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大于这些东西。但是表现手法上显然会更加现代,比如加入了很多写实雕塑的因素。
偶尔练习时,会撷取一二,但也仅仅只是练习,称不上作品

造型练习《尤达大师》

要说对创作起到帮助作用的,可能就是摄影吧。我喜欢摄影,也擅长很多胶片和数码摄影。而CG渲染器一直在模仿现实生活中的照相机,掌握了摄影,让我对CG中的用光和渲染有很大帮助

7.大部分作品灵感来自于我国传统文化,风格也带有中国韵味,这可以认为是某种“家学渊源”吗?那么“家学”对于您的创作又有多少影响呢?

答:我的外祖父是一位中国画家和书法家。我父亲的书法写得也非常好。
我从小喜欢绘画,这肯定对我的未来是决定性影响。加上在故乡景德镇的传统氛围里长大,我从小立志以后长大做个画家或者从事和美术相关的职业,从来没有过其他想法。
但是如果说对于创作的影响,那么“家学”这个词又显得有些过于狭窄了。在我的学习、创作过程中,有很多艺术家曾经给予我启发:比如说景德镇家乡的艺术大师们,我学院的老教授们,还有很多中国的当代艺术家。他们在传统文化艺术领域的作品,都是我学习过程中的不可少的“教材”。

《Homeland》

8.您的作品中经常出现“龙”的存在,且形象多变,表达的含义也有不同,那么您最初与“龙”结缘是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场合?这么多年来,您“笔下的龙”的形象、内涵不断在变化,比如说《自画像》中的龙憨态可掬,《金鳞少年》的龙雄伟庄严...您能说说这其中的变化脉络吗?

答:中国人自诩为龙的传人,而景德镇瓷器的传统纹样里有很多龙,我住的地方名字就叫五龙桥。
我小时候也听过很多关于龙的传说,我也对这种传说中的生物有巨大的好奇心,我小时候就画过不计其数的龙。从事CG以后,当然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想象中这种生物用CG的手段做出来。
龙在中国传统中的形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古代的中国龙经历过各种形象变化,各个地区也不尽相同。我创作的龙也不想禁锢在一个思路里,所以我在创作的时候会根据题材加入各种各样的灵感和想法。

练习《自画像》

草稿《金鳞少年》

雕塑《金鳞少年》

《云出龙吟》


03和软件只有“相爱”

9.您曾经说过数字艺术会非常依赖工具,那比如说大家都很熟悉Adobe全家桶,您会和这些软件有一种“相爱相杀”的感觉吗?——既依赖,又觉得受限。

答:不会,我只有相爱

我很少抱怨软件问题,即使软件崩溃了,也是自己的问题居多,没有保存你怪的了谁呢,随着硬件水平和软件的不断更迭,崩溃死机操作慢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

雕塑《狄青》

10.Adobe公司曾经帮助您推出了一本作品集性质的书籍《夜叉坞》,您能和大家分享您与Adobe公司的故事吗?

答:我第一个软件学习的就是Photoshop3.05,那时候的PS甚至只允许你撤销一次操作,也就是只有一次undo。
2016年我接触到了Substance系列软件,终于把多年贴图和材质制作技能的不足给补全了。我后来和Allegorithmic的CEO Sebastien Deguy博士相约制作了Substance Painter的启动画面《逍遥羊》和推广宣传作品《金鳞少年》。后来随着Allegorithmic加入Adobe大家庭,我们的关系更加友好。
我已经连续4年参加Substance Day中国站,并且担任主讲嘉宾。特别是在2018年,我和Sebastien一起策划了我的个人作品集《夜叉坞》,并且在2018年5月发售,这是我职业生涯里最高光的时刻。感谢Sebastien和Adobe!

《夜叉坞》


04CG工作者最欠缺的是创作环境?

11.从您的体验来看,中国CG行业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我们的CG工作者仍然处于一个“追赶者”的位置吗?我们的CG工作者,最欠缺的是什么?是创意?还是能够产生创意的“生存环境”呢?

答:是的,我们一直是追赶者。
因为CG基本上是欧美人发明并且推广到各个领域的,所以目前的形势很正常。我们在个人创作领域已经完全不逊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创作者。但是在集体创作这个范畴,比如说整个CG电影制作工业,游戏制作工业,这方面我们还差得远。
CG工作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群体,除了我们这个类型的创作者和从业者,还包过了整个图形图像领域的工程师,科学家,技术人员等等人群。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我们确实还是初级阶段,这一点不用妄自菲薄也不可狂妄自大。

雕塑《一洗万古凡马空——龙尊》

12.说到生存,目前国内CG行业的主要盈利方式是什么?作为一个CG创作者,您对国内CG行业的盈利模式有何看法?

答:换个角度,目前我们国家CG行业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游戏。或者围绕游戏和娱乐产业的相关行业。

CG电影尽管出现了像《哪吒》《白蛇缘起》这样的盈利的案例,特效电影也出现了《流浪地球》这样的爆款,但总归还是个案,无法扩展到整个群体,另外想虚拟主播,虚拟偶像之类的产业目前前景还不甚明朗。
我只是个创作者,对整个行业谈不上任何有资格的看法。我总是想,做点真正美术和技术上都优秀的作品,可能会更加好吧。但是一件集体创作的成功,这两点都只是因素之一,可能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13.CG这类数字艺术的盈利,是否一定要回归到实体?那如果回归到实体,哪种方式您认为对于CG行业的持续发展是最有利的呢?联名合作,走量产路线?个人定制,走精品路线?泡泡玛特的成功,您是如何看待的,您认为这种商业上的成功是可持续,可复制的吗?

答:不,数字艺术的盈利,不一定是实体
实体化的雕像手办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电影和游戏就不是实体化的东西,它盈利何止是手办潮玩的千倍?
如果回归实体,也是众多可能性皆存在。我只是个创作者,不敢断言哪种更好,如果是我个人,我倾向于走定制路线。但是这是商业化的事情,我不擅长也不喜欢。泡泡玛特和潮玩市场的火爆,我认为当然有它的道理。市场上要有竹谷隆之,也要有泡泡玛特;要有蔡国强,也要有空山基。对于现在扎堆的潮玩和盲盒,从艺术角度上说,我对这种创作模式不大感兴趣。

14.目前CG已经在电影、动画、游戏领域应用的相当成熟了,那么CG这个行业,您觉得未来还能够渗透到哪些行业里呢?

答:CG会无处不在

它本质上就是它的本名,Computer Graphic 电脑图形图像。它会出现在任何地方,数字化工厂,数字孪生,建筑,虚拟现实,医疗,制造,等等等等,当然也包括纯艺术领域。这么说,只要有视觉的地方,就会有CG。


感谢许喆隆老师的分享
那么,各位小伙伴有什么收获、感想呢?
把你们的“读后感”放在评论区吧~大家一起讨论,一起思考如果你们想近距离接触光叔那么,也许去光叔的微博围观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民间艺人光叔
图片由许喆隆老师提供



 

设计癖 www.shejipi.com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