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经验与朋友圈装X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09-27


1

这个系列,主要是推荐一些我最近看的,比较好的书。


我一向觉得除非是看工具书,不然看书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以旅游而喻,看书不应该是逛景点打卡,而应该是像自由旅行,偶有所得便欣然自喜。


从这个角度看,看书和刷短视频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不知道下一页会看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就像你不知道下一个视频会刷到什么。


意外才是惊喜之源。


但短视频容易沉浸,而看书对现在的人来说,或许是一件太奢侈的事情了。


这个月我又杂七杂八看了一些书,从里面挑了几本体量比较小、相对容易看进去的,向大家推荐一下。


2

《江湖丛谈》


今年五月,悬疑推理小说家紫金陈老师被江湖骗子忽悠了,往腰眼子上打了一针。


打得陈老师五迷三道七荤八素,直到腰更疼了才回过味来,这些人好像在骗他。


我之前为这个事写过一篇文章,拆解了一下骗子的手法,更早以前还写过电影投资骗局和奶茶店劝退。


这些内容不属于“知识”,其实可以总称为“江湖经验”。


在社会上,有的人总是会走得很不顺,遇到各种麻烦。


有些事别人去办很顺利,自己去就会遇到重重困难;


有些坑别人不会踩,自己却经常性在阴沟里翻船。


这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足,事实上他们可能非常聪明,智商和学历都很高。可能就像陈老师一样,在自己的领域做得出类拔萃。


但是在那些和本行无关的事情上,他们唯一欠缺的,只是一点江湖经验。


这点欠缺在平时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只有当具体的问题到来的时候,才会变成一道坎,偷偷摸摸绊你一脚,而你往往还发现不了这个隐形的对手,直到吃了亏上了当,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其实你可能什么也没做错,只是一个习惯生活在表世界的人误入了不属于你的里世界,被两个世界不同的法则给夹住了。


哦~该死的夹子~


介绍世界规则的书,我以前推荐过一本《潜规则》,不过《潜规则》的视角更多放在了宏观角度,对普通人的生活鲜有涉及。


这次推荐另一本奇书《江湖丛谈》,作者叫连阔如,是清末民初的一位评书艺人。


这本书围绕着清末民初的北京、天津、济南等地,介绍了一套由大大小小的行会和团体构建起来的“江湖规矩”。


所谓江湖规矩,可以理解为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经过实践总结出的经验。


本质上是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其中充满了复杂的妥协和利益平衡。


这套规矩的术语叫“老合”,懂得老合的方法,会按老合行事的人,在江湖上无往不利,畅通无阻;


而对老合一无所知的普通人,则会因为听不懂别人沟通的春点和切口,被老练的江湖人联手坑害,反映在生活上就是干什么事都处处碰壁。


这本书主要有三个看点。


其一,极尽详细地写了江湖上的各种切口、春点和行话。


当时的江湖人会利用暗语彼此沟通,通过信息差谋取利益。


连阔如在书里举了一个例子:


有个江湖游医去给人看病,他其实看不出来,但这家人的邻居是个江湖人,便会用暗语对他说“果食点”是“攒儿吊的粘啃”。


按照江湖春点,“果食点”意思是妇人,“攒儿吊的粘啃”意思是心脏疼,游医事先知道了答案,自然可以显得神机妙算,随便拿捏这家人。


游医赚到了钱,当然也不会亏待给他提示的邻居。


虽然现如今这些术语多半不合时宜了,但依然可以看作是一座民俗博物馆,不妨开开眼界。


其二,书里所写的江湖骗局,本质上都是人心变化。那些行业规矩,其中也是利益权衡。


连阔如在书里举了许多行业规矩的例子,比如看家护院、给人当保镖,首先要的不是能打,而是和当地的地痞流氓关系好。


护院能保住主人的家财,不是因为能打,是因为事先请了小偷们的老大喝酒吃饭。如果仗着能打,就不屑于和小偷打交道,护院再警惕,又哪能千人防贼?迟早要出事,还要被主人家埋怨。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同样存在,表面上蒙了一层科技和现代化的外衣,但内里依然如故。


对照着当代的新闻来看,寻找里面的不同与相同,更是别有趣味。


其三,里面的很多内容,即使不算江湖特色的成分,同样属于大实话,颇有黑色幽默的效果。


连阔如写自己和一个算卦摆摊的江湖人聊天,江湖人说算卦分尖盘腥盘,前者是有真本事的,起紫薇卦,算梅花命;后者是故弄玄虚,玩的是察言观色看人下菜碟的假盘。


但尖盘往往赚不到钱,腥盘才能赚得盆满钵满。


为什么呢?


