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举报 2018-08-29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作者:枕边的浅子,来源:一夜美学

每天总有那么几个朋友圈,跟租房话题一起令我们脆弱的中产神经隐隐作痛——这些四处旅行的家伙难道都不用上班的吗??!好在另有一种乐天的解读:就算足不出户,也能替我们打通远方某座城市的任督二脉。有时候,它们在我们心中埋下的问号和期待,价值不亚于旅行本身。

我最近的发现是东京的一个设计展,在Ins上一搜有2万多个帖子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用身体去理解

这个超人气展览的主角,是NHK从七年前开始播出至今的儿童节目「Designあ(读作“啊”,日语50音中的第一个字母)」。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啊!设计》(Design あ)第1集

它的总指导,是创造了明治牛奶、可尔必思等无数款日本国民级零食的设计大师佐藤卓。5年前在东京赤坂安藤忠雄设计的21_21Design Sight展出时曾吸引了22万人参观——对,一个给小孩看的节目,在日本最权威和专业的设计美术馆里展出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这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设计展。它不讲解设计名作的诞生故事、不正经解答任何和「设计」有关的疑问,反而在你心里种下许多个无厘头的问号。

便当盒里的一颗梅子是什么样的心情?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十字路口是不是某种新形态的回转寿司?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一颗鸡蛋的变身有多少种可能?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一目了然的符号经过怎样的“断舍离”?
全日本最顶尖的设计师一起出动,只为了这个给小孩看的节目

调动全身的感官细胞,而不只是眼睛。没有冗长的说明,但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更引人遐思。如果你也看过它的二次元版本,也就是下面这个节目,大概会对其中感染力的来由明白一二。

10.gif

扫一眼「Designあ」的官网,会发现这个儿童节目的阵容豪华到吓人,囊括了几乎所有我们听说过的日本设计师:从设计Blue Bottle的长坂常、设计Aesop的TORAFU等新生代力量、到隈研吾、原研哉、深泽直人、伊东丰雄、服部一成这些响当当的大师级名字。

1535450521265770.png
看点之一是平时严肃脸的大师轻声细语地卖萌

但大师们的任务只是锦上添花,十多分钟一集节目多数时候没有旁白。

一档没有旁白的设计教育节目?!因为它本身就是最棒的设计语言了。一目了然并优美深刻,而这恰恰是所有好设计的魅力阙值。

12.gif

新晋网红noritake在里面负责插画、著名声优坂本真绫唱着儿歌、佐藤卓让无数个脑洞大开、且从不重样的「あ(啊!)」倾情串场……但没人会感叹“大材小用”,惊呼「あ」的甚至不止是孩子——这个在日本火了7年的节目在豆瓣上高达9.4分(尽管大陆看的人寥寥无几,港台却早早引进了中文版。)

13.gif
noritake早就在担当「看不见的一二三」环节的插画,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他极简中的余韵来自何处了

尽管星光熠熠,这却并不是一个精英舞台。豆腐作坊的爷爷和设计大师共同组成对设计的思索;一碗拉面的设计解剖和柳宗理的名作同样郑重;片尾小孩画出的「あ」有不逊于专业设计师的奇思妙想……

1535450660648739.png
15.png
同时展出设计师的「あ」和脑洞大开的民间作品

迎来了第8个年头,从140多期节目里诞生了近50个妙趣横生的栏目。不止在日本保持收视长青,还把德国、美国的儿童影像奖都拿了个遍。

16.gif
「和想象中不同」环节

值得一提的是,它在日本获得是「设计奥斯卡」Good Design的生活领域媒体奖和只颁给最牛平面设计的JAGDA——组成这没有旁白的十分钟的,只是最基本的生活而已,带来的感动和欢笑却显然超越了年龄和国别。

下面从中精选了几个“あ!”的瞬间,向各位发出这枚不止献给孩子的设计安利。

17.jpg


日常生活就是美感教室啊

19.gif

「解散」是第一期就有的元老级环节,也是弹幕最热闹的处女座福利。

解散的对象有的文艺,如森林和海洋的土壤,也有的平凡,如葡萄、巧克力、牙刷、甚至关西大妈……

1535450984612975.png1535450984228526.png1535450984921589.png

他们花大力气,为我们制造小世界中的惊奇探索。

23.gif
24.gif

世界名作Y椅究竟牛逼在哪?

一颗橘子的美也不一定输给大师杰作。一双球鞋需要设计这么多繁琐部件……

1535451124519450.png1535451124660451.png

以好奇心重新审视身边物件,平凡中竟能渗透出灵光一闪,大自然和设计师精心制造的美丽巧合,一直藏在被漠视的日常里。

1535451175284484.png1535451189461781.png


观察那些常被忽略的“旁白”

31.gif

但美只是视觉上的愉悦观感吗?他们设置了足够多的环节,来打破这条常规误解。

比如另一个元老级环节「设计的观察」。

1535451277185650.png

不仅观察寿司和帽子等实体物件,还有微风的形状、米饭的香气、雨水在伞面上绽开的样子、清洗叉子时蝴蝶状的美丽水花;拨动吉他弦时空气的震动、奏出的乐音……

1535451310634407.png1535451332938286.png

 节目中代替说教式旁白的,不是精心制作的配乐,而是剪刀利落地划开纸页、笔尖在细腻的白纸上摩擦、酱油注入碟中时的簌簌声……

1535451366357323.png36.gif

想起有人问音乐家坂本龙一:影像和音乐最不幸的关系?

