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看透了新消费吹牛
1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非常好玩儿的华点,各种新消费品牌各种发战报,一个个要吊打全宇宙的样子,但真正的消费品房东,各类商业地产公司(注意,是商业地产,综合体那种),很少投资新消费品牌。
我翻了一圈,也只看到南京金鹰投资了泡泡玛特的案例。
除此之外,商场直接投资新消费的案例少之又少。
这就奇了怪了,要说新消费的懂王,商场绝对算一个,毕竟用户钱花在哪里了,他们很清楚。
而且他们自己也不缺钱。
甚至他们自己都是房东,可以又当裁判又当运动员。
讲道理,天作之合,就像牛顿老师和富老头一样。
无论新消费在线上销售的势头多么猛,最后还是要走到线下的。
线下门店和商超货架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广告。
星巴克很少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原因是你在逛街,甚至是上班的时候就能见到它的招牌、见到它的logo。靠着密集的店铺就能唤起你的复购。
哪怕是那些从电商货架上起家的快消品,它也逃离不了“商场真香”的诅咒。
我家附近的天街的中厅就经常搞一些快消品的快闪店。
比如拉面说,比如乐纯,为了持续占领消费者的心智,各类新消费品牌是绕不开商场的。
新消费不是商场的租客,就是正在成为商场租客的路上。
珠宝、鞋服、美妆、个护、新式茶饮、咖啡、玩具、生活百货、生鲜,哪个消费品赛道,商场都懂。
但为啥不做呢?
是因为商场不懂消费吗?
不,就是因为太懂了。
我再说一遍,因为他们太懂了。
他们看的根本不是品牌概念,品牌故事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消费的本质就是投入产出比。
除了这个,什么都是垃圾。
商场知道最新的业态,什么气味图书馆,什么商场动物园,什么亲子餐厅,商场从业者都懂,他们算的是坪效,算的是几个月回本。
商场做的是什么生意?
是收房租的生意。
哪些店经营得好,哪些店每天流水的大致情况,哪些店排队人数多不多。
很多投资方需要去现场数人头、核对数据,其实商场的巡场运营就能做到。
吹比的租客他们见得多了,能骗得过别人,骗不过商场。
因为商场每个月都要面临着租户更换的现状。
天天都要看一地鸡毛,你说商场认不认识鸡长啥样?
招商经理需要持续招揽新租户,也需要关注着老租户的生存现状,因为但凡他们稍微经营上有点儿麻烦的话,都需要及时跟踪,以便随时更换下一个租户。
等到租户快关门了,再找接盘的租户就晚了。
租户频繁更迭,是多数商场不得不面临的现状和生态。
今年风风光光进来,明年就会垂头丧气出去。
大商场为了整体调性和经营稳定性,一般都会选择已经成名的连锁品牌。
但有时候也会放一些位置给新兴的业态和更先锋的小品牌。
商场也是会赌的。
等小品牌做大了,对自己也是有利的。
但商场不做大赌,不去投资,而是小赌,赌新品牌能冲出来。
相逢于微时,才最珍贵。
毕竟等人家做大了再邀请进来,谈判桌就偏向于品牌方了。
星巴克、海底捞、肯德基、麦当劳是综合体永恒的亲爹。
但商场的小赌,都可能赌输。
每一个新入驻的小品牌,进来的时候都信誓旦旦:
“干翻洋货,做大做强,五年百店,十年千店。”
但梦的泡泡,总会破的。
有的不到一年,有的苟了两年,都关了,都倒了。
甚至很多只维持了3个月,没有新投资人接盘,就完犊子了,装修都没弄好。
作为房东,他们早就看惯了一个又一个泡沫和概念的陨落,甚至能看到他们的实际流水和租金。
见多了,看麻了。
商场不仅仅看到商户,还能接触消费者。
新消费最懂消费者吗?
不,老商场才最懂消费者。
这也是商场不投新消费的第二个原因:
它们对消费者的本性非常清楚:都TM是渣男,都TM是无情过客。
今天把你捧在手心,明天就跑到别的商场里排队。
你看这十几年,中国商场的变化有多大。
但无论怎么变着法地哄消费者,从动线设计到招商,为了讨好消费者,都卷出花儿来了。
但仍然敌不住消费者的花心。
他们还是一如既往地,哪里便宜去哪里。
消费者能有个屁忠诚度,他们只喜欢便宜货和白嫖。
综合体唯一人满为患的永远是饭店。
所以商场看透了商家,看透了品牌,也看透了用户。
一边是商家流水一样的换,一边是用户占便宜的欲望沉浮。
于是,商场做出了选择。
第三个原因,投资是门玄学。
你以为那些新消费的投资人傻吗?
不,人家也是聪明人,不要觉得市场上谁都傻,大家做傻事儿不假,但不是人傻。
但凡你要是去看那些正在融资的企业,PPT讲得天花乱坠,没有一家不值得投。但你要是下场天天盯着,你会觉得全是毛病,没有一家值得投。
企业只要是生存一天,风险就客观存在。
所以尽职调查,有时候不能太细。
差不多就投吧,不然你不赌,你的对家赌了,明年他可能过的不好,但你明天一定会过的不安详。
做投资,有时候就是在赌。
只要风口在,企业就有可能起来。
风口不在,企业家再用心,可能也是死路一条。
投资是风控没有大错的前提下,下重注。
如果风控得过于细,过于好,根本就没有勇气下注了。
会计事务所和律所都会做风控,但什么时候能投出好企业了?
反倒是上市公司暴雷的时候,总能发现他们的身影。
商场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你每年都亲眼看到这么多阵亡的新品牌,你是不是还有勇气去当它的股东。
恐怕所有商场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NO!
普通的投资人同样见惯了失败,但这种失败感没有那么铺面而来,只是听到创业者的汇报,并没有高频率地见到过这些门店关门的狼狈。
商场人见惯了失败,是直观的,是密集的,而且还是持续的。
说到底,就是因为物理距离太近了。
距离产生美,离远了,是女神/男神。
离太近,就全是缺点。
如果你是一个商场,要去投资自己商场里的企业,可能会下意识地天天盯着门店盯着人流。
因为你是真的懂流量运营,也真的能看见商户经营得好不好,真的每天可以数人头,可以计算出商户赚多少钱。
你很可能会很着急,可能会上火,可能会直接去干涉被投企业的经营,给他支招。
根本不是从股东的心态来看待被投企业,而是依然是房东的心态。
眼不见心不烦,才能做成“投资”。
真正懂新消费的,反而投不了新消费,因为真的怕。
商场因为和新消费属于同行,所以不敢碰。
同行是冤家的,不止是商场。
那些投资人真的是赌博吗?
其实也不完全是啦。
而是先投几个,然后砸钱跑规模,然后发通稿,骗同行来接盘自己套现。
所以我才总是感叹。
万物基于传销。
转载请在文章开头和结尾显眼处标注:作者、出处和链接。不按规范转载侵权必究。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作者本人,侵权必究。
本文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授权事宜请至数英微信公众号(ID: digitaling) 后台授权,侵权必究。
评论
评论
推荐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论一下吧!
全部评论(0条)