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标数字创意议题分享:吸“独”青年
本篇内容来源于《青眸》第二期。《青眸》是由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创意中心出品的公司内部创意议题例刊,以公共议题赋能内容创意。每期会以一个当下热门的社会议题出发,与青年营销人共同分享、一起求索。
《青眸》的第二期《吸独的年轻人》由蓝标数字创意中心×品牌中心联合出品,下面我们摘取了本期的精彩内容与大家分享。
吸独的年轻人
“今夜我要独自入眠
在床单的肃静中
孤独是第一道消毒措施
——[波兰]安娜·斯维尔
本期谈年轻人的孤独,和孤独经济
同时有些创意视角抛砖”
国家层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全会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十四五的精神擘画,直面时代的流行病。
宏观
时代的流行病
孤独,有时是年轻人的独立宣言,有时是迫切逃离的负面情绪,越来越多人孤独,越来越多的商品力挺孤独,孤独成了时代的流行病。
孤独关键词
孤独数字
2.6亿 中国人口普查:2021单身人口数量2.5-2.6亿;独居成年人数量逾9200万。
813万 中国的结婚登记数量:从2013年的1347万对,降至2020年的约813万对。
3倍 美国综合社会调查:1985年以来,认为自己没有亲密朋友的人数翻了3倍。40% 在单身消费者中,超过40%的人会把钱花在个人娱乐上。
463亿 中国人宠物消费数据:2017年175亿;2022年将达到463亿。
60% 90后、00 后外卖群体占比超过60%。
330万 2019年天猫双11的1小时内,自热小火锅卖出330万盒。
30% 2019年,小瓶酒、1斤装大米等“一人食”的商品销量在天猫同比上涨30%。
970% 电商平台数据:迷你微波炉、迷你洗衣机一年增长970%、630%。
548亿 中国充气娃娃电商市场规模从2014年的212.5亿,增长至2020年的548.5亿。
孤独语录
孤独经济
2.5亿单身人口,9200万独居的成年人,超40%的人会把钱花在个人娱乐上——市场不容小觑,“孤独经济”悄然崛起。
食:
外卖(单人套餐)、自嗨锅、小瓶酒、一斤装大米、一人食餐厅
迷你烤箱、一人食电热杯、单身电饭煲、迷你电水壶、小型冰箱
住:
单身公寓、乡村社团民宿(支持年轻人远程办公、彼此分享技能)
揽枕(长长的,像是强而有力的臂弯,可以依靠,可以搂抱)
闲:
直播、声播、游戏 、1日伴侣、女仆餐厅、硅胶娃娃
情感虚拟商品(叫起床、道晚安、求安慰、送祝福)、生日歌陪唱团 、租借大叔
宠物喂养店、追星社团、狼人杀、剧本杀、密室逃脱
乐器、街舞等才艺类课程;烘焙、花艺、香道等文化类课程;拳击、瑜伽课程
盲盒、扭蛋、公仔
行:
一人定制游、过年返乡临时情人
日韩案例
韩国街头投币机“一人量鲜牛肉”
东京的沉默咖啡馆,顾客都不能讲话
回转寿司店开设单人包厢
火爆日本的“大叔租借”服务
一兰拉面单间,用餐者面对着墙,左右食客也隔墙
议题
吸独的年轻人
豆友分享的社死现场:为避免对话,点外卖备注“我是聋哑人,请外卖小哥放门口”,结果接到外卖,没忍住说了句谢谢。
——传说中的“新孤独主义”。
新孤独主义
媒体定义:有一部分人,他们可能不喜欢在购物、吃饭、娱乐等日常生活中与人交流,更喜欢一个人完成这件事情,最好连和服务生或店员说话的机会都没有。新孤独主义生活方式已深入人心,与此同时,社交有了更多的细分:
① 日抛型社交
