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ng Planner 的迷思
作者:A.W. ,首发:就那点小破事儿
原标题:Young Planner の 迷思
今天有幸借园长的公众号,分享一点自己在Planning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困难和困惑。
个人背景:若干年前Social/Digital入行,如今开始尝试去做一些Brand Planning的工作。
1 、先说一个自己至今都在Fight的问题:
我发现有很多和我一样,在那个全民高呼“社交媒体新时代来临”时期(现在看来混乱无比)入行的Planner,都因为缺乏系统性训练而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碎片化的思维方式:常常习惯用从点出发,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的思考模式工作。这也往往导致在还没有想清楚品牌或项目真正的问题或挑战时,就已经开始尝试寻找看似可行的解决方案了。我认为这是我在做Planner上遇到的最根本也是最严重的问题。
2、分享这些年自己踩过的以及仍然在不断踩的坑:
01 把工具当作万能方程
在早几年意识到自己缺少系统性思考问题的能力时,我开始收集各家Agency的策略工具。天真以为有了工具这个法宝后,策略或是idea就能像数学方程解题一样,只要把搜集到的信息填进去,就可以轻松地获得那个我想要的答案。可当然这是事与愿违的,工具只是一个框来帮助构建思考的纬度,但不能帮助我完成思考本身。要得到答案,还是需要不停地去看去想,不能偷懒。
02 把Fact当作Insight
Insight永远是Planner在不停挖掘的东西,可Insight真的像头号玩家里的钥匙一样难得。每一次都需要做大量的案头工作 + 大量和真实或潜在用户的尬聊 + 下班也不停止的思考时间 + 一点点灵光乍现的幸运;因为很难获得所以迫使每一次都要想得更深;因此也相对的,基础工作做的少了或是又想得浅了,往往会把那些超出自己个人经验范围,或是似乎有趣的Facts,Observation当作了Insight。(甚至自己也不自知)
03 轻视前端的问题,只想后端的方法
在刚成为Planner的时候,我非常不重视一份策略工作的前端问题。无论是Business/Communication上的Objective、Goal、Task或是Challenge对于我来说都只是客户Brief里所复制粘贴的一种惯例。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些内容才是策略工作最重要的开始,它甚至超过了后端的研究和Idea的产出。它们影响着策略的整个方向,而有时候即使是客户Brief里的那些需求,在认真梳理后又会发现另一种对于目标或挑战的全新解读。(现在觉得重新梳理客户的Brief,找到真正的问题是一件非常重要又真的不容易的事)
04 不懂得如何收,不懂得如何做减法
Planner是个讲故事的人,而每个故事都应该有主旨。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即使是形散至有大量内容在里面,但都应该会有一条“线”贯穿着所有的信息,把自己想说的想法有序地告诉别人,让这个故事神不散。我觉得这是一种去“收”的能力,从前期获得的大量信息里去收出那个可以解决根本问题的“线”,收出一个漂亮的Idea。可至今,在面对已经完成的案头研究时,我还是常会有一种“我想要讲的东西太多,我不知道该怎么讲下去”的感觉。
05 把套路当作了一种高效
说到工具,又不得不说套路,这是我在任何一家公司都会听到的词。在嘈杂又超快速的环境里,套路似乎成为一种更能轻松完成项目或是达成生意的模式。有一段时间里,套路让我产生一种错觉:误以为自己能力得到了飞速地提升,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可实际上背后真的是满满的偷懒,套路不真实解决问题。即使是用套路成功套路了客户,其实又何尝不是也套路了自己。因为每一次套路都是浪费了这一次自己投入的时间,以及这个可能不会再有下次的机会。
06 以为Brief只是一张纸,以为一切只是文字
我是一个相对沉默的人,以前认为做个Planner就只要不断深入做研究写Deck就可以了,似乎自己的性格还挺合适的。可后来发现只会写的Planner就好像是在用一只脚走路的人,根本跑不起。沟通交流的能力、情绪上的感染力、激发创意的说服力、临场的组合能力…太多太多其他看似没有比“写”和“想”更重要的能力或技巧,反而更不可或缺。有时候同样一个Concept,只是写出来或读出来让创意看和用一种情绪化的方式“演”出来,结局或是衍生激发的连锁反应真的完全不同。
3、对于Planner的理解:
在内心深处一直认为Planner是某种意义上的手艺人,也因为这样的想法曾被注重效益和ROI的Account“嘲笑”过。虽然如园长说的Creative是自带光芒的,Planner的光芒是要自己去Earn的。可我觉得Planner也是自带光芒的,但他的光芒不需要被所有人看见。要成为一个默默在后的好的策略真的太难,太难去成长也太难去坚持,但不会比成为一个好的创意容易。
这个工种没有快速生成的可能,要耐下性子慢慢磨。它的技巧更多是源于反复的练习,日常生活里的积累观察和对每一个Case从头到尾的深入挖掘。
我觉得Planner这种需要更多独立思考作业的工种,更像是走在一条一个人去修行的路上,它没有太明确的指向标或参照物,它需要你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野蛮生长起来的能力。
【园长后记】
老人家读后也觉得深受鼓舞。一门手艺、一个行业要重新赢得尊敬,绝不是靠着一两个闪闪发光的明星,而是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力量加入进来、成长起来,星星之火可以闪瞎人眼。我们踩着上一辈广告人的肩膀走到了今天,现在该是借我们的肩膀给下一辈的时候了。也欢迎更多young planner给我留言、撰文,一起学习、探讨、成长。
数英用户原创,转载请遵守规范
作者公众号:就那点小破事儿(ID: cherliu2015)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