他说当影像已经说明得足够充足,音乐又再度说明了一次。实在是愚蠢透顶。

1535451608152287.png1535451634168540.jpg

设计的对象是「物」,但「物」只是眼睛能看到的东西吗?

1535451666193888.png
在鼓励人们”动手动脚“的「Designあ展」上 ,可以观察足迹和时间流逝

设计了MUJI那款著名CD机的深泽直人这样定义「观察」:发现人们未意识到的感受。

1535451715509495.png
「音乐如风」


「美感」的重点是「感」

42.gif

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是「动线的设计」。

为什么居酒屋的收银台总在门口?为什么美术馆的人气作品常靠近出口?

小红人在一次次撞到满头是包的试错中,证明那些潜伏在我们身边的好设计。

43.gif44.gif

「扎哈设计的SOHO一定很不错。」

「隈研吾的展览必须得打卡。」

但洒水壶的壶嘴靠下、饮料瓶的瓶盖是螺旋状、地铁的把手有圆形和方形,却好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1535451852510301.jpg
MUJI纸巾盒和抽纸巾的构造

古典寺庙的木构件比订书机精巧吗?Eames椅比筷子高级吗?

或许是因为「名作」、「大师」的头衔,我们从未赋予它们相同的欣赏眼光。

1535451904513760.png1535451904394125.png1535451904672318.png

又或者定义什么是「好」才是最难的。

无数个“理所当然”带我们跳过了感受和思考的中间步骤,别人给的等级序列代替了追问和好奇目光。

1535451996381463.png
1535452011965350.png
对大师和名作的解剖在小朋友对教授的无数个提问中完成
「世界是由人类的想象力创造的。」——野口勇

我们一直在强调「美感」,但其实美丑并无精确定义,「感」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美感的课堂,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饭团而已。


站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53.gif
落语家扮演一只防灾电筒

每次弹幕闪过最多的还有「めでたい(可喜可贺)」栏目

枯燥传统?其实是首了不起的Rap。



「森罗万象」是展览中的人气部分,孩子们拿起和圆规和尺,创作传统日本家纹。

1535452261115516.png

这也出自节目中的同名栏目,「圆和线画出世界」——这句Slogan几乎每集都会出现。

第一次看的时候很惊讶,看似复杂多变的日本家纹,竟然只脱胎自圆和线。

1535452313161966.jpg
61.gif

这让我想起了梁思成在《营造法式》中破译出的中国古代木建筑的密码:“凡构屋之制,皆以材为祖。”,成千上万的设计尺寸,皆由标准材构成。

1535452370406533.png

大概是越源远流长的经典,其中的智慧就越纯粹。

63.png
64.gif

静静躺于我们故纸堆上的“传统”,在日本节目里是动画和Rap、是奶奶编织扫把时的专注眼神、和手拿成品的微笑,化为感动、自豪和生趣,被下一代人放进生活里。

65.gif

原研哉说,「在我试图掌握設計的感觉的背後,是一种叫做『日本』的概念。」

1535452476493831.png

未来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定站在过去的延长线上。

67.png
1535452539114801.png

在我们的土地上也有很多像这样动人的事物,他们都是设计师的养分,也构成了设计的厚度。


大师的话,最简单也最隽永

1535452663883048.jpg

汇集了设计大师的环节,被安插在每期进度条快撑不住的时候。

他们回答同一个问题:「如何磨练设计之心?」

71.png
72.png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环节并不叫「设计大师」或「设计前辈」,而叫「设计之人」。

73.gif

MUJI的设计总监原研哉说:「不妨想象一下,如果你的手机有小动物一样,毛茸茸又温暖的触感会怎样吧。」

74.png
原研哉 作品:梅田病院VI

创立minä perhonen的时装设计师皆川明说:「想象一下石头的魅力吧。它像什么动物吗?它的重量可以用来做什么?」

75.png
皆川明 作品:minä perhonen的经典面料

设计优衣库logo的佐藤可士和说:「路边有这么多房子、汽车、招牌……试着找出让你心动的东西吧。」

76.jpg
佐藤可士和 作品

设计茑屋书店的英国建筑师二人组说:「‘如果街道上有这样房子就好了',自由地想象一下从没见过、但会让你惊奇快乐的房子吧。」

77.gif
Klein & Dytham 作品:代官山T-SITE和树叶教堂

景观设计师田濑理夫说:「叶子是绿色的,但是仔细看,每一个都是不同颜色,随着季节也会变化,去森林河川磨练眼光,再和自己独有的想法连在一起。」

78.png
田濑理夫 作品:「アクロス福岡」

最出色的设计师,都是最温柔的人啊。

79.jpg
来自为长坂常设计的水果店制作VI的设计师平田奈美绪

但朴素的话却偏偏一针见血。

80.png


1535453269580934.png

其实早在这次的展览之前,我就已经开始关注这档节目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因为太喜欢,反而不知道从何说起。对我来说「Designあ」就是这样的存在。