指在网络社交中,关系只维持一天,次日就难以交流。精神空虚已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常态,而网络社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双方的三观、背景、教育程度等差异终究是绕不过的鸿沟。聊天内容、对方是否愿意继续聊天、自己能不能得到满足等等问题造成了“日抛型社交”,它反应了网络并不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② 渣男式社交
指一种与人相处的模式:孤单的时候想朋友陪,但是又不喜欢长时间在一起,类似渣男,没有时迫切想拥有,拥有了又觉得麻烦想甩开。一如郭麒麟在节目《花花万物》中所言,他一个人的时候孤独,就邀朋友们去家里,但最多半个小时,就觉得烦躁想赶朋友们走……一大票网友表示自己对社交也这样。
③ NPC精神
NPC精神指,只跟主动和自己说话的人说话,而且一说起来就是滔滔不绝,好像几百年没说过话一样。( 出处:NPC,即很多玩家所熟悉的游戏内系统角色,这些角色一般只在玩家点击后才会和你聊天,一般情况不会主动和别人搭讪。)
综以上,当代年轻人的吸独有两种:主动吸独、被动吸独。主动吸独的人,享受“孤独给我自由”;被动吸独的人,游离在一个人的社交安全区,相比可预期的孤独,大家更惧怕犹如散弹枪一样袭来的失望与尴尬。
追问
年轻人为什么吸独
年轻人为何吸独,为何上瘾?繁华人间,为何个体还是个体?从社会观念、群体关系,到科技加持、个体价值……无论被动还是主动吸独,似乎都是必然?
被动吸独的原因
社会巨变: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婚恋观、社交观急剧变化。不少人排斥亲密关系、婚姻关系;城市化浪潮、大学扩招,更多年轻人背井离乡,租用着大城市万家灯火中的一小盏,对家庭、团体、社区的依赖性降低。
关系瓦解 :乡土关系、邻里关系、独生子女缩小的家族关系,都在瓦解。而且未来新一代,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
工厂到职场的变革:60后悠然的工厂关系,到80后90后的职场竞争,曾经工友是一辈子的朋友,现在感叹职场没朋友。同时,高强度工作在挤占个体休闲时间。
社交软件让大家更孤独了:社交成了一切科技产品的标配功能,创造出只要动动小手,就能获得陪伴的假象。如《群体性孤独》书中所说,数字化的社交关系制造了幻觉:我们有人陪伴,却无需付出友谊。结果是我们因网络连接而同在,但我们对彼此的期待却削弱了,这让我们感到彻底的孤独。
主动吸独的原因
互联网带来的个体强大:所有人活在一个屏幕里,吃饭有外卖,借钱有网贷,修水管线上叫师傅,学习有知识付费、约会有左滑右滑……年轻人享受自己搞定一切的自在感,曾经亲朋之间靠“彼此麻烦”来拉近情感的关系,被极大削弱。
自我意识的觉醒:“孤独经济”使青年品位和兴趣的自我表达更易于实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个体独立性的增强和自我意识的觉醒,这也是个人定制旅游等经济形式的社会学意义所在。
集体焦虑:知识焦虑、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养娃焦虑,把更多人黏在了知识付费app,健身房。
……
观点
拥抱孤独,亦走进人间
“离群索居者,不是神灵,就是野兽。”
人们一起孤独,各自躲藏。但正因为躲藏、因为孤独,所以更容易被“反孤独”的小事触动,无论疫情、还是郑州洪水救灾场,都有太多善意,让人破防。
所以,不必给孤独贴上特殊标签,主动吸独的你,请洋洋洒洒地吸,接受孤独的自我;被动吸独的你,欢迎投奔热气腾腾的人间。
我们的营销内容,不必刻意贩卖或抵抗孤独,需要的只是,多一点慰藉,多一度温度,多一些善意。
扩展
吸独延伸的创意角度
