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如何应对,3天6个热搜,钟薛高一句“你爱要不要”, 你…

原创 收藏 评论
举报 2021-11-18

广东的夏天俗称是“出门两分钟,出汗两小时”。一到夏天,就靠汽水和雪糕续命,小布丁、大舌头、老冰棍真真绝!

现在各地又到了与空调和冰淇淋为伍的时候了,去百货商场批发各种口味的雪糕藏进冰箱,带来一夏天的满足感。

最近听说有雪糕卖到了66元,熨斗先生作为雪糕爱好者,好奇心让我一直关注着这件事,今天来给大家梳理梳理。

一、钟薛高:“就这个价,你爱要不要”

6月15日中午,有媒体放出采访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一则视频,其中一番“钟薛高最贵的一支卖66元,成本就40元,你爱要不要”的言论引发争议。

随即,话题#钟薛高雪糕最贵一支66元#冲上热搜,立即让钟薛高陷入公关危机。据了解,钟薛高雪糕的单支价格基本都在10元以上。

有网友表示:“没LV的命,得LV的病”

16日下午,钟薛高称被恶意剪辑了,并放出完整版采访视频,表示“对于别有用心的恶意造谣,移花接木,保留法律追究的权利。”

原视频中“你爱要不要”是指钟薛高雪糕中的成本柚子和酸奶的总价是每吨120多万元,“它就那个价格,你爱要不要”指的是他对高价原料柚子的评论。


但此回应并没有赢回网友的信任,相关词条#钟薛高是智商税还是物有所值#,#钟薛高智商税界的收割机#也持续发酵。



很多人觉得暗地里收智商税也就罢了,谁给的底气这么傲慢?

17日晚上,面对众多网友的“讨伐”声,钟薛高发布致歉声明,称“错可以改,但抹不去。再次致歉,警钟长鸣。”

至此,事件才算平息,但负面舆论对品牌造成的影响是不计其数的。

二、营销一把好手,公关却拖了后腿?

Tip:(钟薛高,采百家之姓汇“钟薛高”之名,地道的中式雪糕品牌,雪糕采用独特的中式瓦片型设计,辅以顶部“回”字花纹,意为“回归”本味。)

一个2018年3月才诞生的品牌,就在“双十一”一举战胜冰淇淋老牌巨头哈根达斯,荣登冰品类销售第一的宝座,三年新晋成为“雪糕界的爱马仕”。

在2018年前,还没有一支国内雪糕敢卖出66元的高价,钟薛高强行提高了雪糕这个总体不高的价格上限。

钟薛高通过大量的KOL在社交软件进行铺天盖地的营销,发动打卡,借助雪糕品类的社交货币属性,在晒单-关注-购买的链条中形成正循环。

其中推出的单品“厄瓜多尔粉钻”被寄予厚望,不论是从包装设计上,还是在口味、颜色上,都迎合了用户。

钟薛高通过一个单品来吸收受众群,奠定品牌基调:高端雪糕,再通过品牌营销带动其余单品。

2021年前四个月,钟薛高全渠道销售实现同比增长300%,足以证明其奔跑速度有多快。

但在面对此危机公关事件,钟薛高公关团队的表现,连熨斗先生都看不下去了。网上那么多作业抄也不知道抄一下,你看人家隔壁火锅店,一个个的公关仗打的那叫一个漂亮。

钟薛高公关团队到底哪几点没有做好呢?我们来看看。PR都知道在公关理论当中,我们有一个3T原则,恰好他们在这三点全部丢分了。

01 未能把握主动权(Tell your own tale)

在视频第一次被放出时,15日下午18时,当事节目《艾问人物》抢先一步回应称“不接受恶意剪辑,曲解他意,欢迎大家理智讨论”。

搞笑的是视频中并没有那句“你爱要不要”的完整版,也未能阻止局势的恶化。

在3T原则中的Tell your own tale (以我为主提供信息来源),钟薛高公关虽然回应了,但是并没有将整个事件迅速的交代清楚,也没有占据信息主动权。

如果能早点揭开事件的真相,对于那些潜在的竞争对手,不怀好意的媒体和关注我们的目标用户都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02 未能把握时效性(Tell it fast)

15日下午两点左右,钟薛高被爆出“成本就40,你爱要不要。”短时间内遭到各大媒体的群情激愤,开始抨击钟薛高的昂贵与傲慢。

直到16日下午,钟薛高官博才放出了“你爱要不要”的完整版。

今时不同往日,融媒体时代下,网络是个一触即发的媒介,在你犹豫之时,一不小心就火烧眉毛了。

钟薛高公关团队未能在事件发酵后做到Tell it fast(第一时间作出回应),让不实信息在网络上发酵了1天多,未能在危机初期介入,给品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03 未能回应清晰(Tell it all)

到底怎么被恶意剪辑了?官方一开始只是发了一个短视频,没有交代清楚前因后果,这让并不知道前一天热搜的网友看完后一脸懵。


钟薛高再犯了3T中的Tell it all(提供事件全部信息),但好在他很快意识到了问题,在留言区用文案补充做了说明。唉,看到这里我都替你着急啊!干啥啥不行,拖后腿第一名。

在这里熨斗先生再给咱们公关人提个醒,在处理危机事件时公关人要么不说话,要说就必须切中要害,一击必中。

还有“老板脸黑”这种社交式自黑调侃,用在危机应对上,是不专业、不严肃的。

此外,钟薛高此次事件也告诫我们,企业高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应谨慎对待,对用户坦诚,客观表达,时时铭记“祸从口出”,因为你不知道有什么人等着你的错误,好利用这些可趁之机。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