在这之前,“大师”之于我只是个严厉又渺远的头衔,人气设计师也只凭一晃而过的噱头去辨识,甚至觉得是褒奖之辞,但从这个给孩子的节目里,我们似乎可以为所有的“出色”找出缘由了。

1535453299734500.png
长坂常 作品:Blue Bottle京都

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后这个「设计之人」环节里,除了通常意义上被划入“设计”这一类目的平面设计师、建筑师、时装设计师、工业设计师等之外,还有些意想不到的人。

比如MUJI创始团队成员之一的小池一子,她当年的精彩文案塑造了一张张余韵十足的MUJI广告;Book Director幅允孝,他认为书本的排列组合也是需要被设计的,因此自己“发明”了这个职业;木工艺作者三谷龙二,他用双手在器皿世界中塑造生活的理想样貌……

1535453338660449.png

我们总觉得设计世界看起来门槛很高,而阳春白雪是不能被轻松谈论的。

这档节目的总监制佐藤卓这样说:「经营人类社会的一切要素都寓于设计之中,无论是政治、经济、医疗、福利、科学、艺术、教育、地域活动还是日常生活。」他的结论是,设计的教育是很重要的。

1535453373898060.png

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环境却是更务实的,从小被教导着考试是重要的,美学素养不是;和大众保持一致是重要的,自己的喜好不是。尽管向往美好的生活,但我们的教育从来不教导我们如何生活。缺乏了美学的思考和训练,一腔热血地扑向市场时,最“聪明”的捷径是模仿,但模仿却从来不能通向品味。

节目给我们打了很多鸡血:美不止是大师们的创造,而是吃饭走路的日常小事;艺术不只在博物馆和名人富豪的收藏柜里,而是无论任何年龄、任何人都能享受的快乐。

85.gif

这一切的感动,前提都是美感的教育。

86.gif
87.gif
节目中的「速写あ」环节,音乐人坂本慎太郎等也常在里面变为享受画画的普通群众

我们不仅需要有拥有思考厚度的设计师,也需要与他们能力对等的鉴赏者、使用者、企业家。

我想分享给大家负责节目动画制作的中村勇吾说的话:

「所有的创造都始于“观察”,这是我们制作节目的原点。而在我们的身边,就潜伏着大量的美和有趣。拥有了独属于自己的视点,就意味着一个自己的秘密世界。越是从观察中得到乐趣,自己的世界就越丰富。然后再试着去创造吧,把你做的东西让更多的人看到。创造出丰富的”我“这件事,一定会让注视它的下一个”我“变得更丰富。」

88.gif
「和想象中不同」环节

豆瓣上这个节目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是,“别再说什么种族天赋了,明明就是教育的差距,看完就知道为什么日本的设计这么强。”

1535454047310719.png
铃木启太 作品· THE包装设计

事实上,关于好设计是什么,或者到底应该怎么做,这个集齐了全部日本大师的节目并没有给出答案。

 “把喜欢某件事物的心情用语言来表达吧(柴田文江)”、“列出100件自己喜欢的东西吧(KIGI)”、“想想让雨伞站在屋角保持不倒的方法吧(深泽直人)“问问朋友的喜好,亲自做个小礼物给他吧(铃木启太)”……

没有人提议去拿起画笔磨炼技巧,他们说的都是被快餐时代的大人们嗤之以鼻的小事:我们抛弃了树叶,选择了效率;忘记了心动,习惯了便利;懒于打理日常,急着踏上远方……

1535454106947770.png
柴田文江 作品· 9h胶囊旅馆

91.jpg
KIGI 作品·Hope Forever Blossoming

原研哉说过:“日本国民教育从小的美意识,才是日本设计源源不断的宝藏”。

日本是一个对个人约束很强的民族,所谓个性,都被藏进了自己创造的“物”之中。如果从高处俯瞰,设计师能给后代留下的是什么呢?不只某个长青设计本身,缔造它的思维同样重要。它并不是“如何定义美”的标准答案,而是一个更参差多态的未来。


经授权转载至数英,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作者公众号: 一夜美学(ID:yiyemeixue)
1535509745271613.png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作者授权数英发表,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数英立场。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系数英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DIGITALING
    登录后参与评论

    评论

    文明发言,无意义评论将很快被删除,异常行为可能被禁言
    800

    推荐评论

    全部评论(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