因为真东西该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办法迎合客户,定制化捞钱。


假手艺才能千变万化,该吓唬就吓唬,该舔就舔,拿住了客户的心意,才能掏出客户的钱财。


把这些东西写出来,是砸人饭碗,毁人生计的事情,即使是化名,连阔如也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今天来看这本书,虽然不再伤害到具体的利益方,但依然毁了人们对江湖的浪漫幻想。


《一代宗师》里有句话,


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很多人都知道这句话,但是没有什么体会,电影也没讲太明白,王家卫的表达还是太艺术化了。


其实江湖不是华山论剑,不是皇图霸业,江湖是算卦相面,挑方卖药、杂耍卖艺、护院行镖卖艺、评书相声、唱大鼓打竹板,是一切自谋生路的挣扎求活。


这个时代的江湖,是送外卖送快递,捏肩搓脚,游戏陪玩,线上直播,这些行当里一样有外行人不懂的规矩。


老合从未消失,只是执行它的人从江湖游医变成了乔碧萝。


没有人能从江湖逃脱,就像没有人能甩掉自己的影子。


3

《我与地坛》


《我与地坛》我前前后后看了可能有几十遍,这个月又拿出来看了。


这本书是史铁生的散文集,内容上有点贴近于日本文学里“私小说”的概念,如果要从里面看到什么社会环境和处事道理,那一定是会失望的。


但如果愿意和作者交个朋友,愿意看到一个细腻者对世界的观察,那你一定不会失望。


我看的是人民文学出版社那个版本的,第一篇散文就是书名的来源《我与地坛》,之后紧跟着的是个系列,叫《记忆与印象》。


这个系列可以理解为史铁生的个人回忆录,记载的是他童年回忆中的人、地方与事。


我第一次看这个系列的时候,其实很惊讶于他惊人的早熟和记忆力,时隔多年他仍然能用极为精准的笔触去描绘幼儿园里两位老师的气质,乃至于脸上的每一条皱纹。


这种记忆力由此引出了他对自身精神世界敏锐的剖析:


史铁生在书里写自己两岁时在老家街道上偶然听到的钟声,四十年后他和妻子坐飞机去了地球另一面的国家,又一次听见了同样的钟声,于是开始想家。


接着他产生了一种明悟:


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故乡是一种心情,如果这是我想出来的比喻,我可以为之欣喜若狂,但这样的笔触在这本书里比比皆是。


天才最可恶的地方在于,在各种随意且漫不经心的地方,让读者照见自己的平庸。


虽说文无第一,但读者的喜好可以有排名。


史铁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中文作家之一,依我个人的见解,他就属于这样的天才型选手。


我看到过许多批评家对史铁生的不满——很容易沉浸于喋喋不休的琐碎,缺乏宏大的主题和精湛的创作技法,与其说是作品,不如说是日记。


这些指责我没有一条想要为史铁生驳斥,反而深以为豪,这就是天才的写作者应该有的样子。


他证明了一件事:好的文字不必负担任何伟大的使命就足以打动人心。


如果说王小波是通过文字的组合产生趣味,那么史铁生就是通过文字的组合产生美。


他是文字的画匠,时代太重,画笔背不动。


我还记得史铁生在我上学那会,曾经是很多同学的文学偶像。


但这两年好像很少有人看史铁生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接触的圈子的问题,就感觉大家现在都挺忙的,没时间留给文学,更别说什么文学偶像了。


