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卷到了拆迁钟点工头上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10-22


1

事情是这样的。


最近看到一个特别魔幻的新闻,上海一个钟点工阿姨被雇主诈骗了232万元。



我看愣了。


我第一反应是,是不是写反了。


仔细揉了揉眼睛,真的不是钟点工骗了雇主吗?


真的不是。


我并不是怀疑钟点工的人品,而是在我固有的印象中,雇主是更有钱的一方。


尤其是在影视剧作品里,很多骗子就是冒充钟点工,取得雇主的信任之后骗取对方的钱财。


但我又仔细想了一下,觉得“雇主骗钟点工”确实是合理的。


毕竟上海相当多的保洁阿姨其实是拆迁户,很有钱。


别说上海了,就连杭州,我家的做饭阿姨也是萧山有好多房的土豪,做饭只是她闲着没事儿给自己找的业余爱好。


她的另一个爱好就是给她女儿物色女婿,因为入赘后如果生了孩子,还能分更多房子。


一二线的保洁阿姨有钱,并不是个例。


从这个角度,诈骗才是真正与时俱进的行业。


创新创到卷的层面了。


我思考了一番,诈骗的核心是要精准地找到被骗对象。


最好的被骗对象是有钱,且有被骗的可能。


讲白了就是傻大款。


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难同时聚集傻和大款儿两种要素,而一些拆迁户似乎完美符合。


不差钱的拆迁户其实一直是很多人的下手对象。


有的人刚拿到拆迁款就被朋友拉到赌场豪赌,有的拆迁户则是成为金融机构的新韭菜,还有的被健身小哥、美容院小妹忽悠办各种天价会员卡。


尤其是年纪稍长一些的拆迁户,过去半辈子可能都没有被人嘘寒问暖贴心伺候,冷不丁被这么一忽悠,就很容易脑袋发热。


久而久之,江湖上就有了各种拆迁户的都市传说。


这种传说吸引了更多专业的骗子进场。


那如何找到他们,并让他们信任你呢?


我突然意识到,成为他们的雇主,是特别魔幻但有效的一种方式。


因为在“钟点工”和“雇主”两个角色里,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是比较有钱的是雇主,但由于本地人和拆迁的介入,其实不一定。


但大家普遍观念都还没有扭转过来,尤其是很多有钱的钟点工还没意识到,出钱请他服务的人,可能是骗子,可能他下意识觉得对方能请钟点工,多少还有点钱呢。


这个思维盲区,我服了。


2

再一想,成为钟点工的拆迁户,是比单纯的拆迁户更好的目标对象。


她们不佛系,工作不是为了赚钱,只是愿意和这个社会发生更积极的关系。


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怕的不是你不贪,怕的是你不愿意出门,不愿意和我聊天,不愿意听我忽悠。


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新闻里的案例:这名雇主伪装成了一个有钱人,并且伪装成了一个从事金融的有钱人。


而且伪装得很好,好到火眼金睛的上海老阿姨都看不出来。


这个案件是黄浦区检察院负责的案子,那么这个雇主的住处大概率也是在黄浦区。


对上海稍微有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黄浦区是上海房价最高的行政区之一。


在这种地方,有钱人密度确实是高了。


另外这种关于楼盘的常识其实会麻痹被骗者,你越是了解这种资讯越多,你越会陷入骗局当中。


如果你是一个外地阿姨,你并不知道黄浦的这个小区有多么特别,也不会给“雇主”更多的信任。而你是熟知这些楼盘信息的本地阿姨,你知道住在这里的都是非富即贵。


所以,这个“雇主”就有了滤镜。


你越是懂,这层滤镜就越厚。


你越是懂,你的防备心反而会越低。


人有防范意识,但是在不同情景下防范意识的强度不同。


钟点工可能在很多时候都是有防范心的,但是在进入到这种高档小区扮演钟点工角色的时候,在心理上就会松懈下来,你天然就觉得这种“有钱人”不太可能在自己身上做局。


而且这个“雇主”还和钟点工阿姨说自己是从事金融行业。


虽然金融行业现在参差不齐,有很多贫穷的金融民工,但上海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是有很多货真价实的金融大佬在的。


“上海”、“黄浦区”、“高档社区”、“金融行业”,这几个标签叠加在一起,一个顶级的金融圈成功人士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


虽然钟点工阿姨有钱有房,哪怕阿姨也是住在黄浦区的人,但因为她的财富完全是靠着运气来的。


在这样的“成功人士”面前,心还是虚的。


尤其是,这时候如果雇主表现出一点点稍微超过正常雇主的热情,愿意和你“姐妹相称”,你的防备心就更减弱了。


绝佳的被骗对象,再加匹配这个被骗对象而立起来的完美人设。


从阿姨对“有钱人”透露出自己是拆迁户的这个信息的时候,这个局就已经完成了90%。


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局,我想了想,虽然简单,但是几乎是没什么破绽。


挺完美的,成功率也高。


骗术不复杂,但是高阶,防不胜防。


把自己包装成有钱人,获得信任,然后告知对方有一个投资的机会,这是一个非常古典的骗术。


古典到我都觉得这种骗术已经该被淘汰了。


但这个案例的奇葩之处,不在于骗术的简单,也不在于被骗对象和骗子身份发生了错位,而在于结局。


骗子把二百多万的钱骗到手之后,把钱打入了某外汇平台账户进行投资,然后全赔光了。


而众所周知,忽悠其他人在外汇平台炒汇也是一个经典骗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骗子之后还有骗子。


骗子这行,真的是卷麻了。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