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增长陷阱的品牌容易出现的四种认知误区
在我刚入行的那段时间里,公司经常会同时召集创意和媒体部门的同事一起开会,主要的议题除了比较有趣的“创意怎么做?”之外,关于“品牌”的讨论是比较容易尬场的话题。
有一次公司邀请了行业内的一位大佬来给我们讲学,开场之前发给了我们每一位同事发了一份近十页的文档,我记得文档的首行赫然写了四个大字——“品牌圣经”。在看完这份文档之后,我突然明白一个道理:那些试图通过搞清楚“品牌”是什么的人,要么是骗子,要么是傻子,业绩增长才是永远的王!
误区01:品牌知名度=品牌生命力
很多公司花费大量的预算来做广告,然后对外宣称自己已经建立起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品牌,因为有多少多少人听过他们的品牌名了,这样的公司会把自己带入到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广告深渊中去。
提高品牌知名度不等于培育品牌生命力。对于一个品牌而言,要想长久的发展首先就需要为自己定义一种独特、令人信服的主张,而不是让品牌局限于产品目录中。品牌主战可以根据品牌的定位和调性进行塑造,把品牌的价值提炼出来,加强人们对品牌的记忆度,对于品牌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
品牌也会像产品一样,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到成熟到最后衰退并消失的过程。所有品牌均想延长产品(品牌)生命周期(PLC),确保品牌生命力强劲,需要科学系统的进行理论探索,制定品牌发展战略,确定品牌定位,并进行不断的市场探索,不断发展将品牌延伸创新出新的产品和服务领域,以便跟的上市场的变化脚步。
误区02:品牌不是理性就是感性
很多人会把品牌形容成一个“人”,然后通过贴标签、立人设的方式来培育品牌,其中最普遍的标签就是善于用事实和科学说话的“理性人”和擅长情感表达的“感性人”,而且两者是相互排斥的,因为他们认为会这应该是个简单清楚的“人”而不是复杂的人“人”。
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两种方式的选择上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存在,打造品牌并不是简单的传递信息和调动情绪,很多时候我们需要通过两者的有效配合来实现不同的效果。不用担心会打乱消费者头脑中的认知,用恰到好处的文字、画面、音乐和故事的结合来传递信息并循序渐进地运用数据和逻辑来与目标受众交流会比单一使用一种情绪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
误区03:品牌命名的预算大概100块
很多企业的决策者认为品牌名字并不重要。他们会花上上千万来研发产品,却不愿意花上几块钱来给品牌取个充满想象力的名字。如果他们知道一个注定会失败的名字会让千万的产品研发费用打水漂的话,他们就应该好好考虑该取一个怎样的品牌名称。
往往一个卓越的营销策划是从一个好的品牌名开始的,它除了需要精湛的文字表达能力之外,还考验一个人的想象力和共情力。
误区04:一个品牌涵盖所有
虽然通常来讲,在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的时候不需要重新打造一个品牌(绝大部分新产品和新服务无法成为一个持续价值的品牌,如果它们不是为了创造新品类的话)。
但是如果是在一个新品类的产品或服务的话,就需要思考打造一个新的品牌,将现有品牌进行延伸来涵盖新品类。就像我们无法想象一款白酒和一款茶饮都叫“江小白”。
反过来讲,如果你想要创建一个强大的新品牌,你应该设法将你的产品或服务从现有品类中分化出来。换句话说,创建品牌最好的方法并非追逐一个现有的品类,而是创造一个你可以率先进入的新品类。
以上四大误区是很多陷入增长陷阱的企业经常会犯的错误,他们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化,然后根据市场的便随更换品牌定位,这是很累的一个过程,因为他们在信奉“随机应变”能力的时候忽略了品牌耐久力的培育。
达尔文进化论的第一规律是适者生存,但并不是指说毫无保留地随环境变化,而是在确保自身独特性的前提下,在竞争中不断进化。随着时间推移,物种进化了,并且因为生存竞争而变得更加强大,对不适宜的生存环境也更有耐久力。
把空间留给时间,拥有比较强大耐久力的品牌不会惧怕竞争环境的短期变化,也不会对直播带货、短视频浪潮、大数据算法等表现出很大的焦虑,只要它们一直赶上竞争,就能在市场上保持自己的位置,我把它叫作“品牌的底气”。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