但我依然推荐这本书,即使看完这本书你不能学到任何有用的东西,但它本来也不是奔着教会你什么去的。


读这样的书,就像站在作者的人生边上,看他在自设的拷问台上自我拷打。


铁索与灵魂互相摩擦,迸出一道道火花。


4

《压力下的角逐》


自从新冠疫情爆发后,全球都开始“缺芯”,直到今年下半年,这股缺口开始达到顶峰。


面对爆发性需求带来的供货压力,厂商又不敢随便增加产线,只能让员工加班加点,光刻机都冒火花了。


而在二十年前,芯片制造业曾经面临过另一种同样巨大的压力。


俗话说dll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生产还是设计,时间限制都是巨大的压力,而且甲方要求越多、越复杂,压力就越大。


这本《压力下的角逐》,讲的就是一群工程师在ddl的压力下,同时为微软Xbox360和索尼PS3设计芯片的故事。


这本书以回忆录+工作日志的模式,讲了作者戴维‧希普的一段传奇工作经历。


2005年下半年,索尼需要发行被寄予厚望的PS3,作者受命和来自索尼、东芝的设计师共同组建STI设计中心,在期限内为PS3设计出合适的芯片。


但两年半以后,微软的比尔•盖茨找到了IBM的CEO山姆•帕米萨诺,表示STI正在设计的这款芯片微软也想要,时间也是2005年下半年。


IBM的CEO同时答应了两边的订单,作者很想反对,但他只能服从老板的命令。


于是这个项目变得吊诡了起来——


第一,他们要想办法对抗IBM内部的权力倾轧,尽可能为项目争取公司资源。


第二,他们还要同时满足两个互为竞争对手的甲方,让两边都满意,即使两边提出的需求和意见有可能是矛盾的。


一边想要五彩斑斓的黑,另一边可能就想要颜色单一的彩虹。关键是,你还没办法让甲方之间先打一架,让赢的那个做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这个成立于2001年的设计中心本身也不是铁板一块。内部成员都是技术天才,但一群天才在一起,最大的问题就是谁说的话算数。


同样恃才傲物的几个人组成团队,大概率不是惺惺相惜,而是你是个什么寄吧,都得听我的,然后就不用推进项目了,先打一架吧。


在阅读体验方面,对技术缺乏了解的人可能会被里面的技术描述和专业术语弄晕,但即使完全不看技术细节的部分,这本书也是一本极为刺激的商战小说。


真实的商战不是华尔街里挥斥方遒,也不是派出十万商业间谍坐收渔利,而是无穷无尽的争吵、妥协、加班加点和声嘶力竭,比的就是谁更能熬,谁更不需要睡觉。


当年的硅谷没有996,从来都是007,熬不住了直接在椅子上睡觉,醒了马上继续工作,论加班,他们是专业的。


而且要说刺激,deadline+难缠的甲方+sb的老板,还是两个甲方,还是代入乙方视角,难道还有比这更恐怖、更刺激的事吗?


我已经吓醒了,雅蠛蝶~


5

《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这几年美国的魔幻故事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罗列了。


只说几个关键词,大家应该就能对号入座,回想起来那些诡异的荒诞剧:


总统山上的川川,太阳上的川川,没有比我更懂病毒,消毒水说病毒和你总得死一个。


懂王离开以后,美国人又选出了睡王。


本来以为睡王会强一点,然后他们就发现睡王还不如懂王:


懂王不管懂不懂,总比睡王成体统,一来至少不炼铜,二来亢奋精神猛。


要理解美国政坛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就需要寻根溯源,向历史中寻找答案。


而在读过《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后,我们或许会发现,这没什么离奇的,当下不过是历史的一再重演。


作者霍夫施塔特是个历史学家,他在上世纪40——60年代出版了一系列嘲讽“美国特色”的书。本书是在1963年出版的,是这个系列的倒数第二本。


在书中,作者把美国反智主义盛行的主要理由,归咎于了教会牧师的鼓动。


霍夫施塔特举了一个例子,他说自己听到过一段牧师布道,内容是这样的:


真正给生命带来支撑的是神的恩典。彼得是渔夫,他没上过耶鲁大学吧?但是他如磐石,神在他身上建立起教会……神要的仆人不是彬彬有礼、有学养的绅士,而是要像我一般质朴的人。


这个逻辑和国内曾经流行的读书无用论颇有几分相似,都是“不读书也能如何如何”。只不过美国人信奉的是“不读书也能侍奉上帝”,我们信奉的大概是“不读书也能当老板”。


作者的其他几本书,分别是《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美国政治中的偏执》,作者从美国人的思想、政治嘲讽到生活,论骂美国人,还是美国人自己最狠。


但这些嘲讽不是幸灾乐祸,而是怀有无限惋惜和热爱的批评:


你以前不是这样的,现在怎么变成这个卵样了?