与吸独相关的基本涉及全行业:小家电、饮食类、音乐、互联网、社交app、知识app……;吸独的对象涉及全人类:青年的孤岛、中年的焦虑、老年的孤寂。
主动和被动吸独都需要陪伴。
主动吸的人,自己陪伴自己;
被动吸的人,则更需要除自己之外的人、事物的陪伴。
被动吸独的角度
现状
有人单身或独居,有人三代同堂却彼此言语不多,
他们被孤独推着走,然后被孤独吸食。
洞察
孤独需要介质,使人连接,
而互相麻烦、或分享就是介质,可拉近关系。
推导
自嗨锅、mini家电、一人游……
生活正在被切割成小份儿,生活用品都是S码,
少了麻烦,少了牵扯,也少了情感。
其实,有时生活需要麻烦,
需要XL、XXL码的家电、家具、酒食……
因为加大码的场景、氛围,
更有理由让人与人之间有走动,有热络,有关系
有热气腾腾的日子,有疗愈孤独的瞬间
所以,# 孤独要加码
概念
# 孤独要加码
主动吸独的角度
现状
有一群人,享受自我“静音模式”
享受一个人的小时光、小氛围、小开心、小确幸
是一种精致的“mini情绪”
而且有些人因为孤独,而获得了一些特殊能力
创造了意外的生活之美
洞察
有时孤独是种生产力
推导
孤独的人
像一个被遗弃在城市角落的空啤酒瓶
像一个没有写地址的信封
孤独有“负”作用
但,孤独也有超能力
诗意的调配,把厨房变成静吧
一个人的夜跑,在google上捧出心形
敞开的感官,捕捉音乐的美感
孤独是一种生产力、创造力
是超能力
概念
# 孤独超能力
案例
主动吸独案例
京东家电
ASMR超短连续剧 # 耳朵饿了
——蓝标数字出品
厨房小家电新兴品类节期间,京东家电强势推出N款爆款产品,为触达z时代用户,创意通过放大使用「厨房小家电」的声音带来的“爽感”,以ASMR形式打造国内首部以听觉为核心的超短连续剧,激发受众的饥饿感,从而实现对⼩家电有效种草。
RIO 微醺
# 一个人的小酒
短短30秒,讲透了一个人独处时的那份快乐。纯粹到极致,几乎没有任何产品介绍,在周冬雨的演绎下,淌进了不少独居青年的心里。
被动吸独案例
日本au电信
三月,正值日本毕业季,au电信借助最新的SYNC视频同步技术,为每位即将踏上新征途,独身一人去远方寻找梦想的年轻人送上真挚祝福——当你踏上东京,故乡的亲人、朋友悄悄出现在街边的大屏幕上,为你加油,打气,说几句贴心话,生活一下子阳光了——即便此时的东京是个倒霉的下雨天,但还是感觉暖暖的。
吉列 #Handle With Care
2017戛纳国际创意节促销狮金奖
作品旨在宣传吉列最新推出的剃须刀,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便于用来为他人剃须。为了更好地传递出品牌内涵,广告选择了这样一个角度——儿子为年迈的父亲修脸。上了年纪的父亲中风后无法自由行动,需要儿子的帮助才能舒适地生活。儿子每天要承担许多“工作”,譬如说喊父亲起床,为父亲洗漱、修脸、淋浴,推着他的轮椅。但是这在儿子看来是一种“荣幸”,因为在小的时候,父亲也是如此这般照顾自己。
共同点:
创造一个介质(街边大屏幕、为他人剃须的剃须刀),让被动孤独的人,被爱连接。
参考文章:
1.孤独经济学 ——虎嗅
2.孤独成为流行病,或许是一场诡计 ——新京报书评周刊
3.积极看待“孤独经济” 引导青年即使“空巢”也勿“空心” ——中国青年报
4.“孤独经济”撑起千亿规模市场 —— 新华财经
5.孤独,是分手后第一道消毒措施 ——豆瓣·读首诗再睡觉的日记
6.孤独经济与焦虑经济的际遇 ——豆瓣·山水居士的日记
7.5800万空巢青年供养“孤独经济”,孤独怎么就成了生意? ——正商参阅
8.2019年孤独经济行业市场投资策略调研分析报告 ——百度文库
更多优质内容,请关注“蓝色光标数字营销机构”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