当然,鉴于这个系列写于五十年前,作者多半不曾预料到,半个世纪后,这个他无情讽刺又无比热爱的国家不但没有再次伟大,反而又变得更加魔幻了。


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是人是鬼都在秀。


主角不同,只有反智依旧。


至于为什么这些家伙要搞反智主义,你以为他们是真傻吗?其实看过川川演讲就会发现他很聪明。


但是不反智,不把选民弄傻,怎么骗选票?怎么赚钱?


渴望权力的政客和攫取财富的金融掮客拿走了最大的蛋糕,然后鼓动下面的底层美国人不要瞎想,不要总思考分配问题,安心做大蛋糕,顺便把所有的锅都甩给中国。


属实是秀了我一脸。


6

《舆论》


我在某堂初中物理课上,第一次学到光速的时候,脑子里曾经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既然光的传播需要时间,我们看到的夜空中的星星,其实只是它几万几十万年前的样子。


再考虑到我们的视觉又需要经过视网膜投影、视神经传递、大脑视觉中枢等一系列流程才能形成,即使是眼前的东西,也需要经过几微秒几纳秒的时间才能在我们的脑海中形成画面。


于是我们只能见到无数年前的星空,刹那前的森林,须臾前的爱人。


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所见到的一切,其实都是“不真实”的?


那个客观的、无法更改的物理世界,是否与我们的感官世界之间永远有一层隔膜?


后来我读到了李普曼老师的《舆论》这本书,读完我更绝望了,因为这本书从理论上论述了我们为什么永远不可能触碰到真实。


上次荐书,我推荐了相对偏门的《叙事经济学》,而这本《舆论》属于更主流的传播学书籍。


作者李普曼曾经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专栏作家,他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学者,而是真正的舆论操控大师。他的《舆论》几乎是现代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但正因为如此,他对舆论的态度反而非常悲观——


在书里,李普曼提出了一个“两个环境”的理论,即人类实际上生活在两个环境里:


一个是物理意义上的现实环境,一个是由大众传媒构建的虚拟环境。


作者一一梳理了那些阻碍虚拟环境还原现实环境的因素,从语言本身的歧义、词汇表达的清晰度限制、顽固停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刻板印象、成见和自己独特的信息偏好,再到大众传媒本身的盈利倾向。


所有这些障碍都会在我们接受外部信息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进行一再的扭曲,最后在我们脑海中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已然面目全非。


虽然这本书基本上是按照“舆论为什么无法贴近真相”的逻辑来论述的,但作者真正想探讨的实际上是如何才能让舆论摆脱上面这些阻碍,尽可能地还原真相。


在书的后半部分,作者设想了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独立情报机构:


这个机构面向所有公众负责,通过专业的搜集手段和合理的议程设置,向公众提供客观理性的舆论。


问题是,即使作者给这个机构设计了种种维系它不腐化的机制,依然显得过于理想化了。


与其说这本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尝试,不如说它是用最专业的体系化论述,挑明了一个难堪的事实:


我们或许永远无法让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达成一致,舆论或许永远不可能完美触达真相。


再结合物理世界与感官世界的偏差,这个结论就太让人绝望了:


从物理到生理,从生理到心理,我们或许永远无法到达那个“真实的世界”。


但是当你懂了这一点以后,反而会更加理智地去看待舆论,在内心深处永远保留一份清醒。


无论是小作文还是专业的媒体报道,我们要知道它们都不可能还原真相,文字只是对客观事件的评价,至于你能从评价里得到什么结论,那是你自己的问题。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原来阿萨辛才是世界的本质。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